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霍青桐重生 >

第35章

霍青桐重生-第35章

小说: 霍青桐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赋税难抵,可我们会成为大清忠实的臣子,所以斗胆请皇上的恩泽降临天山。”霍青桐言罢便又行了一礼,其实这赋税难抵根本是由于地方官员的横征暴敛之故,可是,若是这般向乾隆挑明,回部也不会讨到什么好处的。
霍青桐这几句话说罢,便担忧的望向乾隆,可他的神色仍旧莫变,看不出喜怒来。
而其余的人也都在揣摩不出圣意的时候不敢随意开口,不过,就在这时英卓却是上前一步,振臂一呼,只见他道出皇帝圣明后,身后便也此起彼伏的传来声音。
一时间,硕大的广场上,众人三呼万岁。
而乾隆又是什么人,事已至此自是不会再苦苦纠结,深深看了霍青桐一眼。想这乾隆是何等精明之人,早在霍青桐执意纠缠在减赋一事上,就已经大抵料到地方官员定是在回部的赋税一事上滥用职权。
不过,霍青桐也猜准了一件事情,如果她方才说出清朝官员贪污**之事,虽然那些官员会被乾隆严惩,可是让他在蒙古落了面子的霍青桐也绝不会有好下场。
更何况乾隆本就没有指望过想要在回、藏、蒙等族身上得到多少朝贡银子,唯有安定一事才是他真真看重的,而且他这次也看到了霍青桐表现出的诚意,他也有理由相信回部不会有什么谋反的心思。
可是,乾隆却没有打算让霍青桐轻易过关的打算,于是便道:“霍青桐朕早就听过翠羽黄衫的名头,今日可否让朕见识一二?”
而乾隆也根本没有给霍青桐任何拒绝的机会,便又道:“如果不负这翠羽黄衫的名号得话,朕便决定让回部减负一年!”
听闻此言后,霍青桐不由得心中一喜,照着乾隆的话来说这次和谈就算是成功了大半,于是,便应道:“霍青桐但凭吩咐。”
“那咱们就也用草原上的法子解决如何?”乾隆笑了笑又继续说道:“骑、射、摔,视为草原三绝,不如就比比这三样。”
“霍青桐愿斗胆比试。”
“好!”显然乾隆也不禁兴起了兴致,又朗声道:“哪位草原上的英雄愿意出来挑战呢?”
原来乾隆皇帝打的是让蒙古出人与霍青桐比试,这样无论双方输赢,乾隆都不会是输家甚至成为最大的赢家。
作者有话要说:小香儿的专栏戳吧戳吧,顺手包养,任凭调戏,以后可以看到我全部的文章哦,




