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上林春慢 >

第52章

上林春慢-第52章

小说: 上林春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主们已经不敢明面上来往了,消息传递唯有靠崇文馆里的几个孩子。元曦趁着一下了学就跑到允棣和天赫跟前,笑道:“我刚得了一把好弓,出去演给你们看呀~~~”

允棣还没反应过来,天赫便起身应道:“好呀好呀,那是要看看的,不知可有允棣那柄墨玉弓得用吗?”说了拍拍允棣的肩,一马当先跟着元曦往外走,允棣会意,也忙跟了出来。

三人趁着别人不注意悄悄出来,他们脚程快,很快找到了一片开阔地,可以说说话,却不怕别人偷听。为了怕有人暗地里窥探,几人表面上还是在拿着弓箭把玩,轮流射箭玩,时不时地还哈哈大笑出声。

元曦也搭弓射了一箭,她习武多年,膂力自然也不小,一箭射中了五十步外的一朵蔷薇花。在允棣和天赫两人叫好的时候,元曦悄悄说:“父亲说,是时候动用沁河平原的奇兵了。”

见允棣面露异色,元曦忙笑着将弓递给他,说:“哥哥也试试看。”允棣满怀心事的射了支箭,还好有平日的功夫在,没有太走样。元曦又趁着拍手的时候说道:“两位哥哥不要漏了声色,现今危险,父亲意思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太宗立太子时要将我们一锅端了,这支奇兵就能就命。虽是三家养兵,却主要是王家的军队,大主意还是得靠外祖父拿,若是同意,我家还有渠道可以秘密将兵符信函送出京去。”

允棣点头,说道:“回去便告诉祖父,明天想法子给妹妹回信。”

三人不敢在外多待,说完正事便说笑着回去了。元曦先回到殿里,过了一会天赫和允棣才结伴从后门回去,别人也都没有多加留意。

*****************************
太宗自从上次李御史大闹朝堂之后,借口身体不适,又是好长一段日子没有上朝。晚上安平公主特意上杨妃宫里去探望太宗,结果杨妃借口太宗已是歇息了,连面都没有露,派了个宫女去给安平回话。

安平公主近来常去看望太宗,时不时地还带上些柳昭仪的“心意”,所以惹了杨妃的不快。她去十次,可能八次都见不了太宗的面。杨妃厌恶安平公主整日来争宠不休,让她和太宗不安宁。安平也恨杨妃将太宗把持地太紧,连她一个公主都见不得圣面,太过小气。

这是连着三次被杨妃拒绝了,安平公主气性大,直接就发起了脾气,说传话的宫女对她不敬,叫贴身婢女狠狠地掌嘴惩戒。打了四十余掌安平公主还不叫停,宫女的脸早已红肿流血,惨不忍睹,呜呜咽咽地边哭边求饶,安平公主却只管品茶,根本不搭理她。

杨妃接到消息,粉面立刻一沉,太宗本已换好寝衣了,见杨妃沉着脸不快,忙问她怎么了。

杨妃委屈地答道:“安平公主来见陛下,臣妾见陛下准备歇息了,便告诉她请改日再来。谁知公主恼了臣妾,拿臣妾的宫女撒气呢,陛下听,一直在掌宫女的嘴,都好一阵子了,合宫的奴才都怕极了~~~”

太宗听了也很不快,斥道:“胡闹,堂堂公主为难一个奴才,她也不嫌丢人?!”叫了身边伺候的大太监去传话,“告诉公主,她吵得朕和她杨母妃不得安宁,叫她立刻回宫跪一晚思过,明日一大早来给她杨母妃请安顺便赔不是。”

安平公主没见到太宗却被狠狠地斥责了一番,颜面大失,气得立刻砸了茶碗,跑回了宫去。

怕杨妃的钉子看着她,若是不跪足一晚上去太宗那里说她抗旨不尊,安平公主含着眼泪跪足了整整一晚,心里将杨妃骂了个臭死,恨不得能将她凌迟了再大卸八块。

柳昭仪得了信,一大早就上安平宫里带着她一起去给杨妃请罪,安平看着柳昭仪跪在杨妃脚下,杨妃却像自己昨晚那般,只是端着茶碗不言语,心里屈辱到了极点。

好容易从杨妃宫里出来,安平公主浑浑噩噩地到了崇文殿。伴读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消息灵通点的皇子公主们却都清清楚楚的,不过都一齐装作不知,省得安平公主没面子。

