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越战的血 >

第522章

越战的血-第522章

小说: 越战的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些时间对我们来说却是完全够用的……原因是每架直升机上只有两人需要索降到地面作战……十个人索降需要大约两分钟,两个人的话只需要十几秒钟“哧溜”的往下滑就好了嘛!
  不过这个索降作战其实并不像说起来那么简单……
  首先直升机必须准确的悬停在越军防线的上空或附近……理论上来讲,如果悬停在越军防线稍靠后一点的位置也没什么问题,只是这会给越军一些反应时间。很难达到突袭的效果。
  要做到这一点就相当不容易了……要知道这时可是在黑暗中。虽然直升机上也安装了夜行设备。但却很难在短时间里依靠这些相对简陋的设备分辩出敌人的位置。大多时候……飞行员还是靠着地面部队打出的曳光弹或是越军枪口的火花判断位置。
  这对于飞行员来说绝对是个难题……他们一边要控制着武器准确的压制着3号阵地上的越军,另一边还要控制着直升机准确的悬停在目标的上空……这几乎就可以说是要有三头六臂才能完成的事了!
  然而飞行员们还是办到了,而且十架直升机里只有一架因为遭受到越军火力攻击而偏离了目标上空……说实话,这个结果连我都感到意外。
  后来我才知道这其实不只是飞行员的水平高,刀疤所带领的地面部队主动与直升机取得了联系并在地面对这些直升机进行引导……比如偏左一些,偏右一些……于是战斗效果就出其得好!
  这个动作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其实还非得像合成营这样高度协同的部队才能办得到……原因是这是在黑暗中,而且到处都是烟雾。地面部队勉强能看到直升机就不错了,根本就无法判断与自己配合的是哪一架直升机……
  郑良强的做法就是用最快的方法把直升机分组……比如这两架直升机负责哪个坐标的目标,并事先与地面部队负责指引的战士取得联系,这样直升机一上来……飞到这个位置的直升机就没错了!
  接着就是看李佐龙及其部下的表现了……
  随着李佐龙一声令下,战士们就端着枪从直升机上滑向了目标……因为直升机正好悬停在目标上空或是附近……
  至于附近还是上空吧,这得看情况。
  如果目标是交通壕……那一般是在交通壕附近……原因是交通壕里很有可能有敌人,战士们如果直直的索降下去的话,很有可能会还会反应过来就被敌人给干掉了!
  反之,如果悬停在交通壕附近……战士们还在空中往下滑的时候,就可以抛一、两个手雷到交通壕里。然后双脚一落地就可以端着枪朝交通壕发起进攻!
  如果目标是由坑道口组成的火力点的话,那就不用说了。自然是悬停在其上空……这时滑下的战士手里拿着的是手雷或是已经拉燃了导火索的小型炸药包……炸药包如果太大、太重的话就不方便投掷,而且在索降时还会有意让绳索摆动……
  当他们滑到坑道口上空的时……乘着绳索摆动的惯性把手雷或是炸药包往坑道口里一投……
  于是等他们双脚落地时,坑道口也就传来越军绝望的尖叫紧接着就是一声轰响了。
  这其中就属李佐龙这家伙做得最漂亮……后来我听与他一起配合的战士说起,他是连炸药包都不用的,而是在绳索上来个倒挂金钩……直接就抓着ak74倒吊到越军的坑道口上半部份,然后“哗哗哗”的就朝里头打了一梭子弹,接着一个翻身就冲去坑道里去与里头越鬼子杀成一团……
  这是李佐龙的拿手好戏,他常常就是觉得在远处跟敌人打打枪什么的不过瘾,而喜欢与越鬼子打近战……身手好嘛,而且这样的近战其实也是有越鬼子最为害怕的,一个坑道里头全是越军……而且还是黑呼呼的,突然不知道什么时候闯进一个敌人来,于是所有的越军都傻了……谁也分不清在旁边的是敌是友,这开枪也不是,不开枪也不是……
  而李佐龙呢?
  唯一知道谁是敌谁是友的只怕只有他了……因为闯进去的只有他一个,所以很明显……凡是能站着的都是敌人!
  于是那又是枪又是刀再加上手……没几下一个坑道里头的七、八名越鬼子就让李佐龙给打趴下了!
  当然,这并不是我所提倡的一种进攻方式……只是李佐龙这家伙……也不知道他以前这和尚是怎么当的,杀心好像特别重……不过这杀心似乎只有对敌人,就像他还俗也是因为失手杀了一个强盗那样。
  再加上部队里着实也需要几个像他这样有个性的干部来带头……还别说,有他这么一个排长带头,他手下的战士个个都变得十分勇猛,而且在平时训练时就从李佐龙这个排长身上学到了点身手,于是他所带领的这个二排就变成特工连里最擅长近战的一个排,这也是我会安排他们做为预备队的原因之一。
  越军哪里有见过像我们这样的攻势,于是这才几分钟……这个隐蔽防线就落到我军手里了!


