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寇 >

第224章

逐寇-第224章

小说: 逐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局就已失去了控制,在“不胜即死”的严峻形势逼迫下,鄂尔兰和赵濂不得不作此英明决断。毕竟,论起大兵团步骑协同野外交战,又有谁自认可以超越原逐寇军第一大将呢?

其后八日,双方你来我往,各显其能,关中平原上刀光剑影,火星四溅。

狄军主攻,联军也主攻。超过40万的大股骑兵部队在京畿地界上往来奔驰,互相迂回包抄,彼此打击侧翼,意图形成局部优势,大量杀伤对方有生力量。漫长而庞大的步兵阵线或聚或散,时进时退,大大小小的遭遇战、伏击战、阵地战,偷袭战……令人眼花缭乱,更令人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在短短八天内发生的。

八天时间,总计三十八次交锋,伤亡总数超过二十万——打疯了!为了胜利,双方都成了不折不扣的疯子!他们做的都是同一件事——用尽最后一分力气,将对方活活掐死!——在自己被对方掐死之前。

作为楚国骑兵指挥的大行家,罗三叔瞪着两只铜铃般的眼睛紧贴在地图上,顺着一条绿线的轨迹同步移动。蜿蜒曲折的箭头,在穿过纷乱的地形以及乔方书黑亮的后脑勺后,突然一个回马枪,准确无误地击中黑线中段。

“好一招‘打蛇七寸’!”罗三叔大声叫好:“这是老屠的拿手好戏!这时机、这火候——真他妈绝了!”

老屠,是从前逐寇军那会儿,大伙儿对屠天煜的昵称。时过境迁,曾经的老兄弟如今已是不折不扣的敌人。他话一出口就已惊觉不妥,不好意思地挠头憨笑,偷眼去看刘枫,后者正盯着一团密密麻麻的黑线发怔。

“难道这是……”

“这是圈套!”周雨婷接过口去,“天下哪有绕着圈子溃败的,这是拖兵计,牵制青海铁骑,他要先打步兵!——借过!”她奋力挤开张大虎肥硕的身躯,伸手在地图上连点两下:“这里,还有这里,若我指挥,每绕一圈,都撤去一哨兵力,就躲进这两处山谷里,追兵过后再出来汇合,直捣黄龙!”红袖翻飞,粉拳用力砸中一团黄色,象征大华皇帝的龙头标记赫然其上。

“妈的!原来如此!”

“妙计!妙计!”

“这他娘的谁想得到?”

周雨婷的分析顿时引来一片感慨赞叹。个别洞彻人心的机灵鬼趁机大叫:“王妃了不起!”周雨婷瞟他一眼,连眼睫毛都在笑。

“计划虽好,屠天煜没那么容易上当。”武破虏若有所思,枯瘦的食指轻轻一点,“你看联军主营的位置,两天前在这里,现在到了这里,那是华山外延的山区,骑兵进不去!——他已经识破了。”

周雨婷秀眉微蹙,沉吟有顷轻轻点了头。众人哦地一声议论纷纷,“啧啧啧”的轧嘴声此起彼伏。

势均力敌!旗鼓相当!很好,这一战过后,天下都将知道,海兰坤,屠天煜,谁才是大狄当朝的第一名将!

王擎苍忽然拍腿大叫:“操他妈的,好险!——幸好这两只妖怪没来咱楚国,否则年初这场仗,我看要糟!”

“老王说的是啊!——跟咱们对上的,都是些虾兵蟹将,顶个毛事儿!这二位,才是真正厉害的对手呐!”罗三叔立刻随声附和。

“咳咳……”

有人轻轻地咳嗽,众人看去,却是朵里尔和沙克珊,讪讪地站在那里好不尴尬,这才想起,刚才的一番话,把他俩当面扫进了“虾兵蟹将”的范畴,这叫人情何以堪?——降将,也有尊严!降将,也要人权!

“呦!对不住!——咱是有口无心,二位将军千万别见怪!”罗三叔一边道着歉,自己却哈哈大笑起来。

“哪里哪里……”面对楚国军中第一大将,二位前大督帅唯有苦笑,哪敢真的“见怪”?

