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上林春慢 >

第43章

上林春慢-第43章

小说: 上林春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恭礼苦笑道:“母亲,这件事没有这么容易~~~眼下朝局混乱,眼看着皇上就要废太子,不管以后立谁,总有一场波澜在。这时候要五姓世家的家主送孩子入京,名为述职和伴读,实则要把人圈在京中。如我猜得不错,等我们入了京皇上就该下旨废太子了。只有太子一废,朝政稳了以后太宗才会放我们回来,可孩子却要留在京里为质。”

老夫人急道:“那我孙子几时能回来?”

恭礼沉吟道:“快则等到新太子选出来,坐稳了位子,慢的话……哎,慢的话怕要等到太宗驾崩,新皇坐稳了江山才行。”

老夫人一听眼前一黑,险些向后栽倒,王氏已是捂着嘴嘤嘤地哭了起来。老夫人一缓过神便嚷道:“我们不去!我的孙儿不去!!!老大,你去…立刻去寻个相貌相仿的孩子替了我的翰儿,替了他去!”

恭礼苦着脸说:“娘,这儿子也想了,可不行的。先别说一时间哪去找个相貌相仿又气度相似的孩子去,就算找到了,皇家耳目众多,我们能将翰儿藏到哪去?将来若是被发现了,凭白落人口实,这是把刀把子往人怀里递呢。”

老夫人道:“那还有敖儿呢,崔家又不是一个孙子,旨意也没点名要大的去,让敖儿去也行的。”

恭礼摇头道:“娘,这话让我如何说的出口。我与二弟都是一人一个儿子,凭什么元翰不去,让元敖去,这不是平白让我们兄弟俩离心吗?”

王氏一听此消息,如被摘了心肝一样痛彻心扉,忍不住泪流不止。这时听了恭礼的话却深觉有理,忍悲附和道:“老爷说的是。敖儿才两岁多,这么小的孩子怎能送去宫里做伴读。要去…也只能是…翰儿了……”说完内心觉得无望,大放悲声哭了起来。

老夫人跟着媳妇抹起泪来,恭礼心里一样难受,也说不出安慰老母和妻子的话来,在一边唉声叹气。

这时元曦突然掀了帘子进屋,一脸毅然地对大人们说道:“我去做伴读!”

作者有话要说:中午吃了妈妈做得美味的黄焖鸡,香酥的鸡块配了笋干,一想起来口水就流了一地~~~~




、换人

元曦话音一落,屋里几人都愣住了,恭礼最先摇头道:“这如何行呢,旨意说的是‘各择一子为伴读’,你是个姑娘,又不是男孩子。”

元曦笑道:“他下旨说要一子,又没说要男子还是女子,我们家派了我去也不算是违旨呀。”

恭礼还是摇头不应,说道:“这样太过取巧,万一太宗怪罪,反而弄巧成拙了。”

元曦说道:“等传旨的来了,咱们也别说是选了我去做伴读,还说是弟弟。大家只管做出悲伤不舍的样子,临到要走的时候想办法让弟弟装了病,到时总不能硬让弟弟带病上京去。三弟更小,想来他们也不敢强迫个两岁的孩子。父亲便领了我去,到了京里我自会跟皇上说,保管让皇帝怪不了咱家!”

见元曦这么懂事,几人都面露不忍之色,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管是元曦还是元翰,几人都很舍不得的。

元曦仿佛懂得大人们心意似的,说道:“我是个女孩子,去了以后皇家也不能长长久久地留下我,过两年就得放我回来…备嫁了。”说到最后几个字元曦也不好意思起来,声如蚊呐一般,可惜这种氛围下,难得的可以羞臊元曦一把的机会,也无人有心情打趣她。

元曦见大家还是不甚赞同,又说道:“祖母、爹爹娘亲,你们别不肯了,这要去也只能我去。刚才我听到爹爹说这次上京是为质的,多少有些危险,弟弟才四岁如何能去得,要是有个万一,那咱们崔府不就后继无人了?!”

王氏哭着道:“我的儿,那你要是出事了呢?你还是替你弟弟去的,万一出点事,娘这一辈子如何心安呢?”

