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血火河山 >

第155章

血火河山-第155章

小说: 血火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对这样敷衍似的回答很不满意,不过那朵还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屋子里生了个火盆,有些热,那朵放下了被子,看到她大半裸露在外健美的身材,李国勇赶紧把头扭转了过去,他倒不是什么非礼勿视,而是怕自己心猿意马,一个把持不住,闹出点什么麻烦出来。

“李大哥,你为什么不看着我,难道那朵很丑吗?”那朵奇怪地说道。

李国勇心里大叫救命,这不是要了老子的命?艰苦的把头又转了回去,努力让自己的声调保持平静地说道:“不丑,你怎么会丑,象你那么漂亮的姑娘可难找。”

“那你喜欢我吗?”那朵非常认真,非常严肃的问出了这个问题。

李国勇差点没从床沿边摔下去,这也太直接了吧,化外民族就是化外民族,要搁在中国,这种话那是万万不能出口的。还好李国勇是来自现代的人,妇女解放可是他在自己那个时代看惯了的,把心一横说道:“当然喜欢。”

更加让李国勇脑血上冲的事发生了,那朵竟然解开了胸围,两个美丽富有弹性,饱满坚挺的乳房活生生的出现在了自己面前,那朵呼吸有些急促,乳房随着她的呼吸上下抖动不停,一时间满室春光。

李国勇保持着最后的一点理智,简直是拼尽全力控制着自己的意志:“那朵,你这是做什么,赶快把衣服穿上。”

一丝红晕浮上了那朵娇美的脸庞,不过她依然说道:“在我们阿霸族,如果哪个姑娘有了心上人,都会这么做的,李大哥,既然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我这样子有什么不对吗?”

是你先勾搭老子的,李国勇想道。他可从来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满眼都是那朵晃动着的乳房,李国勇的手终于伸了出去……

裙子很容易就被脱了下来,一具完全赤裸的身躯绽放在了李国勇面前,充满了野性,充满了原始的气息,坚挺高耸的双峰,平坦光滑的小腹,再往下就是那最诱人的地方。

然后李国勇用自己难以想像的惊人速度脱光了自己身上的衣服。

……(再写下去就要被举报了,省略,大家自己想像。)

激情过后,李国勇大口喘息着,阿霸族的女人果然与众不同,狂野而热情,可比自己身边的女人主动多了。看着床单上的片片飞红,李国勇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那朵的第一次,开始那朵虽然生涩没有经验,但很快就领悟到了其中奥妙,和李国勇配合的是天衣无缝。按照如此高深的领悟,只怕再来几次自己就不是她的对手了,果然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什么都要经常练习,这是李国勇最大的感受。

光滑的身躯依靠在李国勇身上,那朵抬着头对李国勇说道:“以后那朵就是你的女人了,生生死死都跟着你。”

“恩”了一声,李国勇忽然想起了问道:“那阿霸族怎么办?”

“让他们重新选个族长吧。”那朵庸懒地说道,才经人事的她还是觉得很疲惫:“反正我是不回去的了。”

李国勇也是这么想的,毕竟谁肯把自己的女人重新放到一堆男人里去,才想说话,就突然看到门被推开了,三个老婆出现在了屋子里。

我做错了什么,和林艳第一次老婆出现,和那朵第一次老婆再次出现,上次还有路可逃。这次是上天无门,入地无路了,李大元首悲哀绝望的想道。

……

在李国勇大享艳福的时候,赶赴台湾的帝国首席大法官萧若秋也为台湾民众送上了一份大礼:公审日本所谓的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

本来大年初一是个互相串门喜庆的日子,但得到消息的台湾各地民众早就纷纷涌向了公审地点台北,有的为了看到公审,提前几天就从家乡赶了过来。

一队队的国防军士兵和党卫军竭力维持着秩序,民众拼命的往前挤着,都想看到发生在台湾具有历史意义的这一刻。

在卫兵的保护下,萧若秋步履稳健的走了过来,他没有弄什么法庭,而是直接在户外审判,他要让所有的台湾人民记住这一时刻。萧若秋走到了临时搭建起来的法官席上,坐了下来,威严地说道:“带战犯儿玉源太郎!”

