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寇 >

第80章

逐寇-第80章

小说: 逐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健柏再次跪地拜谢,众人弹冠相庆。

“对了!健柏,你们既然有了根基,之前的诸位殿下起兵时,你们为何没有响应呢?”罗三叔问得很冲,可在场众人,包括赵健柏在内,全都神色自然,他们都知道罗三叔没有别的意思,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问题。

对于袍泽,哪怕是初次见面,彼此间也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哪怕军队本身已经不复存在,可这种像灵魂般不可捉摸的东西,早已深深烙印在每一名士兵的心中。

这就是霸王打造的部队,这就是逐寇军。

“如何不想?可每次都被那吴家拖住了手脚!”赵健柏咬牙切齿,恨恨地道:“入山的民众多达三万,山里产的粮食根本没法养活,没有吴家的支持,我们甚至撑不过三个月。可恨这伙儿商贾,他们将我等视为私兵,按月供粮,除了给他们护卫商路,根本不准我们擅自行动,没有粮食,我们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可却……唉!总不能看着三万多忠烈遗属活活饿死吧!”

悲壮的逃亡之旅,他们失去了爱戴的将军,却接过了将军遗留的重担,守护这三万多烈士遗属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哪怕忍辱偷生、哪怕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

说到这里,赵健柏忽然有些担心,他含泪心虚地问道:“殿下,您手上的粮食……够不够?”

众人一听,彼此相顾,同时大笑起来。

刘枫对世家本身并无好感,他之所以协助周家吞并郑家,就是因为周家信守诺言,倾尽全力资助卧龙岗。不仅四营将士粮饷全包了,每月每寨还额外送来四万石粮食,作为军需储备。

本月的定粮前日刚到,加上卧龙岗自身的积蓄,足够养活铁枪营这三万多人。

况且从即日起,铁枪营归入了卧龙岗的麾下,也在周家包办的范围之内呢!

下个月要送整整十六万石定粮,周雨婷一旦知道了,不知会是何种表情。刘枫有些想笑。估计压力会很大,不过应该问题不大,原因嘛,又多了个吴家让他敲诈,够那伪娘乐呵的了!

想到昨晚郑文隆走时,脸上那副爹死娘改嫁的惨淡表情,刘枫忍不住真的笑了。

今儿个一早,他派明月去找铃儿打听,郑家整整让出了一半家产和七成商路,才勉强获得了与周家合作的“转包合同”。换句话说,周家不仅提前收回了资助卧龙岗的成本,还大赚特赚了一笔,成功实现了双赢!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刘枫是很讲原则的!若今后周家真能一如既往地支持他走到最后,那刘枫自然也会履行“天下第一世家”的承诺。

粮食问题解决了,赵健柏不由心头火热,急急问道:“不知殿下何时举事?”

众人不由竖起了耳朵,他们早就想问,可素知主公心思缜密,深谋远虑,他不主动说,那便是问了也白问,难得今日有个愣头青出头冒尖,一个个儿等着看好戏。

刘枫淡淡一笑,反问道:“忠勇、义山揭竿时,实力如何?进展如何?”

李行云捻须答道:“义山王盛光,忠勇江梦煊原本都是本地豪强,当年他们投入我军麾下时,各有三千士卒,然其不愿空等岁月,卷了军资武备脱离我等独自起兵……”

李行云没说透,可大家心里明白,这是一场失败的投资和赤裸裸的背叛,极大地损伤了骁骑营的战争潜力,同时也敲响了警钟。自此之后,他们再没有收容过任何草莽势力,宁可起兵时兵微将寡,也要保持部队的纯洁。

他接着说道:“自其起兵,半年光景便聚众数万,横扫半州之地,然其后多年却再无进展,甚至隐有颓势,如今只怕是愈发艰难了。”

刘枫笑道:“先盛后衰,诸君可知缘由么?”

罗三叔沉思片刻,斟酌道:“他们没有我逐寇军的大义名分!无法号召人心!”

吴越戈大咧咧道:“那俩个土鳖,一看就不是打仗的料!”

