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寇 >

第218章

逐寇-第218章

小说: 逐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除了武破虏这一路之外,其余的楚国军队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又怕是诱敌,也不敢擅自追击,因此全都选择了固守防线。

而武破虏就没那么客气了,他一面通报各路人马,一面指挥大军紧跟狄军的脚步,迅速接管了整个荆州。同时向广信传讯,请楚王回驾主持大局。

虽然同为反狄联盟,可察合津和大华的偷袭却瞒过了楚国阵营,楚国对此作何反应,是否趁势发起北伐,这样的重大决策,即便是武破虏也不敢擅作主张。

毕竟,楚王已经醒了。

当年二月初,几乎就在楚国与大狄签署停战协定的第二天,和约中的内容已在有心人的推动下传遍天下。

大狄国内,所有忠于皇室的诸侯、贵族、边将纷纷松一口气,咬紧牙关紧赶慢赶地率军往上京飞奔而去。同样的,那些摇摆不定的中间分子闻讯也不由叹一口气,心不甘又情不愿地动员起手上那一点点可怜的兵马,敲锣打鼓却又慢慢悠悠地踏上进京勤王的伟大征程。

这几乎是天下共识,只要在这个关键时刻,强大的楚国再墙倒众人推的加一把力,大狄必将灭亡无疑。

幸运或者不幸的是,楚王没有这么做。

对外,楚王宣称是情报传递上的误差,让他错过了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而已经白纸黑字签订了的和约,让他无法再度兴兵,以至失信于天下。为此,他甚至下发了罪己诏,痛陈自己中计失机的错误,悔意甚诚。

大部分的百姓都相信了这样的说法,既为国家错失良机感到万分可惜,又为自己君王的诚实守信感佩无已。有识之士就没那么好糊弄了。他们下意识地肯定,这绝不是真正的原因,却也没有多少人能够猜透事情的真相,包括楚国朝堂的高层们,也一样满腹疑惑。

他们只知道,情报传递的误差已被主动投诚的沙克珊弥补,甚至包括沙克珊在内,刘彤、孟大牛、穆文……几乎所有人都劝说刘枫趁势进兵,借着大狄的这场祸乱一举夺取天下。

可是,刘枫依然拒绝了。他独排众议选择与大狄达成停战,条件倒是开得比较高,要来了整整二州之地。群臣众将纵使心有不甘,却也多少解了气。

按照和约规定,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徐州和扬州的留守狄军分批撤离,虎翼军的薛晋鹏、杨胜飞部随即接收了地盘。楚国的版图兵不血刃扩大了三分之一。如果加上武力夺取的荆州和青州,那更是扩大了一倍有余。

更重要的是,楚国的领土真正连成了一体,青州,再也不是孤悬境外的一块飞地,军队和粮草都能从陆路直接运抵,速度虽然没有海路快,但是运力却是成倍增加,这对于缺粮的青徐百姓来说,不啻于天大的喜讯。

另外,太子乾昊软禁二位大督帅,卷走了二州四十万讨伐军主力,因此几乎所有的军人亲属全都举家北上,无形中为大狄挽回了巨大的损失。

可是同样的,不少边境地区的百姓趁乱翻越国境,投入楚国的治下。原因无他,眼下的大狄不但兵祸横行,更在遭受饥荒,而天下唯一不缺粮食又坐享太平的,只有楚国。

二月十五,楚王率军从临淄出发,从陆路南下回归广信,顺便巡视新纳入版图的领土。随行护驾的兵马,除了铁卫营外,还包括刘彤的无颜军铁骑、穆文的新编虎卫营、沙克珊的新编熊骑营。

——出于沙克珊老祖父的建议,与其迁走所有的鞑靼族军属,不如将他孙儿的部队全都调走,节省民力,也是一样的效果。

楚王从善如流,同意了。

经过整编,临淄城的十七万降军被筛选淘汰了一半,同时把汉族的步兵和骑兵分别挑选出来,作为预备兵补充到了永胜军。最后,沙克珊麾下则保留了五万名纯鞑靼人组成的骑兵部队。番号——熊骑营。

