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上林春慢 >

第24章

上林春慢-第24章

小说: 上林春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元宵,王氏就开始张罗着回娘家的事了,这次既是回家拜寿,也是出嫁女儿省亲,零零总总要准备的东西很多,等王氏将给母亲的寿礼、给家中亲人的礼物、西北土仪、珍稀药材和自家三口一路上吃的用的东西全都打理好,已是二月中旬了。虽然太原不算远,可拜寿的女儿总不能到了正日子才到家,少不得得早到个几日到家帮衬一二,尽尽孝心,所以刨去路上十日左右的路程,眼看着再过两天也就该启程了。

到了这个时候,就算万般不愿,也该考虑考虑元昌如何安置了。王氏这样贤惠的人,也被阿芒三番四次的寻衅寒了心,这几个月阿芒被禁足在北边的小偏院,留着元昌在西厢房的套间住,王氏也没有主动地去亲近元昌,只是尽好了嫡母的本分,一应人员和物事供给充足,隔两日叫奶娘过来问问情况,偶尔也过去看看元昌,如此罢了。

王氏的全部精力都被能够回家省亲的喜悦占据了,王妈妈是王氏的奶娘,眼见王氏忽略了安排元昌,虽然百般不愿也不得不出言提醒王氏一声。

王氏一听也犯了难,这样的庶子,又不是认在了自己名下,带回去拜寿肯定不合适。留在西厢房吧,到时候承恩堂的主子都走了,仆人也带走了大半,剩下这些人带个孩子,万一出个纰漏自己也难以交代。哎,带着别人的孩子就是这么麻烦。

王氏不敢自专,晚上跟恭礼商量该怎么办。恭礼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二弟夫妻没带过孩子,贸然送了元昌去,恐怕让他们为难。父亲母亲年纪大了,也不好送个孩子去吵着二老,再说,母亲又一贯不待见…哎,少不得,要将吕氏叫回西厢房照应一阵子,等咱们回来了,再叫她回小偏院住去。”

王氏被阿芒折腾了这么久,这次也没抱希望她就能一蹶不振再无翻身之日,在她心里阿芒像个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时不时冒出来恶心人一下,既然打不死,自己只能无视她了。王氏早就预感会是这么个结果,听了丈夫的提议也就随他去了。老夫人自己实在懒怠带这个孙子,放在承恩堂里又怕孩子万一有个头疼闹热的,回来了让人说媳妇的嘴,少不得同意了儿子的提议。

就这样,恭礼一家三口出发的前一晚,阿芒悄无声息地搬回了承恩堂西厢,虽然恭礼还是没去看她,但她自信自己的复宠之日不远了。

***********************
崔府三位主子出行,前后十几辆车赫赫扬扬的阵势,到太原府的路实实在在的走了十来日。当然,这也离不开元曦一路上又玩又闹的功劳,小姑娘十岁多了,除了小时候回过一次渭南老家,数得上的远门是一次也没出过,平日里顶多是随祖母、母亲进个香,又或是长安府里逛逛。这次出了远门,见到了路上别样的风物景致,觉得新鲜极了,骑着自己的小白马横冲直撞的。心想,要是带上雪球就更好了,它整日闷在府里都长胖了,正该出来撒撒欢,可惜母亲怕冲撞了外祖家的亲戚,不让自己带着…。

王氏性子那样软,早就降不住女儿了。恭礼早年一直将元曦当做府里继承人培养的,刻意让女儿养成了活泼爽利、杀伐决断的性子,要是忽然间要求女儿做个淑女,恭礼自己也转换不了角色。于是元曦很是逍遥地玩耍了一路。

一家三口过寿正日子前三日才堪堪赶到,到了离太原府城门十余里的地方就看见有王家的家丁来接。家丁们都轮班在这必经之路上等了好几日了,见今日是自己这班人迎到大姑奶奶一行,俱都喜得眉飞色舞的,一边飞马回府里报信,一边赶忙迎上崔老爷一行,小心翼翼地嘘寒问暖。

