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寇 >

第166章

逐寇-第166章

小说: 逐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炉重训。

另一方面,楚国虽是王国,但官僚体制却与帝国无异,只在细微处稍作调整,一批文臣随即走马上任。

前朝官制采用的是左右相国统领六部尚书,已初具三省六部之雏形。部下们对于两位相国的人选颇多猜测,最热门的人选无非是乔方书和武破虏二人。为此,霍彪这厮又开出了盘口,三大统领,九位营主都下了重注,只等刘枫开盘。

结果刘枫一句话,让这场豪赌沦为泡影——改左右相国为虚职,由李德禄和李行云担任。日常国政由楚王直接领导六部尚书,遇有军国大事时,召集六部尚书共议。

大伙儿一琢磨,明白了,两位相国一下变成了六位相国,权力被分散了,君权却大为集中了,想想也对,现在正是奠基创业之时,殿下不愿被人掣肘,尽可能的杜绝内耗。大伙儿想明白了自然没人来讨不痛快。

不过又有传言,殿下背后有一位深藏不露的布衣宰相,这份立国诏书,正是那位的手笔!还不止这些呢,殿下的好多决策啊,背后都有他的影子!什么?你问那个人是谁,那你可就问对人啦,来来来,我悄悄告诉你……。

至于六部尚书的人选,也大多在众人的意料之中。武破虏负责兵部,乔方书负责刑部,张大虎负责吏部,赵铁锤负责工部,赵健柏负责礼部,这些任命都没有问题,可极重要的户部却出人意料的落在了周雨婷的身上。

面对众人的祝贺,七小姐当场落下两串眼泪。大家只道她喜极而泣,唯有周昊乾才知,她是真的伤心了。——这是楚王殿下在表达歉意啊,同时也传递了一个信息:别等了,死心吧。

从此,周小姐消失了,立在朝堂上的是一身男儿装俊俏倜傥的周公子——她不再易容化妆,也没粘喉结,换了身衣服就来了,活生生一个被情郎始乱终弃而破罐子破摔的闺中怨女。

这下,再傻的人也明白了,敢情大家竟是老相识啊。刘枫也傻眼了,为此懊恼了半天,暗怪自己瞎了眼,心中不禁大为感动,却也更加歉疚。

文武官职议定,接着便是爵位了。大楚国置爵九等——国王、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

从这点上看,刘枫压根儿就没想过真的放弃做皇帝的打算。否则他自己是楚国王,又封得哪门子国王呢?只是大家心知肚明,没人吃饱了撑的来点破他罢了。

考虑到大楚国地盘有限,伟业才刚起步,因此,最高也就李德禄、李行云、周昊乾三个老家伙封了开国伯,接着是武破虏、罗三叔、周雨婷三个开国子爵,其下历数有功将士,总计封了二十多个开国男。值得一提的是,周家三爷周东林也得了安慰奖——开国男。

最引人瞩目的是周家,一门三爵,还出了一个巾帼尚书,当真羡煞旁人。郑文隆和吴荣轩闻讯大惊失色,小心肝噗噗乱跳着安慰自己:这是殿下的安抚之策罢了,不怕不怕!

干完了这些,刘枫便想就此打住,可新官上任的礼部尚书赵健柏跳了出来,“殿下!公事已了,家事未定啊!”

“按照诸侯王例,**置王妃、夫人、美人、八子、孺子、良人……”

“停停停!我哪儿有那么多?”刘枫没好气的打断道:“到美人这一级就够了,后面的全作废!”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再没有人反对林子馨当王妃了,六部尚书以五票赞成,一票弃权通过决议。——弃权票是户部尚书周雨婷投的,那小嘴儿撅得……

可到头来,反对的声音来自林子馨本人。面对刘枫再三相劝,林子馨坚辞不受。她明确表态——除了义妹,谁来都反对,其中也包括她本人!

林子馨的脾气刘枫是知道的,况且她肚子里有人质,堂堂楚王殿下投鼠忌器不好相逼,无奈之下各退一步,双方约定,暂时封为夫人,若三个月后生的是男孩,那就必须晋位王妃——义妹虽亲,你总得为儿子打算吧!如今咱是一国之君了,是不是嫡长子,差距可就大了去啦!

