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583章

宋王-第583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侄媳愚钝,请皇叔明示?”向皇后眼中有些迷惘,他显然没有理解赵昭这句高深之语的内涵。

赵昭坦言道:“你该知道,前代皇帝的子侄意味着什么,无论是他们自己有野心,还是有投机的小人利用他们的身份,都是很可怕的事情,我不希望有后患。”

向皇后知道,最直接解除后患的方式就是屠杀,赵昭既然说了给生路,就肯定不会这么做。只是生路到底在何方?

赵昭叹道:“所以啊,最后是让人彻底断了这个念想,你明白吗?”

“皇叔,我该怎么做?”

“你知道吗?前几日我在城外,如果可以破城,最希望赵顼怎么做吗?”

“投降?”

“投降或者直接自杀!”赵昭道:“我不想给天下人留下一个寻衅的说辞,不希望将来有人打着他,或者这几个孩子的旗号出来,不要给人留下利用你和这几个孩子的机会,你懂吗?”

“皇叔是要我……”向皇后似乎明白了什么。

赵昭低声道:“比如,福宁殿在大火中燃成灰烬什么的……虽然前两年才翻修过,可我不喜欢,所以想重修整修,烧了多干净,方便很多啊!”

“是,然后呢?”向皇后的声音有些颤抖,这把火怎么烧太重要了。

“你可以留下,你的女儿也可以留下,甚至将来可以给她个不错的出身。”赵昭道:“但是这四个男孩,必须让外界以为,死于大火之中。不过……从此之后,你将不会再见到他们,他们也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出身。”

“啊……”赵昭的意思她是明白了,一想到骨肉分离,向皇后还是有些害怕的。

赵昭笑道:“你放心,我会保证他们的安全,让他们平安长大,幸福生活,你以为如何?”

向皇后有些迟疑了,毕竟孩子要离开,她还是有些不放心。

“相信我的话,那就成交,这是唯一的方案。”赵昭给出的是制式合同,只有签与不签的选择,没有商量合同内容的余地。

向皇后迟疑片刻,低声道:“皇叔的人品自然无需置疑,皇叔若是想要他们死,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何必与我多说这么多呢?又这般假情假意,大费周章呢?所以侄媳相信你,请皇叔善待几个孩子,感激不尽!”

“放心吧,无论如何,都是太宗子孙。”赵昭轻叹一声道:“这里的事情交给你,稍后会有人来办这些事情,待几个孩子离开。你可以与他们道别一会,不过呢,在此之前,你得找个替罪羊,不要连累了我的,你的名声,明白吗?”

“是!”向皇后跪地磕头,再抬头的时候,赵昭的脚步已经远去。

向皇后泪流满面,喜的是为几个孩子争取到了生的机会。可是……她上前仔细地看着每一个孩子的笑脸,抚摸他们的柔嫩的小脸蛋,努力地想要记住他们。孩子们就要离自己远去的,这是最后一次看到他们,此时怎么也看不够。

赵煦天真无邪的小眼睛滴溜溜转动,看着向皇后嘿嘿傻笑,全然不知道母子即将分别。

“孩子,好好看着,记住娘娘的样子……”

话一出口,向皇后便急忙摇头道:“不,永远不要记得娘娘的样子,不要记得娘娘是谁,不要记住你是谁。虽然天各一方,但娘娘会爱着你们,只希望你们平安长大!”

待明月宗的侍卫将孩子抱走的之后,向皇后默默走向烛台,轻轻一推,火油洒在了帷幕上。火苗先是一暗,但并未熄灭,随后窜起老高,瞬间就吞没了整座福宁殿。

而向皇后始终没有走出去,只是默默地站在殿中,宛如一只火凤凰。她的嘴角含着淡淡的笑容,终于可以安心去和丈夫见面……

火焰跳动,向皇后仿佛看到了几个孩子正对着自己笑,那样的纯真,那样的可爱。耳边回荡着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火凤凰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第七零二章君临天下

