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牧唐 >

第32章

牧唐-第32章

小说: 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神医的事情你也要抓紧搜寻,尽快把神医请来,如果此次王子魁他们不行,还有神医可以依靠。”李世民点了点头,靠着床坐下,看了眼守坐在一旁的李治,心疼地吩咐道:“今夜乾儿与朕一同守着即可,雉奴还小,就先去睡吧。”

“不,父皇,雉奴不睡!雉奴要在这儿陪着母后!”小李治坐在长孙氏的身边,仰着头,一脸坚决。

一个八岁大的孩子能有这样的孝心,难得。

李世民轻抚了抚这个小儿子的脑袋,温和地说道:“好,既然雉奴有此孝心,父皇就满足你。你跟太子哥哥一起留下吧。愿你们的孝心能感动苍天,让你们母后早日醒来。”

“谢父皇!雉奴会等着母后醒过来的,母后一定能醒过来!”

这时一个内侍从殿外走了进来,到了李世民跟前弯身禀报道:“启禀皇上,魏王殿下到了,正在门外侯着呢。”

李世民闻言,无力地挥了挥手道:“宣他进来吧。”

第59章对弈

“文达兄,你这是要跟谁对弈呀?”还没进门儿,杨伯方的声音就传到了里面。接着一身紫衫的杨伯方便推门走了进来。

柳一条忙起身行礼。未经主人允许便踏入书房,总是一件很失礼的事。就像不告而入,不告而取一样,心理上总是会觉得有些不舒服。

公孙文达则仍悠哉地坐在那里,边摆棋路边冲杨伯方笑道:“伯方老弟,你来得正好,来来来,你且在一旁为为兄掠阵,为兄要与一条贤侄大杀一场。”

这老头倒是真不把自己当外人。

杨伯方也不生气,先是冲柳一条点了点头,赞赏地看了他一眼,这么快就能与三原县数一数二的大户勾搭上,这小伙确实有前途。然后走到桌案旁,向公孙文达取笑道:“就你?一个臭棋篓子,还想与一条贤侄对弈?老哥哥,听老弟一句劝,还是快快把棋收起吧,省得一会儿会哭着回去?”

“去去去,一边去!净说些扫兴话,什么臭棋篓子,若是论起国棋,你还不是老夫的手下败将?”说完公孙文达便不再理会杨伯方,热情地向柳一条招呼道:“来来来,一条贤侄,咱们开始吧?”

柳一条看了眼杨伯方,见他点头,便又坐了下来,冲公孙文达行礼道:“还请公孙伯父先来。”

“好,知贤侄棋力高绝,老夫就不客气了。”公孙文达笑呵呵地走了第一步,道:“看我当头炮!”

炮二平五,置位中宫,先把架子摆上。

“马来跳!”柳一条跳马回应。正规走法,马挂尖角,攻守兼备。

“飞相!”

“出车!”

“”

两个人你来我往,大杀四方,粗一看倒是杀得旗鼓相当,不相上下。但是杨伯方在一旁却看出了些门道,柳一条的棋步中虽每子都有走动,但实际中动用的棋子却只有两个:车和马。

以两子搏全军,还能现得不露声色,杨伯方不由得点了点头,小小年纪就懂得如何藏拙,难得。

杀了三局,虽然每次都以将亡告终,但是每一次公孙文达都杀得很舒畅,完全没有棋输后的郁闷感觉,比跟杨伯方他们几个老家伙下棋要舒服的多。

“好了,一条贤侄,今天就到此为止吧。”公孙文达把手中的棋子放下,笑着说道:“时近子夜,老夫不宜再在此打扰。咱们以后有机会再下吧。”

“依公孙伯父所言。”柳一条点头答应。而后便开始收拾棋盘。

“我送文达兄!”杨伯方知道公孙文达的性子,也不再客套挽留,直接拱手相送。

公孙文达摆手道:“不用了,送来送去,麻烦。老夫一个人走就好。”说着跨步出了书房,竟直向杨府大门走去。

“一条,坐吧。”杨伯方见公孙文达走远,笑着对柳一条道:“这老小子就是这个脾气,直来直去,你不用在意。倒是你,怎么跟他碰上的?这老小子一向都是神出鬼没的,很难找啊。”

