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海外大明 >

第97章

海外大明-第97章

小说: 海外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丝吹剑窍赋さ难劢蔷投嗔艘环莘缟У脑衔叮亲邮切《η蹋诤笫篮芏嗾菀材艽锏秸獍阈Ч诖耸闭庵执刻烊坏奶跫拢烀髦坏酶锌际堑柩模馊撕腿耍罹嗾驼饷创竽髜

媚玲儿先是行了一圈礼,然后清了清喉咙,说道:“小女子见过几位大人。”

“免礼,我看姑娘起色不佳,若是身体不适,可以回屋早早歇息的。”朱明本就是为满足好奇心而招来的这位姑娘,此刻看见这杨柳般身子的姑娘,而且似乎真有不适,便不想再勉强。

“多些大人关心,天气寒冷,小女子确实偶感风寒,这也是妈妈为何不想小女子出来的原因,还请莫怪。”

“那就早些休息吧,今日得见姑娘一面,已了我夙愿。”朱明漂亮话那是说的溜溜的。

“不如小女子为大人抚琴一曲作为赔罪。”说完媚玲儿便做到了琴案前,双手按上琴弦,一股悠扬的乐曲便响了起来……

(工作出了些小状况,从昨天晚上一直加班到刚才,回家换洗了一下,匆忙赶了点东西出来以免断更,半夜还要继续坚守岗位,请各位书友莫怪。)

第二卷 南北帝国 第一百五十六章 名声大噪

一曲奏罢,媚玲儿在朱明的应允下起身告辞,在两名丫鬟的搀扶下回房歇息了。

不说花都了,连陈善礼也是一脸的遗憾之色,连呼不巧不巧,今日只能听到这么一曲。

而那鸨母也观察到朱明几人都是好说话的人,便放下了一些畏手畏脚的心态,开始使尽浑身解数,一边上酒劝菜,一边招呼着新入场的姑娘好好服侍诸位大人。

挂着个国公的头衔就是好啊,不光是朱明,连张斌这样的随从也受到了无比热情的招呼,知道在坐的估计也没什么喜欢吟诗作对的酸腐文人,几名媚香楼中也算是半红不紫的姑娘便只是殷勤的频频劝起酒来。

若是在平时,张斌这样禁军百户在这秦淮河上一等一的画舫上还真算不得什么人物,此刻被群美环伺,第一次觉得跟着朱明还算是一件挺不错的事情,至少这个上司没什么架子,现在看来这上司的面子也挺足够的。

船外是微波荡漾的秦淮河,夜空中孤悬着清冷寂静的半月,寒冷的冬天河岸行人寥寥,船内的热闹畅快与船外的寂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秦淮河上的每一艘画舫就是一个小世界,权贵们在里面体验着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似乎高高在上,与凡间分隔开来,这也是为什么画舫如此兴盛的原因吧。

高兴之下众人都多喝了几杯,最后朱明不顾花都苦苦哀求的眼神,下达了收队命令,吩咐鸨母将画舫驶回泊点,准备打道回府,就不在外面过夜了,毕竟在外宿夜安全没有保证。

寒冷的夜里众人裹着裘衣大氅,借着半酣的酒意返回府中,路上碰到了几次巡夜的兵丁,天子脚下,大半夜的在街上晃荡,若没有个正儿八经的理由,直接打一顿还算是轻的。

但对于朱明几人自然是没有什么障碍,权贵权贵,历朝历代都是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特权的。

回到府上,下人们顿时忙碌起来,热水毛巾伺候着,擦洗过后,几人都是带着酒意沉沉的进入了梦乡。

之后朱明几人在家很是消停了几天,这也没什么活要干没什么政务要处理的,连个亲戚也没得跑,朱明也只得在家练练字,但是他不知道,就在这两天之间,他的大名已经传遍了整个秦淮河。

大明朝的国公爷并不多,所以顶着一个国公的名头可是很牛气哄哄的,而若是一个年轻人顶着国公的头衔那就更不得了啦,所以徐景昌一直是纨绔中的战斗机,在京城吃喝玩乐界是一尊大神般的存在。

