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湘军 >

第52章

湘军-第52章

小说: 湘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856年,咸丰六年(18)
粮食和银子,对于李元度和林源恩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他们从江军和楚军中抽出五千兵力,由李元度率领,去攻打这两座县城。
李元度的部队于10月2日攻克宜黄,斩杀几百名太平军。10月7日重阳节,李元度率部攻克崇仁,又斩杀几百名太平军。
这时,安徽的几千名太平军进入江西,从景德镇南下增援。李元度连忙下令从宜黄和崇仁撤军。两县的官民苦苦劝留,不肯放走湘军。湘军将士饿了许多日子,刚刚吃上几顿饱饭,也不愿离开。
增援的太平军奔向抚州,湘军于10月14日在河边拦截。河中的水已干涸,太平军骑马飞渡。湘军追赶到城下,将太平军打败。
抚州的太平军刺探到林源恩的右护军派到崇仁去了,只留下三百人驻守壁垒,便在清晨出兵,先打败林源恩的右军,江军营官耿光宣中炮身亡。
太平军一战得手,便日夜出兵袭击,围攻林源恩的壁垒。太平军纵火焚烧民居,火势蔓延到湘军营帐。林源恩仗剑拦住逃跑的军士,无法制止,部队溃散。
林源恩对身边的将士说:“是好男儿,就努力杀贼,不要逃走!”
将士们应道:“惟林公之命是从!”
都司唐德升飞马驰入壁垒,要把林源恩拉上马逃命。
林源恩说:“这里就是我的死地,你今后的日子还长,你走吧!”
唐德升说:“林公不怕死,难道我就怕死吗?”于是从容地解下金条,交给他的侄儿,说:“你骑马去吧,我和林公死在这里了!”
太平军攻破壁垒,林源恩手持利剑砍杀,直到精疲力竭,死于刀矛之下。唐德升也是骁勇的壮汉,格杀了十几名太平军以后,也被太平军杀死。和他们一起战死的有三百多人。
四川达州人林源恩是湘军早期的一员猛将,四十岁便战死沙场,清廷追赠他为道员。
李元度率领部队回援,晚了一步。他把军中装备集中烧毁,突围而出。围攻抚州的湘军全部溃散。李元度率部驻扎在抚州东北方一百多里的贵溪。太平军重新进占崇仁和宜黄。
临江和吉安的太平军派出六千人,从分宜向袁州运盐。刘长佑兵分三路拦截,把盐沉入水底,夺取剩余的几百车货物。城内太平军出来抢救,被湘军打败。
湖南的官府不仅要派兵进入贵州作战,还要提防贵州的起义军打进湘西。
贵州的起义军于9月份攻进了晃州境内。到了10月份,又有贵州松桃县石岘的苗民起义军向湖南的永绥进军,这个地方现在叫做花垣。
贵州永从的苗族起义军,对湖南的通道和贵州的黎平发起攻击。六洞的苗族民众进入湖南靖州,联合当地起义军,向西南推进三百里,攻占贵州的古州厅城。这个地方,现在叫做榕江县。
古州有清廷编制内的军队四千人,火器储备在贵州是数量最多的,现在都用来装备起义军了。
湖南的靖州进入战争状态,边界的村寨全部受到影响。整个湖南西部边界的驻军,都向省城告急。
骆秉章考虑到铜仁起义军乘船在沅水上行驶,几天就可以越过辰州,于是对铜仁格外关注。起义军攻打铜仁城,被湖南卫戍军打退,便奔向镇筸。由于这里防守严密,无法进入。卫戍部队将领吉隆阿等人率部袭击起义军军营,获得胜利,铜仁解围。
121
1856年下半年,江苏战场上的清军和太平军内部相继发生大的变故,对战场局势造成极大的变数。
清军内部的变故,是江南大营的大帅向荣病故。
江南大营东撤到丹阳以后,向荣就得了重病。张国梁召集各位将领商议:“贼寇知道我们的主帅病重,他们又刚刚打了胜仗,一定非常骄傲,放松了警惕。我军乘机出击,必然会将他们打败。”
将领们都认为有理。于是,张国梁派张玉良和虎坤元率领骑兵和步兵首先攻击五里牌,焚烧太平军的寨栅,然后渡河到达黄庄桥,攻克太平军的炮台。
清军将领秦如虎从定埠渡到南岸,堵住太平军的道路,虎嵩林和明安泰的部队设下埋伏,张国梁本人和福兴率领主力扑向太平军营垒,纵火鏖战,打败太平军。接着,清军争夺和定桥,攻击凤凰冈,太平军不战而退。清军追赶到黄土桥,斩杀几千名太平军,将丹阳城外的太平军壁垒全部扫清。
张国梁已经官居漳州镇总兵,这次因战功而得到提督职衔,文宗让他帮办大营军务,总统江南的各路清军。
1856年,咸丰六年(19)
8月份,向荣的病有了起色,谋士们劝他将大营撤到东南方向的常州和苏州一带。向荣叹息道:“我病了,不能向金陵推进,有什么脸面再向南撤啊。老夫就死在这里了!”
