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593章

宋王-第593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出于这样的担心才格外担心,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有些犯难了。要是有个人能帮忙稳住上京就好了,可是谁又这个资格?又能够相信谁呢?

或许只有母亲萧观音,但是……

刚刚在赵昭面前遭遇失败,耶律浚根本不想提及母亲,更谈不上让她帮忙看护上京城了。还是另想办法吧!

第七一六章皇位的魔力

燕云十六州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山前七州和山后九州。

其战略核心正是燕山以南的七州之地,其中以幽州为主,只要掌控了这些土地,就能够据守燕山一线,保证中原之地不受草原游牧民族侵袭。

宋军的主攻方向也正是山前七州,经历了清州惨败之后,辽军的形势很不妙。已经没有实力防守所有的城池,分兵把守只会分散兵力,最终被各个击破。

耶律浚思前想后,做出一个决定,将所有大军撤回到幽州。燕山以南,其他六个州县哪怕全都陷落,只要幽州能保住,也算是重大胜利。只要宋朝大军撤离,便可以卷土重来。

幽州是核心,也是最为坚固的城池,防守是其他城池所不能比的。就如同百年前宋太宗征伐燕云一样,只要守住了幽州,宋人只能望尘莫及。

耶律浚并没有返回上京,而是留在了幽州,作为皇帝,此刻离开,毫无疑问是影响军心士气。他必须承担起守土保国的责任,在前线指挥。同时他将幽州看的很重要,也不太放心别的将领来镇守,唯有亲自坐镇才能放心一些。

最重要的是,耶律浚有些不服气。清州的失败让他自尊心非常受挫,在想要主动击败赵昭暂时是没有机会了,但只要守住了幽州,让赵昭失望而归,也算是胜利,多少能挽回一些面子。

至于上京,哪怕心存芥蒂,但萧观音始终是他母亲,辽国的皇太后,辽国也素来有太后主政的传统。故而上京事务职能交代给母亲萧观音。耶律浚本人在留在幽州城里养伤,抵御宋军的进攻。

八月二十,正是秋高气爽之时,宋军经过数日的休整之后,三路大军联合向燕云十六州发起了进攻。

首先就是清扫幽州外围的州县。幽、瀛、莫、涿、顺、檀、蓟等山前七州中,莫州、瀛州是早年柴荣时代就收复的,此番趁着清州之战,大军又趁势收复了涿州这个老赵家的祖地,接下来主要是攻取顺州和蓟州,檀州等地。

由于契丹军的主动撤离。所以清扫的过程很容易,不过七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到了八月二十七,宋朝二十多万大军抵达幽州城下,将幽州城池围的水泄不通。

幽州作为辽国南京,经济发达,十分富足。城中粮草准备充足。耶律浚也整顿了十几万大军驻守幽州,再加上城中的壮丁,兵力绝对不在少数。

而且幽州城墙高大坚固,护城河宽阔,乃是兵法之中所谓的雄城,属于易守难攻。这样就一定能够守住幽州吗?耶律浚在问自己。也许以前他会绝对肯定,百年之前宋太宗赵光义已经验证过一次了。

当年那一战惨败是在高粱河。是宋军步兵盲目前去追击辽国骑兵,被耶律休哥伏击,成功打出反击而导致溃败的。但实际上在此之前,赵光义兵围幽州很久,始终难以攻克,继而导致了军心浮动,士气受挫。

当年赵光义的阵势实际上超过了如今的赵昭,兵力也超过了三十万。但是面对如今的赵昭,尤其是清州之战后的宋军,耶律浚心中忐忑不已。

尤其是那个会爆发的神秘火器。那玩意可有开山裂石的效果,如果能来攻击城墙,会不会……

让耶律浚稍微安心的是,宋军一开始并未使用这一的武器。主要还是常规战争手段,三公床弩。刀剑箭镞,云梯攻城手段。耶律浚暗自猜想,兴许赵昭手中本身没有多少火器。

确实如此,火药刚刚在大宋诞生,其质地和生产效率,还有在效果都十分有限。清州之战,只是一次预演和试验。而且这一次,火器更多像是手榴弹,使用铁屑和弹片来伤人。

要使用到城墙上,要爆破效果好才行。目前并没有大炮这玩意,使用投石车将火药炮弹扔出去,更多还是伤人和威慑,在城墙表面爆炸之后,很难轰塌坚固的城墙。除非是能挖掘地道,将大量火药埋在城墙底下去。