这话一说,林子馨也只好点了头。另外,已经不在了的明月也被追封为夫人——此议全票通过,户部尚书第二次当堂掉泪。

最后一个封号,刘枫遥寄给了远在幽州的霸王龙姐姐,大长公主刘彤——铁骑公主。这个不伦不类的名号在不久的将来威名远扬,无人不知。

至此,神州大地上似模似样的多了一个大楚国,引得四方豪杰争相来投。刘枫在各郡治所专门成立招贤馆,定期将应募的人才汇集广信城,由他亲自接见挑选,按才施用。

值得一提的是,李德禄带来一个人,一个已经记在逐寇军九原之战阵亡名单上的大将,这个人名叫王擎苍,霸王麾下二十八宿将之一,名列十七,人称“巨灵神”,善使一对瓮金锤,挥舞如风,勇不可挡。

可惜时过境迁,当年兵败,他力战不屈,头部遭受重创而昏迷过去,两天后醒时只见天地茫茫,伏尸累累,他连自己是谁都不记得了,可怜他一个离魂症患者四处游荡,乞食为生,好不凄惨。

直到今年年初,他在上京乞讨时不懂规矩,误闯地盘被群丐痛殴暴打,奈何他壮如虎牛,即便神志不清,十来条好汉围得团团转,却愣是近不了身。见势不妙,丐帮洪老帮主亲自出手,一只大酒缸狠狠砸在后脑上,当场就晕了过去。再醒来时,离魂症已不治而愈了。

这时的他,比疯癫时更惨。

他的记忆还停留在九原之战,不知身在何时何处,命根子似的那对儿锤子不见了,手边唯有一地破碗碎片。拽住路人一问,他的心也像破碗一样,碎成了片片。

转瞬间竟已过了整整十五年,当真是恍如隔世。当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逐寇军竟已灰飞烟灭,九原败了,霸王身死,连大华都灭国了。这下真是天塌地陷,日月无光,铁打的汉子一头钻进没人的破庙闷头痛哭了一场,险些把眼睛哭瞎了。

也是天公不忍,命不该绝,就在他心哀若死,了无生趣之际,却在上京郊外偶然遇见了潜伏开店的李德禄。

这下可找到组织了。好不容易等到李德禄铺陈好了正事,紧赶慢赶地往南方来,没赶上之前的岭南战役,却正赶上刘枫建国,他自觉败军之将,又身无寸功,硬是拒绝了新营营主之位,死活要做刘枫身边的一名牙将。

五大三粗的汉子,像个孩子似的抱着刘枫的大腿不放,泪雨滂沱地说:“殿下啊!让我跟着你吧,看见你,就像看见了老主公!”

这家伙的资格跟罗三叔一样老,遭遇又是如此可悲可叹,面对他的请求,刘枫无奈,只好点头。

这下好了,王五仓下岗了,抹着泪儿万分不舍地将龙牙营副营主的位置让给了他,自己跑去新营做了营主,不过他走时没忘了捎上结拜兄弟程平安,哥俩一起去了龙骧军,在章中奇手下管带破击营的骑兵。

得知老兄弟没死,又活蹦乱跳的回来了,罗三叔等逐寇军的老人儿们一见之下,不禁擂胸互骂,抱头痛哭,一醉方休,这样的场面连刘枫也不禁红了眼眶,然后亲自将醉得跟一滩烂泥似地新任牙门将背回了王宫。——刚做好的,崭新的楚王冕服被他吐得一塌糊涂,次日刘枫不得不穿着盔甲战袍上朝理政。

虽然有些匆忙,有些简陋,更有些凌乱,可就在这样充满活力的热闹与喧嚣中,大楚国如同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冒冒失失却又风风火火的上路了。在不远的前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什么呢?

