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牧唐 >

第14章

牧唐-第14章

小说: 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一条擦了下洗净的双手,道:“这些就要劳王先生费心了,调理气血,斧正内腑并非我之强项。他以后就留在这里吧。过几日待他的伤口全部愈合,再把伤口上的细线拆下就是了。”

第25章祭灶神

“活了!”

柳一条出得门来,只说了两个字便背起他的药袋径直走了。外面的人也因急于窥得屋内的情形都涌了进去,并无人注意到柳一条的离开。

柳一条给柳二条和柳小惠买了一些礼物便急忙回家了,给伤者做的那场手术浪费了他不少时间,现在日已西垂,他再晚回去的话家里人免不了会为他担心。

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全家人都坐在正堂等着他回来吃饭。柳贺氏见他回来,身上大包小包的,就起身帮他拿下来,嘴里还不停絮叨着,“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家里还以为你在外面出了什么意外,正要让你爹出去找你呢?”

柳一条内心一阵感动,好久没有体味过这种让人关心的感觉了。他不由想起小时被爸妈追着打骂时的情景。

把东西放好,柳一条找个位置坐下,道:“娘,我已经是个大人了,知道怎么照顾自己,你们不用太过担心。”看到桌上的菜式竟然有两道荤菜,不由奇怪地问道:“爹,娘,今天是什么日子啊,饭菜如此丰盛?”

“你这孩子,日子都过糊涂了,今天可是小年,是祭灶的日子,怎能还像以往?”柳贺氏笑着回答道。

“哦。”柳一条恍然,腊月二十三,灶王爷的节日。虽然在现代这个节日已经逐渐被淡漠,但是在古代,这可是一年一度的大日子啊。

听说在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说是灶王爷是个小白脸,见不得女子,故不让女子祭拜,不知是真是假。

“祭品都买齐全了吗?”柳一条随口问道。

“早就买好了,一只烤乳猪头,两条大红鲤,还有一些面炒的糖果。今年托灶王爷的福,咱们家的日过得还算宽裕,所以祭品也当丰厚些。”柳老实红光满面地回答道。今年是他们老柳家这十几年来过的最殷实的一年,他的心中欢喜也是人之常情。

“快吃饭!一会天黑下来祭祀就要开始了。这事耽误不得。”见柳一条还想问什么,老柳一句话把他的嘴堵上。一家人埋头吃起饭来。

桌上有肉,最高兴地要数柳二条与柳小惠这两个小家伙了。先前为了等柳一条回已,已经看着桌上的饭菜流了半天的口水。现在终于能吃了,他们几乎是第一时间把筷子奔向那两盘荤菜。

柳一条微笑着看着这两只小馋猫,心中有些酸楚,心想着最多再过一个月,他就要让他们天天都能吃荤菜。现在的日子太清苦,大人还行,小孩子老吃素对身体的发育可不好。

“你们慢点吃,没人跟你们抢。”柳一条给小妹夹了一块肥肉,笑着说道:“今天是小年,正好我到县里时给二条还有小惠买了些新衣服,一会吃完饭你们去试,要是合身就穿出来吧。虽然是小年,但是也要有个过年的样子才对。”

柳二条和柳小惠听到眼前一亮,连夹菜的筷子都停了下来,惊喜地问道:“真的?!大哥!”

“当然是真的,衣服就在包裹里。你们先吃饭,吃完后让娘给你们换上。”

“嗯!”两人齐齐点头,吃饭的速度比之刚才又快了几分。

柳一条看着他们宠溺地笑了笑,把头转向柳老实夫妇,道:“爹,娘,过几天大年的时候你们也去添置些衣服,今年手头宽囿,咱们也过个富年。”

“嗯,嗯,应当的,你娘都六个年头没有添置过新衣了,今年是要添置上几件。”

“你这老头子,倒还有些心思。”柳贺氏的脸上爬出一丝红蕴,道:“不过买衣服就免了吧,花那些冤枉钱做甚,外边做的也不见得好。赶明你去县里的布庄买上几尺布来,我给你们每人做上一套便是了。”

