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寇 >

第189章

逐寇-第189章

小说: 逐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我们根本就没空去干这个,只是每年定期捉出一两只出头鸟罢了。可就是能镇得住歪风,不为别的,因为他们知道,供奉高来高去,形同鬼魅,他们——怕!”

红鸾鹂声燕语,娓娓道来,由小慢慢说到大,“殿下,家规国法,治家治国,其实都是一个道理,依臣愚见,此法的关键,不在于力度如何,而在于监督制度的存在本身,除了吏部明面儿上的考评,又多了暗地里看不见摸不着的监察,官员们做事的时候就得掂量掂量,有了这个效果,比什么都要紧。——大狄的金匣密奏制度,取得也是这个道理。”

这番挖肉剔骨的话,说得武破虏眼睛一亮,乔方书与张大虎也皱眉沉思起来。

楚王仰着脸凝视着殿梁一句话也不说,良久才叹息道:“武破虏的提议确实是一剂猛药,如今也正是时候!但是,是药三分毒,猛药毒性尤烈!得想个折中的法子,去了毒性!——嗯……这样,红鸾草诏,我说你写!”

红鸾立刻乖巧地挽袖磨墨,利落地拿出记事的圭板,铺上素纸,援笔在手。耳听刘枫叙讲,手中提笔疾书,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写罢轻轻揭起纸,小心地吹了吹,双手捧给刘枫。

刘枫接过便看,上面写道:“自孤建国坐殿以来,信臣恤吏,倍加俸禄,以冀厚给而养廉,施恩以图治尔。以为举国臣工,自必感怀奋勉,清廉奉公,精白事上,断不致有贪墨败检藐玩国法者。不意开国至今仅二载,竟屡有污行秽迹昭彰于世,赃私累累触目惊心,人头滚滚杀之不禁。言念及此,孤实心寒,不得不行非常之举!今增设四方巡察司,周巡全国,问民访贤,考官察吏,检举不法。凡三品以下,查实即行罢免之权,交部议处,依律论罪。三品以上直奏于孤。钦此!”

“不错!就是这个意思!”刘枫看完后连连点头,又索过笔来接着写了几句:“贪即国贼,孤自以敌寇视之,廉为功臣,孤不吝官爵厚赐。此令颁布三十日内,贪者举首缴脏者免罪,廉者自荐无暇者加俸一级。故兹诏示,想宜知悉,非孤不诚不信,是尔等狼心硕鼠之辈有负于孤尔!”

刘枫写罢,搁笔说道:“誊写后颁布全国,各郡郡守有回奏的,不要写节略,我要看原本。廉洁自荐通过者,附一份名单,我要心里有数!”

他将草诏递给乔方书,三位尚书先后传阅,只见此文字迹华美娟秀,笔锋却犀利如刀,不由心中暗暗称奇,讶异地看向这位锦心绣口的女书吏,眼神都不同了。红鸾则回以矜持一笑,横生百媚,风情万种。

刘枫又转向武破虏嘱咐道:“四方巡察司由风雨阁拔员组建,以你的细雨堂密探为基层骨干,既为查墨吏,更为防间谍,这点你要明白!武若梅还是军略院长?屈才了,闲得她天天看……看那种书,姑娘家,终究不好。就由她兼任堂官,跳一级,正二品,两边差事一起办!——记住!巡察使分巡全国,无事不可管,人人皆可查,但只有查检罢免之权,犯官畏罪潜逃方可抓捕拘禁,审查定罪还是刑部来!——尤其一条:不准私自动刑逼供,更无权杀人,明白了?”

武破虏行礼称是,又问:“臣多嘴再问一句,军中将领可在此例?”

刘枫一怔,默思良久,一咬牙说:“非战时一视同仁,战时由军法司代行其职。”

“微臣令旨!”

