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烽烟无尽 >

第124章

烽烟无尽-第124章

小说: 烽烟无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毅呵呵一笑:“那张良你就说说看,说的好本大王重重有奖!”

张良急忙站起身,左右扫视一眼在坐的各位,拱手道:“大王能听我的吗?”

“当然,好事肯定听!只要有利于我们,我就赞成!”凌毅示意张良坐下。

张良没有坐,站着深吸一口气:“目前蜀国积弱,如果真的要和项藉抗衡必败无疑,可是如果他国先动,大王坐观其变,如果有人和项藉对抗起来,别国就无从顾及,只要大王出兵先收复他国,到时候只剩下一人,那就好对付多了,对了,如果打下别国,不知大王如何处理?”

众人的眼光又都集中到了凌毅的身上。凌毅呵呵一笑:“以张先生看,该如何?”

“实话所言,秦朝的郡县制比起现在的封地制要好得多!”张良此话一出,在做的各位一个个怒目而视,而张良并没有停止:“就制度而言,分封制让各国可以慢慢积蓄实力,等他们壮大,反过来又会朝朝廷咬着要哪,一言不合便有可能大打出手,此来战争不断,别的不说,看周朝八百年,有大半时间都是各个封国之间相互攻伐,而主国暗弱无能为力,只能听之任之,到头来受害的只能是百姓,而郡县制,将所有大事收过朝廷,各个郡县无兵无将,就算要动手也没有实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定,百姓也才能过上好日子!”

郦食其、蒯彻、陈平,以及凌毅频频点头。张良接着道:“再说兵制,大王所规划的兵制的确是个好东西,可大王忘记了军功的封上,如果没有什么刺激士兵的战力,就算兵制再好也会慢慢变得不堪一击!秦国的功勋制就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在封赏的设计上要在斟酌斟酌!”

“依你看怎么封赏才好?”蒯彻问道。

张良急忙道:“秦国的封赏以爵位分封,并没有金钱和土地的奖赏,百姓最注重什么,当然是土地,有了土地他们便可以安居乐业,可可以安分守己,当然不可学秦的徭役制度,我建议大王的这种以工代赈,可以改为有偿徭役,只要百姓为国家干活便有工钱,这样百姓的积极性高,国家……”

“这还要给钱?”英布又忍不住叫道:“自古以来哪有百姓徭役还要给钱的,就算朝廷再有钱,也掏不起呀!”

张良摇摇头:“各位试想,如果你们手里有了钱,会干什么?”

“喝酒,吃肉!”英布连忙接话。

“那彭将军呢?”

彭越想了想:“买房置地,为儿孙后代谋划!”

“如果大王有了钱,会干什么?”张良又问凌毅。

凌毅也是沉吟半响:“我也不知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就算谋划的再好,弄一个败家子也是白费,即便没钱,只要肯干能干,他自然有自己的好日子!”

“主公高明!”张良给凌毅身鞠一躬:“为了百姓能安居乐业,我建议大王将所有土地收回,不可自由买卖!”

“什么?哪有这样的事情?”韩信急忙道:“自古一来土地都是百姓的命根子,不准买卖,百姓们心中可不踏实?”

张良道:“百姓种地要向朝廷交税,既然这样,和把土地租给百姓又有什么区别,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拥有土地越多的人自然交税也就越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都一样的公平,百姓们也就不会有什么怨言了,民不怨,则乱不生!”

“这点也不错!”凌毅点头首肯。

张良继续道:“百姓手中有了钱,自然要购买生活用品,做工的要购买粮食,种田的要购买布匹、织布的要购买棉花或者蚕丝,养蚕的要购买养蚕的竹筐,做竹筐的要购买砍竹子的铁刀,如此就需要大量的做工的,这就是商,只有商业发达,才能很好的运转,所以我还有个建议,希望大王大力培养商户,他们可是发展的动力!”