这个招数,后世晚晴时,是太平天国常用的招数,倒是颇有效果。不过挖地道本身就是古代攻城战中一种常用的手段,守卫的一方是有防备的,不是轻易就能够奏效的。

赵昭一面要求加强火药的制造生产,提高威力,同时在幽州城下挖掘地道。只可惜效果不佳,被契丹人发现了,暂时没有什么进展。

战争的时间不能拖的很长,但想要攻陷幽州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强攻幽州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分化契丹贵族。

耶律浚此番南征,并未得到契丹贵族的支持,反对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在清州吃了败仗之后,反对之声更大,上京城里已经开始动荡不安。

但是耶律浚本人留在幽州,现在被困在城池之内,根本无力弹压。赵昭意识到这是个机会,完全可以利用。

“李承啊,上京那边什么情况?”

“官家放心好了,已经开始动作了!”

“嗯,为了配合行动,幽州这边也动静也需要闹大点!”赵昭问道:“火药的情况如何了?”

李承道:“已经运来一批,但质地相对差一些。沈括大人在大名府重新制造一批,据说威力有提高。怕火药受潮,所以没有走水路,从旱路运送而来,时间略微长点。”

“好,先把存货利用上,用三公床弩帮上火药,在幽州城墙上制造点响动。”

“是!”

赵昭道:“上京那边加快点速度,还有女真那边,虽然被耶律浚打败了,但实力犹在。听闻完颜部损失比较少,派人带着阿骨打经高丽去辽东,他本该是完颜部少主的,以的身份说服女真人,再许以厚利,制造事端。不过有一点,战事结束之后,必须将阿骨打回来汴梁,让他好好读书!”

“是!”李承只道是赵昭养育完颜阿骨打多年,已经有感情,所以要求养在身边。

却不知道赵昭更为担心的是,万一历史出现宿命的轨迹,后果不堪设想。女真人可以存在只是为了牵制契丹人,绝对不能让他兴起,成为草原上的另外一头狼。他们之间互相撕咬可以,但绝对不能威胁到大宋。

“还有,告诉高丽王,让他拼尽一切力量给我进攻辽东。”赵昭道:“否则大宋水师出发,以后就没有他高丽国了。”

当皇帝的滋味就是好啊,赵昭不由感慨,发布命令的感觉就是爽,霸气啊!怪不得那么多人拼死拼活想要当皇帝,生杀予夺,主宰江山的滋味实在是爽!

赵昭有这样的感觉,耶律挞不也也有这样的念头。

他是辽国宋王,大于越耶律仁先之子。其父在辽国的地位和权势很大,当年平定耶律重元之乱,立下汗马功劳,被辽道宗耶律洪基尊称为尚父,先后担任过南院枢密使恶化北院大王,权柄和威望都很重。正因为有他的存在,前期耶律乙辛虽然有权势有野心,但一直不敢太嚣张。

直到两年前,耶律仁先奉命征讨西北的鞑靼叛乱,年事已高,再加上长途征伐,回来不久之后就去世了。从那以后,耶律乙辛感觉少了人压制,就开始越发的膨胀,为所欲为,成为权倾一时的大臣,最终与耶律浚闹出不可调和的矛盾,谋反兵败被杀。