他们心里也清楚,罗三叔确实是有口无心的,大伙儿这是太投入了,包括他们自己,面对这场兵家盛宴,不也是一头钻进去了么?

兵家盛宴!确实是兵家盛宴!

所谓旁观者清,在无关直接利益的情况下,尽情欣赏两位指挥大家的决死交锋,名将与名将宿命般的碰撞,人人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精彩!过瘾!

尤其是铁浮屠与青海铁骑之间的同族对决,刘枫甚至产生错觉——这他妈就是一场德比交锋的同城大战啊!

对,就是这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刘枫仿佛看见一大群狂热的球迷,围着十四寸黑白小电视看世界杯决赛,明明不关中国毛事,可却一个个脸红脖子粗,激动得好似最终实现了共-产-主-义……

晃去脑海里胡思乱想的杂念,刘枫只觉耳中嗡嗡直响,每个人都在指手画脚发表意见,脚下忽然一阵剧痛,忙一低头,却是娇小玲珑的江梦岚,够不着要看的位置,将楚王殿下的大脚丫子当凳子踩……

真他妈乱!

忽然,刘枫留意到一个人,武破虏,正把手搁在地图上小心地丈量,眼中尽是专注与郑重。

“怎么了破虏?——有发现?”

“有古怪!——殿下您看,这是屠天煜的步兵本阵,两天前在这里,一天前移动到这儿,现在到了这儿,每天都向同一个方向移动五里,要做什么?”

楚王和兵部尚书,楚国公认最强的两位用兵大家,同时关注一个细节。这现象立刻引起了大伙儿的注意,不约而同闭上嘴巴看过来。

“诱敌?——不像!五里一退,傻子都知道有问题。”楚王浓眉深锁,喃喃自语。

“莫非是钝刀割肉,寸进欺敌?”武破虏一语而惊,忙看周边狄军,方圆二十里内,竟然没有一条黑线,他的脸顿时黑了下来。

这下大家都来了兴致,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猜测屠天煜此举的真正用意,一个提出猜想,立刻就有人反驳,晓晓置辩,滔滔不绝,争得唾沫横飞,面红耳赤,可却越辩越糊涂,始终不得要领,包括刘枫和武破虏在内,没有任何人可以一举说服所有人。

楚国高层不由大感丧气:置身事外,群策群力,却依然无法参透玄机,屠天煜用兵,竟已到了这个程度吗?

这时,公认最没有军事才能,且一直没有开口的工部尚书赵铁锤,忽然怪声怪气地说道:“额……今天上午,并州有一批走私硫磺走水路过来,我亲自验的货,严重受潮,全都废了,被我一点儿不剩全退了回去……”

一堆文臣武将傻看着他,不知他为何要在此时说这题外话,只听他慢慢悠悠继续说:“那走私贩子哭丧着脸,指天骂地,左一句‘鬼老天,又打仗又下雨’,右一句‘一个月白忙活儿了,回家怎么向老爷子交代’……”

“我说赵老,闲话不行咱换个地儿说去,您老瞅瞅,这是说闲话的时候吗?”罗三叔老大不耐烦。

赵铁锤好脾气地看了他一眼,一拂雪白长须笑道:“从并州南下必走黄河,一个月前出发,今日辰时到达,这张图是八天前的,路上又要花三天,也就是十一天前,这船在哪儿?”

“司隶!三门峡!——他路过了战场!”刘枫恍然大悟。

武破虏也惊醒过来:“又打仗又下雨……打仗…下雨……莫非……”他立刻对照地图,接着猛甩自己一巴掌,“妈的,果然在洛水岸边!——陡降暴雨,河水上涨,这狗娘养的之所以一寸寸地挪窝儿,不过是移营上游,以避洪汛罢了!——难怪咱们猜破头也猜不到了!根本就没有玄机!真他娘邪了门儿了——赵老,真有你的!”