“这倒是一个新想法!”凌毅很欣赏张良的这个提议。

李由道:“这并非什么新想法,当年商鞅变法之时,就曾经向穆公提过,只是穆公一心争霸没有在意而已,当然商鞅也做了努力,才使秦国真正的富强起来,商道这一行的确有很大的门道,可惜没有君主真的注意到!”

郦食其点点头:“商道自古以来就是富强之道,早有越国范蠡创造出商人的传奇,如果一个国家人人经商,则国家富强不远矣!”

“可!无商不奸,如果整个国家人人经商,什么人种地?”英布道:“那我们吃什么,穿什么?”

蒯彻笑道:“咱们的英布将军觉得自己也能经商?呵呵,不是人人都会经商,则也不会整个国家都经商,咱们要做的就是让善于经商的人经商,让善于种地的人种地,人人各司其职,这才是国家富强之道!”

“哈哈哈……”凌毅哈哈大笑:“这顿酒喝的值,一顿酒喝出了国家富强,好事,好事!”

  
 第二百三十九章  改革(5) '本章字数:2077 最新更新时间:20130622 17:31:54。0'
没过几天,蜀王府出了通告。整个巴蜀为之震动,自上而下巴蜀所有人都开始议论蜀王府的通告。通告并不长,也就五条。却涵盖了巴蜀上下方方面面。

第一条,从即日起巴蜀两地所有田产收归蜀王府。就此一条,在巴蜀两郡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平民百姓还好点,那些田产无数,靠着出租田产整日间过着逍遥自在生活的人瞬间便起来闹事。当然,凌毅早有准备,一声令下,巴郡太守周文,蜀郡太守陈武立刻开始行动,没有用衙门的捕快,专门调集大军镇压。这些士兵都是穷苦百姓出身,平日里对这些土豪劣绅恨之入骨,如今有了报仇的机会,自然是杀了一个痛快。

更有不少穷苦百姓帮忙。顷刻间便将士绅的暴动秒杀于无形。凌毅下令,无论是谁,只要参加暴动一律处死。同时封锁各个关口,敢有逃跑者格杀勿论。大的士绅造反不成,小的士绅只能乖乖交出自己的土地。这个时候,从咸阳带来的户籍账册派上了大用场。稍加修改,便将整个巴蜀人口近期掌握。重新划分土地的任务便落到了李由身上。

第一条政令用了整整一月才有效的推行开来。直到这个时候,老百姓才明白过来。蜀王府并不是要将他们赶尽杀绝,而是在变着法的维护他们的利益。让每一个百姓都有地种。不少百姓来到蜀王府门前,跪在地上高声喊喝:“谢蜀王救命之恩!”直到这件事过去数月依然有人来到蜀王府门前默默的磕头,然后起身走人。

第二条,坐起来就要顺利的多。听说凌毅要鼓励商人发展,起初商人们并不相信。在看到衙门从他们手里买东西还给钱的时候,商人们高兴了。只要衙门有需要,一个个打破头皮往衙门口挤,为的就是能让衙门买自己的货物。衙门也可以从中挑选最便宜最好的东西。

看见了这个市场的重要性,不少人千方百计将自己的货物往衙门送,即便要出川采购也在所不惜。因为衙门并不是一味的压价,而视考虑成本和品质,总能给一个合理的价钱。有些精明的商人从中看到了另外一种途径。为了接到衙门的生意,怪招奇招百出。

部分地方有了行贿情况。此事是古月第一个发现的,虽然他并没有在意,告诉凌毅也只是随口一说。一旁的郦食其却道:“这可不是好事,假公济私,必然损坏衙门的声誉,如果百姓们因此对衙门有怨言,对咱们刚刚在百姓心中建立起来的信心不好!”

陈平道:“军师说的不错,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处理不好就是亡国之兆!微臣以为,必须杀一儆百,免得此风凶长!”

凌毅摇摇头:“钱是好东西,正所谓人为财死,杀人也得找个方法,让那些郡守,县令,甚至是三老,亭长时时刻刻感觉到自己在别人的掌控中,但凡有此种心思就是在劫难逃,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一心出力!”

