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一品状元 >

第233章

一品状元-第233章

小说: 一品状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明知是陷阱,也不得不走上一遭,若是一着不慎……”
耶律阿保机萧然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至于生死,俺自骑上马背之时,便已置之度外了!”
耶律德光等诸将神情一肃,尽皆俯身道:“卑职誓死追随陛下!”
耶律阿保机淡淡一笑,重又俯身看向沙盘,一抹不易引人察觉的阴翳却悄然掠过他的双眸:“段明玉南朝虎将,攻是步步为营,守更是滴水不漏,非诸葛之才怕是难以应付敌我实力如此悬殊的局面,可是俺的诸葛孔明,在哪里呢?”
蕲县守将罗时丰刚刚投降契丹没几年就遇到北伐大军势如破竹,且周边的州县相继陷落,就只剩他一人和燕京遥相呼应,汉人兵分南北,人心却是不分南北的。何况,虽然燕地汉人都想回归大唐正统,但是将领们呢?将为一军之魂,如果将领心向契丹,麾下兵卒谁有异议?燕地汉人将领就是铁板一块,一心向着契丹了。唐朝以前的皇帝对武将指手划脚,不该打的仗常常要打、该打胜的仗常常要败,致使英雄血染疆场、壮志难伸,而契丹不会以文御武,武将的地位要高得多,所以燕地汉将是不见得会倒戈支持唐朝的,顶多两不相帮,但更多的是帮助契丹,抵御“外敌”。
越是往北,仗就越难打,所以段明玉也没打算兵不血刃的拿下蕲县,他准备把蕲县拖到精疲力竭,然后击溃契丹的援军,最后占领蕲县,总攻幽州。
八月十五,中秋夜。
段明玉于中秋之夜奇袭蕲县,唐军在蕲县的探马已经送回消息来了,今天是八月十五,罗时丰要往知县衙门赴宴,饮酒赏月,于是,选择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奇袭蕲县,进攻的主将就是小将徐璟。
蕲县知县衙门里,罗时丰正与几名文武谈笑风生,陪坐的蕲县县令以及主簿、县丞等几名官僚。
二十多名神策军死卫以飞抓悄悄攀上矮城,在顺利解决了七名巡城官兵之后终于被守军发现,警梆敲响,立时警讯便传遍全城,喊杀声震天欲聋。几名文武如惊弓之鸟,吃惊地跳起来,颤声道:“不好了,唐军攻城!”
罗时丰大笑起身,本来些许的醉意一扫而空,他扶案瞟了几名同僚一眼,不屑地道:“几名大人何必惊慌,罗某精心部署,就为引赵王前来,他若不来,本将军才要大失所望呢。今天他来了,本将军就叫他有来无回!”
他刷地一下扯去外袍,内罩竟然一身黑色镔铁戎甲,罗时丰杀气腾腾地喝道:“来人,随我登城!今日一战,定叫南朝小儿毙命于此!”
罗时丰在蕲县的部署上是颇下了一番功夫的,唐军的大军面对这座并不算很高的小城,一时竟取之不下。箭矢流星、滚木如鱼,摸进城去的二十多个神策军死士在牺牲大半之后,好不容易才杀到城门下,将城门强行打开。