到了家门口了,王氏只觉得呼吸的空气都是亲切的,平日里那样镇定稳重的当家太太也急切起来,一叠声地吩咐车夫再快点,惹得坐在一旁的元曦看着母亲直笑。王氏见女儿笑她,作势伸手要打,被元曦灵巧地闪开了,还对着母亲扮了个鬼脸,惹得紧张了好一会儿的王氏终于也笑了出来。

母女俩刚笑闹了一会,马车就停了,王氏还没来得及下车,就听见外面仿佛是母亲的声音,再也顾不得了,自己上前一把掀开了车帘子。

作者有话要说:




、寿辰(上)

这次王家迎接回门的大姑奶奶,阵仗极隆重,门口的整条街都封了起来,一家人齐齐出了中门等候。王氏下了车,一眼就看到眸中含泪、强作笑颜的母亲,又看见头发星星点点的老父亲也出来等着自己,再也忍不住泪,当即就要拜倒下去行礼。

不等她拜下身去,王家夫人早上前一把搂住女儿,哭出声来:“我的儿呀,可想死为娘的了~~~~~~~~”王氏听了更是痛哭起来。王家老爷并两个儿子见了王氏回来也是激动万分,王老爷自女儿出嫁后,十五六年了这还是头回再见到大女儿,趁着人不注意还悄悄地抹了把泪。最后还是远大奶奶和昌二奶奶妯娌两个出来轮番劝了半饷,这才让一行人挪步到了屋里。

王家太太一路上都拉着女儿不肯松手,到了屋里也让王氏挨着自己坐在暖炕上,又把元曦叫到跟前来,好好地摩挲着亲热了一番,细细地问了元曦现在读什么书、女红做得怎么样了,王夫人摸到元曦手上有薄薄的茧子,心疼道:“好孩子,女红虽然是女儿家的根本,你也不用做得这样认真,瞧瞧,这白嫩的小手都磨出茧子来了!”

元曦也不好说这是自己练武磨的,外祖母跟母亲长得好像,对自己又是亲切慈祥的,元曦一下子就打心里跟外祖母亲近起来。见外祖母误会自己苦练女红伤了手,只好笑笑了之,想打个岔过去。王氏的性子要更老实一些,不忍欺骗母亲,就老实答道:“并非是做女红磨的,圆圆几年前开始练武,近来又开始习兵器了,是因此才有点磨着了手。”

王夫人听了瞠目结舌,说道:“这还了得,好好的姑娘家,舞刀弄枪的像什么样子?!”都道崔家尚武,王夫人也没想到能到这个地步,连家中姑娘都得练武。

这话是说到王氏心里去了,恭礼让元曦练武,如果是强身健体也就罢了,这么当个正经事练,她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恭礼在一旁也面露尴尬,以前以为自己命里无子的,想让女儿继承家业,所以才让她学了这么些东西,可现在又有了元昌了,他之前对女儿的一番安排成了白费心机,可这话对着妻子或者岳家人他也实在解释不出口。

元曦见气氛尴尬,连忙出来打了个圆场,问起两位舅舅家的兄弟姐妹来,大舅舅王文远会意,也立刻叫人去传家中的孩子来见面。片刻功夫,只听门外响起一阵环佩叮咚声,王家的四个孩子就到了正堂门口。

王氏那一辈,文远、王氏、文昌和嫁到郑家的小王氏都是王夫人生的,庶出的只有个姑娘,早就出嫁了,因嫁在京城离得远,这次王夫人大寿也回不来,只是送上了厚厚的礼物。元曦这两个舅舅各有两个孩子,大舅舅是两个儿子,都是大舅母所出,二舅舅则恰好是两个女儿,大女儿是二舅母所出,小女儿是庶出的,所幸昌二奶奶如今正怀着身孕,要是这胎生了儿子,二奶奶在嫂子面前的底气也能壮些。

王家小辈的四个孩子是按“棠棣之花”取得名字,王允棠和王允棣是元曦的表哥,允棠已经十六岁了,定的是李家的姑娘,年底就要娶进门的,允棣也十四了,两个翩翩少年并肩进了门,立刻显得堂屋里亮了几分。昌二奶奶跟王氏一样,子嗣上都不大顺,她入门两年多好容易怀了一个,却是个女儿,女孩家叫“之”字不好听,遂取了名字叫允芝,比元曦小一岁多。之后几年昌二奶奶也没身孕,给通房都停了避子汤,却也只得了允花这么个女孩,今年才五岁多,跟在姐姐后头进来。