李渝几次想去跟安平说话,可惜意外与安平目光相触,迎接他的都是安平冷冰冰有如死寂的眼刀,吓得不敢上前去,心里暗叹母妃性子太强,总是在宫里树敌,舅舅在宫外也让人不安生。如今有父皇的宠信,别人是敢怒而不敢言,若是父皇不在了,如何还可以服众呢。

安平闷闷不乐了一早上,众皇子皇女也不多说话,伴读们不明就里,也不敢高声谈笑,崇文殿里静悄悄地只有读书声,弄得允棣心急如焚,不知该如何将消息带给元曦。

作者有话要说:




、投壶

一上午的课上完了,安平公主浑浑噩噩,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好容易赵侍讲散了堂,她便百无聊赖地趴在桌子上发闷。

突然安平肩膀上搭上来一只手,她心里烦得慌,啪的一声将手拍掉了,却听见背后响起了一声闷笑。

真是岂有此理,有人竟敢笑她,安平气得回头想要训斥,却见是七皇子站在背后笑盈盈地望着她。

安平的气一下子瘪了下去,闷声道:“七哥干什么?”

李浔大大方方地一笑,拉着安平公主的胳膊将她拽起来,说道:“走吧,去投壶耍会子散散闷。”

安平公主满脸不情愿,却听李浔在她耳边低语道:“与那破落户计较什么~~~”

安平顿时大生知己之感,眼泪又红了眼眶,心想:“可不就是个小人得志的破落户吗!看看,大家都知道是杨妃这贱妇不对。”面子立刻回来了几分,又见七哥这么关心自己,看他登时亲切了不少,也就随着他去玩了。

七皇子李浔为了给妹妹解闷,亲自张罗大家投壶,自然是一呼百应,五皇子李渝本来也想过去一起玩,不想他刚一走近安平公主就掉着脸,嚷道:“谁身上的气味如此难闻,熏得我头疼,七哥,我不玩了,你们自己玩去吧。”

李渝知道安平是嫌弃他,便主动说还有事要回宫去,安平公主这才冷哼一声作罢。

趁着大家一齐去殿外的时候,允棣和元曦暗暗坠在后面,因后面还有小黄门跟着,允棣只好用暗语对元曦说道:“妹妹前些日子提的治咳嗽宿疾的法子果然管用,祖父说冰糖雪梨这个偏方很~好~,他用了觉得很~是~不~错。”

元曦会意,笑道:“管用就好,府里还有些滋补的药材,若是需要,只~管~来~取~”

两人相视一笑。

七皇子见大家都出来了,只有元曦和允棣坠在最后,不知怎的心里有点不舒服,笑着对他们喊道:“就差你两个了,还不过来~~~”

两人忙笑着应诺,也走到了大家跟前。

壶已经准备好了,是壶口带了两耳的缠枝莲花纹样青铜壶,壶口及两耳都很小,要没些技巧的就要丢丑了。所幸投壶是贵族常玩的游戏,又是男女皆宜的,所以皇子皇女和伴读们都很精通。

壶摆在十步远的地方,大家挨个投特质的羽箭进去,投中壶口和两耳都可以,若是投中就一直投下去,直到投不中为止。

这投壶是越来越有难度的,壶口就那么一点点,挤了几只羽箭后地方更是狭小,所以投中既要靠眼力,又得有巧劲。

大家多是投个五六支箭以后就不中了,像安平公主投了八支,大家便都纷纷拍手叫好,天赫和允棣投了十支,贵女们看他们身手矫健敏捷,均投以青眼,看得心神荡漾,有大胆的还递个帕子什么的。

李姑父尚武,李固耳濡目染地也十分骁勇,小小年纪,直投了九支在壶里,博得了好一阵夸赞。

到了元曦就更了不得了,一直投了十三支箭在壶里,壶口差不多都快堵满了,这才将一支箭弹在了外面。

之前贵女们一起投壶,向来是安平公主拔得头筹的,今日被元曦抢了风头,按安平之前的性子定要发发脾气的,可她今日被杨妃整得没什么精神,看元曦投壶远超过她,只是瞪了瞪眼,并没有阴阳怪气。

