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萌军风云 >

第422章

萌军风云-第422章

小说: 萌军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战事结束,越南的社会环境在中国大量输入的粮食、物资的作用下,已经日趋平稳,但是这并不等于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中国从此就把越南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了。
要知道,在这里的法国军队,只是法国的极小小一部分势力而已,总共才不过几千人。
他们后面还站着作为传统列强,现在虽然势衰,但马死不倒架的法兰西帝国,以及——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一直以世界霸主自居,很长时间以来,总是习惯于对世界各国指手划脚,越南的战事开始之前,他们就想但入调停,事实上也这么做了,只是被中国内阁一直拖着,打了个时间差,先从事实上解放了越南全境。
但是英国人并没有放弃,他们这次直接出动了即将坐上首相位子的张伯伦,这表明英国政府对此事相当地重视,中国政府也没办法再拖下去了。
另一边,作为天凤朝最重要的国际势力支持的美国,态度也变得有些暧昧。


第七百一十四章 大英帝国之变:不一样的英国女王(七) 
除了俄罗斯帝国,美国是天凤朝最为重要的国际势力支持,双方已经签订了作为盟友的密约,但并没有对外公布。
叶云飞一直有个想法,就是跳出协约和同盟两大圈子,打造一个新的国际联盟。
原来这只是一个想法,但有了俄罗斯的加入之后,开始变得有些可行性了。
如果美国也能够加入,再加上夏威夷王国,已经之后可能趋势加入的其它国家,再把越南、朝鲜等国将来也纳入,完全可以打造出一个“亚洲正义联盟”(简称亚联),或者“国际正义联盟”(简称国联)。
俄罗斯没有问题,这点真奇怪,连叶云飞也在心里纳闷,很多事情简直是他说什么,俄罗斯这边就答应什么,痛快得不象话,可这是因为什么呢?
难道阿纳斯塔西娅在尼古拉二世心中有这么大的份量?!
可就算是这样,感觉也还是怪怪的,毕竟现在的叶云飞和阿纳斯塔西娅可没有亲密到那个份上。
不过现在不是盘根问底的时候,既然俄罗斯这边一切好说话,那就先这样,关键还是看美国那边。
天凤朝现在算是正式参战了,除开越南战场外,目前最主要的战场是在朝鲜战场。
“抗日援朝”!对抗日军陆军。
叶云飞在此之前做了很多提前量的工作,与越南那个突发事件相比,朝鲜一直是他计划中的重中之重。
朝鲜半岛嘛,在亚洲的战略地位很重要,对中国尤其,关系到中国战争门户的安全与否,在某种意义上,朝鲜对中国甚至超过日本的重要性。
所以朝鲜绝不能丢,并且要尽一切可能争取到自己的羽翼之下。
之前朝鲜一直处于日本的统治之下,于是叶云飞也只能让盖世太保陆续潜入朝鲜,走曲线救国的路线:发展民间抗日势力,帮助他们起事,给予相应的金钱与武器方面的支持,培养其对中国的友好之心。
说白了,与美国在后世干的那些事异曲同工。