元曦摆摆手道:“诶,我怎么会出事呢?!我都是十几岁的大人了,不是我自夸,素来也算有些聪明机变,只有我算计人去,没有人能算计我的。我学武多年,虽然不算高手但自保总是行的,不像弟弟那么小,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再说了,我一个姑娘家,谁会稀罕算计我。就算给公主当伴读,至多也是受点子气罢了,又不会气掉了一点肉去。”元曦说得诙谐,可惜这会子也没人能笑得出来。卢老夫人和王氏见她这样懂事,反而更是相对流起泪来。

最后还是恭礼思前想后,觉得女儿说得在理,一拍板定了下来,过几日由自己带女儿上京,相机行事。

六日以后,果然有个礼部姓杜的主事带了几个小黄门来宣旨。这位杜主事是寒门子弟,科举进士出身,自视甚高,很是瞧不起世家子弟。来了崔府也是颐指气使,四处挑毛病。

别说是主子们了,崔府的下人都很看不惯他,二管家崔福去跟大管家崔安商量:“大哥,你说说,那算个什么东西。一个礼部主事而已,名头虽好听,打量咱们府里人没见过世面呢?不过是一个从八品的芝麻官!!!我呸~~~不说大哥,就是我崔福拔根汗毛都比他的腰粗。就是这么个东西,还整天在这吆五喝六的,让咱们兄弟给他赔笑脸,这不是个二愣子是啥嘛?”

崔福这话听着虽糙,意思却没错。当朝始建了三省六部制,虽然都是京官,可三省的官员要比六部更牛气一些,原因无他,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就像现在的国务院,是国家的决策机关,六部不过是隶属于尚书省的执行机关。六部也是有排名的,吏部和兵部排在最前,刑部和户部居中,礼部和工部最末。

崔家是什么人家,便是皇上见了恭礼也是客客气气的。崔安这样的大管家去京里,三省的官员都要排着队巴结。这么个从八品的小小主事,还是六部排名靠后的礼部的,要是在京里,连见见崔安、崔福的资格都没有,现在跑到崔家却来耀武扬威了,如何让崔福不生气。皇上点了这么个活宝来传旨,还真是事事都不忘了给崔家添点堵。

崔安抽着旱烟,听着崔福后来满口嚷嚷要给这傻货一个教训,这才吐出口烟圈说道:“你急啥,主子让这样忍他自有深意,你敢坏主子的事吗?”

崔福赔笑道:“这咱哪敢,不过就是看不惯这姓杜的在咱头上拉屎吗?”

崔安在炕沿上把烟丝噔噔地磕掉,说道:“他算个屁,现在还要用他且先忍着,等老爷从京城回来,随便给老四送个信就把他收拾了。你呀,稍安勿躁!”

有了崔府上下的容忍,杜主事在崔府这两天待得极肆意。杜主事这个人,你越是对他殷勤有礼,他不会觉得你待他客气,反而觉得自己官威隆重,别人都怕了他了。崔府送他些金银财物也不要,直说是沾辱了斯文,最后还是呈礼陪他吃酒的时候,无意间显了显学问,这才让杜主事知道什么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夹起尾巴收敛了不少。

圣旨说三月十五入京来朝,杜主事对着皇上可不敢摆他的官架子,才在崔府待了两日便催了恭礼启程,要赶紧回去复命。恭礼只苦着脸说老母舍不得孙儿,每日里哀哭不停,请杜主事无论如何宽限两日,待哄得老母心情平复些再行启程不迟。

杜主事是个读书人,一个孝字压下来,不应他也得应下。崔老爷又张罗人带他四下游历长安名胜,看得他是流连忘返。等杜主事反应过来,算算日子,已是三月初三了。

这下杜主事大急,连忙去求见恭礼,打定主意不管崔老爷怎么说,明日都务必要启程了。可到了崔府,管家却没有将他带到恭礼会客的厅房,而是直接带到了老夫人起居的荣寿堂去。

甫进了院子杜主事便闻见一股浓浓的药味,来往穿梭的丫鬟们都是一脸凝重。一进了屋子,看见崔府好几个主子都围在一个小小孩童的床边,女的还都纷纷拿着帕子抹泪。杜主事往床上一看更是吓了一跳,那孩子像是出水痘的样子,连脸上都满是痘疮。杜主事吓得惊呼出声,再顾不上自己的斯文形象,仓惶地跑出屋去。