最后只有七皇子李浔跟元曦投得超过了十支,李浔投中十二支,还差了元曦一筹。他在元曦之前便投过了,见元曦投了十三支,忙嚷嚷自己之前是不上心,并非本领不济,要跟元曦重新比过。

元曦也来了精神,笑着应诺,还说道:“既要比,我也有个要求,刚才这样太简单,投到后面纯属运气。这次我们比试要来点高难度的,我有两个法子比,我们或者蒙了眼睛,或者背过身子去投,这样才好堂堂正正的分个高下,不知七殿下敢不敢?”

李浔看着元曦灿烂的笑脸,心微微地颤了一下,不知不觉地说:“好呀,随你怎么比试都好,便是背过身子又蒙上眼睛我也不怕的。”

元曦还没回答,旁边的人纷纷起哄,让他们就如此比试,两人闹不过便应了。

李浔先来,盯着瓶口看了一会儿默记于心,便背过身子由小黄门系上了蒙眼的绸带。一伸手,有人将箭递在手上,七皇子手起箭落,羽箭咚得一声稳稳地落入了壶中。

在众人的叫好声中,七皇子趁热打铁,又进了几支,直到第七支的时候,才因恰好碰到了之前的羽箭,弹到了壶外。

之后轮到元曦,她一身高腰襦裙,衬得腰身盈盈一握,只见她从七皇子手中接过绸带,迅速地在脑后打了个结,转身向后纤腰一倒,嗖的一声羽箭就落入了壶中。

整个动作快得不过在一个呼吸间,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羽箭便贯耳而入。等大家的叫好声响起时,元曦又投入了两支羽箭,动作比刚才七皇子还要快些。

转眼元曦该投第五支箭,恰好一阵风起,绸带滑过了她的面部,耳边又正好响起七皇子喊加油的大嗓门。元曦突然想到刚才这根绸带正是蒙在七皇子面上的,不禁有点羞意,手就有些不稳,羽箭偏了一点没能贯耳,咚得一下砸中了耳边的青铜,发出一声脆响。

元曦心里也暗道可惜,走了下神输给了七皇子,她摘下蒙眼的绸带,眨了眨眼,面前是七皇子洋洋得意的笑脸,元曦顿时乐了,笑道:“还是七殿下技高一筹。”

七皇子心里高兴极了,他也说不清自己怎么这么得意,刚才元曦投壶的时候,愣是揪着一颗心,生怕了元曦超过了他。七皇子的高兴掩都掩不住,顺着声音透了出来,他笑着说道:“不敢不敢,不过是侥幸而已。”眼里却跳动着兴奋的光芒,好像在问果然是我要强些吧?

元曦笑道:“这样比试最考校功夫,殿下是当之无愧地胜了。”

七皇子借着轻咳一声掩住了笑意,说道:“元妹妹投得也极好,改日再与你比过。”

元曦笑着点头。却不想,多年之后两人再在一起投壶,早已是物是人非、心境迥然不同了。

****************************
怀恩侯自太子被废以后隐然成了朝堂上的第一人,说一不二的做派越来越浓。卢阌在狱中待了很多天,虽然卢老爷多方营救他,可最终还是被罢了官,带着阖家老小回了范阳老家。

自此以后,有太宗暗暗撑腰,五姓世家旁支子弟纷纷获得莫须有的罪名,被参之后免官下狱。

世家自然不会被动挨打,有与世家亲近的官员一方面提世家子弟鸣冤,一方面又多方搜集了怀恩侯结党营私、草菅人命的罪状。

可惜太宗的心是偏的,对怀恩侯不利的奏章一律留中不发,世家子弟倒是被快刀斩乱麻,贬斥了一大批人。

世家人心惶惶,恭礼不得不拖着病躯入宫面圣,求太宗慎重对待世家的人才。太宗表面上答应了,表示自己出身世家,一贯其实更偏心世家子弟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