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89章

宋王-第89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都等着,等事情过了,再一个个收拾你们!一干人等都还不知道,被人惦记上了,还是被皇帝惦记上了,后果有多可怕不言而喻。

不过做事情得赏罚分明,有过要处罚,有功劳自然得奖赏!赵顼心中暗道:“林昭啊林昭,这事你要是办好了,朕一定不吝赏赐,给你一个光明璀璨的前程!”

“陛下,可是发生了什么事?”王安石站在下首,见赵顼脸色数变,猜想着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赵顼道:“是,杭州可能要变天了!召集宰执大臣垂拱殿议事!”

随即皇帝密诏立即发往江南东路,淮北各路,闽中各地,令各地驻军报仇高度戒备,随即听候调遣。一旦杭州局面控制不住,那就只能武力应对了,该有的准备一样都不能少。

对于林昭奏报的真实度,赵顼一点也不怀疑,这位十万火急的印信还有别的意义……

六月初五,距离余杭郡王赵宗咏的西湖宴会只剩下一天时间了,杭州表面上看似平静,实际上则是暗流涌动,气氛实际上空前紧张。

余杭郡王府,赵宗咏沉声问道:“船只可都安排妥当?”

东阳郡公赵仲晔回答道:“父亲放心,全部已经到位,随时可以装船起运。”

“货可都备好?”赵宗咏有些不放心,一一询问。

坐在一边的陈琦点头道:“王爷放心,早已齐备,只等着装船起运。”

“钱款呢?”赵宗咏爱财如命,任何时候对钱财都是极为看重的。

陈琦点头道:“老规矩,收了五成,起运到货之后另一半会奉上。这些客商都是老主顾了,信得过,王爷放心。”

“如此甚好!”赵宗咏点头道:“从明日傍晚起,本王便在西湖设宴,把杭州地面上的官员都集中起来,一直到晚上。这段时间,你抓紧时间装货,尽快起运。”

赵宗咏是打定了主意,自己亲自出马来看住所有的官员,余杭郡王的面子谁敢不给?到时候群龙无首,没人管事情,好以此来换取时间。大不了到时候在制造点别的乱子,引开众人注意力,成功的可能性大为提高。

“到时候,仲晔和仲山随我到西湖招待客人,至于装船起运的事情就交给陈县令你全权负责了。”赵宗咏继续做出安排。

“是!”陈琦不得已只有答应,可心里确实另外的想法,早已经把赵宗咏父子三人咒骂了十八遍。你们去西湖边好吃好喝,让我辛苦去装船,万一要是出了差错,将罪责全部推卸到我身上?

想得倒美,休想如愿!陈琦最担心的还是儿子陈宏,不管怎么样,不能连累到儿子陈宏。回去之后一顶要把他看好,万一要是出了岔子,事情可就麻烦了。他还想着是否想办法先将儿子送走,却不知道此时陈宏在已经偷偷溜出去,进行他的伟大计划了……

赵宗咏又问道:“对了,苏轼、沈括、沈括他们几人现下都在做什么?可有异常?”这是他最担心的事情。

“没有,苏轼还在忙那个无头案,沈括刚刚从湖州赶回来,明日要参加父亲的宴会。至于林昭,每日留恋温柔乡,早已经乐不思蜀了!”赵仲晔如此回答,可是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尤其是方家村血案的幕后指使者一直没查到。这个不确定因素让他很是不安,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紧张的时候。

“没有异动就好了,看紧点,最后时刻千万不敢出差错!”赵宗咏倒是放宽心,相当的自信。

最后时刻,林昭这边也秘密商议对策!

晌午林昭偷偷从花船上溜走,避开众人耳目,消失在西湖上,秘密前去面见沈括与苏轼,商量明日对策。

“可以确定,明日可能会有大量私盐起运!”经过多方确认,数次分析之后,这个结论已经确定。

“那明显就是收网的时候喽?”沈括笑道:“人赃并获才更有说服力!”

“这是自然,只是这网怎么收呢?弄不好鱼儿溜走了,或者是鱼死网破,都不是好事!”苏轼对此也颇为担忧。

“收网的事情,动用我们现在的力量差不多可以办到,略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尽量做好吧!”林昭道:“关键是这个叛乱,没有消息,什么时候发动,会怎么做,我们全都不得而知,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怎么办?”

林昭道:“想来奏报已经到汴京了,只是时间有限,我们收不到官家批示的旨意,我以为现在是时候去见郑知州了!”

“也好,调动杭州驻军,有备无患!再者,我们收网这帮大盐枭也会方便许多!”

“对,现在就去见郑獬,早作准备,希望明日可以安然顺利!”

苏轼与沈括都表示赞同!

一时间,杭州气氛紧张,当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一二零章知州很固执

“什么?有人要谋反?”

对于林昭、苏轼、沈括三位官员的突然造访,杭州知州郑獬感觉有些诧异。

苏轼是平日在一起共事就不说了,沈括现在虽然身居高位,权力也不小,但资历相对差了很多,郑獬也把他不放在眼里。因为王安石和变法之故,加之他与唐介乃是好友,故而一直不怎么待见林昭。

这三个人突然一起来会有什么事情呢?郑獬正在疑惑的时候,听到了惊天动地的答案!

谋反?无论任何时候,这两个字足矣让任何人震惊。郑獬许久平复心神,问道:“什么人要谋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苏轼回答道:“东阳发现余杭县境内有人蓄养武士,私藏兵器,意图不轨!”

“余杭县?”郑獬心中更是震惊,这可是在自己地面上,为何自己没有一丝觉察呢?心里骤然就有些紧张了,同时疑惑到底是真是假?