盖世太保这部分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毕竟对于日本人的统治,哪怕朝鲜人是个既自卑又自傲的奇怪民族,自古以来习惯了逆来顺受,总还是会有对此不满,想要独立自主的人。
就好比越南的阮新仁那样的。
盖世太保找到一个金某某,这人比较有能力,思想也相对激进,对中国有一定的好感。
在中国盖世太保的帮助下,金某某的地下势力发展很快,也在日军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开展了几次暗杀、发放传单、烧毁日军辎重物资的行动。
假以时日,其一定会壮大起来。
但是中日朝鲜战争还是来得太早了一点,在漫山遍野的日本陆军面前,金某某的势力充其量只能充当一个“带路党”的角色,其余的都是一炮死。
日军陆军这次不说倾巢而出,也差不太多了,大量的日本军人涌入朝鲜,有之前长期统治朝鲜的统治基础,很快就布下了层层防护的战略防御圈。
其总军人约十五万人,是中国朝鲜方面军的五倍之多,加上以前在朝鲜的日军数量,那就更多了,此外还有大量的朝鲜仆从军。
最高指挥官是日本陆军大臣木越安纲,前锋指挥官是日本陆军少将乃木希典。
木越安纲虽然冲动,却并不愚蠢,他深知这次日本陆军的战争目标,固然是希望将中国军队消灭在朝鲜土地上,但更重要的是为日本海军的重新崛起赢得时间。
胜,只是杀死一些中国军人,赢得一时之快;但若败,则是整个日本的毁灭之灾。
于是,木越安纲将朝鲜战场的军事目标定位为防御反击,目的是要在朝鲜仆从军的辅助下,拖住中国军队的脚步,进而一点点将其蚕食。
在这种情况下,仅管中国朝鲜派遣军方面拥有“白衣军神”陆容婷,以及大量的机械化装备,和先进的单兵武器,依然只取得了艰难的前进。
日本陆军的顽强是出了名的,虽然乃木希典少将的“豖突冲锋”在中国军队的“三三战术”面前吃了个大亏,又被陆容婷以强大的个人能力辗压大片,先声夺人,仍然在付出了大量的死伤之后死战不退。
日本陆军是遭遇战失利就打野战,野战落后就打防御战,最后连防御都防不住就全体撤消编制打巷战。
巷战哪怕在后世,在现代化武装到了牙齿的21世纪军人面前,仍然是一个难解的难题。
因为首先巷战中地形地物复杂,部队行进展开不便,主力兵团的兵力火力无法全部展开,进攻中的步兵及坦克分队大多沿少数主干道行进,许多道路承受不住坦克的巨大重量,或者狭窄堵塞无法通告,进攻方必须精心规划道路,付出大量精力后即使勉强可以预判,进攻往往也不易达成突然性;
其次,部队行进时始终处于市内高大建筑物的观察和监视中,同时受到前进方向上两侧建筑物火力点的威胁,部队不得不谨慎的摸索前进,随时做好仰攻高大建筑物的准备,步兵和装甲部队互相掩护的优势和速度优势发挥不出来,防御方仅以一部兵力就足以拖住强大的进攻力量,争取时间从容调整防御;
复杂的地形地物更限制了装甲车辆的行进,进攻中对敌纵深的穿插迂回大多只能依靠步兵分队,穿梭于小巷中的步兵得不到坦克的有力支援,先进的机械化装备近乎失去了作用;
呈带状前进的进攻部队被拉得很长,首尾不能相顾,头尾的一两辆坦克被击毁就足以封住道路使部队动弹不得,进而被防御方火力切成数段各个击破;复杂地形使障碍物和地雷成为最危险的敌人,进攻部队很难侦测到威力巨大的路边炸弹和汽车炸弹(在一堆碎砖烂瓦里发掘出某处的土色很新简直是网络小说式的天方夜谭),经常会未见敌人就损失惨重。
更重要的是,城市内建筑物高大坚固,防御方拥有天然的工事网络。