两个穿着黑色制服的党卫军将儿玉源太郎押解了进来。虽然已成为了阶下囚,但儿玉源太郎还在竭力保持着台湾总督的威风,高昂着头,蔑视着曾经在他的统治下生命有如蝼蚁一般卑贱的台湾人民。

人群一下子就沸腾了起来,骂声,哭声一片,早就准备好的菜叶子,烂泥往儿玉源太郎扔去,儿玉源太郎狼狈地躲避着,不过这害得两个押解他的党卫军军官也跟着遭了殃,身上也是污秽不堪。

萧若秋挥了挥手,场上一下安静了下来。

“儿玉源太郎,日本驻台湾总督,日本陆军大将,甲级战犯,现在审判开始!”萧若秋宣布道。

儿玉源太郎不屑地说道:“我是日本陆军大将,你有什么资格审判我!”

萧若秋连正眼都没有看他,根本就不理会他的嚣张态度:“儿玉源太郎,1898年被日本政府任命为台湾总督,上任后在台湾实行保甲制度,推行连坐法,上任的前四年间就杀害了台湾民众1。2万余人;在台湾实行了食盐、樟脑、烟酒、鸦片等专卖制度,大肆剥削台湾资源,颁布《台湾地籍规则》、《土地调查规则》,强迫台湾种植甘蔗,牟取大量利润,迫使大量台湾民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纵容士兵抢劫、强奸、杀害台湾民众……以上共14款罪名,你认罪吗?”

“不,我一项都不认罪!”儿玉源太郎看起来根本就看不起审问他的法官:“我所做的一切都没有错,一切都是为了大日本帝国的光荣!支那人是卑劣的,台湾人是卑劣的,只有大和民族的子孙才拥有最高贵的血统,支那总有一天会被日本征服!这里的审判是非法的,天皇万岁!”

“杀死他!杀死他!”被他态度所激怒的台湾老百姓愤怒地在下面叫着。

这场被称为“台湾审判”的公审,整整进行了三个多小时,大量的证人哭诉着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期间所遭遇的悲惨待遇。林大北、简大狮、陈秋菊、林李成,许绍文、以及林少猫这些为了反抗日军侵略揭竿而起,最终血撒台湾的英雄名字被一次次提起。仅在1896年到1902年这短短的6年间,日本在台湾屠杀的民众就达到了8万多人,对于仅仅只有400万不到人口的台湾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大大的灾难。

当然这其中有些是儿玉源太郎前任犯下的恶行,比如乃木希典,但都被愤怒的老百姓统一算到了儿玉源太郎的头上,也算是他的罪有应得吧。

第231章 战俘

儿玉源太郎的头依然高高抬着,但他的眼神开始逐渐暗淡下来,双腿也不自禁地微微有些哆嗦。

萧若秋站了起来,平静地看了一眼儿玉源太郎和底下的台湾民众,说道:“现在宣判,甲级战犯儿玉源太郎14项罪名全部成立,判处绞刑,立即执行!”

当两名党卫军军官将他拖出去的时候,儿玉源太郎已经没有了那么强硬,只是在不停的大声狂叫:“我是大日本帝国的军官,你们没有权杀我!”

