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587章

宋王-第587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军虽然突破了瓦桥关,但其士气并不高,原因就是契丹贵族并不支持这场战争。此战乃是耶律浚一意孤行的结果,这里面是不是可以做点什么文章呢?还有耶律浚此人。你了解多少?”

“官家,臣愚钝,对此知之甚少。”吴充有些汗颜。

“没事,慢慢了解就是了!”赵昭道:“你把河北路治理的井井有条,边界防线也很妥善,这就很好了!”

赵昭停顿片刻道;“朕本意是在冀州督战的,可现在看来,还得继续前进的。”

“前线危险,官家万金之躯,还是不要涉险吧!”吴充小心劝谏,虽说是御驾亲征,但让皇帝亲自上前线还是很冒风险的。当年寇准那般挟持真宗御驾亲征的魄力,没几个人有。

赵昭摆手道:“既然是御驾亲征,岂能躲在后方?朕必须上前线去,与将士们一道作战,才能鼓舞士气。尤其是瓦桥关失手,军心略有震荡的时候,尤其是要如此!有这么多禁军护卫,又有吴卿这样的忠臣良将,朕有什么可怕的?”

“是!”吴充小心问道:“但不知官家欲前往何地?”

“先去清州!”赵昭这样打算也是有考虑的,清州在运河边上,便利于大量物资运送过去。

吴充点头道:“臣马上去安排!”

看着吴充离去的背影,赵昭又盯着适才那一份札子,目光落在最下面的一行字上许久。

“李承!”

“官家有何吩咐?”刚刚升格为御前侍卫统领(赵昭新设立)的李承随叫随到,第一时间出现在赵昭面前。

“这是怎么回事?了解详情吗?”赵昭指着那行字,轻声询问。

李承上前看了看,说道:“也是我们再上京的人根据蛛丝马迹,各处端倪推测分析而来。耶律浚与萧太后或许不和,据说耶律浚登基之后到出征南下,中间一次都没有探望萧太后。据说萧太后的行为还受到限制,可能已经被软禁。”

“是这样?”赵昭有些不解,疑惑道:“从辽国咸雍之乱来看,萧观音与耶律浚配合的很好,不像是有嫌隙!”

“是啊,好像是突然转变,事情发生的很突然!有迹象表明,耶律浚突然起兵南下,可能与此有关……”李承迟疑了许多,低声道:“官家,我们再辽国的几个探子失踪了,可能是被耶律浚抓走了,就在他出兵前几日……”

“哦?”赵昭猛然一惊,似乎想到了什么,表情瞬间有些变化,似乎是恍然,似乎又有愕然,一时间表情有些复杂。

李承看的分明,他心中也生出许多疑惑了,官家和辽国萧太后之间不会有什么关系吧?当初官家动用许多潜伏在辽国的探子,费尽周折做了一件事。当时他不明白是为什么,但从后来的结果上似乎是为了辽国皇后萧观音。

官家为什么要这么做?萧观音值得他这样冒险吗?当时辽国发生内乱,对大宋而言似乎没有什么不好的。无论是何种结果,都不算太坏,可官家为什么还是要执着地参与呢?

如果没有政治和军事目的。那么结果只有一个可能,官家是为了某个人,想必正是萧观音。

官家的前些年的轨迹中,曾经与萧观音有过交集,难不成他们之间……当年在绥州见识过官家和梁太后的事迹后,李承已经见怪不怪了。要是官家和萧太后之间真的有点什么……

乖乖!李承心中暗笑,官家还真是厉害啊!

不对,如果是这样,耶律浚突然和母亲失和,突然间大举进攻宋朝,这其中和官家会不会有关联呢?

李承轻声道:“还有就是耶律浚曾经多次在将领和士兵面前提到官家你。他说要……”

话到此处,李承明显有些吞吞吐吐的,欲言又止。

赵昭笑了笑,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听的话,摆手道:“但说无妨!”