柳一条回答道:“这都是二条的功劳,出去买了个灯笼便把这尊大佛给引了过来。”

“哦?莫不是,他又去卖灯笼了?”杨伯方一语道破其中的关键。“一定是了,每年元宵,这老小子都不甘寂寞,非要到灯市上去卖什么灯笼。不过,他那灯笼上的难题却是真才,鲜有人能够答出。嗯嗯,二条贤侄能买到他的灯笼,倒也是难得。”

柳一条笑了笑,没有辩解。闻到杨伯方满身的酒气,便开口问道:“杨叔,我爹他是不是喝醉了?”

“嗯,不过你不用担心,你爹酒量浅,虽是醉了,但真正喝下的却是不多,现在已被下人扶到房里休息去了。明天早上就能缓过来。”言罢杨伯方站起身来,道:“好了,天已经很晚了,去睡吧,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儿臣叩见父皇。”李泰是哭着进来的。卖相一点也不比李承乾来的时候差。进来后他便直接跪倒在地,泣不成声。

“好了,起来吧。”李世民见他如此也是心酸一片,吩咐道:“坐你大哥旁边侯着吧。你们兄弟三人,乃是同胞所生,你们母后今日如此,与生你们几个也不无关系,你们三兄弟便都在此伺俸吧。”

“是,父皇!”三兄弟齐声回答。

李泰从地上爬起来,弯身给太子行了一礼,便挨着李承乾坐了下来。李承乾虽然面色有些不愉,但还是挪动了下身体,给李泰让出些位置来。

李泰坐好后,便躬身向李世民道:“父皇,深夜天寒,您也要注意身体。不若父皇就先去歇息一会吧?”

“是啊,父皇,您明日还有国事需要处理,就不必在此相陪了。母后这边有儿臣三兄弟就足够了。请父皇回宫歇息吧。”李承乾也不甘示弱,在一旁劝说。

“好了,你们不用再说了。”李世民摆手道:“如果皇后的病症能有所缓解,朕就是一夜两夜不睡又有何妨?!”

“皇上,太医署令王大人请见。”门外的内待内进来禀报。

“快宣!”李世民从床榻上下来,小步迎了上去。

王子魁亲自端了一碗煎好的药汤走进了殿里,看到李世民便要弯身行礼,被李世民给伸手拦住:“王爱卿不必多礼,把药给朕即可。朕要亲自喂皇后服下。”

“谢皇上。”王子魁直起身,小心地把药碗递到李世民手里,道:“药汤微烫,便发汗驱邪,请皇上小心喂服。”

“嗯,这点常识朕还是知道的。爱卿不必多虑。”李世民端着药碗走到长孙皇后的床榻前,把药碗递给李承乾,小心地将长孙氏扶起,斜放在怀里,然后拿起碗中的勺羹,将碗里药汤一口一口地给长孙氏喂下。

这时,殿外的内侍又进来禀报道:“皇上,齐国公长孙无忌大人到。”

“哦。”李世民点了点头,向内侍吩咐道:“宣他进来!”

第60章造访公孙

“咳!咳!咳!”一阵连续不断的咳嗽声中,长孙皇后从昏迷中醒来,手指微微地动了动。在此守了一夜的太医署令王子魁见此,深深地松了口气,总算是活过来了。

“皇后,皇后!”李世民贴到长孙氏的耳边,轻声唤道:“皇后,你可听得见朕的声音?”