而在那晚之后,在京城的大少之间,朱明的名气可以用从籍籍无名到如彗星般崛起来形容了,他也同样年轻,也顶着国公爷的头衔,而且还不是世袭得来的,虽然得到这个爵位是因为他在海外有那么一块大明人看来是瘴疠横行的地,但还是为他的身上添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

可以说这个和大明的朝局没有任何瓜葛的人原本是不可能得到如此多的关注的,就如大明册封过的许许多多附庸国的国王一般,除了专门和他们打交道的礼部、鸿胪寺,都没几个人认识他们。

但是三天前的那个晚上,朱明怒打定国公的戏码已经在关起门来的小型聚会上传唱不衰了。

徐景昌为人霸道,家世又好,出来玩闹的同时得罪的人多了去了,声誉极其不佳,所以同样作为纨绔子弟,对于这个比起自己更加有钱有势的大纨绔,大多数人都不抱好感。

所以当时朱明不但包了徐景昌的画舫,还抢了他的妞,更是将他痛揍一顿,传说当时都打得血流满地,不省人事。

这件事瞬间吸引了无数眼球,成为南京城中近期最为火爆的话题,尤其是朱明抢得媚香楼画舫的使用权后,并不为难头牌媚玲儿,在她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并没有强求,这点引起了大部分人的好感,让许多以风流才子自命,以怜香惜玉为宗旨的士子们对这个?国公还是颇有好感,虽然朱明只是干了件争风吃醋的事情。

又过去了一天,一个意想不到的客人上门拜访了朱明,此人一身青布衣,身份明显是下人,大明初期对于什么阶层穿什么衣服用什么用具出行坐什么交通工具都是有细致规定的,若是不遵守,很可能就得人头落地。

所以当此人找上门来求见国公时,朱明也是莫名其妙,但见名刺上落款为张尚臣,既然有事求见,自己也是一没有什么实权和访客的闲置国公,也就见吧。

在堂屋中见到朱明后,那青衣男子纳头便拜,看到朱明疑惑的眼神,那男子解释道:自己乃是张府二管家,此次自己是陪同张家公子前来京城,而张家公子就是前些天被定国公给打断肋骨的那个倒霉公子。

朱明此时恍然大悟,看来这张公子深谙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道理,就算自己有伤在身,不方便走动,也托手下的管家来自己府上混个脸熟。

“不知…。。”朱明瞟了瞟名刺,意思很明显,这送上门来的名刺又是张尚臣,不知是何人。

“名刺是我家老爷的,国公爷事务繁忙,想必不得轻见,所以只好用上了老爷的名刺,还请公爷恕罪。”那二管家连忙说道,“老爷现在任职山东,不想这京城中风气竟然已经败坏到如此地步,朗朗乾坤下动辄伤人,也没个说理的地方。”

那二管家立马做出了一份义愤填膺状,势不如人,被打也就白打了,还有什么办法,但在那张公子眼中,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国公朱明倒是一个交好的对象。

此刻朱明脑中突然想到,自己确实有听过前几日布政使公子进京来被徐景昌痛打一事,而这张公子也就是这个倒霉蛋了,他的老爹在山东任职?岂不就是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的大老板?

想到这点,朱明觉得此人确实还有结交的必要,不管怎么说,山东六府向来豪杰辈出,兼有渔盐之利,靖难战乱后更是自己好插足的时候,与地方官员打好关系是自己以后的路子能否走通的关键。

否则就算皇帝给你个诏令允许你迁移犯人工匠,地方官拖拖拉拉的也耽误事情。

那二管家见朱明态度不错,闲聊几句,便解开身上的一个布包,“听闻国公勇武过人,我家少爷并无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唯有这匕首月牙传说乃前朝铸剑大师所铸,公爷还请收下。”

