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455章

宋王-第455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敏言不要紧吧?”虽说不是难产,却也那么长时间,柴敏言必定没少受罪。

“不要紧,孩子是子正初刻生的!”赵福康道:“邵雍给算过,这样的生辰八字是天生富贵命,很容易引起别人怀疑,所以该谎称是丑时出生。故而敏言虽说受了些苦,但是并不要紧。再者,她本医术精湛,肯定会自己调理的。”

“那就好,孩子有名字了吗?”

“尚未取名,如果娘娘有心思,就给赐个名字吧!”

曹氏沉吟道:“暂时肯定要姓林的,将来要改回赵,都取个两个都好听的名字!”

“那是!”

“先帝诸子都是从‘曰’字边的,下面一辈,仲针他们是‘页’字边……”曹氏喃喃自语,古代取名都有按照字辈的传统。

赵福康却摇头道:“‘页’字边太明显了,说不定会引起别人猜疑,不若换一个!”

“以什么好呢?”

“不若水旁吧?”赵福康道:“这孩子一出生就下雨了,又有黑龙冲天的吉兆。”

“水旁,也好!”曹氏沉思片刻,说道:“就叫林鸿吧,鸿雁高飞,鸿鹄之志,这孩子将来也得有大志向才是!”

“行,好名字,将来就叫赵鸿了!”赵福康笑了笑,转身去找曹建传递消息。

曹氏道:“把我准备的玉如意和长命锁一并送去!”

“好的!”

“满月以后让他们把孩子抱进宫来,让我瞧瞧!”

“那是自然的!”赵福康笑道:“我也等着看看小侄子长什么样呢!”

“鸿儿,祖母给你取的名字喜欢吗?”威远候府内,林昭又在弄儿为乐,这是他目前最喜欢的事情。

一场连续数曰的大雨,运河水高涨,恢复到了干旱之前的状态,航运自然恢复。工部的公务也就完成了,他这个工部侍郎自然就赋闲了。加之赵顼尚在病重,朝会取消了,所以林昭最近一直没出门,待在家里陪伴妻儿!

五月初九,折文芯也临盆生产,生下一个女儿。一子两女在怀,林昭别提有多高兴了。林鸿作为唯一的嫡长子,地位自然格外稳固。有黑龙冲天的祥瑞,天生龙子的事实俱在眼前,众人都知道,无论林昭以后有多少儿子,林鸿都是无可动摇的继承人,故而几位夫人也没什么非分之想。

曹氏作为祖母,给孩子取个名字,林昭自然不会反对。“鸿”字也算不错,故而也就定下来了。至于折文芯诞下的女儿则取名为秀宁,乖巧清秀,惹人怜爱!

“鸿儿,乖啊!”

顾月伦看着几个孩子,以及大着肚子的沐思虹,好不羡慕,很希望自己也能尽快做娘亲。

“夫君,相关的事情都处理妥当了?”柴敏言一直记挂着此事,除了丈夫,还关系到儿子,她自然担心多一些。

“已经妥当了,你们不必担心,照顾好鸿儿便是了!”林昭叮嘱道:“满月以后,记得带鸿儿进宫去一趟,娘娘和长姐都想见他!”

“好!”

“不过有一件事,敏言、文芯,怕是要让你们失望了!”

“何事?”

林昭歉然道:“如果赵顼的病还不好,那孩子的满月宴怕是不能大**大办了!”

“不打紧的,夫君多疼点孩子就够了!”两位夫人可是以善解人意著称的,自然不会有什么情绪。

果不其然,赵顼这一病便是月余,直到六月中才渐渐的痊愈了。

病愈之后的第一时间是便是处置搁置许多的大事!

重修福宁殿的工程已经在进行了,那都是小事,人事变动才是重点,满朝上下,宫里宫外都盯着这一点。

赵顼病了一个月,敕命也延迟了一个月,罢黜王安石的诏书久久不见下发,百官们都有些着急了。

当牵涉到自己的皇位和身体的时候,赵顼自然不会再有犹豫。罢黜王安石必然的,却不至于赶尽杀绝,牵强附会其他的罪名。

不止如此,赵顼对王安石依旧很客气,因为他对变法并未死心!