即便两次面临绝境,武破虏也一向从容镇定,此刻却骂骂咧咧拍腿捶胸大为失态,叫人瞧着说不出的好笑,又想到满朝文武猜了半天的所谓玄机,竟是如此狗屎的缘由,这个乌龙摆得当真离谱……不觉纷纷失笑出声,继而哈哈大笑,满殿欢声豁然。

“咱们都是着了魔了!哈哈哈哈……”刘枫仰天大笑。

“谁说不是呢?真他娘的操蛋!哈哈哈哈……”文臣武将们轰然大笑,男声豪迈,女声清越,混在一起,当真不同凡响。

“不好!大王他们疯了,快走,咱们告诉夫人去!”宫女们心惊胆颤,花容失色,继而掩面飞奔,落荒而逃……

片刻之后,林子馨带领卧龙医馆的郎中们冲了进来……

第254章 【苦等一夜】

笑过闹过之后,大家又全都坐定下来。脸上的笑容犹未退去,望向刘枫的目光中却满是欣慰和敬佩。——为了他的运气。

与大狄签署停战,这个没人看好的决定,如今却成了最英明最实惠的选择。试想,眼下潼关门前这乱局,看似战况激烈,其实还是个平手,可时间一天天过去,不分胜负就是大狄的胜利。以目前的情况看,胜负未定,可大狄破都灭国,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了。楚国如果至今陷在这泥潭里,非但捞不着丁点儿好处,更是把全国的命运去赌别人的胜负,哪有此刻揣着鼓鼓囊囊的钱袋子坐山观虎斗来得痛快?

话说大王的运气,真不是盖得!——肯定是运气!谁能猜到陈霖华他们三个公费旅游也能立此擎天之功?真成活神仙了!

对于这种论调,刘枫却另有说辞:“我知道,你们当我是押宝,其实不然!——确实,我猜不到此战胜负,之所以与大狄停战,不过是最稳妥的做法。你们想一想,如果大狄胜了,我们明哲保身,又实得徐扬二州之地,还能落个‘见利不忘义’的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退一万步讲,大狄若是败了,真就灭国了,那么……天下没有大狄,《临淄和约》便是一张废纸,我们届时也大可以再度参战!”

“但是我本人的意愿,并不希望狄戎就此灭亡。你们不要那么惊讶,这是真的。不错,楚国若是全力北伐,我有信心一年内推翻大狄!注意,我说的是推翻!不是取代!诸位,我要提醒你们,我们的目标不是推翻大狄,而是夺取天下!——大狄若仓促灭亡,察合津和赵华无力继之,甚至为争夺关中,他们彼此也必将兵戎相见。届时,失去中央皇权压制,又没有足够强大的新势力震慑与吸纳,北方和关外残余的鞑靼诸侯也定会趁势并起,以楚国目前的实力,破敌事易,守境实难,这场席卷天下的战乱十年难平,鹿死谁手也未可知!我们何苦为之?准备不足,一时冲动,陷天下于水火,羁本国于两难,不仁亦不智!”

“这是往大里说,光从眼前看,楚国若是参战,只有荆州战场可打,打赢了也只得个荆州,放他们过去,荆州就是白捡的!——再说了,我们死活配合作战,他们攻占长安,继而虎踞关中俯视天下,与我有半分好处?不如像现在这样,让他们痛痛快快打,不论胜负,全都元气大损,若两败俱伤,我们更能渔翁得利!假以时日,楚国国力充盈,大可步步为营,蚕食而稳取天下——如此才最符合楚国的利益,也是天下苍生之幸,诸位看呢?”

这又是另一番道理,群臣相顾愕然,竟是瞠目结舌,哑口无言。

沙克珊和朵里尔显得尤为震惊。这二位,是主战最积极的。不为别的,最怕大狄翻身把帐算的就是他们。恨不得楚王倾尽全国之兵,两面夹击,趁他病要他命,一举将大狄彻底推翻永绝后患。

可是,楚王却拒绝了,甚至独排众议毅然停战。二人扼腕叹息之余,不免暗自腹诽:目光短浅,大事惜身,小利亡命,不纳忠言,刚愎自用……

直到此时此刻,楚王殿下亲口解说,娓娓开言,从小说到大,由远说到近,稳立堂皇大道坦言利弊得失,独窥一战胜负反观天下兴衰,竟是说得句句在理,丝丝入扣,二人这才如梦初醒,方知自己才是“目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