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霍青桐重生 >

第33章

霍青桐重生-第33章

小说: 霍青桐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福康安心中一阵的悲愤,然后便咳了起来,不一会儿,又感到喉头一阵的清凉,甜甜的味道一下子就滋润了味蕾,力气也似乎随之而来。
福康安尝试着眨动了几下眼睛后,竟觉得眼前晃过不算强的光线,然后就适应着睁开了眼睛。
恰是傍晚的沙漠,夜空晴朗,满天星斗。
而福康安看到头顶上闪烁的点点繁星时,。从不曾觉得夜空这么美,星星这么亮过。他不禁长舒了口气,心中涌起一阵无法言表的庆幸,自己竟还活着,若不是身体仍虚弱的话,福康安真想仰天长啸。
“你没事吧?”
耳畔传来一道轻悦的女声,福康安才自死里逃生的激动中恢复了几分的清醒,望见声音的主人后更是不由得一怔,然后马上就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仍有些不敢置信的喊道:“青桐,霍青桐!难道是你救了我?”
看到福康安激动的表现,霍青桐心中莞尔,只问道:“感觉好些了吗?还会头晕吗?”
此蛇毒非同小可,而霍青桐只是用了师傅给的解毒药丸给他服下,所以此时还是不免担心他身上的毒是否已经除净。
闻言,福康安感觉了一下,除了浑身还有些酸软外,似乎已经没有其它的不适了,于是便摇了摇头,感谢道:“已经没事了,谢谢你救了我。”
而他原本注视着霍青桐的视线,也是在这时方才注意到站在不远处的英卓,福康安先是一顿,然后双眉也微微的纠结。
霍青桐见其望向英卓,便开口介绍道:“这位是科尔沁的英卓贝勒。”
闻言,福康安则是忌讳莫深的望了英卓一眼,道:“久闻大名,幸会。”虽只是句客套话,可语气间总似是有些奇怪。
英卓则自是在其昏迷的时候就已经听霍青桐介绍过他,所以也是招呼了一声,便未再有过多的寒暄。
只是这二人又相互的望了好一会儿,似带着一种较量的意味。霍青桐却是没有去多留意到这两男子间的眼神交流,而是直接便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你怎么会一个人在这边,还被蛇咬伤了?”
“似乎我每次遇见你都会是狼狈模样呢。”福康安则是不由得苦笑一声,自我解嘲道。
“我这次本是领了差事,去回部宣旨的,没成想到竟有伙贼子胆大包天,劫了仪仗队,二十几人中只有我突围而出。只是没成想在这又被蛇咬,险些丧命。”
福康安的身份尊贵,遇险后众人自是都先护着他走,所以最后也真就被他逃了出来。
而听了这番原委后,霍青桐却是不禁咋舌,不曾想自己先传了截住仪仗队的命令,却又在这亲自救下了福康安,不得不说自己和这人还真是有缘分。
于是,霍青桐便又问道:“那你现在准备去哪?”
“现在我也只好先去和皇上复命,再另带人去回部了。”说到这福康安也说出了自己的疑问,“那你呢?你这是要去哪?”
霍青桐笑了笑,说道:“看来咱们同路,我也是带了草原上珍贵的礼物,去觐见皇上。”
“哦?那你可需要我为你们说些好话吗?”这时,福康安的脸上才有恢复了几分意气风发的笑容。
闻言,霍青桐则是微挑了挑眉,然后含笑说道:“那是你的自由,不是吗?”
而这时福康安则是神色一整,颇有些郑重的说道:“救命之恩,实难相忘。况且有你能有这个决定,绝对是最明智的选择,我一定会尽力帮忙的。”
闻言,霍青桐但笑不语,心中却是知晓福康安早就知道圣旨的内容,而自己却也算是早先一步向皇上示好,其中转圜的余地也多出了几分,而听福康安的意思也是有意相助的,他是皇帝看重的臣子,所以从中可起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看来又可以为此行添上些胜算。
既是达成了共识,谈话也告一段落,而下午的时候因为救了英卓耽误了行程,所以今夜又只能露宿在此,只待明日继续赶路了,于是安排好人连番守夜后便就都倚着树干和衣而眠。
转日虽是清晨启程,可是晌午已过仍是没有抵达科尔沁草原的达尔罕王府,也就是乾隆皇帝巡行塞外期间的所居之地。
之所以行程如此之缓,还要说是福康安的功劳,队伍内常常就能响起他“虚弱”的声音 。
“霍青桐,我有些渴了。”
“霍青桐,我不太舒服咱们歇一歇吧。”
……
而究其原因则是福康安没来由的就想看到霍青桐对他柔柔的笑,关心的问他你还好吧?
其实这样的心思他自己也是不理解的,就算他十分的欣赏霍青桐,可是上次中原一别后,他回到京畿后仍就是那位前途无量的氏族公子,青年才俊。
甚至于他也没想起过几次霍青桐,他也早有不少的红颜知己,论样貌也都是不输霍青桐的,只是她们却都太过矫情,也显然智慧欠佳。
所以不可否认霍青桐是第一个让福康安产生认可的女子,让他愿意视其为友,而自己如今的心思又是为的哪般呢?
作者有话要说:小香儿的专栏戳吧戳吧,顺手包养,任凭调戏,以后可以看到我全部的文章哦,