☆、赛事以一敌三,结果即将揭晓。

乾隆扫视了一圈,便将视线落在了英卓身上,然后笑着说道:“英卓,这出战的人选就由你来定好了。”
而皇帝这状似随意的安排,却是让英卓暗暗苦笑,他原本就是要帮助霍青桐的,可没想到却发展成了现在的情形。不过,不管英卓本人愿意与否,他此时能做的只有领命。
然而如果按照乾隆所说的,要霍青桐分别比试骑、射、摔三项的话,那她在还没有比就已经落了下乘,试想一个人的体力是很难总是保持在最佳的水平,到时纵使是霍青桐也会疲于应战,更何况对手肯定都是蒙古族内的佼佼者。
这一点英卓也自是第一时间想到,于是,略一沉吟,便开口建议道:“皇上,臣认为做为一名草原上真正的巴图鲁必定是要这三项皆优者。”
见乾隆示意他讲下去,便便接着说道:“所以我的建议是在族中分别选出擅长骑、射、摔三项的勇士,再由这三人与回部公主来一场公平的较量。”
“一场比赛?那也就是四人同时竞技咯?”乾隆稍一顿,似在考虑英卓所说的,然后道:“有意思!准了,就按你说的办。”
于是,乾隆皇帝便坐在首位,颇有些兴味的看着大家为自己突来的兴致而忙碌的准备着比赛事宜。
而他自是可以将这一切当做是一场游戏,只将这场比赛视作是极具观赏性的表演,可是,霍青桐却不行,这场胜负关系到的是整个民族的生计,所以她唯一能做的,要做的是如何能够赢。
并且英卓也是特地选择了中长的赛程,在十里外的白音花林场设立了中点,也就是说参赛的四人从这里出发再折返回来,并且将在终点处设立四面箭靶,在冲过终点前射中靶心并摘下靶上的金铃。
所以说这样的一场比赛考验的不仅是骑术、箭术、体力,还有应变,以及和自己爱马的默契程度,当然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霍青桐争取更多的获胜机会。
虽然做不到绝对的公平,可这也是英卓能为霍青桐争取到的最大限度。
而经过简单的准备之后,蒙古的三名勇士也来到了场下,他们就是蒙古部落内骑术、箭术、摔跤分别最优秀的三人。
不一会儿,起点处的四匹马便在起跑线上略带兴奋的打着响鼻,焦躁的踏着蹄子,似乎也预感到一会儿就有它们大展身手的机会。
英卓则是站在起点前,与霍青桐稍一眼神交流后便一扬手,于是随着一声哨响,那四匹骏马便皆如箭般向前冲去。
比赛伊始,这四匹马自是齐头并进,而周围也响起了真真的欢呼声,至于英卓选出的人自是一等一的骑术,不过他们厉害,霍青桐也不会逊色。所以说一开始赛况就十分的激烈,让场下的一干人等都觉得热血沸腾。
四人还是渐渐拉开了距离,而霍青桐更是全速冲刺,不久就一马当先,领先于其他三人。
不过,只要是熟悉马匹的人都清楚这项事实,那就是马匹不可能长时间保持冲刺的速度,即使是任何的宝马良驹。所以霍青桐第一开始就全力冲刺的做法,让很多人心底发出了一声嗤笑,暗道果然还是太过年轻气盛了。。
因为作为一名骑手需要非常了解自己的马匹,有些马持久力强,有些马爆发力强,特别是这样中长程的的距离,骑手更是必须对自己的马匹合理分配体力。
所以也就怪不得许多人认为霍青桐的做法不明智了,如果第一开始发力太猛的话很有可能会后劲不足而输掉比赛。
不过,霍青桐终是在消失在众人眼前前,仍是一路领先着,距离也越拉越大,只有一人还是紧紧跟着她,也只相距一个马身。
当然这样的结果也并非表示霍青桐的骑术原高于那几人,而是她也占着两项优势,第一,这三名蒙古人的马都属于战马类,马腿短而健硕,耐力极佳,可是却不适宜短程冲刺,因此它们爆发力并不十分出色。
可是,霍青桐的马无论是脚力还是冲刺的速度,那都是超一流的水平,其余三人他们的马纵然也是宝马良驹却是终究不及的,这也是为何霍青桐能落下他们的主要原因。
其二,霍青桐的身形显然要娇小那三名蒙古大汉许多,所以比赛的距离越长,越能体现出马匹负担更小的优势。
想当然尔霍青桐也有着她的被动之处,而那也是乾隆能够答应英卓的原因,这场比赛中,看似公平其实霍青桐是要以一敌三的,要知道若这几人联合起来,在赛马过程中采用前后夹击的法子,再要应付可是极棘手的。
所以霍青桐才会在第一开始就全力冲刺,就是为了不让这三人有同时追上自己的机会,毕竟他们三人中尤善赛马的只有一人,另外两人更为擅长的则是射箭和摔跤。纵使现在看来他们的骑术也是十分娴熟精湛,可是也已被远远的落在了后面。
赛程将半的时候霍青桐稍稍缓下速度,果然很快便有一人追了上来,大有与其并驾齐驱之势,而身后仍可听到渐近的马蹄声也显示着其他两人正在全力赶来,并且甚为战马的后劲正在发力。
见势,霍青桐轻夹马腹仍是保持着领先,然而她身后的蒙古汉子心中则是憋足必胜的信念,现在的他不再有半分轻视女子的心思,全力的精力都投注在控制马匹中。扬鞭催马,不甘示弱的贴近霍青桐,甚至有时候还小小的超越半个马身。
眼见着前面就是中点,二人纷纷减速拽缰调转马头,就在这一刻霍青桐被其卡住了先位落在了后面。
情势一变那人便不再是一味的冲刺,而是不计后果的挤占霍青桐的位置,让她不得再自左右两方超前,这样一来也就大量的消耗着人和马的体力,看来他是打算在终点前就决一胜负。
就这样一路僵持而来,霍青桐为了减轻马匹的负担并没有再有超越他的打算。
只是现在终点已是遥遥在望,原先观战的人群也是隐约可见,而霍青桐仍是被卡在后面难以超越,于是,二人又开始不停的调转马头,冲刺、卡位,如此反复,因此马的体力都开始迅速的下降。
而那蒙古汉子之所以采取这样的策略,也是已经极大程度的承认了霍青桐的骑术,若是二人冲刺争夺胜负的话他没有足够的信心取胜。
虽然他本身并不喜欢自己已这样的方法取胜,算不得大气,可是在他个人之前,他代表着蒙古,所以这一战他必须赢。于是那蒙古汉子更为频繁而积极的调动着马头,势在阻去霍青桐的去路。
而霍青桐也是明白对手的策略,所以她目前只是仅仅的跟在后面伺机而动。
随着一阵欢呼的鼓噪声,这二人已进入了原本守在这里众人的视线,所以一下子气氛就热烈了起来。
而就在这一刻,霍青桐敏锐的感受到了一阵杀气,几乎本能的便捕捉到了银光的方向,在下一瞬便顺势滑下右肩上的弓,单手一挥,那银光便没入土中。
看那银光大小应只是枚细针类的物什,显而易见是有人不允许霍青桐取胜的,若非被她发现,纵使只是一枚小小的银针也足以令霍青桐输掉比赛的。
而霍青桐的眼神却越发变得坚韧起来,并没有让刚刚的险情影响自己比赛,更没有因此终止比赛。
毕竟那只是一枚银针,找到了也不能说明什么,所以对方也才会选择在众目睽睽之下下手吧。观众席中目睹到的只是霍青桐挥弓的动作,所以发出的仅仅是不解的议论声。
不过,霍青桐身侧的蒙古汉子却是离霍青桐极近的,就在霍青桐挥弓的一刻,他便目睹了一切,他认为为了取胜运用手段是必要的,可却不应如此卑劣,所以不禁为刚刚发生的一切而皱眉。
作者有话要说:小香儿的专栏戳吧戳吧,顺手包养,任凭调戏,以后可以看到我全部的文章哦,




