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532章

宋王-第532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时,进士高中之后,除了赐宴游览曲江池之外,雁塔题名也是必不可少活动,乃当时读书人最大的荣耀,此举与我大宋东华门唱名有相似之处!”赵昭看着身后诸位进士,笑着讲诉当年的典故。

还别说,很巧合,今日前来赴宴的大都是进士,其中就包括章惇和文及渊!

赵昭道:“昔年雁塔题名是进士的荣耀,本王想让它变成英雄的荣耀。大慈恩寺正在翻修,本王准备在大雁塔下修建一座大宋英雄纪念墙,将保家卫国,战死沙场的英雄将士名字镌刻其上,让他们百世流芳,好让世代百姓知道他们为大宋抛头颅洒热血的贡献,受万世敬仰。同时,大慈恩寺的法师也会日夜诵经超度,让他们早日往生极乐,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都有些沉默了,不曾想秦王突然提出这样的建议。

该怎么说呢?章惇在瞬间体味到了那么几层意思。首先一个,秦王这是有意抬高武人的地位啊!大宋重文轻武,武将在大宋根本没地位。同样是作战,若是文官指挥,胜利之后就大书特书,是了不得的功绩。若是武将指挥,最后也不过尔尔。

仁宗朝时,文彦博不过平定了小小的贝州之乱,便当上了宰相,封赏不断,被广为称颂。狄青平定了威胁大宋南方半壁江山的侬智高叛乱,当个枢密使还被人不断攻讦,以至于后来郁郁而终。

如今秦王公开见英雄纪念墙,就意味着武将和战士的荣光。尤其是建在大雁塔下这样的地方,意味着以后将士们也能名垂青史,万世受人敬仰。

与此同时,武将的地位得到提升。将士们作战的时候势必也会更勇敢,秦王是要以此要激励士气,改变天下风气吗?长安乃是昔日盛唐都城所在,确实比汴京多了些许厚重与勇武。

不过秦王此举倒是充满豪气,难怪他在西北作战中屡屡获胜,他这是要做英雄啊!大宋沉郁已经百年,也许真的需要一位顶天立地,豪气万丈的英雄……

再者,既然是大宋英雄纪念墙,不是应该修建在都城汴京吗?既然冠上了“大宋”二字,该由皇帝来主持修建才是。如今建于长安,由秦王来主持修建,算怎么回事?秦王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啊!

不,只能说秦王宏图大志毫不遮掩。毕竟这是一个不错的创举,又并非举兵谋反,何来不臣之说?根本算不上罪名啊!从汴京离开之时,官家赵顼曾经特意暗示自己,在西北注意收集信息,尤其是涉及到秦王的。言语之间,就是在强调抓秦王的把柄,谋反的把柄。

“此乃亘古未有之创举,以后三军将士都会誓死效命,勇敢作战。”有些长安官员立即附和,他们就在秦王身边,是坚定的秦王支持者。

文及渊道:“只是建一座怕是不够,不如禀明朝廷,在汴京或者洛阳,都修建纪念墙。”

赵昭回头看了一眼文及渊,只是淡淡一笑。余光扫过,章惇却一言不发!

“走吧,一起登上大雁塔,看看长安风光吧!”赵昭招呼一声,众人一起登塔。俯瞰下去,整个长安城尽收眼底。

赵顼心中顿时豪情万丈,站在高处,顿时有种睥睨天下的感觉。

从大雁塔上下来,赵昭问道:“及渊啊,最近忙吗?”

文及渊低声道:“回殿下,还好,夏收之后,百姓们正在归还青苗钱!”

“哦,百姓都还上了吗?今年收成如何?”

文及渊回答道:“去年冬季大雪,所以关陇一带的收成都不错,按照殿下的要求,青苗钱的利息降低了一半,百姓基本上都按时归还了。”

听到谈及青苗法,章惇的耳朵顿时竖起来。他之前听闻秦王是反对变法的,原以为西北之地青苗法肯定被禁止了,怎地还在放青苗钱?