屋里主子受了惊动,恭礼出来探问,一看是杜主事,便立刻骂崔福道:“怎么回事,不知道少爷出了痘子会过人的吗?我们都是出过痘的,可杜主事还不知道出没出过,万一过上了病,耽搁了行程怎么办?”一席话说得杜主事更是欲哭无泪,他正是没出过痘的,这下万一染上了就麻烦了。

崔福说道:“回老爷的话。奴才跟杜大人说了老爷有急事,可杜大人心急,说今儿无论如何要见老爷,奴才没奈何,这才将他领入老夫人院里的。”

崔老爷这才罢了,转而去向杜主事赔不是,说:“杜大人见谅,因小儿突然出痘儿,一家人心急如焚,怠慢之处大人多多担待。”

杜主事这才反应过来,忙问道:“哦,刚才床上躺着的孩子,便是这次要上京的小公子呀?”

恭礼红着眼睛,沉重地点了点头。

杜主事着急地道:“哎呀,这可怎么好呀。明个必须要启程了呀!!!府上大夫怎么说,小公子明个能走吗?”

恭礼听了暗恨,这厮真不知抬举,待他这样客气,却还让个重病的孩子明日跟着走,真是喂不熟的狗。恭礼摇了摇头,悲声道:“哪里还能上京呀。小儿出痘来势汹汹的,命…都不知道保不保得住呢!”

杜主事也不做声了,他刚才看见孩子满脸痘浆的样子的,这时候逼着人家的独子上路,有个闪失自己不得被大卸八块吗。他又想到呈礼曾提过有个孩子,心想这个也行,忙问恭礼道:“听闻二老爷也有一子?”

恭礼答道:“是有一子,不过过了年才刚满两岁,话都不会说呢,怕是当不了差事。”

杜主事彻底无语了,两岁的小儿连话都会说的,哪能去给皇子当伴读去,皇子们给他当奶妈还差不多。

杜主事眼看交不了差了,急得团团转,又问恭礼,“崔老爷,贵府还有没有孩子了?”

恭礼看他终于上套了,答道:“愚兄还有一女,今年十四了。”

杜主事不死心,问道:“您和二老爷都没有儿子了?”

恭礼回道:“的确没有了,愚兄和二弟都仅有一子。哎,可惜愚兄的大儿子前些年夭折了,不然今年也该五岁了,正好去当差。”说罢还作势用袖口沾沾眼角。杜主事一看还问出人家的伤心事来了,这样再也不敢多嘴了。

恭礼擦完泪,对杜主事说道:“大人也是奉了皇命来的,愚兄也不愿大人为难。依您看,便让小女替小儿上京去做伴读如何?大人不知道,我这女儿从小是当男孩养的,经史子集、骑射武艺是样样精通,做个伴读还是绰绰有余的。”

杜主事道:“这如何使得,伴读要的是男孩呀!”

恭礼说:“愚兄还不是怕大人难以交差这才出此下策的吗?您想想,去了女孩也比不去好呀!其实内人与我也很舍不得大姑娘,您要不给京里去个信讨个旨意,要是能一个不去那就更好了!”

杜主事跺脚道:“都这早晚了,哪还有功夫一来一往地等回信?!”

恭礼心里好笑,嘴上却说:“谁说不是呢!哎,小儿这也是突发了急症,实在是不巧得很!”

杜主事思前想后,眼看着崔府的男孩子都去不成了,既然崔老爷主动说让大小姐去,那便先这样回去复命好了,崔老爷说得有理,带一个总比不带强。要是皇上不满,将来小公子病好了再下旨换回他姐姐就得了。

杜主事还是经的事少,这伴读都去了,皇上哪能说换就换一个来,那不是当崔府的孩子是菜场里的白菜,任他挑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