这并不奇怪。便是灭亡元朝的明军,麾下也有投诚倒戈的蒙古骑兵。虽是同族,但分属不同部落的他们,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归属感,他们就像游荡在草原上的狼群,只要你始终保持比他们强大,慑之以威,许以厚利,他们手中的弯刀也不介意挥向自己曾经的同胞。

这次南下,刘彤的无颜军和穆文的虎卫营都是正经护送,而沙克珊的熊骑营则是顺路而已。

沙克珊和朵里尔,这二位都已划归山越统领江梦岚的麾下,官居副统领,以弥补山越军没有骑兵的劣势,同时也避免汉胡矛盾而使其遭受不公正待遇。也就是说,他们未来可能面对的假想敌,不是察合津的青海铁骑,就是大华国的黄龙军,相信他们到时也必不会手软。

负责镇守青州的,则是孟大牛的新编永胜营和戴龙魁的玄武营第二舰队。总计十五万步骑,三万水军。

此外,田筠驰凭借此次完美协调两军的出色表现,以及双方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被破格提为东莱郡守,总揽青州战后重建等民生事宜。——至此,这位账房先生的儿子,以20岁之身,正式成为开府建衙的封疆大吏。在他同一批的学员官中名列第一。

大军经过徐州,负责驻守的杨胜飞杜寒玉夫妇率军接驾。这二位已年余未见刘枫,相见之下自然倍感亲切。谈笑间说起当初的往事,无不唏嘘感慨,一笑尽欢。

刘枫就像一根接力棒,交到了杨胜飞和杜寒玉的手里,刘彤和穆文就此拜别回军。青州,是他们的主场,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他们的盟友,在这里,他们的战斗力无疑能够更好地发挥。

没有做太多的停留,楚王必须尽早回归国都。三日后,王驾穿过整个徐州,护驾的重任移交给了薛晋鹏,又过十日,出扬州而入岭南,罗三叔的骁骑营、乔方武龙牙营早已恭候多时。

六万铁甲钢刀,挎弓背箭的骠营铁骑,给沙克珊和他麾下的鞑靼族骑兵造成了巨大的震撼与冲击。一路上,他们始终存留了一丝微弱的骄傲,除了大长公主的无颜铁骑之外,自己定是楚国最强大的骑兵部队。可如今,数量和质量都被超越,最后的一块遮羞布也荡然无存,心中留下的只有深深的敬畏。

第247章 【奏凯还朝】

靖乾三年三月初一,远征在外的楚王终于凯旋荣归。广信城狂热的民众欢腾如沸,香花醴酒,以迎王师,自然不在话下。

整个广信城张灯结彩,鲜花铺地,大军过处,观者如市。人人都在议论这场来的突然,结束也突然的战争。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面对百万强敌,能够保持不败,使国家依然存在,那就是伟大的胜利。眼下非但如此,版图还扩大了一倍,那真是不得了的大捷了。

楚王的王驾招摇而过,沿街百姓欢声如雷,紧随其后的羽林军骁骑铁卫更是迎来了铺天盖地的鲜花和掌声,不断有热情的百姓冲出队伍,将煮熟的鸡蛋、冒热气的面饼、水灵灵的瓜果,一个劲儿地塞在年轻士兵手里,甚至有大胆的姑娘搂住陌生士兵的脖子亲吻他的脸颊,欢笑和口哨四起。——这是风气开放的楚国特有的风景。

再往后,沙克珊的熊骑营,朵里尔的狼骑营,这些左耳上有两只耳洞的鞑靼人,同样引来诸多异样的目光。这二位,曾经是高高在上的大督帅,如今却甘愿成为楚国的一名营主,这不得不让人感叹,楚国崛起之迅猛,实在出乎太多人的意料。这种突如其来的惊讶太过强烈,以至于让人忘记了要扔臭鸡蛋……

更让人欢欣鼓舞的,是王驾上与楚王并肩的女子。居然是三年前落水失踪月夫人,老天爷,她竟安然无恙!