在官场混的时间久了,郑知州立即意识到一个责任的问题,知州牧守一方,对辖区内的谋逆异动负有重大责任。尽管自己到来才不过半年时间,对杭州情况还不算很熟悉,但要是出了事情,朝廷追究责任,御史弹劾,自己是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郑獬压根就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局面,潜意识里希冀最好是谎报军情,子虚乌有。

“可有根据,可知道具体情况?”郑獬继续追问,希望能得到进一步确切消息。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搞清楚事情真假。

林昭回答道:“余杭县的一家酿酒作坊里私藏兵器,聚集了不少杀手、武士。方家村私盐贩子被杀一案就是他们所为。”

“果真?”方家村血案一直毫无头绪,如今有消息了让人兴奋,可事情要是这样,可就有些麻烦了。

“不错!”林昭点头道:“此事与余杭县令李逢脱不了干系!”

“李逢?他一直老实本分的,怎么会?”郑獬有些不相信,这要是当真可就再加上一条御下不严之罪。

林昭道:“知州大人,实话实话,事情可能远比想象的要复杂。神武将军赵世琚可能也有牵连。兴许还是幕后主使者,你当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赵世琚?太祖四世孙,皇室内部谋逆可远比一般的官民造反严重多了。只是赵世琚可能谋反吗?郑獬怎么都难以相信。

郑獬与赵世琚父亲赵丛贽过从甚密,很早便认识赵世琚,说句倚老卖老的话,赵世琚是他看着长大的,可谓是知根知底。之前说有人要谋反。他或许还信几分,李逢意图不轨也可以相信,但是赵世琚,郑獬反而不信了。

“有证据吗?”

林昭摇头道:“没有,只是从蛛丝马迹中能推测出来的。”

“没有证据也能乱讲?”郑獬立即不悦道:“兹事体大,岂能以推测来判断?赵世琚是皇族。是太祖子孙,必须要慎重。”

沈括道:“正因为兹事体大,才更应该在意,涉及谋反自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

“话倒是这么说。可是……”不管怎么说,沈括的面子还是要给的。郑獬道:“可赵世琚是太祖皇帝子孙,要是搞错了,造成的影响会有多恶劣?是我们可以估量的吗?到时候朝野会怎么说?官家将会很被动的,岂能因为猜测污损了官家的英明?”

不对啊,听起来这个郑獬似乎有意偏袒赵世琚似的?林昭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电子书下载

苏轼道:“可事情要是真的怎么办?若真发生的叛乱,将会很难收场的!”

“既然已经发现异常,直接围了那酿酒作坊,直接搜查不就行了?”郑獬道:“若是有证据表明,他们便是方家村血案的幕后主使,可名正言顺下狱。只是谋反一事,必须要慎重,不可轻率判定。”

“不可!”林昭道:“若是眼下搜查酿酒作坊,兴许可以抓获几十人,但势必会打草惊蛇,引来反扑!贼人的窝点到底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啊!”

“那你们想要我怎么做?”郑獬知道三人前来的目的绝对不会这么简单,自己提议被一口否决,这心里多少有些不爽快。

苏轼道:“我们商议一番,意思是请郑知州调动兵马,以防万一,有备无患!”

“调动兵马?”郑獬大惊道:“有官家的旨意,或者枢密院的调令吗?”

“事情紧急,已经上报官家,可等不到批示和枢密院的调函了,只能事急从权,正是因此才来找知州大人你的!”林昭对此作出了解释,他自认为这个解释很合理。

可郑獬根本就不买账,不悦道:“国朝有制度,枢密院没有调令,不能调动兵马,我么这个权力,也做不到!”

郑獬心里能高兴吗?听得出来,人家三个人早就知悉内情,甚至已经上报皇帝,商议对策,根本就没有和自己通气。

到是所谓的最紧要关头才知道跑来找自己?当我是什么人啊?郑獬明显感觉到被孤立,不受重用,心里很是不爽。那好,你们不把我当回事,我为什么要理你们?哼,看看谁才是杭州地面上到底谁说了算。

沈括道:“事情紧急,此乃权宜之计,还望知州大人理解。你是牧守杭州,是封疆大吏,主管军政,紧急关头调动一系诶兵马应该不难。东阳已经奏报官家,只要事情处置得当,不会有事的。”

郑獬却坚持不出兵,他的理由很充分,没有圣旨,没有枢密院的调令,即便时候真出的事情,皇帝也不能把他怎么着。不管怎么说,制度是这样的。他这是严格遵守国朝制度,有错吗?

他压根就不相信赵世琚会谋反。加之对林昭等人的偏见,就更加不相信了。擅自调动兵马,难度不小,后果非常严重。到时候要风平浪静,朝廷怪罪下来,责任可就是他的,郑獬不傻,吃力不好的事情他不愿意做!

毕竟这事林昭等人是有责任的。沟通不及时,突然之间要郑獬做出一个如此重大的决定,也着实有些为难了!到时候还可以以不了解详情为由推脱,也是说得过去的!有时候人一旦形成某些念头,就容易固执地认定了,同时不断为此寻找看似合理的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郑獬这会就是这个状态。

这个郑獬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好说歹说都不管用呢?

林昭顿时愤怒不已,强压情绪,平静道:“郑知州,你为官家牧守一方,当知道责任重大。如今事情紧急,已经顾及不了许多了。实话告诉你吧,我已经暗中调查很久了,明日的杭州会很乱,风云突变……

明日不仅会有大量的私盐起运,其中牵涉有皇亲国戚。之前探查消息时不小心打草惊蛇了,逆贼很有可能要发动叛乱。若是没有提前防备。猝不及防,到时候杭州局面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我等身为朝廷命官,岂能辜负皇恩,辜负百姓信任?”

林昭义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