第四百六十三章 断其退路

吊桥刚一放下,全身甲胄的徐璟便手握长刀,一马当先扑向城门,紧随其后的是数十名护卫。徐璟作战一向如此,以前统御军马数万,迎战来犯之敌时,这位小将就从来不肯安安份份地待在中军,而是喜欢亲冒矢石冲锋陷阵,一开始那些对他并不熟悉的部下对他这种作风还真是吓了一跳,到后来屡劝不止,大家也就习惯了。
带兵的将军多了,能如徐璟这般得军心拥戴的却并不多,这与徐璟的身先士卒有着很大的关系,那绝不是作戏,一位统兵数万的将军能做到这种地步,马上就拉近了他和士卒们的距离,再加上他的战无不胜,亲近与钦佩便化作了军心与忠心。
匆匆赶到城头的罗时丰眼见徐璟的人冒死打开了城门,不禁暗暗冷笑,容得徐璟冲过吊桥,立即大喝道:“断桥!”
“嚓嚓”两声,他的亲兵扑上去,砍断了两根绳索,牢牢固定在地上的轱辘咔啦啦一阵响,两条铁索失去固定点,在城墙上擦着一溜火星便往城下滑去,那吊桥也不知做了什么机关,两道铁索一断,吊桥突然自中间裂开,刚刚冲到桥中央的几名唐军连人带马跌下桥去,溅得水花直冒。
“断其退路!”
罗时丰又是一声令下,几枚火箭便向城门处发射,阻止徐璟逃回,同时,城门洞内瓮城处一声梆子响,闪出无数士兵,对着徐璟的百余人马攒射而来的箭矢,左右护卫取出马盾,不畏死地扑上前来,护在徐璟左右。罗时丰眼见徐璟入套,不禁得意大笑,他早已打听到徐璟喜欢身先士卒的作风,这一番精密部署,甚至主动放弃一座城们,就是为了燕王,只要燕王一死,后边就算还有十万大军又能如何?
葛从周在断桥那边见了不禁大惊失色,徐温的死,让一众兄弟内疚不已,老徐家就剩下这棵独苗了,要是徐璟死了,,几位老弟兄就是死了也没有脸再去见徐温了,葛从周马上命人与城头官军对射,一会儿功夫,骤雨般的箭矢纷纷而下,一时压得城头兵将抬不起头来,罗时丰被两具大盾护在下边,只听头顶“砰砰砰”箭矢入木声如同冰雹般砸下来,也不禁被唐军的射术吓了一跳,箭枝力道极大,弓力是平常箭枝的数倍,且箭如雨下,射击速度也是快了十几倍。
葛从周趁此机会唤人抬来几具壕桥,搭在断桥之上,一马当先扑了过去。
“砰砰砰!”
十几具大盾一字儿排开砸在地上,盖住了油沟里的烈焰,葛从周冲进城门洞,只见其内以盾牌和马尸做遮蔽,抵挡着契丹汉军自瓮城上不断射来的羽箭,葛从周猫着腰扑过去,叫道:“徐家小侄儿,快快退回,盾牌撑不得多久,火势马上又要起来了。”
“罗时丰好手段,难怪被契丹狗委以重任。”徐璟笑着说,他满不在乎地拔掉一枝斜箭道,“俺既不曾死于乱箭之下,他就休想如意了。既已破门,安能退却,叔叔速速组织人马运土灭火,今日之战,有进无退!”
中秋夜,月明明。
一位唐军校尉在马上,率领一队扮得盔歪甲斜、脸涂血污的士兵赶向幽州驻地,盔甲是从蕲县守军的尸体上扒下来的。
校尉回头看了一眼自己所率的这队“残兵”,收敛了心情,双腿一磕马镫,猛地加快了脚步!
“报!唐军夜攻蕲县,卑职奉罗将军所命前来,请将军马上兵赴援!”
自蕲县赶到幽州城内驻地的唐军亲兵气喘吁吁地禀报道,该校尉一身戎装,是段明玉亲卫中的一员,演戏功夫是做到家的,听了这蕲县兵的话,耶律风森然道:“好!你回去告诉罗将军,本将军马上出兵!”
那校尉松了口气,抱拳道:“多谢耶律将军,卑职马上回报罗将军。”
“啊!”
刚刚转过身去的那名校尉一声惨叫,头颅斜斜摔到地上,血溅了耶律风一脸,他也不去擦拭一下,只是缓缓收回染血的钢刀,淡淡地吩咐道:“哼,这等军情不宜泄露,出发!”
契丹人果然狡猾,纵然中了段明玉的计策,也是行的稳妥之策,不仅杀了假装报信的唐军,耶律风也未曾亲自带队,仅仅只是让副将萧安率两万汉军和一万契丹军赶赴蕲县。
蕲县,萧安面前,一队显然是经过一番血战才突出重围的契丹汉军正向他禀报着消息,说话的是个大胡子,叫徐璟,这位徐队正是罗时丰的心腹亲兵,一脸的络腮胡子从鬓角直到下巴,衬得他那张本就英武的脸庞更加威风凛人。
“萧将军,唐军夜袭蕲县,罗时丰将军正率军苦战,拖住了唐军,将军派我来通知将军,请萧将军派兵相助,咱们两路大军合兵一处,今日必能大败唐军于城下,将军,事不迟宜,卑职知道一条近路,可直抵蕲县城下。”
“好,你且稍候,本将军立即兴兵,赴援雄县。”
想到可以一战而败唐军,立下不世之功,萧安心头一热,自从唐军第二次北伐以来,未尝一败,若是今日萧某人能大败唐军,定然威望空前暴涨,萧安立即出军令,号角声声,三军集合,契丹建国之初军队的战斗力相当强大,被耶律风派来救援蕲县的军队更是其中翘楚,素来训练有素,军纪严明,不到一柱香的时间,三军便集合完毕,黑压压站满了校场,刀枪林立,杀气盈宵。
萧安顶盔挂甲,跨上战马,威风凛凛地道:“徐璟,头前带路,直扑蕲县!”
“遵命!”
徐璟一拨战马,率先驰出辕门。
幽州距离蕲县五十里地,一路急行军,至三更时分便到了福鼎桥。悠,福鼎桥在蕲县之南十二里处,又名冬青桥,一桥飞架,如同彩虹横跨河上。
契丹刚刚立国数年,,特别是耶律姓和萧姓将领,将智兵勇,无一庸者。萧安用兵,也是极有章法的人,虽是赴援救人,却也不是一味的盲目急行,他观察地形,眼见福鼎桥独悬水上,桥这边约两里地外一片山坡,桥对面月色之下目力也不及远,恐唐军设有埋伏,来个半渡而击,因此先命一路人马过河,在对岸稳下阵脚,中军大队这才过河。