王氏出嫁那年大嫂子才怀孕,弟弟还没说亲呢,这会见了几个侄子侄女都长这么大了,围着自己叫姑母,才止住的眼泪又想往下滴。王氏拉着孩子们,这个看看那个摸摸,激动的只是不住点头赞好,又连忙命丫鬟取来了厚厚的表礼送给侄子侄女。虽然元曦满月王家众位主子都是去过的,也给过表礼,不过这次见面元曦已经是大姑娘了,王家众人又都仔细准备了一番,见王氏开始给侄子侄女送表礼,也纷纷命丫鬟将给元曦的表礼拿了出来。

元曦盈盈福身谢过,才转了半个厅,怀里就抱了满怀,还是远大奶奶心细发现了,笑着对丫鬟说:“还不快拿个托盘帮表小姐端着,一个个连个眼色多没有!”元曦笑着说:“不怪她们,她们也没见过有人家里这样稀罕外孙女的,看呆了罢了。”一句话把一屋子人都逗笑了,王家众人听了是又亲切又风趣,心里暖洋洋的。

王夫人笑着对王氏说:“我儿这样腼腆的性子,得个姑娘倒是两样。”王氏说:“谁说不是呢,她小的时候更是别样的精致淘气,婆母也与我感叹,说这孩子像是孙悟空来投得胎。”屋里的人听了更是前仰后合。

元曦吐下舌头,笑道:“母亲就爱说我,我还是快下去吧,好给你们机会说得更欢些!”

王夫人怜爱地看了眼外孙女,吩咐道:“赶了一路,想是该累了。允棠带着弟弟妹妹去你屋里坐坐,好生上些拿得出手的茶水点心招待你妹妹,别把人委屈了。”又看着儿子女婿道:“老爷,不如让大家也都散了,留下慧娘再跟我说会话?”王老爷点头应是,叫上女婿和儿子去自己书房叙话不提。

允棠快娶亲的人了,自然是自己有个院子的。一路上,元曦说话亲切又风趣,除了允棠自持年纪大些,一人在前面领路不大说话,剩下三个孩子都跟元曦聊熟了。

允棠在自己书房招待大家,进了屋元曦被吓了一大跳,只见屋里光秃秃的如雪洞一般,除了正中挂了一幅“松下问童子”的画,其余一点摆设全无,书案上除了文房四宝外堆了厚厚的书,纸页都泛黄了,显出主人的勤奋来。

允棣看见元曦瞠目结舌的样子,笑着解释道:“哥哥是一心读圣贤书的,有大志向!说要学圣人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硬是把母亲给选的摆件通通撤了,母亲说了几次都没办法,这才由得哥哥去了。”允芝和元曦听了都乐得直笑,剩下允花最小,懵懵懂懂地看看哥哥又看看姐姐。

表兄妹几个玩笑了一会、品了些茶点,只听丫鬟喜气洋洋地来报说二姑奶奶一家也回门来了,请少爷小姐去前面厮见。

作者有话要说:休了两周假回去,工作堆积如山,我一贯裸奔无存稿,这几天更新得先缓缓了,见谅见谅。




、寿辰(中)

兄妹几人还没走进门,老远就听见屋里一阵笑闹声。嫁去郑家的小王氏还是那样爽利的性子,一屋子人就数她嗓门大,叽叽咯咯地说笑个不停,可见这几年日子过得很舒心,没受过半点委屈。

一见元曦几个进了屋子,郑大奶奶立刻嚷嚷道:“听见我来了还不赶快过来,怎么,几年没见到,都忘了你们二姑姑了?”话音一落一屋子人都哄笑起来,王夫人更是笑着指着女儿叫她皮猴儿。

小王氏看人笑她也不以为忤,见元曦跟在侄子侄女后面进屋来,更是笑着上前拉住她打量了一番,对王夫人笑道:“圆圆这丫头真是出落的更好了,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美的小姑娘。啧啧,了不得,过几年还不知道生成什么样呢!”

王夫人见二女儿赞元曦,心里也高兴,附和道:“你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