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牧唐 >

第114章

牧唐-第114章

小说: 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书童,柳一条不知怎地,竟一下想起了那个常跟在李如似身后的小僮来,那个小孩子倒是有趣得紧。若是能给柳二条也挑一个像是小僮那般的书童,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谢谢大哥!大哥请喝酒,小弟给你斟上。”柳二条笑嘻嘻地起身给柳一条斟了一杯酒水,然后又往柳一条的碗里夹了一块肥肉,讨好之意明显。

“呵呵,你小子。”有前途,柳一条笑着指了指柳二条,遂端起酒杯,仰脖喝了下去。

“嗯,那一切就都依一条吧。”柳贺氏也轻点了点头,大小子说得有理,现在他们柳家的家院大了,不再像是以前,她一个人确是忙不过来了。

吃过饭,柳贺氏起身收拾桌上的碗筷和残汤,柳一条与柳二条则一起,把老柳给拖架到了床上,然后这兄弟两个便一齐肩搭着肩,并排坐在后院儿的石凳上。

嗯,看月亮。虽然现在的月亮,还只是扁扁的一个。

“最近那个赵瑛还有没有再来找你的麻烦,”柳一条忽然想起一个月前,柳二条与赵瑛的纠葛来。这么久没问,也不知他们发展得怎么样了。

“早就没有了,我们现在已经成了好兄弟了。”柳二条得意地向柳一条说道:“我是大哥,他是二弟。他现在对我可是崇拜得不得了,每天都会缠着我,跟我学习拳脚呢。”

柳二条伸出左臂,当空比划了一下,那是一记漂亮的左勾拳。

“呃?”这倒是让柳一条觉得颇为意外,不曾想他们两个小屁孩儿,竟打成了兄弟?不打不成交么?怎么感觉着这个乔段是这么的熟悉?

呃,那个,这不就是当初他与公孙贺兰那小子结拜成兄弟时的另一个翻版吗?柳一条摇头轻笑,兄弟自有兄弟福,万事都由他去吧。

第184章柳氏水车

观十年四月十二号,也就是在柳一条成亲立室的前三终于如愿以偿地候到了他的升迁调令。

工部郎中,从正五品上。

论职位,比之年前王志洪被调任时,还要高上一些。

由此就可以看得出,那台水车的出现,对李世民的刺激有多大。

李知德也自是知道这里面的盘盘道道,所以,在接到调令的当天,他便领着他手下的衙役,赶着五十头高大健硕的耕牛,一路浩荡着,就来到了老柳家的新宅门前。

给他们开门儿的是李彪,李德臣的那个笨儿子,现任柳家的仆从和小门头儿。

很显然的,这是柳一条收拢李德臣的一种小手段,要知道这仆从的地位虽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低下,但是,比起他们这些佃农的身份,却又是高上了一等,以后李彪若是想讨个媳妇儿,也会相对地要容易一些。

“李,李大人,小民李彪,拜见李大人!”李彪笨手笨脚地给李知德弯身行礼,虽然他的脑袋不大灵光,但是他却还是知道一些利害轻重的。

比如对待这个穿着官服的大老爷,绝不能失了礼数,不然会被他老爹打的。

“哦,李小哥。”李知德拱手向李彪说道:“劳烦李小哥到里面去禀报一声,就说三原县丞李知德来访。”

知道李彪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李知德对他说起话来,也是简单。明了。直白。

“是,李大人请稍等。”说完,李彪就转身小跑着进了内院儿。连向李知德拱手还礼,这个被李德臣教过无数遍的礼节都给忘记了。

看着李彪向里面小跑的身影,李知德轻摇了摇头,不知柳一条为何要请一个傻小子来为他看门儿?