“这好办!”古月笑道:“我这就带人将那些受贿的官员全都宰了,以后要是查出来,哪怕受贿一个钱,也杀头,看谁还敢!”

“杀人也要有方法!这么杀人只会让官员对大王产生怨恨!不可!”张良说道:“听闻这蜀地的峨眉山有白狐传说,百姓们都说白狐有无边法力,治病救人行善积德,既然如此,咱们可借白狐一用!”

“哈哈哈……”蒯彻哈哈大笑:“妙!妙!神仙手眼通天,可查世间万物,对人可以隐瞒,对神不敢有丝毫隐瞒,我看此计甚好!古月将军,你以后可就是咱们的白狐仙了,哈哈哈……”

李由苦笑道:“哎!说来说去,还是我这个国相没有做好,不过大王,在惩治贪官污吏的同时,是不是也对那些忠心耿耿之人有所褒奖才是,只有这样,官员们才会尽心尽责,要不然只惩不奖,还会有何人为官?”

凌毅点点头:“师兄所言极是,从下月起,每位官员的俸禄加倍,如有突出者,可破格提拔,更由于丰厚赏赐,咱们不但要官员吃饱穿暖,还要让他们的家人吃饱穿暖,这样他们才会尽心尽力,师兄以为如何?”

第三条,自然是军队的改革。为了让那些秦国的降兵融入自己的队伍,凌毅特意下令,军队内部严禁私斗,不管是自己的人马还是降卒一视同仁。同时他讲所有士卒大乱分散,相互间岔开编制自己的军队。以彭越、英布、韩信为大将,分别训练弓手,步足,骑兵,撤兵,另外将那些挑选剩下的老弱病残组成辎重营,专门负责粮草军械的管理。一个由步、弓、骑、车、辎,五个建制组成的大军样式慢慢的显现出来。平时这些士兵各自训练,一担有事,凭借兵符由一位将军统领奔赴战场。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为了让士兵们真正将巴蜀当做自己的家乡看待。凌毅鼓励士兵与巴蜀百姓通婚。特意下令,有娶巴蜀女子为妻者,妻家可免一年赋税,同时作为士卒家属,蜀王府每年发给钱粮作为安家费。此令一下,有尚未出嫁姑娘的人家,纷纷前往军营提亲,只要看得上眼的,立刻操办婚礼、凌毅一高兴,或许会亲自参加,这对于普通百姓可是天大的恩赐。

巴蜀的女人都嫁了当兵的,两地青年人不干了,找到蜀王府向凌毅讨说法。凌毅呵呵笑道:“既然如此,你们也可以参军呀!保护巴蜀是他们的责任,更是你们的责任,我的大军和别的不同,只要参军,家里也可免一年赋税,同时每月发给钱粮安家,如果不幸战死沙场,我凌毅保证,也和我带来的人一样,他们的家人我凌毅替他们养老送终!”

“蜀王此话当真!”

凌毅举起一只手:“我凌毅向来说话算数,加入军队你们就是我的兄弟,我凌毅对兄弟绝不说谎!如若有半句假话,五雷轰顶,不得好死!”

在巴蜀掀起土地潮、通商潮、婚姻潮之后,新一轮的当兵潮又一次席卷了巴蜀大地。

  
 第二百四十章  改革(6) '本章字数:2251 最新更新时间:20130623 07:47:44。0'
巴蜀两地接二连三的受到各种新鲜事物的冲击。百姓们慢慢的习惯了凌毅的改革。如果哪一天没在街上听见什么别的消息,他们到有些不适应了。凌毅依靠自己长期积攒和从咸阳带出来金银和粮食,正在使巴蜀两地从原来的蛮荒之地便的好转起来。

整个巴蜀一片欣欣向荣,百姓的生活正在一步步的提高。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春雨一下,大地返青,一陇陇的良田长出来翠绿翠绿的庄稼,正在修建的道路和家园里,人们干的热火朝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