于是,他将军事交付给张国梁,说:“你的才能足以对付贼寇,我死了有什么可遗憾的?只是辜负了朝廷的恩典。”
向荣托付了身后事,咽下最后一口气。享年六十四岁。
向荣的死,对于清廷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这个四川人从1850年就到广西对付太平军起义,当时清军将帅大多数不懂军事,向荣是清军四川籍宿将杨遇春的旧部,胸有韬略,清廷对他十分倚重。太平军围攻桂林、长沙和武昌,向荣都率部跟随而至,援助守军。直到太平军攻占金陵,向荣在这座防守坚固的城市下屯驻四年,日夜与太平军作战,还分兵增援上海和镇江,以及江北和安徽南部的诸多郡县。金陵附近的丹阳、溧水、溧阳、高淳和句容等城市,向荣与太平军反复争夺,往来奔命。
向荣的死对于太平天国是一大喜事,天京的官员们举杯同庆。江苏和浙江的清廷官府则十分恐慌。
文宗委任江南提督和春为钦差大臣。和春从庐州移驻丹阳,统领江南清军。在他到来之前,由两江总督怡良暂时代理。
张国梁率部摧毁太平军在丹阳城外的所有壁垒之后,还想再向天京推进。太平军撤退到丹阳以南五十里处的金坛,张国梁派虎嵩林带兵渡河,将太平军击退。
恰在这时,清军的一支援军开进了江苏西南角。向荣生前从安徽调来的徐州镇总兵傅振邦,于9月份率部攻克东坝,然后西进四十里,攻克高淳,又北上一百里,攻打溧水,向金陵逼近。张国梁趁势领兵攻克宝堰黄茅庄,进驻句容。
122
清军江南大营的崩溃,以及向荣的去世,都是太平天国的大胜利。这个政权的二把手杨秀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压抑不住获得最高权力的欲望,于是导致了太平天国内部发生的变故,也就是长达两个多月的杨韦事变。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洪秀全讲求帝仪,沉溺宗教,深居王宫,疏于朝政。王爷们要见他一面都很难。军政大事,一概委决于东王杨秀清。文报要先送东王府,刑罚、赏赐、官员的升迁和罢黜,全部由东王说了算。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这些一起起义的兄弟,在杨秀清眼里,都成了偏裨,被他派去攻打江西和湖北。
杨秀清居功自傲,大权独揽,挟制洪秀全,欺压同僚,树立自己的权势。洪秀全事实上已成为傀儡。
8月22日,杨秀清声称代天父传言,把洪秀全召到东王府,当着他的面,让自己的下属称呼自己为“万岁”。洪秀全非常难堪,对他说:“老弟称万岁,为兄成了什么?”