☆、觐见乾隆和谈,预知后情待续。

于是,这一行人便在福大公子这般突发的小心思下,走走停停,在日落时分才将将抵达了科尔沁部。
而福康安却是一到达目的地,就匆匆和霍青桐告别离开了众人,想当然尔是第一时间去向皇上报告他此先被劫一事。而之所以他走的这么急,也未尝不是被自己的猜测惊到,莫非他竟是喜欢了霍青桐?
福康安的这一心思自是没人洞悉,霍青桐更是忙于安顿一众人等。
他们一行初来乍到,也幸好仰仗着英卓的关系,在半个时辰后,众人便将住处等事安顿妥当。不过此时天色已晚,只请人上秉于皇上,至于觐见一事自是都要等到明日再说了。
英卓帮忙料理好一切后也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命人张罗了几桌丰盛的酒菜,他自己则陪着霍青桐用了饭,期间又提议待会儿带她到周围去逛逛,霍青桐自也是乐得如此,毕竟可以多多熟悉这里的地形、情势,对她来说都是大有益处的。
吃过饭后,天色已经蒙蒙黑,却也有着日月交替时特有的风景。回到这里的英卓看起来心情不错,含笑指了指这整片肥沃的草原,问道:“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美丽的草原,哪里都是一样的让人喜欢。”霍青桐望着眼前的美景,由衷的说道。
“是啊。”英卓的脸上也露出了真心的笑容,不难看出他对这片草原的喜爱。
英卓一路走走停停,带着霍青桐熟悉周围的环境,霍青桐听得认真,心情却无法如同英卓一般的轻松,难免会有些紧张每日觐见乾隆的事情,无心于眼前的美景。
而在望着这片同样美丽的草原,霍青桐不仅在心中默默的祈祷,希望一切都可以如预料般的顺利,她的族人可得以平安。
再依目前的形势来看,满清以马上得天下,不但从关外入主中原花花江山,就连这天山南北也被收服,算是一统各族。
话说大清立国初期政权虽也曾岌岌可危,然而经过了这百余年的时间,到了乾隆年间已经算是天下大定。
而自立国之初,满蒙一家的说法便流传甚广,朝廷历来对蒙古青睐有加,也多采取怀柔政策,自历代皇帝的后宫便可窥得几分。
至于回部隶属回纥遗种,在各族权利的角逐中更显得与世无争,与邻为善,故而在历朝历代中少被战火侵袭。
追溯至唐朝,大唐向来注重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团结互助,回部曾受到极高的礼遇。
之后在宋、明两朝的待遇虽不及于此,但也多少采取了与之平等对话的态度,而元朝虽然残忍好杀,但也将回部列入“色目人”种群,地位仅次于蒙古人,远高于汉人和南人。
唯独清朝对回部采取的不是如同他们对待蒙古人一样的怀柔亲民政策,而是胁迫式、强硬的外交手段。
从朝廷下令夺可兰经,再到如今即将颁行的禁绝回部宗教一事,更是压迫日盛,故而霍青桐也不得思虑如何才能在明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而一侧的英卓则似是早已看出了霍青桐的心事,隧轻声问道:“在担心明天的事?”
霍青桐也不瞒他,笑了笑便点头承认自己此时的不专心。
英卓则侧过身望向霍青桐,含笑说道:“明日的事有我从中周旋,你大可放心,不过,我也很期待你的表现。”
