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血火河山 >

第331章

血火河山-第331章

小说: 血火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10点的时候,226团把守的第一线阵地丢失,170多名美国士兵死在了阵地上,而墨西哥士兵为了夺取这块阵地也付出了280多人的死伤。

226团的指挥官并没有慌乱,他将所有的兵力以团部为核心,在附近构筑起了密集的火网,决意一直坚守到援兵的到来。

而做为援兵的美军第7旅,在向226团推进的时候,却于墨西哥的佯攻部队遇了个正着,双方立刻爆发了激烈的交火。

整个奥西纳加城打成了一片,潘兴将军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少有的优柔寡断,如果他趁着这个机会命令所有的美国士兵投入反击,那么就可以扭转美军在战场上的被动。但不知道墨西哥究竟在奥西纳加城投入了多少兵力的潘兴将军,却只是命令他的部队死守。

在226团的阵地上,战斗进入到了最激烈的阶段。卡德那斯上校将所有的预备队全部投放到了对226团的攻击之中,起码6000人的墨西哥士兵一起发出的呐喊声足以让奥西纳加城颤抖。而老百姓也再次投入到了对军队的支援之中。

226团也咬着牙苦苦支撑着数倍于他们敌人的进攻,双方的伤亡数字在不断的增加,美军陷入了进入墨西哥以来最艰苦的战争。

第405章 神龙即将腾飞

在双方打到刺刀见红最惨烈的时候,方小强却明白已经到了必须要撤出阵地的时候了,现在战场已经出现了僵持的局面,而美军的增援部队正在全速向这里开进。

“卡德那斯上校,是时候结束了。”方小强找到了卡德那斯说道:“我们已经给了美国士兵足够的教训,必须马上结束战斗,否则一旦美军的增援部队上来,那么我们将成为失败者。”

卡德那斯还带着点不甘心:“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就能够冲破敌人的防线,现在美军阵地上已经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够了!”方小强的嗓门大了起来:“你是墨西哥军队的总指挥,你必须为士兵们的生命考虑,难道你真的想亲眼看着墨西哥士兵全部死在这里?”

“上校,至少有8000人的美国士兵正在开向这里。”艾尼斯少校也说道:“估计天黑前一定会到达奥西纳加。”

“可惜。”卡德那斯冷静了下来,长长地叹了口气:“就差那么一点,艾尼斯少校,组织部队撤退吧,总有一天我们还会再次和美国人交手的。”

在美军的援兵到达之前,墨西哥的军队撤退了,残破的奥西纳加象一个失去了全部亲人的老妇人悲哀无助的看着眼前的一幕幕惨剧。整个奥西纳加到处都是不成人样的尸体和快淌成小河的鲜血。

在奥西纳加一战中,美军伤亡达到了780多人,另外还有100多名士兵被俘或者失踪,这是潘兴将军从军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

奥西纳加战斗极大鼓舞了墨西哥军民的信心,美军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他们一样会死亡,一样会面对失败,墨西哥人似乎看到了收复失地的美好前景。

美国援军的指挥官制止了狂暴的潘兴将军复仇的冲动,并转述了威尔逊总统的口信。美国并不想在参加欧洲前后和墨西哥爆发一场全面的战争,这对于美国后方的稳定是不利的。

墨西哥人也保持了克制,他们还在等待和观望,在这个时候和美军大规模开战无疑是件愚蠢之极的事情。卡兰萨总统因为奥西纳加的战功而提升卡德那斯上校为准将,并委任他为墨西哥军队的总司令,进行大规模的征兵活动。

而在奥西纳加战争中从中国军官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的卡德那斯将军,也逐步改掉了身上爱冲动不冷静的缺点,慢慢成为了墨西哥历史上的一代名将。

美国和墨西哥恢复到了战争前双方防守的区域,美墨边境出现了难得的平静,但这样的平静又能够维持多久呢?

此时在遥远的中国,国防军已经完成了集结,只等着总参谋部和元首的最后命令,几百万的中国国防军随时都可以投入到惨烈的战争之中。

“墨西哥打得很热闹啊,方震。”李国勇吹去了漂浮在茶水上面的几片茶叶,喝了一口后说道:“你给墨西哥制定的那个作战计划,从方小强发回来的电报来看,已经起到很大的效果,将近800名美军士兵被打死打伤,墨西哥军队的士气一下子就被提升了起来。”

“美国的军队其实并不可怕。”蒋百里倒觉得自己制定的战役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对于他来说这只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而已:“关键是墨西哥人有没有坚决地投入战斗,并且必胜的决心。”

李国勇很赞成蒋百里口中所说的美国军队并不可怕的论调,在他的记忆里,这个时候的美军的确并不强大。

美国于1917年4月参战前所作的准备很差。美国人口在一亿以上,它的军事实力却只有十九万六千人,其中七万七千人是陆军正规军,其余是国民警卫队。军事装备不是过时,就是根本没有。

他们没有单独的空军,陆军的五十五架飞机是通讯兵的一部分,连执行侦察任务也是不牢靠的。用马刀劈砍的骑兵部队是陆军的精锐,甚至连造辆坦克的蓝图也没有考虑过。军事首脑不了解军、师或旅的组织,自南北战争以来,陆军仍保持其团的建制。