虽然没有问,赵昭却主动回答他,说道:“其实新法并非一无是处,比如青苗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解百姓燃眉之急。只是利息太高与向地主借贷有什么区别?再者,关陇各州县,是严禁强行摊牌青苗钱,百姓有需要才借。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好多百姓反而因此破产,得不到实惠!”

章惇停在耳中,若有所思。来长安不过短短几日,但心灵上的震撼却着实不小。对秦王赵昭,也多了许多新的看法……

第六三五章女主人

曲江池畔,杨柳依依,微风带来湖水微凉,吹到临湖的水榭中,好不凉爽。

赵昭一路走过来,连连点头。

按照赵昭的要求,于玄从一位长安富户手中买下了这座大宅院。

听闻是秦王殿下要用来作为王府,富户激动不已,愿意无偿进献给秦王殿下。他家乃是富商,不缺这一点钱。再者,多亏了秦王殿下打通了经由青唐城前往西域的商路,他们都是受益者。

因此对秦王自然是感恩戴德,进献府邸除了表示感谢之外,同时也是拉关系。若是能傍上秦王府,那以后在西北行商可是便利多多。商人的算盘可都精明,这是长线投资啊!

可是秦王府的于长史说什么也不同意,必须要出钱购买,甚至比市价高出了两成。反正孟氏商行不缺钱,不必为了这点钱落下口实。被人以讹传讹,说成是抢占民宅,或者是收受贿赂云云可就不好了。

之后于玄又将府邸加以修缮,些许地方按照礼制改建,一个月的时间,一座气派的王府便出现在曲江池畔。

不劳民伤财,不铺张浪费,在曲江池和芙蓉园这样的好地方,建起了秦王府。

“这里好美!”王朝云一身粉色衣裙,在湖边来回奔走,开心极了。

昨日,苏轼带着王朝云来到长安,之后便陪同章惇去了秦州。

赵昭知道章惇是个人才,好几次也加以暗示。但他毕竟是赵顼的人,态度不明朗,也很难把握。所以赵昭不想让他继续留在长安,既然是安抚羌人。那就随他去就是了。

让苏轼作陪,一方面是监视着,另外一方面,苏轼若是有能力将其策反,抑或者有别的什么突破。都是好事!

不管怎么说,章惇都是个人才,以前忽略他了,如今是多加关注。至于安抚羌人的事情,看他能做出什么成绩来。

河湟羌族大头领曲扎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该怎么做他是知道的。章惇在西北的一举一动,必须要在自己掌握之中。

王朝云是今日进入王府的,小姑娘一到便被曲江池的美景吸引了。

赵昭看着清纯可爱的小美女,笑问道:“喜欢吗?”

“喜欢,比东湖还美,差不多赶上杭州的西湖了!”王朝云连连称赞。风景只是一方面,她更想说,有哥哥的地方,哪里都美!

“西北不及南方湿润,曲江池比西湖是小了些……”

“小有小的好处啊,西北豪放与江南优雅的结合,很绝妙!”王朝云学着赵昭在东湖那日的口吻。一板一眼很是可爱!

“你喜欢就好,从现在开始,你就是这里的女主人了!”

今日风大,王朝云的衣衫紧贴在身上,更显得凹凸有致,身材玲珑。赵昭不禁感慨,十六岁的姑娘,发育的如此成熟,当真是很诱人啊!

“女主人”三个字传入耳中,王朝云顿时心如撞鹿。激动不已,不过又有些羞涩。尤其是看到赵昭的眼神直勾勾地盯着自己,俏脸连同粉颈顿时一片绯红。

也许是天气热的缘故,也许是王朝云太过清纯可爱,赵昭竟有些热血上头。身下的第三条腿瞬间笔直。

赵昭下意识地上前揽住美人腰腹,随即将王朝云抱起在怀中,往一侧的房间走去。那里有一间临湖的卧房,本是用来夏日纳凉午睡的,此时正好派上用场。

从凤翔来长安的时候,姐姐王夫人曾特意给她讲了好多男女间的事情。王朝云能够感受到赵昭身上的火热,知道大哥哥要做什么,只是白天做那羞人的事情……小美人低着头,直接藏在了赵昭胸前,俏脸更红更热了……