“皇上!”长孙皇后缓缓地睁开眼睛,虚弱地道:“臣妾听得见,皇上的声音臣妾一直都在听着。只是臣妾一直睁不开眼,开不了口,臣妾心急。臣妾的病让皇上劳心了。”

“醒过来就好,醒过来就好!”李世民紧紧地握着长孙氏的手,久久不愿放开。惹得长孙氏苍白的脸上升起了一丝的红晕。

这时李承乾三人凑了上来,纷纷跪在长孙氏的床头道:“母后,您终于醒了,这一夜可吓坏儿臣们了。”

“乾儿,泰儿,还有雉奴,苦了你们几个了,都快起来吧。”长孙皇后想坐起身来,却怎么也积不起力气,李世民轻轻地将她按住,道:“你刚刚醒来,这些小事就不要再操心了。好好休息,太医们已为你找到了良方,你的病很快就会好起来。”

说完李世民又冲李承乾他们三个道:“你们几个都起来吧,退到外面休息一会,你们母后初醒,不要过多打扰。”

“是,父皇。”太子李承乾带头,向长孙皇后行礼,然后三兄弟依次退了出去。

三位皇子出去后,李世民又向长孙无忌吩咐道:“辅机,你也回去休息吧。从昨晚到现在,你想必也是累坏了。”

“谢皇上体恤!”长孙无忌弯身施礼,道:“既然皇后娘娘现在已然无碍,还请皇上能够贲临今日早朝。朝中还有很多军国大事急待皇上去处理批阅!”

“辅机,你?!”李世民指着长孙无忌,心中有些不快。怎么说皇后也是你长孙无忌的亲生妹妹,你怎可如此无情?皇后的病情刚刚有所好转,你就要逼着朕离开么?

“皇上,齐国公说得有理,皇上乃是一国之君,怎可为臣妾一人而耽误国家大事?臣妾担待不起,也不想做那等误国误民之事!”长孙皇后躺在床上劝谏,长孙无忌的话她已然明白,他是怕她这个妹子日后会遭人话柄。“请皇上以国事为重!”长孙无忌也跪在地上恳求。

李世民按住要挣扎而起的长孙皇后,道:“好了,皇后莫要如此,朕依你就是。你好好休息吧。”

说完李世民便迈步走了出去,长孙无忌与王子魁跟在后面。

长孙无忌故意放慢脚步,靠近王子魁,拱着手低声道:“王太医辛苦了,不知我那妹子病情到底如何?还望王太医能如实相告。”

“长孙大人!”王子魁看了眼前面的皇上,小声地回答道:“不瞒长孙大人,皇后娘娘此次虽然无碍,但是下官难保下次病发时还能像这次一般顺利。下官估计,皇后娘娘恐怕难以挺过今年酷暑。”

“什么?!”长孙无忌不由得止住脚步,这个消息未免太过震惊。他不顾礼仪,一把拉住王子魁道:“王太医,你刚才所言可是实情?这种事情可是开不得半点玩笑啊?!”

“大人,三原县二十五个乡镇,大小郎中共有一百零二人,其中有八十一人都已年过四十,只有二十一人附和大人所说的年龄。下官已将他们的资料集齐,请大人过目。”李知德恭敬地将一个小薄递与李纪和。

李纪和伸手接过,翻看了一会道:“好,李大人做事果然速捷,这么快就能找出线索,难怪皇上会派大人到此地任职。此次若能寻得神医,当记李大人首功!”

“谢大人载培!下官定不负大人所望,早日帮大人寻得神医!”被上差赞叹,李知德不忘抓紧时间一表忠心。

“嗯。”李纪和点了点头,翻身上马,道:“难得李大人有心,此次便同李某一同去吧,二十一户人家,一天时间足矣!”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李大人先请!”李知德也要来一匹骏马,翻身而上,与李纪和一同前去。

大清早地,柳老实便起了床,担心家里的耕牛,怕邻居们不会照看,吃过早饭后便巴巴地要回家一趟。杨伯方拗不过他,只得派小六驾着马车把他送回去。反正两家离得也不是很远,一去一回也就一两个时辰的时间。

至于柳一条,本也想回去看看的,不过杨伯方不许,说要趁热去回访一下公孙文达,稳固稳固昨夜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关系。

所以刚吃过饭,杨伯方便拉着柳一条登进了公孙家的大门儿。

与公孙文达到杨府时的情形相仿,杨伯方进公孙府时连通报都不用,便竟直拉着柳一条进了府内,直奔公孙府的正厅走去。

还没走到厅堂,便听到公孙文达爽朗的笑声,他冲着外面大声道:“只听外面的动静,便知是伯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