 第一百章 法卡山战役(五)

  隐蔽防线一被拿下,而且还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拿下……整场战斗仅仅只进行了十五分钟。再加上我军十架直升机又是从反斜面照着3号阵地一阵狂轰滥炸……这其实是一举两得,一方面是压制住越军的火力使其不能对我直升机构成威胁,另一方面……则是对3号阵地的防御进行更进一步的打击和破坏。
  要知道这3号阵地虽说是越军的主阵地……越军布置在这里的兵力也最多,有一个排。但他们的防御方向全都是面向法卡山的正斜面的……这下突然发现反斜面出现了敌情,于是急急忙忙的调转了枪口准备构筑一道新的防线抵挡我军的攻势。
  但是……
  还没等他们有时间做准备……直升机上的火箭弹和机枪子弹就像雨点似的往他们头上砸,没几下就被打得乱七八糟的了。
  换句话说……这时的3号阵地对我军来讲几乎就是一道不设防的防线……再加上反斜面上我军的兵力还有三个排之多,以三个排的精锐之师打一个毫无准备的越军排,再加上还有直升机的侦察和配合……于是3号阵地的战斗几乎就是在我军的一声呐喊后就结束了。
  3号阵地的一到我们手中……这法卡山的防御也就像抽丝剥茧似的崩溃了,特工连的战士们把机枪往3号阵地上一架……甚至都不用架机枪,直接躲进3号阵地里的暗堡里,抓起越鬼子的机枪就照着前面4号、5号阵地就一阵扫射,只打得越军一片鬼哭狼嚎的溃不成军。
  完了后二营的战士再配合着往越军4、5号阵地一冲……法卡山的三个阵地就全都在我军的控制之下了!
  “好!”
  “胜利!”
  “打倒越鬼子!”
  ……
  阵地上很快就响起了战士们一声接着一声的欢呼。
  当然。这些欢呼都是二营的战士叫出来的……至于我们合成营吧。早就过了那种打了胜仗就激动得高声欢呼的年代了。他们很快就自觉的分成了两部份,一部份是继续搜索残敌……这对我们来说是相当有必要的,与越鬼子交过手的我们知道……越鬼子这耐性那是相当惊人的,他们很有可能就算是受伤了也会躲藏在尸体里一声不坑,直到我军放松警惕时他们才拉燃了手榴弹或是炸药包冲上来。
  所以,这一部份的任务就是确保阵地上没有一个活的越鬼子……至于俘虏吧,因为形势和战况的限制,这一仗我们得到的命令是不留俘虏。
  这倒不是我们在找借口……一个是因为越军俘虏相当危险。一个不小心就会让他们抓住空子搞小动作,这无疑会给我们部队造成不必要的伤亡,而我们这次战斗的任务就是尽量避免伤亡,于是只能不留俘虏。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法卡山正面十分狭窄……只有一百多米长,能正常行走的路就只有几条小道……这如果还要押着俘虏下山,很有可能就会造成道路拥挤而怠误战机。
  因为这两条,所以这不抓俘虏也是很正常的……不过话说回来了,在跟越鬼子打仗的过程中我军本来就很少能抓到俘虏,就算能抓到……那也几个兵上去死死的压住一个又是抓又是咬的伤兵。对于这样的俘虏本身就是可抓可不抓,谁也不能说我们这是违反什么国际公约……而抓还要费一番功夫。还要冒许多风险,不抓的话就是一发子弹就能解决的事,再加上战士们对越鬼子刻骨的仇恨,于是战士们自然乐得选择不抓。
  在合成营的战士们忙着的时候……二营就有许多战士就迈开脚步往3号阵地跑……
  他们的这种心情我是能理解的,特工连的战士里有他们的“师傅”嘛,他们现在在“师傅”的带领下打了胜仗,当然是想去跟“师傅”叙叙旧或是交流下战斗经验什么的。
  但是……
  “你们不要命啦!”我在步话机里听到刀疤冲着那些兵大声命令着:“马上给我回去构筑工事!”
  事实也证明刀疤是对的……因为刀疤话音未落天空中就传来了一片炮弹的啸声,接着就是“隆隆”的一阵乱响……成片成片的炮弹在法卡山的山顶阵地上炸了开来。
  不过幸运的是……3号阵地上的特工连对此早有准备,他们都在反斜面上挖好了猫耳洞,这时只需要躲进这些猫耳洞里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
  4、5号阵地上二营的战士……他们虽然没有准备,却因为3号阵地更高挡住了大多数的炮弹,于是也没有造成多大的伤亡。
  这是越鬼子玩的老把戏了……他们一旦确定阵地已经失守后,就会不管那上面还有没有自己的残兵,乘着敌人还没站稳脚跟的时候先轰上一通火炮再说。
  这通火炮过去后……特工连的战士们手里的动作就慢了下来,因为他们知道……越鬼子会有一段时间不打炮了……这是由越军的炮兵不如我军强大决定的,这就注定了越鬼子只能选择打一炮换一个地方,否则就将被我炮兵全歼。
  反而是二营的战士……被这一通炮火炸过后才意识到战争并没有结束,于是手忙脚乱的开始构筑工事。
  见此我不由摇了摇头……三天的训练时间太短了点,咱们教会了二营怎么与我军空中力量配合,却没法教会他们更多的战术和经验。
  “杨营长!”这时通讯员递上来的步话机里响起了粱师长的声音:“打得好啊!打得太漂亮了……这一仗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啊,我手下的参谋个个都说到现在才知道直升机还有这样的突袭作用,个个都对你这个合成营佩服得五体投地!”
  “粱师长过奖了!”类似这样的夸奖我是听多了,所以回答也是千篇一律。
  “怎么样?伤亡统计出来没有?”粱师长接着问。
  “报告师长!”我回答:“还没来得及统计!”
  “嗯!”粱师长很有信心的说:“其实用不着统计……从这一仗的经过来看,可以说没有一处是正面攻坚,而是连着几次十分漂亮的偷袭,最后一举将法卡山在规定的时间内拿下来……我相信这一仗的伤亡肯定在我们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如果这么打都能打出大伤亡……那就没有更少伤亡的打法喽!”
  说着粱师长就高兴的开怀大笑。
  顿了下又接着说道:“感谢你们啊,杨营长……那么,现在咱们是不是该把特工连给换下来了?”
  粱师长这话可是说到我的心坎上了……话说我们这个特工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