美国陆军内外,没有一个人曾受过堑壕战的训练。而西线固定战线的战术,根本不同于以前的战争。当代战争是辅之以机枪、手榴弹和白刃战,以及使人丧魂落魄的可怕的炮战。

在美国加入协约国后不久,数百名英法军官横渡大西洋,去训练新兵的攻守方法,但美国人到达法国后,这才是真正训练的开始。

但美国有着强大的资源可以任凭他们无限制地挥霍,陆军着手狂购乱买,让协约国觉得价值不可思议。美国陆军有八万六千匹马,虽自1915年以来,西线就从未用过骑兵,但陆军部依然买了一百万条马毯,二百万只饲料袋,九十四万五千副马鞍和二百八十万个马笼头。订购了二千多万顶蚊帐,但在法国从未需要过。在法国的几英里方圆的货栈,堆满了各式各样无用的东西,这对美国远征军的总指挥潘兴将军来说是太难堪了,他不得不通知陆军部停止装运浴缸、书橱、地板蜡、割草机、办公桌、活梯和痰盂。

“我赞同你的看法。”李国勇沉思着说道:“我不怀疑我们将最终取得对俄国、对英法、对协约国的最终胜利,但面对美国将胜负难以预料。也许现在他们的士兵并不精锐,但随着战争的深入,他们强大的工业能力和战斗潜力将凸显威力。说实话,我并不愿意和美国人在正面战场开战,这将使中国陷入一场艰苦的战争,但为了帝国的利益,这一战却又是无法避免的。大战爆发到现在,我们是捞到了不少的好处,但美国人也一样没有吃亏,他们也同样借着世界大战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实力。”

在世界大战中,打到目前为止唯一没有吃亏的就是中国和美国,中国在世界大战中统一了整个亚洲,建立起了强大的“大中华联邦”,并借机大大壮实了自己的国力,但美国也是如此。

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威尔逊总统当天就声明中立。8月19日他又号召美国人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样做到不偏不倚”。其实威尔逊的真正目的是在等待时机,捞取实利。美国驻英大使佩奇在同年10月11日致总统顾问豪斯的信中即预见到,战后“差不多所有欧洲国家都快要破产了,海上将不再有德国。而十年以后,整个世界前途就将会落在我们手中,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中立给美国带来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实利。

美国不仅输出额逐年增加,而且工业品的出口比重大量增加。外贸的增长,刺激了国内工农业的发展。美国工业总产值1914年为二百四十九亿二千万美元,1916年为六百三十九亿七千一百万美元。

美国的政府对中立带来的好处颇为得意。豪斯顾问曾说,同一个时期里,美国越来越强,交战国越来越弱,就等于美国力量在成倍增长。

1916年7月10日,威尔逊总统在底特律工商实业家大会的演说中说:“我们必须在财政上大量支援世界,但谁支援它,就应该认识它,了解它,并应善于依照自己的知识和见解来管理它。”

“好了,不考虑美国了。”李国勇挥了挥手,让自己从纷乱的思路中调整了出来:“总参谋部计划先从什么地方动手?”

“俄国。”蒋百里不假思索地说道:“现在在边境俄国人因为《中俄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仅仅安置了不到20万的军队,而我们在正面的为两个军。虽然在人数上不及俄国人,但依仗着远胜于俄军士兵的训练和精良的武器,预计在开战后两天之内可以突破边境地区俄军的所有防线,其后我们将在蒙古和伊尔库斯克一线集结兵力,以100万的陆军,11000门大炮深入俄国境内,彻底打败俄国,迫使其退出战争。整个对俄作战预计在1917年11月份前结束。”

“不要忽视一个民族在面对外来军队时的抵抗决心。”李国勇提醒着道:“是的,我们有强大的军队和先进的武器,但这不足以征服一个国家。从表面上来看,俄国的军队在战场上不管面对同盟国的哪个国家,都是败多胜少,他们武器陈旧,军队厌战,老百姓也不支持,沙皇的皇位岌岌可危,但这都是因为俄国在进行着一场和他们没有太大关系的战争。一旦当自己的国土上出现了外国军队,那么这个国家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我们必须正面面对的。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自己被征服,他们必然会空前的团结在一起,为了共同的利益而战斗!”

蒋百里有些疑惑:“俄国现在反对沙皇的暴动此起彼伏,沙皇的被推翻只是早晚的事,我们在这个时候进攻反而只能巩固沙皇的统治,让俄国人再次团结在沙皇政府的周围。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不再等一等呢?也许等到沙皇被推翻后,趁着俄国大乱的机会进军会更好一点。”

李国勇苦笑了下,难道自己告诉总参谋长真实的俄国历史吗?

“一个腐朽的政权对中国是有利的。”李国勇含糊着说道:“沙皇必须存在,而且一定要让他们世世代代保留下去。俄国虽然会暂时激起强烈的抵抗意识,但这种意识因为沙皇和那些贵族们的存在,以及在战场上惨重的失败而淡薄,到时尼古拉会主动要求和我们谈判的。”

蒋百里笑了下,他弄不明白元首的想法,他只要做好自己的军事上的事情就足够了:“中俄已经签署了互不侵犯协议,因此我们需要为战争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

“什么狗屁协议!”李国勇不屑地说道:“战争有的时候根本就是一场游戏,任何的协议在利益面前都是假的。同盟国和协约国这几十年签署的协议还少了?但一旦真正触动到了自己的本身利益,那些个协议还不是马上被他们抛到脑后,在世界各地大打出手?不过既然你提出了这个要求,我一定会满足你的,这件事情就由我来办吧。另外,波成那也准备好了吧,那才是战争的关键!”

蒋百里点了点头:“波成那是准备时间最长,也是准备的最充分的,整整150万的部队正在整装待发,士兵们求战的情绪很高涨。远征军里的坦克是最多的,机械化部队也在各个集团军中首屈一指,而国防军一半以上的优秀军官也都云集在柳波成的军队中。全机械化的38师随时可以经伊斯坦布尔,直抵布加勒斯特,直接支援奥匈帝国。波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