“李叔!”不大一会儿地功夫,柳一条就拱着手,热情地从宅院里面向李知德这里迎了出来。看到在李知德身后跟着地一群耕牛,急忙开口说道:“劳烦李叔竟还亲自把这些耕牛给小侄送了来,小侄这心里真是过意不去,来来来,李叔快请里面休息。”

然后柳一条又掏出一些银钱,递于这一干赶牛的差役说道:“劳烦几位差大哥了,这些钱就当是柳某请各位喝茶了。”

“这,”差役们双眼紧盯着柳一条手上的银钱。但却没有一人敢接,想想也是,有李知德在大头儿在,他们就是想接。也不敢真地伸手啊。

“李叔,”柳一条看着李知德。轻叫了一声,看了看手上的银钱。

“行了,行了,既是一条贤侄的一片心意,这们这帮小崽子就收下吧。”李知德会意,微板着脸说道:“不过,下不为例!”

“是,李大人!”差役们齐声向李知德与柳一条说道:“谢李大人,谢柳先生!”

“呵呵,各位差大哥客气了,这是应当的。”柳一条把银钱交给其中的一个差役,然后又拱着手,笑着对他们说道:“还要劳烦各位差大哥再把这些耕牛给柳某赶到东侧的牛篷里,柳某在这里先谢过了。”

“柳先生放心。”众差役们一扫刚才一副无精打采地样子,纷纷开声应喝。

见此,李知德轻点了点头,收买人心,这招儿柳一条用得不错。

“一条贤侄啊,”待差役们都赶着牛去了东侧,李知德捋着胡须,轻笑着向柳一条说道:“贤侄应该去请一个管家了,像刚才这种事情,一般都是由一府的管家前来进行交涉,处理,哪有像贤侄这样,一家之主亲自来做。这样累了自己不说,还兀地自降了身份。”

“李叔说得是,”柳一条伸手请李知德正式进门儿,苦着脸向李知德说道:“李叔你有所不知,小侄也想去寻一个管家回来帮着小侄来处理一些日常的事务,但是,奈何,这好的管家的难寻啊。前些时日,小侄跑遍了整个三原县的所有‘礼坊’,可是里面的管家,却是廖廖无已,有的也全都是一些不堪重用之辈,很难让人放心啊。”

柳一条这是不找不知道,合着想请一个有用地管家,竟要比请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师还要有些难度。尤其是在三原这个小地方,想找一个合心称意的管家,简直是比登天还难。

“呵呵,这就是贤侄你见识有些不够了。”李知德笑着。

“要请管家,你怎能到‘礼坊’那种粗鄙之地?在那能请到好的管家,那才是奇怪。要知这真正有实才地管家,都是不屑于去‘礼坊’的,那样做,只会是贬低了他们地身价。”

呃?还有这种事儿?

“小侄愚昧,还请李叔得以教我。”柳一条把李知德请到首座,然手拱手向他说道。

“这管家,”李知德看了柳一条一眼,道:“一般都要能知礼节,明事理,辩轻重,无论是主人在或不在,都能为主人妥善地处理好一些日常的事物,接待好一些重要的客人,为主人分忧。”

“但是这样的人呢,一般都是一些落魄的文士,或是过了气的士家子弟,日子过得虽然艰难,但这心里边儿,却多多少少都还留有一些傲气和骨气,所以对于‘礼坊’,他们都是不屑一顾。”

“那,小侄若是想请他们,又该当如何?”柳一条疑惑地向李知德问道。

“张榜,征召,出题相试,获胜者得。”李知德缓缓地道出了这里边的秘诀。

“招聘?!”这个柳一条倒是不陌生,以前他可是也没有参加过。只是在这唐朝,也有这种类似于招聘会性质的事情了么?

