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牧唐 >

第483章

牧唐-第483章

小说: 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怎么了?莫不成老夫不在长安地这三个月,宫里又出了什么大的变故?双手接过宫女端递上来的茶水,老头儿没敢喝上一口,趁着接茶的功夫小心地抬头朝着上面的皇上瞄看了一眼,心里有些不安地胡乱猜着。

“若是朕记得不差,陶爱卿已有三月未曾临朝了吧。”端起案前宫女刚换上地新茶,李世民小饮了一口,无忧无喜地开声向陶颜德问了一句。

“回皇上话皇上问话,陶颜德忙着将手中的茶碗放下,拱手开声向李世民回禀:“依着皇上地旨意,微臣一干人等这段时日,一直都在山中度过,细算下来,正好三月有余。()”

陶爱卿方才进来之时,步履轻快,面色欢愉,可是那‘热气球’,已有了新的进展?”

着方才自己入门时所说的那些话语,皇上他老人家,跟本就没有听在心里。没有办法,陶颜德只得再次拱手向李世民重述了遍:“启禀皇上,微臣幸不辱命,那能够载人飞天的‘热气球’,成了!”

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气氛下说来,感觉却是有着天地之别,与之方才初进门时的兴奋欢喜相反,老陶现在心里七上八下,提溜得厉害。

伴君如伴虎,本来挺喜庆儿的件事情,天知道皇上他老人家,为何老是阴沉着一张老脸,浑身上下,没有一丁点儿的喜气儿。

“三月未曾出山,难怪陶爱卿整个人都轻减了不少。()”面色稍霁,李世民地声音也随之缓和了下来:“‘热气球’之事,功在社稷,利在千秋,且又属福泽百世流芳之举,陶爱卿能在短短三月之内就将之制出,功可没,不可不嘉。”

“李然!”

“皇上!”

扭头看了李然一眼,李世民挥手吩咐道:“今秋三原送来的那些新茶,还有高昌今岁送来的那些国贡,各取一半赐予陶爱卿,你且先记着,一会儿直接将这些赏赐送与陶爱卿的府上。”

上!”躬身应了一声,李然接着垂在李世民的身后安立。

“皇上厚爱!微臣惶恐!”陶颜德的面上没有一点应有的欢喜之意,原。

的面旁现在反而变得苍白得厉害,道谢之后,老头起身拱手,向李世民禀道:“只是,皇上,‘热气球’有成,并非微臣一人之功。柳先生,工部的诸多同僚,还有为此事而受创的数千将士……”

心地抬头看了李世民一眼,陶颜德接着说道:“是以,三原地新茶臣可厚颜而受,但是那高昌的国贡,微臣怕是生受不起,还请皇上能够……”

外蕃地国贡,成百数千,哪一样不是价值千金之物什,皇上一开口就赐下了过半,饶是陶颜德有那个贪心,却是也不敢真个就受下了这桩奖赐。()

“柳一条还有一干将士的奖励,朕自是不忘记,陶爱卿就不必挂心了。”知道陶颜德心所想为何,李世民沉声说道:高昌国贡,也并未如陶爱卿所想那般贵重。一会儿你出去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心情抑郁不欢,不想多言,不容陶颜德再有拒绝说话地机会,李世民便挥手示意,将老头儿给打了出去。内侍总管李然,记着李世民方才的吩咐,微向李世民行了一礼之后,也随在陶颜德身后,退了出去。()

“李总管,”出得书房,陶颜德很是客气地向李然拱了拱手,朝着身后地书房看了一眼,轻声向李然说道:“还望李总管能够指点迷津。”

“陶尚书客气了,”李然侧身还礼,虚声言道:“有什么事陶尚书尽可直言,小人若是知道,定会言无不尽。”

虽然常在皇帝的身边谋差,不过李然这个内侍总管却是没有丝毫的倨傲之气,内侍无重职,内侍不干政,太监在唐朝这个时代,是一个卑微低贱的代名词,李然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职责,是以,在能够出入宫中的这些官员当中,李然一直表现得很恭敬,哪怕最后换来的尽是一些不屑和冷视。

“敢问李总管,”边走,陶颜德边拱着手小声向李然问道:“皇上他老人家,为何不愉?可是本官此行有不当之举?”