没有人理会他,到处都是愤怒的眼光,到出都是唾弃的骂声。

儿玉源太郎被绞死了,在他死亡的地方,帝国政府建立起了一块大大的石碑,上面写着三个字:“镇寇碑”,这是纪念着日本耻辱的地方,这是告诉所有意图染指中国的侵略者,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大年初六的早上,在南京街头元首府外,简直是人山人海,帝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授衔仪式将在这里举行,早从报纸上得到消息的南京市民早早的就赶到了这里。由于事前没有预料到会来这么多人,安保工作将会非常困难,帝国元首在警察部长张则的强烈抗议下,不得不第一次对自己的老百姓食言了,将授衔仪式从室外移到了室内,这让南京的民众非常不满,当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这个建议是张则提出的后,可怜的帝国警察部长成了元首的替罪羊。

虽然转移到了室内,但老百姓依然热情不减,能够亲眼看到帝国的那些将军们的风采也能稍稍弥补下遗憾了。

在大队武装党卫军的护卫下,几辆黑色的轿车停在了元首府外,中国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将一个个从车上走了下来。走在最前面的是帝国总参谋长蒋百里,跟在后面的是风流名将蔡锷、转战新疆西藏的张孝淮、素有“疯子将军”之称的吴佩孚、歼灭日本联合舰队的赵灿薛。这些人引来了市民们一阵阵的欢呼,而当帝国最年轻的将军,“帝国战神”柳波成走来时,简直点爆了人群的气氛,这个脸上写满了腼腆的第2集团军总司令,谁能相信就是他转战千里,强渡黄河,第一个进入北京;就是他一手收复了东北,亲自打败了让中国人曾经以为不可战胜的日本。市民们为他送出毫不吝啬,最最热情的掌声和呼声,他让无数的少女为之疯狂尖叫。

站在窗口看着这一切的李国勇深切感受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明星效应,偶像崇拜,这时的柳波成,就是老百姓心中最大的明星,最大的偶像,甚至连自己在这时候也比不上。

南京的市民一边鼓掌,一边议论纷纷:

“知道吗,柳司令今年才二十二岁?”

“怎么不知道,人家那是战神,是玉皇大帝赐给咱们的宝贝!”

“我可听说了,他到现在还没有成家,我的大舅子的表哥在元首府当差,我托他帮我保个媒,没准柳司令就能看上我家丫头。”

……

唯一受到邀请参加授衔仪式的德国公使克纳佩很多年以后写过一篇文章《中国的军人们》,这篇文章这么描写了帝国的将军和当天的场景:

“在中国老百姓近乎于狂热的气氛中,走过来的中国将军们神采飞扬。你无法相信这些将军有多年轻,其中年纪最大的吴佩孚将军才三十三岁,而最年轻的是柳波成将军,让人吃惊的才仅仅只有二十二岁。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一个国家的军队如此年轻的搭配都是不合理的,但偏偏就是这样年龄构架搭建起来的军队,却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胜利。

上帝可以证明我对中国元首李国勇的感激,正是他的无限信任,放心使用,让中国的将军经历了战火的考验,迅速地成长起来。在几年后的大战中,越来越成熟的中国将军以他们的锐气和丰富的经验在欧洲战场取得了无数的奇迹,也许这才是李国勇元首用人的最高明之处吧……”

进入元首府内的将军们同样受到了工作人员热烈的掌声,在四名卫兵展开的帝国国旗下,每一个走过的将军都会跪下一条腿,庄严地亲吻一下国旗,然后才会站起接受帝国元首李国勇颁发的荣誉。

本次授勋共有10人获得帝国上将称号,同时荣获一级自由勋章,一级中华独立勋章,一级帝国荣誉勋章。

这10人是:国防部部长赵声;陆军最多为6人,总参谋长蒋百里,第1至第4集团军总司令蔡锷、柳波成、张孝淮和吴佩孚,中央集团军总司令谷学宾;海军1人,海军部长,帝国海军总司令赵灿薛;空军一人,空军司令萧龙资;党卫军一人,党卫军武装力量副总司令刘汉英。

其中萧龙资当选为上将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空军在历次战斗中毫无表现,萧龙资虽然出身于民族独立军的老底子,但战功并不卓著,最后还是李国勇靠着在军队中的巨大威望力排众议才最后定了下来,只有他才知道日后空军会发挥多么重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