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98章

宋王-第98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所有的一切,在熙宁二年六月初六这天晚上,都暂时告一段落。

杭州城里突然响起的喊杀声,以及四处冲天的火焰与浓烟,让杭州这座号称人间天堂的城池骤逢大难。

自从吴越钱王进汴京朝见宋官家,献土归降之后,杭州就不曾发生过战乱,习惯了安定的百姓一时间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正是因此,才导致城内局面更加混乱,无辜死伤者众多。当钢刀与鲜血出现的时候,杭州城内的居民这才惊恐不已,纷纷躲入家宅之内,唯恐遭遇兵祸。

城内的街道上,赵世琚在一队手下的护送下,匆匆向西门赶去。对他而言,是因为走漏风声,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提前发动叛乱,准备根本不充足。仓促之间起事,很多事情难免有疏忽,有纰漏,处处都不是很理想。

情况十分严峻,赵世琚自己很清楚!

眼下唯一转机的可能,或者说短时内苟延残喘,保住性命的机会就是占领杭州城。以这座坚固的城池和两浙十三州,以及南方的一些富庶地方作为根基,再加上自己身份的号召,或许还能一搏。至于能否胜利,就不得而知了,但总好过坐以待毙。

否则朝廷大军一到,根本没有与之周旋的余地,顷刻间便可能土崩瓦解,身首异处。赵世琚是有抱负,有雄心壮志之人,这样的人即便是死也想要轰轰烈烈。有尊严。

因此得到杭州驻军进攻西门的消息,赵世琚尤为重视,必须尽快赶过去,击退杭州驻军,将杭州西门牢牢掌握在手中。继而固守城池。

眼下东门与南门已经掌控在手中。北门的战事趋势也不错,那边有李逢亲自指挥,可能要不了多久就会告捷。

倒是这西门情况不容乐观,其实完全可以理解。西湖距离杭州西门是最近的。在西湖宴会的那些杭州地方官。最方便,下意识做出的反应便是西门。故而此处压力是最大的,正是因此,赵世琚才着急不已,急匆匆赶来亲自指挥。同时将自己手下本就捉襟见肘的力量,大部分都调集到了西门附近。

西门内外,尚有大量的杭州驻军,他们被叛军偷袭,虽说是猝不及防,却也并非一败涂地。

说起来这还要感谢赵宗咏的西湖宴会,因为今日西门一带的出入的达官贵人太多,同时也是为了防备西湖那边出现意外情况。西门今日聚集的军队数量本就比较多,故而没有在突然袭击之初完败。

不过情况并不乐观。叛军从后面杀出来,他们损失惨重。此刻正围绕在杭州城内外,某种程度上算是街巷血战。

城门口倒下的尸体已经不计其数,鲜血与肉末到处横飞,场面极为可怖。心理素质不够强的,见到这个场面,恶心呕吐都是正常现象。

现在比的就是谁能够坚持,哪一方顶不住。必然会一败涂地。

这个时候,人数差别已经失去意义。就是城门口那么大的地方。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横截面就那么大,再多的人也使不上力气。至于战斗力与兵器这些硬性指标,本就相差不多很多,故而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便是士气。

相比之下,驻军比叛军就差远了。对于赵世琚的叛军而言,要是失败了,谋反之罪是要灭九族的。明知如此,还敢于跟着赵世琚一起起兵的,本身就是写不畏生死的亡命之徒。他们人数虽少,但无疑高强,平日里练习也更多,更重要的是对他们对赵世琚忠诚。

至于大宋朝官方军队,尤其是南方驻军,实在是不提也罢!