从福宁殿出来,赵昭轻叹一声。

完全铁石心肠,辣手无情,他做不到,尤其是对几个无辜的稚子。

也许这样是最妥当的方式,放他们生路,但不能留下隐患和威胁。

也算是对赵顼的一点补偿吧,毕竟若非他的提拔,自己也不可能走到今天。

尽管与他本人有莫大的恩怨,但不必殃及孩子,在这件事上可以有仁慈。

这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赵昭坚信自己对大宋江山的掌控,不担心几个小孩会动摇自己的江山。

但稳妥起见,要为后世的子孙着想,避免给他们造成麻烦。君不见清朝时,一个朱三太子闹了多少年。

其实将这几个孩子养着,软禁一辈子倒也可以。但万一出现什么闪失呢?孩子总会长大,他们也会有儿子和孙子,难道这一支的子孙都要永远软禁吗?经历过赵世琚叛乱之后,赵昭深有体会,这种事必须要防着几辈子以后。

赵顼的几个儿子只能从公众视野里彻底消失,世上再无四个皇子,只有一个在民间默默长大的平常孩子。哪怕是被猜疑,甚至被诟病也不要紧。

前任皇帝的儿子已经排除在外了,现在剩下兄弟了。

回到大庆典时,太皇太后曹氏与楚国大长公主赵福康已经在了。

她们刚刚离皇宫,没多一会又回来了,片刻时间却也是安全有别,生死一线。

赵昭快步上前。拜倒在曹氏面前,叩首道:“儿臣见过娘娘!”

“快。快起来!”曹氏看着阔别许久的赵昭,喜极而泣。期盼了梦,终于成真了。

“让娘娘挂念了!”

“好,现在好了!”曹氏拉着赵昭与赵福康的手,激动不已。

此时晴空万里,长风阵阵,吹动旗帜招展,站在大庆典前的台阶上。一回头便瞧见百官联袂而来。

当先的是欧阳修和富弼,随后是文彦博与司马光,有这四位重臣出马,等若是向全天下昭示了百官对秦王,对新的大宋天子赵昭的臣服。

消失不见许久的百官全都出现了,得知秦王破城,并且进入皇宫之后。他们就第一时间回家,穿上了朝服做好准备。一听到传诏,立即赶来皇宫,见证一个历史性的的时刻。

同样是登基大典,但主角已经换了,所以他们没有丝毫的先前的逃避和迟疑。

“拜见太后。拜见秦王!”

百官齐刷刷地在大庆典跪倒,此时此刻,这样的场合必须要行跪拜大礼。至于曹氏的身份,被百官默契地降格为太后。对此,曹氏本人没有任何的不满。名符其实的太后要比徒有虚名的太皇太后好太多。

“诸位免礼!”

曹氏走到前面,朗声道:“诸位卿家也都清楚。自仁宗皇帝驾崩,国祚神器被窃多年。如今秦王不负众望,拨乱反正,匡扶社稷,可喜可贺!”

“可喜可贺!”百官纷纷附和。

曹氏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尤其是如今危急存亡之秋,诸位以为然否?”

“是!”

“那诸位就推举一位新君吧!”

曹氏话音落地,满朝文武百官齐声道:“秦王殿下堪当大任!”

这是必然的事情,要是有第二个答案那就怪了。

不过赵昭可不能一口答应,古代是讲究中庸之道的,哪怕很虚伪,也得谦让一下。之前虽说是趁机直接举行登基大典,然而施剑飞去传召的时候,话还是比较委婉的。现在少不得要经历着不可缺少的礼仪步骤,佯作高风亮节的姿态。

“昭何德何能?前番出兵只为惩戒乱国之贼,匡扶社稷,江山社稷还是需要有德者居之。”赵昭道:“本王才疏学浅,尚且年轻,恐难当大任,还请诸位从宗室中另择贤能。”

“秦王殿下乃仁宗皇帝亲生子,乃帝系嫡传,血统高贵。且殿下对内匡扶社稷,对外进河湟,灭西夏,扩地数千里,乃不世之功。当今世上,无人可与殿下相比。”礼部尚书张宗益高声道:“臣恭请殿下登基!”

