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心恋 >

第1章

心恋-第1章

小说: 心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楔子

我是个末流的言情小说作者,业余性质的。

其实言情小说在大多数人眼里,已是属于末流的文学载体,噢,也许根本不应该和“文学”二字挂钩吧?但尽管如此,我还是这“末流”文学载体中混得最末流的一员。

文笔?仅是普通而已。

情节?多数老套,过分一般。

人物塑造?读者评价: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不过,这并不影响什么是吗?我的生活仍旧在继续着——勉强算得上小康的家庭,身体健康的父母,疼我的丈夫,一份我比较有兴趣的工作,以及夜深人静时,那份让我着迷的,沉溺在电脑前敲敲打打的兼职。

我很知足,也很满足。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在写自传吗?”身后突然响起声音。

我心一惊,反应迅速地点击了关闭文档,差点忘记保存。

“怎么?怕被我看到?”丈夫笑笑,从我掌中接过鼠标,及时帮我进行了存档。

“你知道我不喜欢人家看我写的。”我松了松手腕,又活动一下肩膀,长期处在打字状态,我的肩周炎其实已经很严重了。

丈夫笑了,替我捏肩,“是在写我们的故事?”

又来了!我好气又好笑,自从他知道我在写言情小说,这几乎快成了例行的问候,简直比我笔下的情节还老套,“有什么好写的?只是写完上一个,这会儿脑子里没新的东西,所以写点随笔。”

“我们的故事为什么不能写?”丈夫嚷嚷,有些不平的样子,“我们的相遇那么浪漫!”

“怎么个浪漫法?”我睨他一眼。

“你看,如果不是公车上我踩你一脚,怎么可能续起前缘?咱们也算从小一起长大的吧?”他敲敲我的头,“女孩子不要斜眼看人。”

我喃喃自语:“早不是女孩子了。”又冲他扮鬼脸,“是,咱们从小一起长大,但你住城东我住城西,一年最多能见一次,可不算青梅竹马,所以没啥写头。”

“老婆……”

“没得商量!”我关上电脑,“走吧,我肚子饿了,出去吃点东西。”

“你最近还挺不耐饿的!”他环着我的腰,“每次都不肯写,咱们的故事很见不得人吗?”他咕哝。

“不,是因为我不确定读者会喜欢流水账啦!”我笑眯眯地说,不理会他的抱怨。

“反正你也没什么读者,就当送给我吧!”他还挺会说话。

我不为所动,“这礼物太贵重了,我想你受不起啊!”

看丈夫失望的神色,我忍不住在心底偷偷笑了。他一定不懂为何我在这个问题上从不肯让步,实在是因为,爱情注定是不公平的,先爱的那方一定会付出多些。

尽管他在我知道他爱我时已经爱了我多年,但我却不愿意让他知道,其实更早以前,我已经倾心于他。

他一直认为他爱我多些。

那就让他这样以为下去吧。我一点都不想说破。

在他爱我之前,我已经爱他好久了。在心底。

 第1章(1)

念完小学一年级,我从亲戚众多的故乡重庆来到了父母所在的小城。

十五年前,父亲为支援小城建设,被调到这里,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壮大贡献上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时至今日,父亲的工资里还有一项名为“艰苦奋斗”的奖金。后来因缘际会,父亲认识了在铁路局工作的母亲。

婚后,他们经历了几年的两地分居生活,父亲在小城,而母亲一直随铁路局的建设队伍驻扎在南宁。为了母亲的调动,父亲努力了很多年,差点踏破了单位领导家的大门,最后终于在我念小学那年,母亲成功调到了小城。

我从此有了一个固定的家,于是念完一年级,我结束了在外公家寄养的生涯,转学到了小城,待在父母身边。

在小城,我们并没有什么亲戚可供逢年过节走动。唯一关系密切的,也就只有住在城东的一位远房伯父,因为都姓陆,又来自同一个乡,上三辈也还算有些亲戚关系,就这么结识,来往密切起来。