整个被宋朝战斗力最强的无疑是西军,也就是西北地区长期与西夏和辽国作战,故而一直保持着较强战斗力。

其主力除了陕西各路驻军,还有意杨、种、折等著名军事世家率领。当然了,早些年范仲淹经略西北,统帅自然是范文正公。至于仁宗在世的那几年,则是著名的骁将,杰出的军事统帅,死后被追谥为武襄的枢密使狄青,狄汉臣一手经营。

接下来便是宋朝强干弱枝,号称最强大的军队——禁军。不过禁军主要是驻守在汴京地区,地方上驻守的主要是厢军,不管是战斗力与装备、待遇与禁军都不可同日而语。久而久之,战斗力下滑的日益严重,再加上贪腐等问题,早已是腐朽不堪。

仁宗皇帝在位时期,广南西路侬智高造反,南方州军队竟然被打的落花流水,以至于叛乱继续席卷了南方大部分地区。对大宋朝的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动摇和威胁,情况相当危急。当时许多将领前去平叛,打斗铩羽而归,直到狄青率领西军出马,才将侬智高击溃。

由此可见一点,南方宋军到底是什么水平!

看到这一状况,林昭大为头疼,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情况只怕会越发的恶劣,根本不是办法。

此番前来,意外发现赵世琚谋反的事实,他甚至此事干系重大,皇帝赵顼对他寄予厚望。最主要是此事若是恶化,对林昭期望甚高的王安石变法必然产生影响,所以在越小的范围内,越快解决越好。

但是眼下的趋势,一点也不乐观!

也不能再这样僵持下去,拖延的时间越来越长,驻军本就残存的勇气势必会消磨的更严重,情况只会更加恶劣。

林昭见状对身边的王恺道:“王将军,这样不行!”

王恺也是叫苦不迭,他们这等将领与士兵,平日里镇守地方还行,一旦遇上叛乱,当真就抓瞎了。

要不然东、南两座城门也不至于被人突然袭击,瞬间失守了。现在郑獬与沈括做主,几乎是将整个杭州战场的指挥权交给了林昭,哪怕对方只是个小小的市舶司提举官,王恺也是忌惮颇深。

“林大人,你说怎么办吧!”堂堂一个将领,在这种紧咬关头,不知道该如何指挥作战,竟然向一个年轻的文官询问对策,奇葩的绝对不是一点。

林昭不禁眉头大皱,宋朝强干弱枝,重文轻武的政策本身就有些问题,军政内部的情况还如此恶劣,问题严重的不是一点啊!如此下去,王朝走下坡路是必然的,难怪北宋末年,面对金国的进攻,北宋崩溃的那么快,想必与此也是有关系的。

正在观望之时,竟然有驻军承受不住前面惨烈的战况,向后退却。见到这种情况,林昭更是怒不可遏,要是这种苗头继续发展下去,失去了勇气还如何作战?甚至可能会演变成一场溃退。

要是出现这种局面,对大宋朝而言是多大的丑闻不言而喻。最主要的结果是,杭州必定失守。

林昭自然不能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见到王恺以免惶然,束手无策,更是恨铁不成钢,只有叹息和骂娘的心思。

当此之时,哪里容许半分的犹豫,林昭当即大喝一声,拔出王恺的佩剑便冲了上去。随即一剑便砍倒了一名逃兵。

林昭使个眼色,跟随在身边的几名亲卫纷纷出手,连续几名逃兵纷纷殒命。鲜血飞溅,顿时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有人本来观望,或者已经萌生逃跑想法的士兵,被镇住了,纷纷举步不前。

林昭手持血淋漓的长剑,怒吼道:“胆敢后退一步者,杀无赦!转过去,给我冲,只要守住城门,每人赏钱十贯!凡是斩杀叛贼一人者,赏钱百贯!”