“他说……他说一定要生擒官家,要将……要将官家踩在脚下,让……让您跪地……求饶!”秦王如今已经君临天下。当着他的面说这些话,哪怕是最亲近的李承也有些不好说出口,吞吞吐吐了半天。

“哼哼!”赵昭冷笑一声,一瞬间恍然大悟,想通了很多事情。如果是这样,很多事情就可以说通了。

萧观音,问题出在她身上,却是由自己引起的。当年若不是自己稀里糊涂,前段时间若非自己一心想救她性命,以至于暴露了蛛丝马迹……

耶律浚肯定是知道了什么。他突然冲动起兵的原因也清楚了。

赵昭有些哭笑不得,如果要认真追究的话,今日这样的局面,实际上是自己的风流债引起的。

作为一个男人,赵昭颇为无奈。作为一个皇帝。他有些自责。但事已至此,还能怎么样?

宋辽之间必有一战,这是必然的事情,只是或早或晚而已。

耶律浚是有野心的,对中原之地垂涎三尺,而自己也志在收复燕云。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结果只能是战争。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决以胜负。

现在因为萧观音,这场战事提前了。原来赵昭觉得,提前开战多少多有不利,但现在看来也许并不是什么坏事。

正好通过此战统和大宋的军队,京营在交趾作战不久,西军也在西北磨砺了数年,都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精锐之师。趁着现在勇气和士气都在的时候直接开战,效果或许会更好。

恰好辽国也刚刚经历了女真之乱,和耶律乙辛之乱,内部并不稳定,实力也受到了损失。实际上宋辽两国现在都并非全盛状态,情况相似,实力基本对等,还是没什么差别。

早些结束了战争,好进入战后恢复和发展阶段,节省几年的时间也是有好处的。至于此战的胜算,得知这一的来龙去脉之后,赵昭反而更有信心了。

因为耶律浚的处境不如自己,他的心态也更在糟糕。至少大宋现在是铁板一块,对自己绝对忠诚和支持,但是耶律浚后面却有不少的契丹贵族扯后腿!

更重要的是他的心态,急功近利,被仇恨和愤怒蒙蔽了双眼……

一想到这个,赵昭心里便浮现出一个念头,一个针对耶律浚的计划已经在酝酿了!

耶律浚在瓦桥关给自己送了一份大礼,怎么着要得礼尚往来,有所表示才对!

第七零八章心结难解

世间有很多巧合,赵昭和明英宗朱祁镇恰好用了同样的年号,都为正统。恰好两人都御驾亲征,敌人也都是北方草原上的强国。如果恰好有第三个巧合,也上演一幕土木堡,会不会称之为“正统”魔咒呢?

赵昭不容许土木堡之变的结果出现在大宋,但是过程,却也未必不可以!

宋辽两国的战事还在胶着之中,瓦桥关失陷,宋军边防线出现疏漏,以至于给了契丹军可趁之机,莫州和瀛州相继出现危机,就连附近的镇州也遭受到了威胁。

耶律浚很得意,在赵昭刚到前线之时,给了他这样沉重的打击,也不知道他现在会是怎样的心情。

与此同时也极好地振奋了辽军的士气,虽然反对开战的人还是很多,但情况已经比之前好了很多。

一击之后,耶律浚还想继续有所突破,但是很可惜。宋军的抵抗非常的顽强,想要再有所收获已经不容易了。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有消息称,宋朝皇帝赵昭已经到了清州,御驾亲征,亲自督战。这种情况下,宋军若是不拼死力战,阻挡契丹大军,那么宋朝也就真的该亡国了。

耶律浚并不着急,反正已经抢占先机,至少现在是契丹大军进入了宋朝国境内。并非宋军进入辽国,想要收复燕云,做梦!