“嗯,嗯,对对,我倒是忘了,夫人还有一双巧手。呵呵”柳老实放下筷子哈哈大笑。引来柳贺氏一阵白眼儿。

吃完饭,老柳就把柳贺氏还有柳小惠这两个女眷赶到了屋里。把柳一条柳二条兄弟俩拉灶房之中,在灶王爷的画像前摆案焚香。把所有的祭品都放到香案上。一时间整个厨房内都是烟气萦绕,还真有几分神人下凡的意味。

老柳随后又不知从哪找来了一只大红冠子的公鸡,塞到柳二条的手里,道:“这是灶王爷升天用来的红马,你好生抱着。”

示意柳一条和柳二条跪下,老柳拿起酒,恭恭敬敬地在灶王像前斟上一杯,然后举杯叩头。嘴中念念有词,神色之间甚为虔诚。

柳一条第一次经历这么正规的祭拜仪式,心下十分好奇,密切地注意着柳老实的一举一动。柳老实在叩头念叨的时候,声音很含糊,根本听不出他在说些什么。不过据柳一条猜想,他说得不外乎是乞求平安,天降富贵之类的话。

最后听得老柳大喝一声:“领!”便端起酒杯走到柳二条的面前,把杯中的酒水在公鸡的头上当头倒下。

大冷的天,公鸡受冷酒一激,便咯咯地叫起来,扑腾着翅膀把头上的酒水甩净,直甩得柳二条一身都是。

“嗯。”柳老实见如此,满意地笑了笑。把酒杯放到案上,对柳一条二人说道:“好了,灶王爷已上西天,你们可以起来了。”

“另外这些祭品灶王老爷已赐与我们,一条你去把你娘和小惠叫来,吃了这些祭品,灶王老爷可保佑我柳家上下一年平安。”

柳一条应声起身,揉了下跪得有些酸软的膝盖,拉着柳二条进了内屋。柳二条的衣服都被酒水打湿,要快些换掉才是。

“大哥,后天就要到王大人府上举行拜师礼了,按理我这当学生的应当送一份礼物送予先生,以示孝敬。可是我又不知当送什么。大哥你要教我。”进了屋,柳二条边脱衣服,边向柳一条求教。

柳一条了然地笑了笑,道:“这个你放心,到时我自会为你准备妥当,包管会让王县丞满意。”

“如此,就多谢大哥了。”说着柳二条这小子竟恭恭敬敬给柳一条行了一礼。

柳一条一愣,随即恍然,这小子是在感谢自己为他谋了个好的出身。笑着在柳二条的肩上轻拍了一下,道:“你长大了!不过咱们都是自家兄弟,你不用跟我如此客套。我做这些,是为你,也是为了咱们柳家。你不必太放在心上。”

“是,大哥。”

“嗯,好了,咱们也出去吧,爹娘他们都等着呢。那么多的祭品还等着咱们去吃那。”说着带着柳二条走了出去。

第26章一头牛两贯

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天还没有大亮。柳一条穿好衣服出来方便,发现家门口竟又多了两头黄牛。当然在牛屁股的后面也都跟着一个主人。

“这么快就来了?看来老柳在宣传方面还挺有天赋的嘛。”柳一条在心中赞叹一句,就笑呵呵地去给来人开门去了,这些人可都是他的财神爷,不能怠慢了。

来人是一老一少,老的有六十岁的样子,一脸的风霜。小的跟柳二条着不多,一脸的稚气,从他们表情上看显然不是一家,相互之间也不认识,但是他们肯定都在这等了许久,因为在他们的头上,都出现了一层薄薄的白霜。

见柳一条出来,老者就先上前拱手问道:“敢问这位小哥可是柳一条,柳先生?”