☆、获胜免税三载,身陷无形险境。

而众人在最初奇怪霍青桐挥弓之后,已由最初的惊讶转成了一丝谄笑。
霍青桐虽是专心于比赛,却也知道场外这般的状况,而她的唇边更是扬起了一丝自信的笑容。
在距靶心百米处,霍青桐仍是差了那人一个马身的距离,然而就在这时她竟是松了缰绳,挽弓便射,中间竟是没有一瞬的停顿。观众席上的众人马上对此报以惊叹之声,有的甚至站起身来。
而大家之所以如此一则虽然草原上的人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可是在这样快的速度下放下缰绳仍是件极冒险的事情,这不仅需要极强的腰腿力量和掌控能力,还要和自己的马匹有很深的默契,显然这两点霍青桐全都具备了。
二来距靶心将近百米的距离,这样的距离可以说很有难度了,需得宁心静气瞄准,兼具臂力方可。这样的情形下射出的一箭,可以说是胜算极低的。
然而霍青桐在射出一箭后就迅速的将弓背好,甚至都没有□看那支是否中靶,就继续向前冲刺,追赶自己射箭时落下的距离。
而第二阵的惊呼声便在这一刻响起,因霍青桐射出的箭就那样稳稳的立在靶心,而她更是对此早有信心。
下一瞬,场内却又发出了惊呼的声音,霍青桐又为这场比赛献出了一个□,只见她此时已经双脚离蹬,猛的一个鹞子翻身就凌空而起,一个漂亮的前翻后又稳稳的落回马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