杨秀清的野心激化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洪秀全密召韦昌辉、石达开和秦日纲分别从江西、湖北和镇江返回天京。
韦昌辉于9月1日带领三千精兵赶回天京,发现秦日纲已先到一步。洪秀全把韦昌辉密召到天王府,谋划如何对付杨秀清。
韦昌辉刚在江西吃了败仗,杨秀清指责他无能,严辞厉色。韦昌辉也很愤懑,想把杨秀清杀掉。于是,他们决定除掉杨秀清。
杨秀清于9月2日召见韦昌辉,请他喝酒。韦昌辉做好了充分的戒备。秦日纲带领随从包围了东王府。在酒席桌上,韦昌辉拔刀刺穿杨秀清的心脏,对大家宣布:“东王谋反,我受天王密令,将他诛杀!”
接着,秦日纲领兵杀死杨秀清及其家属和部众。
9月4日,韦昌辉关闭城门,诱杀在天京的东王部下的各级文武官员及家属五千人。东王部属的残余奋起反抗,双方展开血战,历时两个月。双方都有两三万人被杀。太平天国自金田起义以来的许多中上层骨干,都死于这场自相残杀的内乱。
石达开听说天京大开杀戒,匆忙离开湖北洪山,赶赴天京。李续宾的部队乘势攻占了鲁家巷的十三座太平军营垒。
9月中旬,石达开到达天京,黄玉崑也从江西临江赶回。石达开对韦昌辉滥杀无辜不满,出语讥讽,韦昌辉大怒,对他起了杀意。石达开连夜攀绳爬墙,逃出天京,南奔几百里,到达安徽宁国。韦昌辉将他的母亲、妻子和子女全部杀死,并派秦日纲率兵追杀石达开。
1856年,咸丰六年(20)
石达开前往安庆,召集四万部众,起兵###韦昌辉,并上书洪秀全,要取韦昌辉首级,否则班师回京,以清君侧。韦昌辉也要派兵围攻洪秀全。
洪秀全大为惶恐,便派人邀约城外的杨秀清余部,一起攻打北王府。韦昌辉悄悄逃走,渡过长江,被巡逻部队抓获,绑送天京。洪秀全将他处以极刑,灭其全族,并将他的首级送到安庆,给石达开观看。秦日纲领兵在外,洪秀全派兵将他押回处斩。长达两个多月的天京变乱才告平息。
天京军民要求石达开回朝佐政。石达开于11月份回到天京。天王赐他爵号,石达开不肯接受。石达开尽力扭转危局,但遭到天王猜忌和疏远。
洪秀全启用安王洪仁发和福王洪仁达执掌朝政,他们都是洪秀全的兄弟。于是,太平天国起义之初的王爷大多数都不存在了,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黄文金和杨辅清等后起之秀成为中坚力量,是太平天国最为骁悍的将领。但他们只负责对外作战,内部事务都由洪氏兄弟来做决断。
123
中国的内战,给渴望进一步侵略中国的西方列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英国、法国和美国在从1854年起,到本年为止,两次提出修约要求,俄国也会同响应。
清廷虽然忙于内战,也没有同意四国的修约要求。这四个国家在寻找借口,挑起战争。
英国找到了一个借口。他们说,清军到中国船只“亚罗”号上搜捕海盗,是不合法的,因为这艘船持有港英执照。其实那份执照已经过期,中国军队完全有权到船上执法。
但是,英国人以此为借口,于10月23日派出三艘军舰和十多只划艇,以及两千人的陆战队,向虎门开进,挑起战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由此拉开了序幕。
清军事先疏于防范,临时又接到命令,对英国兵船“不可放炮还击”。英国军舰顺利闯过虎门;攻占珠江沿岸炮台;集中炮火,轰击广州城,击毁总督署。英军陆战队一度攻入外城,烧毁靖海门和五仙门一带的民房。
11月12日和13日,英军为解除后顾之忧,又占领虎门的横档、威远、镇远和靖远炮台。他们的目的,是要以武力胁迫两广总督叶名琛谈判。
湘军人物中,有的曾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与英军作战。长沙人黄冕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多数从军书生,都曾被那次战争的炮声震醒,积极探求御侮强国之道。左宗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国防论的先行者魏源,虽未加入湘军行列,但他的呼吁、呐喊和探讨,对湘军人物具有极大的影响。
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的时候,因内战而诞生的湘军,不可能抽出兵力保卫国防,一直是黄冕和左宗棠等人的遗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