“招聘?嗯嗯,贤侄的这个词用得倒也恰当。”李知德轻点着头,向柳一条说道:“所以,贤侄若想请得好的管家,最好还是,嗯,招聘。”

“小侄知晓了,多谢李叔的教导。”柳一条恭敬地向李知德拱了拱手。这种事情,李知德若是不说,他还真是想不到。

“贤侄客气了。”李知德冲柳一条摆了摆手,道:“其实为叔今次前来,除了是要与贤侄护送耕牛外,还是特地来向贤侄道谢的。”

“托得贤侄上次的水车之势,就在今日上午,为叔已经得到了迁往长安的调令,官拜工部郎中,从正五品,明日就走。”李知德向柳一条拱了拱手道:“所以此次为叔前来,还有辞行告别之意。”

升官儿啦?柳一条看了李知德一眼,这厮升官的速度倒是一点也不比王志洪慢。

“那小侄就在这里恭喜李叔,贺喜李叔了,”柳一条忙拱手相贺。虽然柳一条并不是很看好李知德,但是多一个做大官的朋友,总是很实惠,没有坏处的。

“都是托了贤侄的福。”李知德诚心地看着柳一条说道:“若是没有贤侄的‘柳氏耕犁’在先,‘柳氏水车’在后,为叔怎么可能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被调回长安?”

柳一条有旺官的命,这是李知德在心底里已经认定了的。如果不是知道柳一条不愿呆在长安,他怎么着也得把柳一条给请了过去。

“‘柳氏水车’?这是谁给起的名字?”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柳一条觉得很是别扭,遂疑惑地开口询问。

“怎么,贤侄不知吗?”李知德看着柳一条,轻声向他解释道:“这是皇上在得知水车的出处后,亲笔御提,由此,就可见皇上对贤侄是多么地看重。”

说完,李德臣羡慕地看了柳一条一眼,如果他也能得到皇上这样的嘉奖,那他以后何愁会仕途不顺?

李世民?柳一条轻点了点头,这李老二倒还是有些良心的嘛,自己得了便宜,却也不忘分给别人一些好处。

只是,只赐了一个没有什么用处的名字,是不是吝啬了点儿?好歹地,也得给点实质的奖励啊,真是的,还不待上次卖他的那只曲辕犁呢。

“贤侄?贤侄?”见柳一条有些走神儿,李知德轻叫了两声,向他说道:“明日,就会有新任的县丞前来接任,到时为叔会向他做些交待,希望能对贤侄有所帮助。”

“哦,哦,劳李叔费心了。”柳一条这才醒过神儿来,忙起身拱手向李知德道谢。

虽然明知道李知德这样做是有一些别的心思在里面,但是这对他确实是会有一些帮助,诚心地给他躬身行上一礼,却也是应该——

白社会中尝共醉,青云路上未相逢。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第185章植茶种树

知德没有在柳家呆上多久,毕竟这升迁,交接都不是而且复杂,颇耗时日,所以待那帮衙役把耕牛赶好,从东侧赶回时,李知德便起身与柳一条辞行而去了。

柳一条躬着身,将李知德送出门外,然后便又回屋接着写他的请柬。

再过三日便是婚期,喜柬今日若是再不送出,怕就是来不及了。

不过,好在他们老柳家并没有多少亲戚,而柳一条的朋友也不是很多,喜柬总共也就需不到十份。

公孙府一份,杨伯方那里一份,杜府也有一份,李知德既然要走,那就算了,剩下的,也就都是他们柳家一些个远房的表亲,堂亲,多年未走,属于那种请柬送到,也不定会有人来的那种亲戚,如果不是老柳坚持着要请,柳一条还真不愿这么白费力气。

“东家,门外来了一个叫做杨伯方的大叔,想见少爷。”这时,李彪又呼呼地跑了来,向柳一条禀报。

“嗯,知道了。”柳一条轻放下笔,抬头笑对李彪说道:“阿彪,你做得很好,不过下次这个杨叔要是再来,你直接领他进来便是,不用再这么麻烦地跑来通报,知道了吗?”

“嗯,阿彪知道了,东家。”李彪点头应是,不过是不是真的记住了,却不得而知。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柳一条轻摇着头,温和地向李彪说道:“你现在是我们柳家的家仆,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佃农,所以‘东家’这个称呼已经不再适合。你应该称我为‘少爷’。知道了吗?叫‘少爷’。”

“少爷。少爷!阿彪记住了,东家,以后阿彪要叫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