章中奇冷哼一声:“目光短浅,只会窝里斗!”

李德禄思考最久,正色道:“是因为世家的牵制!岭南大量的百姓都是世家的佃户,青壮若从军,一家老小都会饿死!”

………

刘枫微笑着,等众人一一说完,最后看向武破虏,大伙儿也顺着目光一齐望过去。

武破虏面无表情,眼皮都不抬,随口说道:“因为南方的百姓还不够苦……”

众人又惊又怒,正要发作,却听刘枫哈哈大笑,不由愣住,惊疑望他。

“就是因为百姓不够苦!”刘枫面不改色,坦然迎向众人的目光,“岭南因为三大世家的关系而得以保全,百姓未曾遭受鞑子铁蹄之苦,人未有拼死之心,皆存自保之意,所谓振臂一呼,万众响应,不过是个笑话!”

众人默不作声,细细品味着这句话,眼神闪烁不定。

刘枫一一扫过众人,沉声道:“如今时机未至,我们要等!”

众人异口同声:“等什么?”

刘枫霍然站起,目光冰冷,言词铿锵,透着坚决和冷酷。

“一等运河开凿,南方百姓首当其冲,深受荼毒之后,方有拼死之心!”

“二等义军式微,让所有的百姓都看到,都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去其自保之意!”

“三等世家胆寒,压力越大,他们的求生欲望就越强烈,就越需要我们,将来就不会给我们使绊子!”

“第四么,当然就是等我们自己强大,我等如今已有周家全力支持,钱粮丰足,又独占五岭三矿,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刘枫越说越激动,在屋子里急速地来回走动,激昂得像是在发表战前动员,“时机一至,内有万事俱备之周,外有万众一心之势,何愁大事不成?”

众人听了心怀激荡,倍感振奋,惟有赵健柏长叹一声:“只是苦了此间百姓……”屋内气氛为之一滞。

刘枫缓步而来,目光一瞬不瞬地盯着他,语气凛然:“鞑靼全族不过五百万,汉人足有八千万,江山易主,社稷不保,谁人无过?谁人无责?——谁人无辜?”

在这一刻,深埋灵魂最深处的一个念头浮上心头。在这一瞬间,他心中的志向已然远远超越了父辈的高度。与之相比,父母之仇、亡国之恨都显得那样渺小,甚至千千万人头落地都不足以掀起一丝波澜。

他想到了华夏五千年的一场场浩劫,想到了炎黄大地所遭受的一次次磨难,曾经的辉煌和漫长而无休无止的屈辱,就像两条鞭子,无情地拷问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威力之大,足以让任何读史之人惭愧地低下头去。

从前的他,只能长叹一声,黯然合上历史书。可是今时今日,此时此地,他动了心思,他想要做些什么了……

他不敢奢求能够彻底改变,可即使只是一次小小的推动,即使只是一次无望的尝试,即使要历经无数磨难,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也觉得值。

世上就是有这种人,看似玩世不恭,或者漠视一切,却能在一念之间规划一生的轨迹。武破虏就是这种人,其实,刘枫也是这种人。

赵健柏第一次面对刘枫的威势,只觉那淡漠的眼神、冷酷的话语,仿佛地狱里的妖风,裹着刺鼻的血腥气,直吹进他灵魂里。他一瞬间明悟了,他深知此念诞生在上位者的脑海里,意味着什么?更知道此言从爱民著称的红巾大帅的口中说出,又意味着什么?

他从心底里感到恐惧,仿佛下一秒就有漫天的腥风血雨扑面而来,令他悸动,令他颤抖。

这就是霸王的后人么?

不!从前的霸王像是浩瀚无边的大海,时而平和如镜,时而怒涛汹涌,让人感佩,让人敬畏,更让人景仰。而眼前的少年却像一柄利剑,无论出鞘与否,无论外表质朴还是华丽,剑就是剑,是凶器,天生就是要杀戮的。

这个念头,让他下意识后退了一步。他完全明白了:霸王是英雄,而他不是!他心怀天下,但却漠视黎民,他秉持大义,却又不择手段,他更像是——帝王。

这就是他要终身侍奉的主公吗?