事实上,因为后来二十年这样不间断的情感经营,大伯和父亲的关系虽非亲生,尤胜亲生。

第一次去大伯家的那天,正是大年三十。说来也巧,大伯母正好是那天的生日,团年加上生日,真是非常喜庆的日子。后来,我们每年的那一天基本都在大伯家度过,吃过团年饭再回到自己家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那一天,大伯家不算宽敞的客厅里坐了不少人,塞得满满当当。我跟着父母走进去,羞涩地躲在父母身后。

“哎呀!这个就是年念了?好漂亮的小姑娘!”一个身材娇小,脸蛋圆圆满脸和善热切的中年妇人将我从母亲身后拉了出来,活像商品展览一般地亮相,还上上下下打量着。

小城的春节从来都是艳阳高照,并不见得冷,那天的我编着两条麻花辫子,上面有两只用丝带绑成了粉色蝴蝶在飞舞;母亲给我套上她亲手织的粉红色毛线裙子,脚下是红色的小皮鞋,加上小孩子特有的白里透红的粉嫩皮肤,说粉雕玉琢实不为过。

“哈哈,年念,年念,你爸爸妈妈年年都念,总算把你给念过来了!”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也走了过来,笑呵呵地摸了摸我的头。

我朝后一缩。

“丫头,你怎么不叫人?”母亲斥了我一声,拉着我指了指那两位,“快叫大伯,大伯母。”

“大伯父,大伯母。”我声如蚊蚋。

那两位长辈倒不介意,连声称赞着“乖、乖”,然后抓了一大把花花绿绿的糖果到我手中,大伯母又冲着里屋嚷道:“陆元!还不出来陪妹妹一起玩?”

“来了来了!”清脆的男孩子声音先至,接着跑出的却是两个看来十一二岁的男孩子。走在最前方的那个,落落大方地笑着,“叔叔婶婶你们新年好!这个就是年念吗?”

那就是我的天才堂哥陆元。小小的年纪他已如此通晓人情世故,在人前能做得如此八面玲珑,莫怪以后事业上宏图大展。

“年念,来,叫哥哥!”陆元笑嘻嘻地引诱年幼的我,后来熟悉之后,这被我说成了厚颜无耻。

然而那时的我却只能傻呆呆地站着,还有几分初见生人的害怕与羞涩。

“叫人呀!”父亲在一边催促我。

我仿佛迫于淫威一般,不情愿地叫道:“哥哥。”

“乖!哥哥带你去放烟花。”他并不介意,大方地拉起我。听到放烟花,我双眼放出了渴切的光芒。

大伯母连忙说:“那你要照顾好妹妹了,不准吓唬她!还有,不准买鞭炮,小心别弄到眼睛里……”

“知道了!”大伯母还没唠叨完,陆元已经拉着我出门了,同时对身后的男孩子喊道,“展阳,走了,出去玩!”

我这才注意到那个男孩子。比起堂哥的漂亮聪颖,他显然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平凡普通。

后来展阳常常对我说:“人家都说小时候长得不怎样的孩子,长大后通常都不错,比如我。”

多厚颜的一句话!我白他一眼,等待“狗嘴吐不出象牙”的现场版。

果然他意味深长地看我一眼,意味深长地说:“同样的,小时候长得可爱漂亮的,长大了多半不咋的,比如……”尾音拖得老长,眼光不怀好意地朝我上下打量。

我了解地点头,“比如陆元。”

那年漂亮颀长的孩子,在二十八岁后迅速膨胀,完全不复当年翩翩美少年的风采,堂嫂常扼腕说听信我的谗言结果买错股票,虽然也是节节上涨的绩优股,可惜涨幅最大的却是体重。反观骆展阳,退去年少的青涩,在迈入成年男子的行列后,英挺之气日盛,随着军衔的增长更加逼人。

可惜,那时的骆展阳只是配角一只,按照言情定律,配角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尤其又有天才堂哥的映衬。

三个人一起,陆元当之无愧是领导者。买来一堆烟花,陆元和骆展阳带着我在房子后的一个废旧篮球场上开始放。

一开始的陌生和羞怯消失后,我也很快溶入了玩闹的行列。

“年念,这个给你!”陆元将一只烟花递给我,“拿好,我点火!”