三位尚书对视一眼,各自避开了。

他们先是放了心。这个四方巡察使主责是风闻暗访,只有弹劾罢免之权,却没有审判权,更没有行刑权。这就不必担心权力滥用乃至失控。接着便是另一层、更深层次的明悟:从今日起,武氏父女虽然都是混血儿,但已官显权重,一跃成为楚国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他们更加明白,这是楚王殿下有意为之的制衡之道。

如今的楚国朝堂,分为四派。

排第一的是周家。周昊乾身居幕后,却是无名有实的布衣宰相;周雨婷署理户部,举国钱粮赋税尽出其手;周武、戴龙魁、周宇献等玄武营将领,执掌五万水军,一万海军,实力极强,不容小觑。就连眼前这位女书吏,也是周家的人,虽是七品文书,却是楚王跟前行走的人,听说还有不清不楚的男女关系,暗藏的能量非比寻常。

其后则是乔家兄弟。哥哥乔方武不仅是第二强军龙牙营营主,更是军中少壮派领袖,其后王五仓、程平安,陆博超等亲兵出身的将领都已纷纷出任要职,对于这位年轻的老上级俯首帖耳一如从前。弟弟乔方书少年入仕,比周雨婷还年幼一岁,是最年轻的尚书,同时也是政略院的院长,十一个郡守,七十八个县令,全是他的生员。谁敢不把这对纵横军政两届的兄弟放在眼里?

再次便是武氏父女。一管兵部,一掌军校,这是明面儿上的职司,可是看不见的地方还有一股更强的力量——风雨阁。楚国遍天下的密探刺客,再加全军基层将官皆为门生,罗冠虎、罗秀儿、常朝阳等一批新晋将领都以其马首是瞻,这股力量谁敢无视?如今又有了监察之权,不仅风头直追周乔两家,论职司更是隐隐走在了周家和乔家的对立面上,三者之间的竞争势难避免。

这三股鼎足而立,都是殿下亲手扶植的。最后一股,则是逐寇军的旧臣宿将,以罗三叔为首,其后王擎苍、杨胜飞、章中奇,吴越戈,孔云、霍彪……哪个都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可以说,这些人才是楚国真正的菁华,国家干城,中流砥柱,而这些人却恰恰是保持中立的,任由三派再怎么斗,楚国政局也乱不了。

想到这里,张大虎和乔方书不得不佩服这位青年王者的御下手段,从这点上看,他已完全超越了霸王刘跃,前者只是凭借个人魅力,而殿下这一手才是真正的为君之道!

“这是要务,更是急务!四方巡察司和刑部要密切配合,就从这次赈灾开始,严查严惩!敢有贪污赈济,私吞米粮的,一律从重从速从严,不要怕杀人,给本王狠狠的办!”

刘枫一句狠话,将三位尚书的思虑拉回了现实——是啊!眼前还有个赈灾的大难题呢!

第213章 【举国抗灾】

刘枫一句狠话,将三位尚书的思虑拉回了现实——是啊!眼前还有个赈灾的大难题呢!

果然,楚王紧接着问:“雨婷的三项条陈,你们怎么看?——破虏,她擅调军粮,不合体制,越了你的权,但情势所逼,大局为重,这没错。我替她打声招呼,你不要介意。”

“殿下言重了,人命最大,臣知道分寸”,武破虏一扯嘴角算是笑了,三角眼压得低低的,看不出什么眼神,“臣以为,周雨婷的建议总的不错,调运全国存粮,这个魄力要得!——眼下虽只两郡受灾,可蝗虫会飞的,不定南移到什么地步,离入冬还有一整个月,谁也说不准,凡事往坏里想,没错!”

张大虎苦涩笑道:“不用官府胥吏,用军队发粮,周小姐也察觉吏治上的不妥。这用意是好的,效果也快,但于官府的名声……”

“无妨!”刘枫一摆手,拿起红鸾新换的茶喝一大口,不知是烫还是浓,他像含了一口苦药,皱着眉咽了,“如今是乱世,不是太平年景,军队就是官府!——方书,你怎么说?”