广信城里的百姓,有不少都是当年信丰岸边获救的幸存者,为了月夫人的不幸离世,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几乎家家户户都为明月供了牌位。如今乍见恩人当面,无不拜倒在地,喜极而泣,谢天谢地之声不绝于耳。

车驾上,明月激动得站了起来,频频向百姓们微笑挥手,想起这三年来的颠沛流离,不觉也是泪流不止。及至入宫,林子馨早已恭候多时,姐妹重逢,各叙离情,不由再掬一捧泪。周雨婷也赶来了,得知明月归国,她欣喜若狂,可又听说她因此受伤不育,闷闷不乐,好久说不出话来。

大捷,自然少不了论功行赏。自古以来对战功最好的奖励,莫过于官职与爵位。

荣立头功的武破虏,因为位极人臣,升无可升,因此得到了爵位封赏。他原来是开国子爵,这次跳一级,受封开国侯,成了楚国目前爵位最高的人。

其后章中奇、王五仓、程平安、黑狼等前线有功将领,以及张大虎、赵铁锤、周雨婷、乔方书等留守广信的后勤人员尽得封赏。

遍赏群臣,令人大感振奋,而紧接着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人事变动,更是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谈资。

首先是在羽林、龙骧、虎翼之后,又增设了三大军团,任命了三位统领。事实上,他们早就有统领之名,不过那时只是名义上的,今日才是名至实归,正式成为楚国逐寇军的一份子。

第一位的是山越军统领江梦岚。麾下除了山越军本部,还有熊骑营和狼骑营两支鞑靼骑兵。总兵力二十万。抛开战术层面的差距,单就战斗力而言,堪称楚国最强军团。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族内共议,所有的头人一致表决通过,山越一族所辖的四个郡正式并入楚国。几年来,楚国对于山越人的爱护与扶持有目共睹。更重要的是,楚王只收回了地方行政权,以及一部分的立法和司法权,却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他们的军权和民族自治权。

主权归属的变更,对于他们目前的生活而言,可谓毫无影响。因为他们的政法文教、农商医卜、膳食衣饰,原本就是依靠楚国的供给,他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有好日子过,他们就甘心情愿拥护你的统治。

第二位的是铁骑军统领刘彤。驻地徐州,麾下除了无颜军旧部外,还包括杨胜飞的忠武营和穆文的虎卫营。经过战损补充后,总兵力将达到十五万。

对于这样的安排,大伙儿心知肚明,除了收到旨意的穆文苦着一张脸外,所有人都露出了善意挪揄的笑意,明月更是肆无忌惮吵着要早日喝喜酒。

第三位的是永胜军统领孟大牛。这位老资格的农民军领袖自有一套原班人马,刘枫只是在粮草上予以补足,同时将玄武营第二舰队划归他指挥。即便如此,也把老头子乐得屁颠颠的。原因无他,曾经的老对手沙克珊,如今只是副统领营主,而自己却是响当当的正牌统领爷,结结实实压他一头,咸鱼翻身,怎不叫他老怀大畅?

除了这三个新建军团。原有的三大军团也进一步扩充,超过半数有实战经验的屯田军转制补充入正规军,使三大军团在兵力上都有了显著加强。

最后也是最特别的人事安排。则是楚国设立了国教——红莲教。拜的不是别人,正是下凡救世的火德星君,也就是备受爱戴的楚王本人。

教主,自然是青莲教教主洪涛炎了。老神棍和蓬莲圣女两口子绞尽脑汁,将原来胡拼瞎凑的教义改头换面,突击写了一本《红莲真经》,作为红莲教镇国济世的宝典,趁热拿出来糊弄人。不想竟也大有市场,短短一月间,教众已不下百万。

对于这个问题,刘枫是有深思熟虑的。

为什么中华民族一直逆来顺受,软弱可欺?究其精神根源,讲究以德服人,以礼治国的儒家思想当仁不让,实可谓第一祸首!因此,刘枫借着战乱四起,文教不兴的势头,在教育层面已将其废弃,将来如果成功问鼎,继而推广全国,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