在前线无法继续取得突破之后,耶律浚便下令让大军驻守瓦桥关,这个前线的突破口一定要保持。

听说赵昭已经到了清州,耶律浚心中冷笑,不是说御驾亲征吗?怎么不敢到雄州来呢?我可等着与你一决高下呢?

趁着这个空档,契丹大军可以暂时休整。耶律浚也想要暂时休息片刻。

可惜他没有这个时间,辽国长公主耶律特里亲自追到了前线。

“皇兄!”

看到妹妹,耶律浚眉头一皱道:“特里,女孩子跑到前先来做什么?这里不是你待得地方,快回去。即便不想回上京。也给我待到南京去。”

耶律特里不悦道:“哼哼,这么着急赶我走做什么?你前脚刚走,我后脚到的南京,好不容易追上来,又让我走?”

“特里,这是前线。战事胶着,朕心里满是军国大事,没时间照顾你,不要任性好吗?”对于妹妹,耶律浚还是颇为心疼的。

“皇兄你不是在南京督战吗?好好的怎么来了易州?”耶律特里并不回答,转而从其他地方提问。

“战事需要。说了你也不会懂得,莫要管这些!”

耶律特里嘟着小嘴,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静静地盯着耶律浚,轻声道:“是因为他吗?”

“没错!”耶律浚渐渐开始有些不赖烦,说道:“既然是御驾亲征,那就来前线真刀真枪地对决。”

“一定要这样吗?一定要打仗吗?”耶律特里的眼神之执着,她实在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而今她已经长大了。越发的明白事理,尤其是经历了“咸雍之乱”后,她也越发的成熟。与赵昭之间的可能已经越来越小了,如果这场战场继续下去,最后一丝渺茫的希望也会烟消云散。所以她不希望如此,心中期盼着能有什么其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一定!”耶律浚本来回答的很平静,可是在一瞬间,音调陡然间提高,冷冷道:“特里,不要做梦了。他一心想要燕云十六州,宋辽之间必有战事,你哥我与他也必然是不死不休。你和他之间不可能再有什么瓜葛。

到了今天,你必须在他和朕之间做出选择。是做一弃家叛国的罪人,还是继续做大辽尊贵的公主。你自己选!”

“我谁也不选!”耶律特里几乎当场落泪,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了。这本身就是莫大的矛盾,几乎没有走到一起的可能,唯一可能促成此事的只有哥哥。但他不同意,那么这件事永远不会再有结果。无论如何任性,她终究是辽国公主,必须以国家利益为重。

从上京千里迢迢而来,最后的努力也算是尽心了,此刻也该彻底的死心了,很痛很痛。

耶律特里忍住泪水,低声道:“好了,此事不必再提。但是……皇兄你能告诉我,你和母后之间发生了什么?那和那样对待母后?这是为人子该有的行为吗?”

听到妹妹提到母亲萧观音,提到那件事,耶律浚顿时有些不淡定了。但是当着妹妹的面,他不想多说什么,更不想漏出什么马脚,结果对妹妹而言有些太过残忍了。

“没什么?只是一些分歧而已,等战事结束之后,朕会向母后致歉的!”耶律浚努力地克制情绪,平静回答。

“果真如此吗?无论我如何询问,母后总是闭口不言,事情要真像是皇兄说的这么轻描淡写,至于到这个地步吗?”耶律特里不死心,在她看来,情况比这要严重的多。她没有注意到兄长的情绪变化,坚持点燃了某人心中的“火药桶”。

“好了,特里,回上京去,立即回去!”耶律浚的语气还算平静,但是额上的青筋已经暴起,拳头紧紧握着,血管清晰可见。如果掀开他的衣服,还能看到的汗水正不断涌出毛孔。

很显然,他现在处于盛怒之下!

耶律特里有些惊诧地看着兄长,这样的表情,这样的反应,绝对是出了大事。可是她已经不敢再问,兄长的样子实在太可怕!

回上京!

耶律特里瞬间做出了这决定,在兄长这里不可能得到答案了,或许母后那里会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