朱明也不推脱,这张布政使也做过京官,在京中也有府邸,朱明问清了张府位置,称下次定上门拜访云云。

送走了这个不速之客,朱明还真没想到这次歪打正着,结交到了自己下一步计划中的关键人物,这条线好好盯紧了,也许日后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边前脚刚走,后脚又有客人到,听到门口传来的唱喏声,朱明感到这事情一来都是一起堆过来的。

看到进门的是名宦官,朱明知道又有什么大事要找上自己了,立马整理了心态,迎了上去……

第二卷 南北帝国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太子罪己

这会来访的是太里的宦官,但此番过来并不是奉太子之命,而是奉皇的命令。红丸案追查到詹事府主簿身,让皇帝大为光火,手下竟然有白莲教的妖人,太子竟然毫无察觉,也负有管理责任。

此番皇帝下诏太子罪己,为的就是挽回一些面子,以免造成更坏的政治影响。

虽然朱明觉得一个小小的主簿即使是白莲妖人,但处心积虑做这样一件对自己并没有太大好处的事情,确实有点不太可思议,但既然永乐皇帝都发话了,摆明了到此为止不再追究,朱明也懒得管他。

之前太子已经前往会同馆中,向同样受到红丸波及的吕宋使者当面罪己,而自己给皇长孙讲过学,朱高炽顺水推中,奉命罪己的同时也邀请朱明共进晚膳。

朱明欣然成行,他知道这个太子虽然不太受待见,但不管是谁,在朱棣这样一个强势老板手下干活都不会好到哪儿去,而且这个太子还多次监国,做的也算是中规中矩,日后肯定有用得他的地方。

现在看来这个老实人对自己还是挺有好感的,朱明不介意与他的关系再走近一些,虽然汉王强势,但有得就有失嘛。

到达宫里是照例的寒暄,作为帝国未来的继承人,朱高炽的一言一行都是很谨慎小心的,所以你也不要指望与他有太多的详谈甚欢什么的,你总不能和一个帝国的太子聊前几天去媚香楼中的香艳见闻。

于是乎,当朱高炽为自己御下不严,导致三位最尊贵的客人竟然收到了致命的红药丸,其中一位还因此而死一事道歉不已,并恳请朱明的宽宥,朱明自然是指天画地的告诉朱高炽自己毫不在意,而且这事和太子爷真是扯不太多的关系。

正事谈完后,两人便陷入了一个短暂的尴尬之中,幸好此时有人来了——皇长孙也被邀请参加晚膳,所以下学之后便也过来了。

朱明有时候也挺为这种天家的骨肉之情感慨的,连老子叫儿子吃个饭也要正正式式的请来,哪有平民人家吃饭了一敲桌子立马围一大桌吃的开心啊。

童言无忌,朱瞻基的到来立马给整个大殿中增加了一丝活跃的气氛,看的出来朱瞻基是十分喜爱朱明这个先生的,朱明首先谢过了朱瞻基赠与自己的环佩,接着又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黑水明国的事情来。

“自由城中劳力奇缺,在我的府都没有奴婢,平日些洗扫都是府中的卫士兼任,人们都被集中在了一起,大房子里面,纺布、做木工……”

“家家户户都可纺布,为何还要集中在一起来做这事呢?人都要从自己家中来到你为他们准备的大房子,路岂不耽搁了很多时间吗?”朱瞻基问道。

对于他来说,男耕女织,在家中用小纺车纺布才是正道,还不耽误带孩子做家务,朱明知道小农经济意识长期占据着中国人的观念,虽然明代还是形成了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发端,但也被满人扼杀在萌芽之中了。

朱明只得解释一些大的器具要很多人一起才能使用的过来,但这大器具开动的效果是单人百倍的力量,所以十人加一起可以发挥百人的功效。

这些个解释只是让朱瞻基似懂非懂,倒是朱高炽频频点头,江南这样的小型作坊一直都存在,对于经过严格训练的太子来说,一些道理自然不会不明白。

这些朱瞻基不大感兴趣,他很快问道了自己的兴趣之:“听闻南洋之人也面目黝黑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