“恭请殿下登基!”包括文彦博与欧阳修在内老臣,都表示出相同的态度。随后百官齐声附和,态度坚决。

赵昭违拗不过,三辞之后“不得已”而接受!

曹氏道:“如此甚好,也好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今日已经准备妥当,就直接举行登基大典吧!”

“是!”

百官应允的同时,文彦博已经准备好登基的诏书,当众宣读:秦王赵昭,仁宗皇帝四子也,人品贵重,历练有成,功勋卓著,堪当大任。奉皇太后慈谕,即皇帝位!

张宗益是很机灵的人,早就将相关的礼仪准备好。不过多少有几分仓促,些许步骤多少有些简略。

不过形式并不重要,只要的是内容,是结果。

赵昭先向嫡母曹太后行礼,然后登上了大宋皇帝的御座,君临天下!

那一刻,所有人的臣子跪倒在地,三叩九拜,山呼万岁。

赵昭在经历了数年努力之后,完成目标,登上皇位,大宋的历史在这一刻开启了新篇章。

既然登上了皇位,那么有许多的礼仪和封赏要完成。

首先一个就是确定年号,不只是确定赵昭改元之后的年号,还有之前十一年的年号。

也就是赵宗实和赵顼两人在位期间的年号,要重新议定,赵昭是想要尽早将赵宗实父子的事情给定性,并且做出处置。这种事夜长梦多,一步到位比较好。

前面有提到,濮王赵宗晟检举,赵宗实与高滔滔夫妻曾经毒害仁宗三皇帝赵曦,谋害四皇子赵昭,切证据确凿,现已人尽皆知。

他们是通过非法途径登上皇位的,那么其父子的皇位并不合法。那么这种情况下,两人的皇帝名号还能保有吗?

赵昭在最后通牒上说的很清楚,要让他们一无所有,不仅是现在,包括曾经已经拥有的,都要全部剥夺。高滔滔一意孤行,就该付出代价,这事没得商量。

大理寺卿许遵道:“陛下,赵宗实谋害鄂王殿下与陛下,十恶不赦,与谋逆无异。他得位不正,乃乱臣贼子,若继续保留期皇帝之位,供奉太庙。是为列祖列宗、对先帝、对鄂王的不敬,天地不容,人神共愤,故臣认为应该废除其帝位!”

“陛下,父子一脉,赵宗实得位不正,赵顼继位亦不合礼法,皇帝之位该一并废除。也好对天下人有个交代,维护朝纲礼法。”发言的是礼部尚书张宗益。

管法与管礼的大佬都表态了,余下的官吏自然不反对,至于几位宰相,也许心中有几分悲凉的感觉,却也不好反对。

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是赵昭说了算了。不管怎么说,是赵宗实自己犯下大错的,也算是咎由自取,怪不得旁人。这等人品,供奉太庙,确实是让皇室蒙羞。

如此百官意见一致,废除赵宗实与赵顼的帝号。也就是说,大宋历史上不会再有英宗和神宗这两位皇帝。

赵昭的行动很迅速,两人的排位立即撤出太庙,赵宗实迁出永厚陵,另行安葬。恰好赵顼的陵墓尚未修造,他也不会享受到帝陵的待遇。

至于过去的年号也需要做出处理,赵宗实的治平,赵顼的熙宁这两个年号废除。过去的十一年时间,依旧沿用仁宗皇帝最后一个年号——嘉佑!

公元1074年,原本该是熙宁七年,现在则变成了嘉佑十九年!

这与朱棣靖难之役后,废除朱允炆的建文年号,沿用朱元璋的洪武年号如出一辙。叔叔夺侄子皇位,只有这么一个成功的例子,所以赵昭也采纳了这一做法!

至于明年,赵昭改元的年号,大臣们商量片刻,给出的意见是——正统!

赵昭流落民间多年,如今回归,登上皇位,皇室血脉回归正统,所以这个年号比较有明确的指代意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