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庄圆法师讲金刚经 >

第4章

庄圆法师讲金刚经-第4章

小说: 庄圆法师讲金刚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他人很小气、斤斤计较,你就看不顺眼,我告诉你,你可能很大方,可是你内在其实是小气的,你的大方只是为了要赢得别人的尊敬,是假的,你的本质是很小气,所以你才会看到别人很小气、斤斤计较的特质而批判;因为你所看到的,其实都是你内在观念的投影、你习性的投影,你要透过这样的因缘来自我警觉。
知道自己小气,那自我就渐渐能蜕变,你若说自己很大方却又在计较别人的小气,事实上你的本质是小气的,你请他几次客及他请你几次客,你都记的一清二楚,那你不是斤斤计较吗?
当下,你的那个空虚、你的不快乐就出来了。
我可以告诉你,你只要做一分这种亏心的事情,你的不快乐就会提高到十分,那做一分伤人的事情,它马上就反扑回报自己身上十分;但是你做一分善行,做一分慈悲的要让人家快乐的心及善行,那你要知道你有这样的起心动念,用慈悲为体而产生的作用,而去实践,你要知道,你做一分善心善行,你的不快乐伤口马上就减少十分,自己作为的因果律的运作就是这个样。
所以,止痛疗伤最有效的法门就是去创造别人的快乐,用慈悲的心去创造别人的快乐。老师所谈的一切法,这一生的现在及未来,有缘分享都是要创造众生的快乐。或许讲话很直接,让自我很强的人很受伤,但是我的动机是慈悲,是要创造他们真正的快乐。
老师是个快乐的人,我很少不快乐,处于任何境遇我都快乐自在,叫心安自在,这是老师衷心和诸位师兄师姐分享,这是快乐的秘诀,唯一的秘诀--以慈悲的动机发心去创造他人的快乐及拔除他人的痛苦且绝不创造他人的不快乐--疗伤、止痛、静心的秘诀!

第二章 如何达到身心全然的宁静,治愈身心疾患?

问:思维模式可以左右你身体与心理的状态吗?
答:怀有嫉妒、贪求以及太多负面情绪,会使人生中出现许多撕裂的伤口,形成病灶的根源!
2004年12月4日 中国 台北
讲座纲要:我们是要去看到问题的根源,去看到那个关键点,渐渐地我们才能让那问题消失,这是最有效的方式,这就是观照。除了这个方式以外,所有的方式,都是逃避这个问题而不想去面对。
机锋之一 往内看就是解脱 这是一条很宁静、清凉的路
我们身体会产生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生理上的病变都是源自于负性的情绪;事实上邪曲的心、不善的心就会导致负性的情绪。这些负性情绪会造成生理、心理上的病变,尤其现代人忧郁症、躁郁症、精神官能症等疾病,及各种身体上轻、重度疾病都是跟这些不善的心、邪曲的心息息相关,我们如果放任这种心不断发展,姑且不论来生如何,现在活着就已经够痛苦了,我们一直沉沦在痛苦里面,从来都是以苦为乐而不自觉,每天任由这些情绪在我们的内在不断运作,这些邪曲、不善的心就产生了负性情绪。
何谓负性情绪?就是这些让我们情绪很低潮、很不舒服、造成身体病变的思维与心情。至于正性情绪呢?则是因慈悲而感动或开心、喜乐的思维与心情;这些情绪是如法的,是本性在显露的一部分。
因此,如果这些负性情绪这么多,我们又怎能笑得出来呢?当这些情绪我们渐渐地不跟它认同,让它从我们的生命里面消失,我们就笑得出来了,那个笑不是表情的笑,而是内在从最深度的本性所显露出来的笑,它会让我们活得很自在、活得很健康,身心都健康。
是邪曲不善的心造成我们的痛苦,我们竟然完全不自觉地在这种情绪堆里一直转,所以我们当然痛苦。我们要如何去把这些以前一直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以苦为乐的思维与情绪,溶化而蜕变成清凉、喜悦、自在的正向思维而生活。往外看就是生死轮回及一切痛楚的路,往内看就是解脱、很宁静、清凉的路。
凡人都已经习惯往外看,往外看就会产生这么多邪曲的心、不善的心,而让我们的心静不下来,心静不下来就会充满着负性的情绪。何谓往外看?往内看?往外看就是自我运作的方式,往外看就产生比较,产生计较,产生我要打败别人,我要追求怎样的目标,达到怎样的目的。
事实上往外看就是欲望,欲望的客体会转换,所以有人要求名、求利、求得别人的尊重、赢得别人的重视,或求幸福、求快乐,或者要求解脱。
往外看要求解脱,可能吗?不可能的,你不可能因为每天持诵经典、念咒就能够得到解脱,你顶多只是在祈福罢了。但若持续持诵咒语却都没有感应时,你会失去动力,因为往外看就是欲望、是目标,一定要求得某种结论、结果,如果求不到,你就不会再那么认真往那条路上走。
所以往外看,才会有那么多的心,这些心都是你往外看,也就是说你的感觉都是在往外,你从来都没有一丝丝的空隙去看这个痛苦的根源,你只是在求乐,然而往外所求到的快乐事实上是在求痛苦。
因为你痛苦所以你要往外去求快乐,但殊不知当你在求快乐的过程中,事实上它里面的本质是痛苦的,因为你求到的快乐是那么的短暂,当那快乐消失,又是痛苦的反扑。
你工作好劳累,工作压力好大,你就追求让自己可以快乐的方式:美食一顿、住五星级饭店一晚、出国旅游、打小白球、做一些你认为可以让你得到快乐的事情。可是事实上那是因为你生命的无趣及痛苦,所以你才会想求得快乐,可是那个快乐是短暂的,因为那是你往外去求的。
你用力的东西,一定会放掉,因为你力量一定有限,你不可能永远紧握拳头,你一定有力量用尽之时;一样的道理,当你往外去追求快乐,当你的吃喝玩乐结束时,又是痛苦的开始,事实上那个快乐的消失只是更加彰显你痛苦的强度。
想想看周一症候群,工作压力很重的人到星期天晚上就开始心情不好了,星期一早上起来情绪低潮到无以复加,然后开始等待,等待下个周末快点来临,他只在等待周末快点来的过程中还有希望,可是因为等待,他的日子过得更慢。而星期六、星期日是快乐的日子,所以过得好快,星期一至星期五感觉过得更慢,但事实上是一样地时间在过,时间的意义是因为你对它的感受。
所以快乐的日子总是会过得比较快,痛苦的日子总是会过得比较长,这样看来,我们一生中真的是苦多乐少,为什么?因为我们在求快乐。在求时,事实上我们的日子总是过得更痛苦,当你希望快乐快点来到的日子,通常它来得很慢,而你希望痛苦快点离去的日子,那个日子会感觉开始放慢,而当快乐日子来时,你希望它停留,不要走得那么快,但通常它跑得好快,就是这个样子。
因此用这样的逻辑来推论,我们这一生是不是苦多乐少?快乐是那么的短暂,痛苦却是那么的源远流长,它几乎把我们围困得好苦,事实上这就是往外看的日子,往外看就是往外去追求快乐。你为什么要追求快乐?因为你痛苦,但是你为什么会痛苦?因为你追求快乐,当你在追求快乐时,你已经错过你身边的幸福、你身边的快乐。
我们的日子都是这样在过,所以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快乐过,我们常常忽略了眼前的幸福,然后去追寻还没有到来或在天边的快乐,所以才会产生当你失去时,你才会珍惜的遗憾。
失去你眼前的幸福时,你才会珍惜,但是这样的方式永远都错过了,这是凡人的方式。当父母和你在一起相处时,你又是会和他们大吵大闹,可是当他们离开了人世,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时,你却油然而升起自责与遗憾。为什么?因为我们永远在追求那个没有到来、梦幻中的幸福,这就是往外看运作的方式,当往外看时就会比较了。