“会炸到手。”烟花的迸发是绚烂夺目,但天生胆小的我可没那个胆量自己动手拿着让它在我手里燃烧。

“不怕,不会炸到的。”陆元将烟花硬塞到我手里,我吓得退了一步,“拿好啊,我要点火了。”

“不要!”我跳开。

陆元嗤了嗤鼻,“胆小鬼!展阳,你来!”

由开始至现在,骆展阳说过的话不超过十句,倒不是因为冷酷,他常笑,只是不太爱说话而已。

“给我吧!”他将手朝我面前一摊。

我看了他平凡的脸孔一眼,将陆元递给我的烟花放到了他手里。

“你站到旁边,不然会烧到你的衣服。”他指了指旁边,而我则干脆躲到他身后。

“胆小鬼!”陆元还在念,然后拿出火柴,“来咯!”

“嗤”的一声,火柴划燃,烟花点亮,七彩光芒夺目而出,骆展阳更是刻意将手中的烟花挥舞着,随着他手腕的上下不规则翻飞,烟花越发灿烂美丽。

“好好看呀!”我高兴又羡慕地自他身后跳出来,一边拍手跳着一边笑嚷。

可是,烟花的美丽总是短暂且寂寞。

“要不要自己试试?”待骆展阳手中的烟花燃尽,披着羊皮的陆家小狼又朝我发出邀请。

我犹豫了零点零一秒。

“这么好看的烟花,你看骆展阳也没炸到手,你真的不自己拿着试试?”狼外婆的邀请极富诱惑。

“好……好吧。”我下决心回道。

陆元递了一根烟花给我,我握住,只觉得手里现在这根好像和陆元拿给我那个不是同一类,但疑惑只在脑中,还来不及成形发问,陆元已经划燃了火柴将它的引线点燃。

我屏息等待那绚烂的火花迸射出来。谁知,手里竟传来一股强烈的向前拉扯之力。它想跑?我死死捏住不放。

“松手呀!”骆展阳急得叫了一声。陆元也跺跺脚。

我被骆展阳的话一惊,手里的力道自然松开了些,回头看那两人的时候,手里的烟花才一溜烟地蹿了出去,冲进了篮球场边的一棵大树枝叶里,“啪”的一声惊天巨响后,悠悠然地落下几片树叶来。

一时间,四下一片沉静。寂寂的篮球场上,似乎还回荡着那一声爆裂的巨响。

“哇!”我大哭起来,因为受到惊吓,也是因为被恶整。

陆元也慌了手脚,出于孩子恶劣的恶作剧情绪,他本意大概也只是想吓吓我,不想惊吓来得太过突然,加上我本来就胆小,竟将我吓哭起来。本来是想看我出丑自个儿再得意一番的美意被我的泪水弄成了恼羞成怒,陆元拉不下脸来哄我,反倒冷冷地说:“胆小鬼!”

这样的一句话奉送出来,在当时的景况下,自然也就不必指望八岁的我太懂事,我拧身就走,一边委屈地用力哭着一边打定主意要回去好好告陆元一状。

过一会儿,只有骆展阳追了过来。

“妹妹,他不是故意的。”他一边解释着一边拉着我,“走错了,走左边才能回家。”

只顾着哭的我根本没认路,若不是骆展阳带着我,那天我估计要迷失在小区里。后来的年月里,一再印证,就算我认路也没用,因为路痴是天生的,与后天的培养全无关联。

回到伯父家,看我脸上挂泪,又加上陆元没有跟着回来,熟知儿子脾性的大伯父大伯母自然明白发生什么事。问我,我却抽抽搭搭地哭着,一时也讲不清楚,还是骆展阳主动交代了犯罪经过。

大伯父动了气,扬言要等陆元回来好好收拾他一顿,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