也许是湖风吹动窗棱,吱呀吱呀响了半个时辰,终于吹开了窗户,清风入室,满是清凉。

云雨收歇,赵昭与王朝云同榻而卧,任由凉风吹干满身汗水……

“朝云,以后你就是长安秦王府的女主人了,不过……”赵昭沉吟道:“不过暂时不能给你太高的名分,只能以侍妾的身份住在这里。”

“夫君莫要担心,来之前姐姐、姐夫已经交代过了,朝云省得!”一日之间,王朝云已经从清纯可爱的小姑娘变成小妇人,对赵昭的称呼也立即变了。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只要能和夫君在一起,名分什么的都不重要。

“委屈你了!”赵昭看着身旁的可人儿,多少有些过意不去。作为一个男人,寻个侍妾不打紧。可秦王要是在长安娶了一位侧妃,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虽然狄青所谓的有备无患是有道理的,可无疑会刺激赵顼,对身在汴京的妻儿并非好事。

赵昭岂能之顾自己快乐,而不顾妻儿安危呢?汴京送来消息,折文芯已经怀上了第二胎,明年的时候,自己就五个孩子了。作为一个父亲,不能守护在他们身边,总要为他们的安全着想。

“不委屈,只要能和夫君在一起,朝云就心满意足了!”王朝云低声道:“名分不重要,朝云此生别无他求,只要能和夫君在一起,相夫教子,安度一生,就足够了。”

赵昭笑道:“相夫是肯定的,不过教子呢,还是晚点再说……你现在年纪尚小,并不适合生育,等过两年,我们再生个大胖小子!”

“好,一切听从夫君安排!”提到这种既幸福,有羞涩的话题,王朝云还是忍不住会脸红。

赵昭低声道:“朝云啊,很抱歉,确实要委屈你了,你刚来长安,可我就要离开了!圣旨已经下了,要不了几日为夫就得率军出征!”连个像样的仪式都没有,新婚燕尔便要出征在外,赵昭也十分无奈。

王朝云微笑道:“夫君不必担心,朝云不觉委屈,夫君尽管放心做大事就是了,妾身在长安等着夫君凯旋而归!”

赵昭却只道是苏轼与王夫人教导有方,连声称赞!

实际上,这些年分隔两地,王朝云早就习惯了默默等待。以前是前路茫茫,如今名分已定,即便等待也是一种幸福。

第六三六章三路伐夏

熙宁六年七月末,天气刚刚转凉,西夏国内便风起云涌。

自从御驾亲征大败而归之后,西夏少年国主李秉常就大受打击,威望下跌的同时,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西夏国的政务多由梁太后和国相梁乙埋支持。

也许,这是李秉常本人的意思。可西夏官员和党项贵族们却不这么认为,尤其是之前投靠国主,与梁乙埋不太对付的那些人,心中更是多有猜疑。

有人质疑,梁太后与梁乙埋囚禁了国主李秉承,甚至还有人说李秉常已经被杀害。一时间谣言四起,西夏国内风云跌宕,毫无安定可言。

见此情况,知青涧城种谔给官家赵顼和秦王赵昭奏报,写道:契丹早有觊觎西夏之心,今党项内乱,契丹恐先发制人。若契丹得西北,则危及大宋。故今此事系朝廷为与不为,决与不决耳,所谓楚得之则楚胜,汉得之则汉胜。今西夏疆场若归大宋,则契丹孤绝。彼势既孤,则徐为我所图矣!

一番宏论赢得满朝喝彩,赵顼也有这样宏大的志向,认为这是收复西北之地的好机会。同时巴不得赵昭尽快起兵,让西军陷入灵夏战争泥潭,无力东顾。所以爽快地批准了,命令西军出击,讨伐西夏。

随后,大宋秦王赵昭在长安誓师,以西夏纵火焚烧太祖永昌陵、行刺皇室成员、偷袭大宋营寨,不朝不贡等多项罪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