乔方书斟酌一番,蹙着两道细眉说:“殿下,无论是周小姐,还是殿下您,又或者我们三个,都不太懂农桑,也没见过蝗灾,更不会减灾防治。我们眼下议的做的,只是一个‘救’字。微臣以为,这上头做得再好也不够,我们还得想着‘防’!——更要紧的一层儿,短短十来天,徐扬二州全境受灾,一个月,够蝗虫飞过整个楚国!一定要想办法,万不可让灾情扩散,否则就不是举国救一隅,而是全局糜烂了。”

他这番话说得声气温和,对面君臣却早已听得惊心动魄,背若芒刺坐不安席。

“你点的好!——不能再拖了!”刘枫凝视着茶杯里悠悠浮动的叶末,沉滞地下令:“这样,叫周雨婷回来,总揽赈粮调拨及救灾事宜。龙骧军储备支三分之一,羽林军留三分之一,我写信给江梦岚,借一百万石粮食,再发《劝捐令》,让地主富户纳捐,加起来总有四五百万石,再开各郡粮仓,足够灾区顶过这个冬天。”

刘枫一边说,红鸾一边记,全神贯注,运笔如飞。

“第二条,全国张贴王榜,献救灾防治之策者,酬千金,赐子爵,再加立愿之赏!——我就不信没有人懂!”

“第三条,请周老爷子出面,联络全国世家大贾,粮商米铺,抑制屯粮抬价——有时行规比律法还管用!”

“第四条,除一线部队粮饷不变外,全国军政官员加俸减禄,节俭度灾,严禁浪费粮食!——本王带头!自今日起,王宫上下一日两餐,按人头算,每餐以四两配给……”他忽然想到今天是林子馨的二十岁大生日,叹息着改口道:“还是自明日起……”

“不用!”林子馨应声而入,“臣妾已撤了宴席——就从今日起!”门口一排小脑袋,姜霓裳、紫菀、绮兰……探头探脑只不敢进。

林子馨向三位尚书欠身答礼,转向丈夫坚决地说:“殿下要和雨婷坐镇都城统筹赈灾,灾区也不能没人镇着,腹饥体必弱,体弱百病侵,仔细灾后防瘟!——我去!我带医护营去!朝廷的失误,官府的声誉,灾区的民心——就由臣妾为君挽回!”

三位重臣整肃衣冠,深深施礼:“夫人高义,楚国之幸!”

刘枫走近,握紧她手,温柔地凝视她,品味女人目光中的执着:“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林子馨款款回望:“爱之,敬之,与之偕老。”

※※※※※※※

灾情如火,仅一夜准备,一千医护营已集结完毕,再加上工略院三百多名医护学员,组成一支雪白的队伍,在一千三百名龙牙铁骑一对一的搭载下,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十字军”东征。

馨夫人亲自挂帅坐镇灾区,这消息比蝗灾爆发本身更加劲爆。灾变的惶恐还未发芽就被这股激动压制下去。无数百姓夹道欢送这支特殊的军队开出城门,一路向东绝尘而去。

当天,周家新任家主周东林召集商会,当众宣布捐粮一百万石,并且自备车马伴当,直接从番禺运往灾区。南海吴家、郁林郑家也先后表态,各捐五十万石。

楚王当天作出回应,手书“善长仁翁”、“忧国义商”、“大富大仁”三块匾额,快马送往三家,并颁下王令:凡捐粮者,官府记名存档,颁发义证;十石者,府门披彩挂红,张榜表彰;万石者,规制升格一等,见官不跪;五万石者,宫前著碑铭德,永传后世。

楚国轻徭薄赋,民众本就富裕,在巨大的荣誉和榜样的带领下,大小商贾富绅、田主业户、乃至平头百姓纷纷慷慨解囊,献米捐粮,仅一日聚粮三百万石,广信全城的驴骡驼马尽被征用,第一批救灾粮启程运往灾区。

这时,当年吴承宣提出,并由楚王推广的三大策的第三策“修堤铺路”展现出威力来,以都城广信为中心,一路驿道全用黄土铺平垫实,砸得平如镜实如铁,车马飞驰如驱旷野,一条条河渠水道四通八达,畅通无阻,舟楫相连,延绵不绝。

伴随着东去的一辆辆粮车,一艘艘粮船,一股举国抗灾的浓烈氛围瞬间弥漫开来。

五天后,越来越多的灾情传回来。除了江梦岚筹粮一百万石启运上路之外,其余的都是噩耗。

受灾最严重的青莲教、永胜军存粮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