赏罚分明,后退是死,前进兴许也是死,但毕竟活的几率还是很大的。而且只要能立功,还有赏钱,十贯钱对于很多人而言是一笔莫大的财富,至于一百贯,简直不可想象……

恩威并施,在死亡的威慑与金钱的诱惑双重作用下,宋朝驻军的士气本调动起来。纷纷挑头,朝城门口杀去……

一时间,杭州西门的瓮城前后,局势相当紧张。双方刀光剑影,血肉横飞,血流成河,情况无比惨烈。

奈何城门口地方有限,难以施展,双方都很难有比较大的进展。一时间,竟然出现了胶着状况。

城内的赵世琚很着急,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会对他很不利,毕竟手下人数有限,拼消耗根本不熟官军的对手。

城外的林昭又何尝不着急呢?此时已经高压手段威胁驻军拼杀,是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可是时间长了,这好不容易激励起来的信心又会被击碎。有道是夜长梦多,就是这个意思,拖延对谁都不是好事。

林昭觉得,得想想办法,速战速决才行……

看着西门口激励的战况,林昭在想,此路不通,或许该另辟蹊径才是……

第一三零章钱王后裔

另辟蹊径,自然就是另外想办法!

西门已经是此路不通,东门与南门都已经失守了,北门情况虽然不乐观,但仍旧在鏖战之中。

林昭不禁动了心思,兴许这是个机会!

“王将军!”林昭随即将王恺喊了过来。

“林大人,有什么吩咐!”适才见林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采用铁血手腕,镇住了逃兵。王恺才发现这个年轻文官不一般,哪里只是个文质彬彬的公子,还是个杀伐决断,手腕强硬的厉害角色。

正是因此,王恺这会可以说是心悦臣服,加之林昭本来就暂摄军权,自从很乐意地听从调动。

林昭沉声道:“王将军,你守在这里,率领这对亲兵任执法队。但凡有后退半步者,杀无赦!”

“是!”王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林昭补充道:“还有,你要记住,不惜一切代价给我冲,死伤再多都没事,一定要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让他们片刻也不得休息,分不得心!”

“是,谨遵林大人吩咐!”

“好了,那这里就交给你了……”

王恺讶然道:“林大人,你要走吗?去何处?”

“走,但并非离开战场,我去想办法破城!”林昭此刻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威严十足。

“破城?”王恺一脸茫然!

林昭沉声凝重道:“王将军,你记住我刚才说的话,务必落实。要是出了一丝差错,你万死难辞其咎,十个脑袋都不够砍……你记住,杭州西门要是丢了,我会奏请官家,诛你三族!”

“啊?”王恺大惊,后背冷汗直流,一颗心几乎跳出嗓子眼。手中长刀几乎握不住。险些掉落在地,好在手快,及时抓了回来。

看林昭的表情,根本不是说着玩的,肩上的压力骤然大了许多。王恺很清楚。若自己不尽心竭力。死的可就不知是自己一个,还要拉上全家去陪葬。

林昭从来都不是一个残暴之人,但今日非常之时,必须用非常之法。王恺看似唯唯诺诺。实际上精神很不集中,最重要的是信心或者说决心不够坚定。

要将西门如此重要的责任交给他,不加点砝码怎么能行呢?诛三族是多么可怕不言而喻。要是换个时间,林昭未必能忍心,但是此刻。他说道做到。

王恺在如此高压之下,总算是屈服了,乖乖地留在了杭州西门口,指挥军队进行最惨烈的进攻与拼死!

而林昭则离开了,来到了后方,这里还有数千厢军。此刻正六神无主,有如无头的苍蝇乱哄哄的一片。

林昭手持宝剑走过来,喊道:“今日有如谋反,杭州情势危急。在下受知州大人委托,负责平叛事物。现在本官要组织一支敢死队,需要一批视死如归的勇士,跟随本官前去破城,有人愿意前往吗?”

沉默。没有任何回答!

也不奇怪,即便是在讲究忠君报国的古代,也不至于喊一句口号,就有人前来甘愿为国家赴死。

林昭道:“愿意跟随前往的。赏五百贯,连升三级。你们放心。若是勇士兄弟不幸战死沙场,那就抚恤其家人一千贯。”

虽说生命无价,不该以钱财来衡量。但是事出紧急,不得已必须使用大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