柳一条把门打开,道:“先生不敢当,老人家直呼我的姓名即可。来,来,老人家还有这位小兄弟快进来吧,这么冷的天儿你们怎么也不叫一声。快随我到屋里暖一暖吧。”

“不用了,不用了!”老人连连摆手,道:“我们是来给牛瞧病的,不好太过打扰。”

年少的也接口说道:“听闻柳先生有根治耕牛肠辟之法,故今早冒昧前来求治。打扰之处还请先生多多担待。”

读书人?怎么开口就是一股子酸气?柳一条皱了皱眉,幸亏他们家二条不是这个样子,不然他非胖揍他两顿把他改过来不可。

“两位客气了,让两位在此久等柳某心中着实过意不去。二位随我进来吧。就是医牛也要先到院子里不是?”柳一条把木门全面打开,方便两人牵牛进入。

两人见柳一条这样讲,也就不再推辞,遂跟着柳一条,进了柳家的院落之内。

待他们把牛拴好,柳一条在一旁问道:“还不知两位如何称呼?”

“哦,倒是我老头子失礼了,”老者先开口道:“老夫袁方,是下耳村村民。”

少年人向柳一条施了一礼,也自我介绍道:“晚生小辛庄张楚闻,见过先生。”

“嗯。”柳一条点点头,学着前世的一些兽医,很专业地问道:“袁老伯,张老弟。你们这牛病了几天了?都有些什么症状?进不进食?有没有请别的兽医或兽医博士瞧过?”

袁方叹了口气道:“不瞒柳先生,自从三日前开始,我们家的耕牛便拉稀不止,兽医倒是请过几个,可是都无甚效果。看着耕牛一天天地瘦下去,真是让人心疼。”

张楚闻接着道:“晚生的情况与袁先生相似,兽医们跟本对此束手无策,而兽医博士贵为皇家的御用兽医,怎是我等这样的小百姓所能请得起。眼见耕牛渐有性命之忧,又巧闻柳先生这里有医治之法,故此我等一早便来叨扰了。”

柳一条点了点头,这并不出他的意料。要是普通的兽医就能轻易的解决的话,这个时代的人也不会谈肠辟而色变了。他伸手翻了翻新来这两头病牛的眼皮,双目无神,眼圈干涩,脱水现像已十分严重。要是不及时控制病情的话,在这个不能输液,不能打针的年代,这些牛只有死路一条了。

“这病我能治。”柳一条一句话先给了二人一些希望。“不过,我瞧病的费用可是不低。袁老伯可能知道一些,昨天上午,下耳村的夏得章来我这为牛瞧病,我一头牛收了他五贯。”

“嗤!”袁老头和张楚闻同时吸了口凉气。五贯钱?这个价格,未免贵得离谱了些。

“不过,那是因为他曾骗过我爹的缘故。所以对于其他人,我一律是收银两贯。”柳一条甩出两根指头,把费用降下一大半,道:“两贯钱一头牛,而且是保治。如果治不好你们大可以来找我索求赔偿。”

两人的欣然点头,这个价格倒是还可以接受。

柳一条接着说道:“两贯钱换取一头耕牛的性命,二位觉得是否可行?”

袁方与张楚闻互望了一眼,同时出声道:“还请先生尽快出手医治。”

柳一条摆摆手,道:“这个不急,这些牛在我这里是死不了的。在医治它们之前咱们之间要先立个合约,把今日所说条款都列于其上。若日后有人返悔,咱们彼此间也好有个依据。”

“大善,还是柳先生思虑周说,晚生佩服!”张楚闻毕竟是读书人出身,第一时间就明白了柳一条的意思,遂弯身向柳一条施了一礼,以示敬意。

“就依柳先生所言。”袁方虽觉得瞧病还要立下字据有些怪异,不过看张楚闻的表情,知道这不会是一件坏事,也就开口同意。

于是柳一条就照着昨日夏得章所留的合约样式,让张楚闻复抄了四份。三个人分别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袁方与张楚闻各得一份,柳一条则留下两份和他们二人预付的两贯定金。

把合约保存好,柳一条笑着对他们说:“两位把牛留下,三日后来取,我自会还你们一头健康的耕牛。”

“如此就有劳柳先生了。”二人向柳一条拱了拱手,道:“那我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