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英帝国之变:不一样的英国女王(八) 
更重要的是,城市内建筑物高大坚固,防御方拥有天然的工事网络。
巷战中因为防御方被打散,一定程度上程度上取消了编制,士兵们都是为了生存而战,所以历史上有过防守方军队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仍然不放弃、不投降的例子,比如著名的有“炼狱”之称的第一次格罗兹尼战役,以及二战期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这都是战争历史上惨烈的军事极端例子,当真是血肉横飞,生命如同数字!
说到武器的先进,后世美军的M1A1系列坦克曾经在对伊拉克的战争中打出过1000:0的夸张战果,名气简直能上天!但是在叙利亚等战场遭遇到巷战时,仍然被打得灰头土脸,宛若瘟鸡。
这就是巷战既惨烈又无解的一个方面。
因此,在连续的巷战中,中国军队在武器先进方面的优势被极大程度上抵消了,而代之以不熟悉地形、人数不足的劣势,陷入以城市建筑为天然防御工事的日本陆军的沉重打击!
陆容婷的天赋能力再强大,毕竟也只是一个人,在这种城市混战中发挥的程度也很有限,数天下来,她带领的中国军队仅下两城,虽然杀死了大量的日本和朝鲜士兵,自身的伤亡也很惨重,陆容婷本人因为一直身先士卒,都身被数创。
这个过程中,陆容婷与国内的叶云飞先后数次通话,叶云飞面对这种情况,一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后世日本陆军是出了名的顽强和不怕死,要不然就不会有二战期间,占据绝对优势的美军军人在中途岛被日本陆军陷入血战了。要知道在二战结束十多年之后,在太平洋某些不知名的小岛上,仍然有残存的日本士兵,因为失去联络,不知道日本早已战败投降,仍然在岛上过着野人一样的生活,坚守着自己的职责!
想通过巷战的方式彻底打败日本陆军,不是做不到,但是其中的惨状和需要付出的代价,几乎让人无法想像!
最后叶云飞也只能暂时告诉陆容婷,不要怕物资消耗大,宁可付出100倍的金钱、物资、武器损耗等代价,也要尽可能地保护每一个中国士兵的生命,尽量不要被日军拖入沉重的巷战阶段,如果有必要,可以用海量的炮火去堆!
如果一吨炮弹轰不开敌军的防御阵地,那就十吨、百吨、千吨……!
就算将整个城市轰成废墟,也要努力减少已军的伤亡!
放下通话器,叶云飞自己也知道,哪怕中国事先囤积的军事物资再丰富,这也只是暂时之计,如果战争都这么打,不说日本扛不扛得住,中国将先扛不下去了。
所以,这个时候更需要美国的支持,如果美国公开地站在中、俄这边,相信对于日本的士气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但是美国的态度一直有些摇摆不定,他们先是在秉持孤立主义之间犹疑,后来又为该怎么样参与一战战事而摇摆,即使与中国签订了同盟密约,态度也依然暧昧难明。
德拉诺·罗丝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她告诉叶云飞,虽然美国早就摆脱了英国的统治,但是大英帝国在美国的上层人士中,仍然有着深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与中国一同创建新的同盟,难免会让人想到有一天或许会站到大英帝国的对立面上,而这是让很多美国上流人士觉得不可想像的。
“他们有些人,头上的辫子虽然剪掉了,但心中的辫子仍然存在着……”
德拉诺·罗丝如是说。
不得不说,在叶云飞的影响下,德拉诺·罗丝的中国化化得很厉害,不然这个比方不会打得这么地……让人不太舒服。
但她还是很形象地说出了美国上层社会的一些问题,看来,归根结底的症结还是在英国这边,不彻底将中法关系弄个明白,让居中调停的英国人满意,恐怕美国这边的态度会一直难以明确。
叶云飞对此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因然他曾经跟小克丽斯蒂娜有些交情,但放到这样的国际大事上面,仍然是然并卵。
恰在这时,大英帝国举行重大的庆典,庆祝新的伊丽莎白·维多利亚女王继位一周年,叶云飞便乘机想到英国一观。
当然了,虽然英国政府也邀请了天凤朝诸多要人,但他们肯定是不会去的。在政治上,中英之间的关系似敌似友,有点晦暗难明,因此包括叶云飞在内,所有这些军方高级官员都不允许随意出国,尤其是英国这样的国家。
所以在公面上,天凤朝这边只是很公事化的回礼,向伊丽莎白·维多利亚女王表示道贺,外交部也说要派出要员飞赴伦敦,参加英国女王陛下的庆典,不过呢……正好张伯伦要来中国调停,于是他们转而迎接张伯伦,伦敦也就不去了。
所以事情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