第186章 【他还活着】

以一州之地在群凶环伺下建国,这对刘枫乃至逐寇军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冒险。大冒险意味着大收获,这是有野心且有与之相称实力的人,一贯奉行的真理。天下之大,这样的人不止刘枫一个。

大楚建国三个月后,察合津与复国军的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交战双方默契地同时停止了所有小规模冲突,各自动员手上最大的力量,全力以赴,只为争夺一座古老的城市——成都。

“华帝赵舜是个白痴,可他儿子赵濂却是个了不起的家伙!”在一次楚国高层小范围探讨中,刘枫打着哈气,懒洋洋地对六部尚书说出这句评价。“我有理由怀疑,这个人,其实是隔壁张木匠的儿子!”楚王殿下言之凿凿,一语盖棺。

灭国最有效的方法,无疑就是在地方勤王军未及赶到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攻破该国的都城,生擒或屠灭皇族满门。

复国军起兵于察合津汗国的腹地,四面被围,八方皆敌,经过幼生期艰难困苦的抗争消耗了地方有生力量。虽然很冒险,但是客观地讲,在距离、实力、时间等方面都具备了一击必杀的可能性。

于是,靖乾元年三月初三,大华复国军在金色王旗的指引下,出现在了成都的面前。——代价是两个军团,整整十万将士被抛弃在了广汉郡前线,他们缺衣少马,箭尽粮绝,孤独而绝望地面对汉中方向三十万白衣军。

慈不掌兵,王者无情。赵濂比刘枫更加胜任这句评语。十万将士的生命换来一个宝贵的机会——直捣黄龙。

成都城高墙阔,险峻异常,城内驻扎了白衣军最精锐的一支军团——常胜营。也是汗王乌良哈的近卫军。

这是一支光荣的部队,建军至今已有十八年的历史,未曾一败,因而得名。

如今,这个名字将受到华帝赵濂的考验。

双方兵力对等,战力也相仿,都是十五万最精锐的力量。可在战争形势上却大不相同。

白衣军据城坚守,复国军被动攻城,白衣军养精蓄锐以逸待劳,复国军长途跋涉远道而来,白衣军兵精粮足可耐久战,复国军奔袭抢攻不胜则亡。

两相一比,高下立判。

“赵濂小儿活得不耐烦了!”乌良哈一句话,引得群臣大点其头。似乎,城外的大华复国军也是这么想的,

仿佛绝望于成都高达四丈的城墙绝壁,从抵达的第一日起,复国军就龟缩在军营里,偃旗息鼓,无声无息。整整十日,连一次试探性的进攻都没有发动过。而后方白衣军勤王部队已经彻底击溃了广汉郡的复国军残部,再过五天,就会杀到成都城下,将这个大华皇帝剁碎了包饺子。

“赵濂小儿,只怕这时已是后悔不迭,痛骂自己不该贪功冒进,轻率出兵,以至现在进退两难了吧!”

乌良哈高坐城楼,谈笑饮酒,点着对面垂头丧气的大军,得意地说出这句笑语。这也是天下群雄的共识,刚刚复辟的大华帝国似乎注定要昙花一现,瞬间辉煌,然后黯然而彻底地滚下历史舞台。

只有两个人不这么看。

上京的皇宫内,忙着收拢君权,强推新政的大狄兴统皇帝海天,已经忙得连续一个月没见过皇后的面儿了,扬州河工暴动让他焦头烂额,造成的严重后果——楚国崛起,更让他费尽心机,苦思对策。

他不止一次对皇后发牢骚:“这孩子怎么长的?大哥的气概,三妹的头脑,还让不让人活了?这不耍赖么?我咋就没这样的儿子呢?”

这时忽然传来了察合津的军情通报,乌良哈在信中得意洋洋:“平定复国之乱,当在旬日之内,亲家老爷,你可以准备嫁妆了!”

海天持信深思良久,忽然提笔回道:“事出诡异,必有其因,君当小心防范……”写到这里,他停了下来,悬笔发了一阵呆,慢慢搁下笔,将信纸缓之又缓地撕碎,揉成一团,就着灯烛烧成一把飞灰。淡淡地说:“普颜,去禀报皇后,朕今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