而其眼中竟也真带着几分的期待目光,见英卓再次答允从中帮忙心中便又多了些把握baw,至于明日觐见之事自己应有的态度,霍青桐也是有了打算。
二人又在草原上漫步了一会儿便各自回房,准备养精蓄锐应付明日之事。
转日,霍青桐吃罢了早饭,便带着族内数名回人和礼物等在了王府的外厅内,而同在此等候的还有众多蒙古的台吉,原本大家虽都是热闹寒暄,却是独独礼貌周到的冷落下了霍青桐。
这些草原上豪爽的蒙古汉子早都熟知了一点,朝廷没有明显表态的事情,自己就不要随便发表自己的态度。
而偏偏这回部的和谈使者恰是翠羽黄衫,虽是隔着一座天山,他们又怎么会没有耳闻过这位奇女子呢?
可是,如今皇上的心思他们还揣摩不出,自是都没有对霍青桐表现的太过热情,不过,由于她在塞外名声远播,所以对她还算是维持着礼貌的。
想当然耳,这些蒙古的台吉们对待这位号称回部女英雄的翠羽黄衫,大多数人是抱着一种俯视的欣赏态度,少数则是抱着幸灾乐祸的心理。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乾隆皇帝一个个的召见了各部台吉,大厅内的人欲少,霍青桐的处境就愈显尴尬。
不过,霍青桐的沉稳也出乎这些人的意料,即便在如此处境霍青桐仍就是一脸的淡然,合宜的微笑下没有露出任何焦躁,抑或担忧的神色。
甚至她此时仍可细细的品尝侍者为她更换的第四盏茶,旁人都是不禁暗道这回族姑娘虽是轻轻的年纪,可就单凭这份荣辱不惊的气度就已然让他们刮目相看了。
而霍青桐倒也不是真真能在这般情境下怡然自乐,只是她早就猜测到会有这样的际遇,所以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想来朝廷先是以可兰经相胁迫,加之后来欲要灭绝回部宗教的做法,都是相对强硬的政治手段,换言之也就是早就有了对回部武力相向的准备。
而回部这边则是夺回了可兰经,这次朝廷的诏书更是没能成功的抵达回部,事情种种,乾隆皇帝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必然也是要给回部一个下马威了。
所以说霍青桐今日所受的这点儿冷遇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霍青桐相信只要这乾隆不是个昏君,就不至于让事态不休止的恶化下去,然而至于他会具体怎么做,霍青桐也就不得而知,只能随机应变了。
毕竟皇家的水历来最混,更何况是最终坐上帝位的那人,想来就不会是什么心慈手软的角色,而且帝王心术也绝非常人可以揣度。
就在霍青桐又喝了半盏茶后,便有一个年纪不大的男孩进来,通传霍青桐觐见乾隆皇帝。
霍青桐的心情也不禁有些紧张,毕竟自己待会儿要见的便是这中原大地包括这天山南北的主宰。
而在见到乾隆皇帝的时候,霍青桐只消一眼便不由的暗自惊讶,首先,是震慑于这人的气势,深邃的眼眸,散发着独属于帝王的威严。
再来这皇帝要比自己想象的年轻许多,或许是戏文中皇帝老儿一词儿听多了,才会觉得坐在龙椅上的都应是那胡发皆白的老者。
而面前之人绝对和老字没有任何的关联,乾隆皇帝看起来也不过三十左右,长相英俊儒雅,而却又蓄着股帝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