尽管心中抗拒、百般不愿,可他却不得不承认,刘枫,不!主公的话是有道理的。

汉人若不主动低下头颅,天下有谁能为他们带上枷锁?汉人若是挺直了腰杆,世间又有谁敢挥起皮鞭?

可如今已是枷锁在喉,皮鞭加身,亡族灭种之祸就在眼前。

他似乎已经看见了,刘枫立于巍峨山巅,指着天下苍生命令道:“死亡,或者抬头挺胸地站起来!”

环顾四周,众将面色平静,神情郑重,没有震惊,更没有半分惶恐。他们已经不再是霸王当年的逐寇军了,他们被新主公的思维侵蚀了,他们……变了。

我要不要改变?这个问题摆在他的面前,没有时间犹豫,也没有别的选择。

片刻之后,赵健柏最终叹息着伏下身躯,无声地拜倒在刘枫脚下。有些事必须要有人做,哪怕他不是英雄,有些牺牲必须要付出,哪怕是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他没有看见,刘枫俯视的目光中,除了欣慰和满意,更多了一丝复杂难明的神色,似歉然,似愧疚,又似决绝。

这时,武破虏忽然抬头问道:“主公,你猜义军能撑到几时?”

刘枫不假思索地竖起三根手指,言之凿凿地道:“三年整!”

“嗯?”众人再次惊疑,齐问:“主公何以这般肯定?”

刘枫收指握拳,格格作响,森然笑道:“因为我只需要他们撑三年!”

…………

后世长篇话本《高祖轶事》记载:兴统一十二年元月初一,高祖一统五岭群雄,志得意满,意气风发,浑然不知祸之将至……

第084章 【皇城郊外】

秋尽冬来,腊尽春回。日子一天天过去,如今已是兴统一十五年的夏天。五更时分,东方射来第一缕微光,照耀在上京明德门的城楼上,两个浮雕篆字闪闪发光:长安。

这座古老的城市注定是不平凡的。大华故都,大狄皇城,天下唯一一座名字与城牌不符的城市。

长安,瀚海沉钩般的两个字。大狄开国元年元月岁旦,兴统皇帝海天亲口颁下谕旨,定都长安,改名上京。城名虽改,可他却保留了城楼上的“长安”二字,以及斜插其上的一支金箭。

这支箭,是兴统皇帝,当年的海天大汗本人,在率军入关,兵临城下时,亲手射上去的。象征着改朝换代,入主中原的决心与意志。天地可鉴,他确实做到了。

十五年过去了,当年的那支雕翎狼牙箭早已腐朽不见,如今城楼上的这支箭,是依照原形用黄金重铸的。皇帝明旨:让它永远钉在长安二字中央。抬头可见,为的,却是让天下万民不敢抬头。

城外官道,队队狄骑踏尘而来,鲜衣怒马,坚甲利刀,甚是剽健。大旗迎风猎猎,各色凶禽猛兽张牙舞爪,直欲飞腾扑出,让人莫敢逼视。

官道两侧竖着几栋小楼,客店、酒楼、车马行,数店连号,都是这几年新崛起的大商户柳家的产业。

此刻,客栈里早起的人们,顾不得可口的面点汤包,一个个儿的,撅臀扒窗,向外张望,有细心的人数着,一夜之间,已经过了三路人马,算上昨天来的,大狄分驻七州的大督帅就要全员到齐了。

车驾绝尘远去,人们面面相觑。几个外地途经的客商更是浑身发抖,心中惊恐万分:这是要干甚么呀?

一个绸衣裹身的痴肥客商,脚下打着摆子,牙齿咬得格格响。半晌,他挥手赏了伴当一个嘴巴子,叫道:“你傻啦?愣着干啥呀?还不赶紧地收拾车马!”

伴当捂着脸哆嗦,“是是是……小人这就服侍老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