机锋之二 我们执著、痛苦、不能解脱 因为内心还留有邪曲的种子
为什么你会追寻天边的幸福或还没到来的幸福?因为我们有梦,而我们为什么会有梦?这梦是来自于比较。我们永远觉得不满意现状,因为自我产生贪婪,不管贪婪什么都是贪。
贪就是欲望,客体可以变化,可是贪的本质永远都存在,是它造成我们的痛苦。那个贪是未来的,贪是一个梦,也就是说,人的自我是靠贪去喂养,靠贪婪才有力量。
贪,我们换个方式来讲,就是梦或者理想。人为什么要有那么多梦?因为梦会让我们活得很有力量,梦会让我们活得很踏实;梦是自我在思考、运作的一种方式,所以每个人都在织梦。
事实上对自己生涯规划的本身就是一种梦,当你没有生涯规划时,你会觉得生命跟槁木死灰一样没有生趣;槁木死灰意味着非常空虚,所以怕那个空虚就要开始寻梦,建筑自己的理想,我应该是怎么做才会让我开心、快乐。
这样的信息是往外看得到的,因为你在比较,人家是怎样过日子的,我觉得我应该过那样子的日子。如果我能那样多好,我现在住水泥屋,别人住小木屋,好羡慕。
但你知道吗?住小木屋的人他也许已经住腻了,他想住大木屋,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子在过他的日子。他永远不满意现状,他不满意现状是因为他有梦,否则你怎会怎能不满意你的现状呢?
梦想造成你不满意现状,但是不满意现状,你也会创造梦想,这是互为因果的。
当我们看到烦恼或痛苦时,不是诵经念佛或持咒就可以解决那个痛苦,一个有智能的人,会继续去发掘为什么会造成痛苦的关键点,很深入地去观察问题出在哪里,当你能深度地去观察问题的关键点,你渐渐就能让那问题消失,而不是逃避问题。
有人是逃避问题,所以他内在不想去想,也不想去碰或面对自己的问题,这是凡人向来惯用的方式,就是逃避问题。有人是更加深了问题,因为他是用对立的方式来解决他的问题,他每天开始念咒或者去庙里祈求,和神祇交换条件,反正他就是希望他的付出能得到回收。
他每天供养神祇,甚至养小鬼去交换条件,他要得到他的梦,他要实现他的梦,这是凡人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才会那么多人买彩票,因为他们都有梦想。事实上他每天都可以过日子,可是他不满意他的生活,所以每次彩票开奖时,就有多少人在那边期待,每次希望落空后,他都继续去买,这是人生的痛苦。
但是凡人为什么都用这样的方式在运作?因为他没有看到问题的根源,我们是要去看到问题的根源,去看到那个关键点,渐渐地我们才能让那问题消失,这是最有效的方式,这就是观照。
除了这个方式之外,所有的方式都是逃避这个问题而不想去面对,或者用另外的方式要去实现自己的欲望,实现自己的梦想,事实上那都不能解决问题,往外看永远都是如此,周而复始。你说他痛苦吗?他很痛苦,这就造成活着时的痛苦轮回,死亡只是换个方式轮回而已,还是一样在轮回。
所以我们要面对的是痛苦为什么会产生的关键点,当我们能真正地沉淀,全然地去剖析这个痛苦的根源,而不是头脑的运作:听老师在讲道理,觉得很认同。
老师常说,你要亲证,亲自去检验它,亲自去把老师所分享的道理做很深入地消化、吸收,跟你生命的经验去连结,你才有可能把问题解决,这是不二法门,这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否则痛苦永远存在,问题永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