第四百六十四章 计高一筹

萧安过了河便勒住了坐骑,候着后边的人马继续过来,萧安麾下三万大军,大军浩浩荡荡,眼看过去大半,派去探听消息的探马突然飞驰来报,蕲县城外扎下营盘无数,俱是唐字大旗,远远望去,但见蕲县城头隐隐有灯火,并不见一点厮杀声。
萧安大疑,唤过那报讯的蕲县将官问道:“徐璟,你来见本将军时,城中情形如何?”
徐璟抱拳道:“回将军,当时唐军正在攻城,杀声激烈,沸反盈天。”
萧安思索了一下,又问自己派出的探马:“尔等所观情形如何?”
那探马道:“将军,因那唐军营外有游哨巡兵,因此卑职不敢靠的太近,卑职下了马,悄悄潜近了去,只隐约听到营中有谈笑声起,又见一些营帐前燃起堆堆篝火,似在煮食进餐,便急急赶回来禀报了。”
萧安听了,伫马原地,以马鞭轻击马鞍,陷入沉思当中。
蕲县城中,罗时丰熄了灯火,由两扇大盾护着,扶着碟墙悄悄打量城下动静,有些莫名其妙:“北城城门还在唐军手里,全靠瓮城的利箭不要钱似的泼出去,才硬生生堵住了他的攻势,唐军怎么突然不攻了?他在城外安营扎寨,生火煮饭的,这是要干什么?”
听说战事稍歇,提心吊胆赶到城头探望杨城中文武看着城外动静也有些莫名其妙,几个人凑到一块儿嘀咕半晌,才向罗时丰进言道:“将军,攻城不易,困城却不为难,莫非唐军是想把咱们蕲县生生地困死?”
罗时丰哑然失笑:“怎么可能?南朝北伐大军深入我契丹国内,既无援军、又无粮草,他想取我的蕲县,唯有战决,在这里扎营困城?真是岂有此理!我契丹援军倾刻便至,段明玉就算傻了,难道他手下的将领统统都傻了?疯子也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几名文武面面相觑,说不出个所以然然来,只得紧张地道:“那么,唐人必是有什么阴险的毒计了,将军千万要小心。”
罗时丰眉头一皱,又轻轻舒展,说道:“唐人举止,有悖常理,本将军也觉得,其中必定有诈。只不过……哼!不去理他,本将军以不变应万变,待援兵一到,唐人纵是智计百出,蚍蜉怎撼大树?传令下去,严密戒备,静候援军!”
“萧将军,我家罗将军千叮咛万嘱咐,说唐军集中五万大军强攻蕲县,城中仅不足万人,恐难支撑良久,将军怎么能驻足不前拥军不呢,救兵如救火啊,将军!”
因为萧安伫马不前,徐璟单膝跪在潘忠面前,痛词陈情,一副心忧主帅、心急火燎的样子,萧安目光炯然,沉声道:“蕲县不必救了,观此情形,蕲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