“要说起来,这事也怨不得陶尚书大人,”见老陶态度至诚,并不似外面的那些官员一般对自己冷视,李然尖着嗓子小声回道:“只能说是,陶尚书您此来的时机不当。”

见陶颜德面露不解之色,李然接声说道:“陶尚书三月未曾离山,对山外所生的一些事端当是不太明了,也是正常,不然,依着陶大人的才智,自也是不会在这种时候来触皇上他老人家的霉头。”

齐王之乱刚平两日,齐王李佑还未被押送至长安,正当李世民这位明君心烦与心痛他们家这个老五还有阴妃的时候,西边的高昌国又开始蠢蠢欲动,表现出了一些不臣之意来。

国贡统加起来,总有不到二十万贯,不足往年之十一,前来的那个高昌特使做得更是绝色,瘦了吧唧的小样儿,穿着一身满是补丁的乞丐长袍,在太极殿上晋见之时,睁着两只大眼满嘴胡言,说什么国灾连连,国库空虚,怕是十年之内都难以舒缓,高昌一国,上下都是度日如年,衣不遮体,食不裹腹,饿死在路之人更是数不胜数,看那意思,在日后的数年内,高昌的国贡都会有所缩减。

“高昌一国,地处贫瘠少耕之地,本就不甚富足,或是他们真个遇到了什么灾劫呢?”

“陶大人仁厚,不过这次,却是错了。”拱手向陶颜德一礼,李然轻声说道:“据边境传来的回报,今岁高昌国内,不但没有灾劫,而且还是收获连连,白叠子,陶大人知道吧?”

“听说过,高昌国的特产,可织布,不过织出的布来粗糙不如麻无甚大用。当年,苏炳仁那老头儿还曾想着法儿地将其引种过来了一些,不过后来也都只是用来作为观赏罢了。”虽是工部尚书,不过对于农业上的这种东西,陶颜德还是稍懂得一些,张口便将白叠子的缺点给道了出来。

“陶大人博学。”一气马屁轻轻拍上,李然接声说道:“可偏就这种不甚大用的白叠子,前段时间我大唐却是有人肯大价钱在大量收购。动用了近百万贯的银钱,一举将高昌一国存储了数年的白叠子全都给收了个尽遍,现在正在陆续地运送回来。”

“近百万贯?数年的存储?”陶颜德小吞了一口口水:“这是哪个败家子儿干的?”

第670章来自翼国公的庇佑

这个人不是旁人,陶尚书大人当也是颇为熟识,”|了陶颜德现下的反应,李然面上稍露出了一丝笑意,尖声细语地缓声说道:“他就是三原古田的柳一条柳家,也是前段时间制出‘热气球’的那个柳亦凡。”

不止是陶颜德,便是皇上他老人家初听到这则讯息之时,也是好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柳家好好的茶叶矿产生意在那放着,怎么还巴巴地跑去高昌去收什么白叠子这种无用的物什?动了那么多的功夫,收了那么多的破烂儿,是脑袋被驴踢了,还是又受了什么刺激?

“柳一条?柳亦凡?”陶颜德的脑袋有些迷糊,怎么才三个月没有出山,不与外界联系,这外面人所说的话语他老头儿都整不明白了?

方才在御书房内,老头儿就觉着有些奇怪,怎么谈到嘉奖有功之臣的时候,皇上他老人家无缘无故地在嘴里就蹦出了柳一条这个人来?

柳一条,陶颜德知道,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仅是‘柳氏耕犁’‘柳氏水车’这两样东西,他们工部就从柳一条那里得了不少的益处。只是这‘热气球’是为柳亦凡所制,跟他柳一条又有什么关联?