耶律仁先死后,其子耶律挞不也继承爵位,以及相关的一些力量。在平定耶律乙辛的叛乱中,也算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但是耶律浚登基之后,对手握重兵的契丹贵族们多有忌惮,不肯重用。反而是培养了一个出身不高,颇有才能的耶律杰。可惜清州一战,为了掩护他逃走,光荣战死沙场了。

耶律浚的这种行为让耶律挞不也颇为不满,认为是皇帝有意冷落压抑。此人因为家室比较好的缘故,比较高傲,毕竟其父是百年来自从耶律休哥之后的第二个大于越。

目中无人的耶律挞不也有时候连皇太子都不放在眼里,不过此人也不傻,懂得掩饰野心,故而一直没有受到猜疑。

此番耶律浚匆匆带兵讨伐宋朝,他与大部分的契丹贵族同样的态度,并不十分赞同。但耶律浚一意孤行,他们也无可奈何。

结果前线兵败,还被宋朝人反攻围困在了幽州。消息传回上京,顿时一片哗然。大部分的契丹贵族都是失望和愤怒,镔铁契丹如此强大,何曾有过这样打的失败?简直就是耻辱。兵败不说,现在连幽州都岌岌可危。年轻气盛的皇帝犯错了,还不听劝告,触犯众怒。

这边契丹贵族们正在商讨,集合兵马,南下救援幽州的。但是耶律挞不也却动了别的心思,耶律浚屡屡犯错,是个合格的皇帝吗?如果不是,是否可以考虑换换人呢?

辽国近些年来有谋反的传统,是以大部分的契丹贵族心中都有一颗蠢蠢欲动的心,尤其是皇帝不在,上京空虚的情况下,那颗心就更加躁动不安了!

第七一七章上京乱

耶律浚在幽州苦苦坚守,萧观音则坐镇上京。

听到儿子在清州惨败,险些丧命的消息,萧观音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那是她唯一的儿子,母子连心,她怎么能不着急?

她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儿子为何会匆匆起兵南下,如果他不这么着急,不这样急功近利,不至于有这样的惨败。

萧观音很自责,因为自己的错误,导致儿子艰难的处境,甚至影响到了辽国国运。她觉得自己是个罪人,心中是无限的自责与愧疚。

至于赵昭,那个有过一夕露水情缘的男人,连情人都算不上。也许曾经念念不忘,他也曾数次相救自己,也许心里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但是此刻,都该放下了,甚至是烟消云散。

相比之下,她更在意的儿子。一个勉强算是情人的男人,将儿子打成了重伤,难道还要对他心存念想吗?

仇恨,正常的心里应该是仇恨。但是萧观音的心情却更多复杂,也许她更想要做到的是忘记。

女儿已经不止一次地问过她,可她难以启齿的事情,她根本无法解释!

也许需要一个契机,或许还需要一点时间。

眼下她也没时间想那么多,她最为关心的还是幽州的战事,关心儿子的安危,关心辽国的国运!

因为她是辽国皇太后。

“母后,组织援兵的事情不是很顺利!”萧观音坐镇上京,小公主耶律特里则成为助手。

幽州战士不利,朝野上下都有提议,该增派援军前往幽州。辽国常备的精锐都被调派去了燕云。如果要增派援军少不得要从其他地方抽调,或者是从各部族,以及辽国附属的游牧民族中征兵。小公主耶律特里在进行此事,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故而心里有些憋屈。

“怎么了?特里?”

“那些王爷和各部首领都多有推辞。说什么部族将士大都跟随皇兄南下出征了,抑或是准备过冬的牧草云云……”耶律特里道:“反而没有人愿意主动多派兵马南下!”

“那你可找朝廷重臣们商议?”萧观音也之皱起了眉头,事情怎么会这样呢?

“找了,可是大臣们的反应液很……”耶律特里道:“北院大王耶律挞不也,就是大于越仁先的儿子,他都三缄其口。似乎不太支持,情况十分糟糕。”

“怎么会这样?”萧观音意识到事情有些严重,一旦失去契丹贵族的支持,皇帝之位将会动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