有心想要询问,不过碍于当时情形,看着皇上一脸不愉严肃的老脸,陶颜德张了几次嘴,硬是没敢真个开口向李世民问出声来,而是把它给压在了心底,现下听闻李然这位内侍总管再度提及,老头儿便没了什么顾忌,直接出声问了出来。

“这件事情,非一时半刻就能说讲得清楚,陶尚书大人若想知道,一会儿出得宫门,随意找人一打听,便能知晓其中之原委,这里小人就不再多言了。陶大人只要记得,三月前您所见到地那个书生柳亦凡,实是由三原柳一条柳先生所扮就是。”

关于这些小道消息,李然没有功夫与陶颜德细讲,反正这些也算不得是什么秘密,长安城内外,早已经疯传了个尽遍,用不着他再多费口舌。

抬头看了陶颜德一眼,李然接着尖声说道:“方才出来的时候,皇上有句话着小人问陶大人一句。”

“李总管请直言!”既是皇上授意询问,陶颜德自是不敢怠慢,躬身拱手向李然这里看来。

“呵呵,陶大人不必紧张,”轻轻地尖笑了一下,李然侧身开言,道:“陶大人贵为工部尚书,见多识广,对一些奇巧古怪之物自是无比熟悉,皇上想让小人问大人一句,可知道这天下间有什么物什工具,能将那白叠子变废为宝的?”

柳一条的脑袋有没有被那什么踢过李世民不知道,不过李世民知道那小子绝不是什么败家子儿,从三原地白手起家,直到现在的大家大业,无论是以前的肥料,矿山,耕犁,还有现在千金难买的三原茶叶,他们柳家何时做过什么赔本的买卖?

这里面,定是有着一些为外人所不知的猫腻存在。

李世民唯一所能够想到的就是,柳一条这小子,八成是又从这白叠子的身上找到了什么财的方法。就如之前的茶叶一样,原本不值一文地茶叶,经柳府那么一折腾,再出手时,一下就翻了千万倍的价格,贱买而贵卖,与这白叠子是何其地相似。

只是,这一次,他们柳家,又是靠着何物来让这白叠子增值?

“李总管说笑了,这世上若是真有那种变废为宝的器具,这白叠子也就不会那般低廉而无人问津了。”陶颜德轻摇了摇头,在他的记忆里,并没有那种神奇的器具存在。

“不过,”万事无绝对,陶颜德虽贵为工部尚书,却是不敢把话说得太满,稍顿了一下,老头儿又接声向李然说道:“若是这件事情是真为柳一条所为,那就有些难讲了。”

柳一条毕竟有着‘神匠’地名头,当年的‘柳氏耕犁’,‘柳氏水车’,还有近在眼前的‘热气球’这等神物,他若是真个再制出什么别的器具来加工白叠子,也不一定。

“不知柳先生他,现在何处?”想起这个,陶颜德不由得便想见得柳一条一面,一方面‘热气球’研制成功,柳一条作为创始人,自是当通知一番,相谢相庆;另一方面,这白叠子的事情,皇上当不只是随便问问,当了几十年的工部尚书,这点小心思,陶颜德还是有的。

“先前,在宫里,不过自前天始,为了医治翼国公他老人家方便,便直接被安置在了翼国公地府里。”赞赏地看了陶颜德一眼,李然尖声给出答覆。

“呃?怎么,翼。

老人家,病了?”一愣神儿,陶颜德的神色不由紧。

“诶伯父,什么都可以,但是这酒,绝对不行!”饭桌上,佳肴满桌,酒香四溢,不过柳一条却是很不客气地一把将秦琼这位老爷子手中的酒杯给夺了过来,压在手下。

“呃”巴咂了两下嘴,眼巴巴地看着柳一条手下压着的酒杯,秦琼小吞了口吐沫,在榻上躺了半月,月余未沾酒味儿,现在好不易身子见轻,能站再次站起,老爷子,馋了。

“病从医,义父,这次就依了柳大哥吧。”亲手沏了一杯热茶端递到秦琼的跟前,封小乙也在一旁帮着劝说。

秦琼好酒,每次用饭,向来都是无酒不欢,之前哪怕是病着,他也是酒肉不断,太医们多次劝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