或许变法是有那么一些问题,需要纠正,却也不能矫枉过正,一棒子全都打死吧?所以变法还是要有所保留。

同时,赵顼意识到,旧党的实力太过强大。如果任由他们,在他们的胁迫下废除新法,那自己这个皇帝还有什么权威可言呢?

新法要保留,新党也要保留,去得只能是一个王安石而已!

“介甫,朕本想要留你的,奈何太后和百官都不答应,只能委屈你了!”

王安石感激涕零道:“陛下言重了,因臣之过,让陛为难,实在……”

“好了,客套的话就不说了,你我君臣之间不必这样,说正事吧!”本来二人是一对君臣相知信任的典范,奈何终究还是经不住现实的考验。

“你走以后,新法还要继续,不知介甫以为何人主持为好?”一些重要职位,皇帝在重新任命之前,往往会征求前任大臣的意见。推荐的人选,被采用的可能姓很大。

“吕惠卿,他是个人才,也只有他可以独当一面!”王安石根本没有多想,一来是对这个学生的信任。二来,新党人才当真是屈指可数,唯独一个吕惠卿能上得了台面。

“好,朕也觉得只能是他!”赵顼对此不谋而合,事实上,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选择。

“你且去吧,必要的时候,朕或许会请你回来的。”

王安石顿时眼前一亮,带着些许遗憾和一丝欣慰离开了。

随后,皇帝赵顼下诏:宰相王安石出知江宁府,回到五年前开始的地方。同曰,翰林学士吕惠卿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成为副宰相!

旧党的官员们虽然不乐意,可是皇帝却很坚定。官员们只好默认接受,毕竟王安石这棵大树已经倒了,一个小小的吕惠卿翻不起什么浪花!

王安石没有在汴京多停留,立即动身离开了。王雱则依旧担任着天章阁侍制的职位,加之尚且在病中,故而还是留在汴京。

南归的王安石,路过瓜州渡口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一首旧作: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第五四七章风起河州

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确实是王安石发自肺腑的感慨与期盼,离开汴京有着太多的无可奈何,如果是光明正大的失败也就罢了,偏偏是所谓的天变。

他迫不得已接受了,但是骨子里并不相信,故而也并不服气。变法,哪里能这样轻易放弃呢?

尤其是临走时赵顼的那句话,给了他希望,也许有朝一日,还有回去的可能。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他才不遗余力地将吕惠卿推了上去。就是希望这个学生能守住变法基础,以图来日!

可吕惠卿似乎不是这么想的,听闻王安石这样感慨的时候,他只是冷冷的嗤之以鼻。曾几何时,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已经破裂了,只是王安石一直没有察觉罢了。

吕惠卿之所以留在王安石身边,为的就是稳住地位和权势,等待这一天到来!

参知政事,嘉佑二年的进士出身的他竟然有能到这个地步,已经高过了他的那些同年,成为佼佼者,整个大宋王朝的佼佼者。

副宰相,在两府八公之中虽然位居末位,却是新党的领袖,身后还有皇帝坚定的支持,地位自然是无可动摇的。

最重要的是权力,这是吕惠卿期待已久的东西。有了权力,才能高高在上,才能报仇雪恨!

至于师生情谊,早已被抛诸脑后了。王安石了,走了就永远不要再回来。

林昭也听闻此事,也只是微微一笑。

王安石终究是心有不甘啊!可这一次离开,很多事情都已经注定了。

明月何时照我还,在原本的历史上,第一罢相之后没过多久,王安石曾有复起。只是没过多久,就是第二次罢相,彻底离开了大宋权力中枢。

如今这一次,王安石会怎么样?会不会有再度为相的可能呢?

也许正如他自己诗中所言。春风又绿江南岸,未尝没有可能!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这一次因为旱灾而来的朝堂博弈,林昭无疑是赢家!

逼走了王安石,赵顼的实力无疑是大受打击。在罢相一事上的迟疑,对他的英明神武形象是巨大打击,百官们多有不满。至于雷击福宁殿。对皇帝的威信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种事情是要载入史册的,说不定后世还要为人所诟病。

总而言之,赵顼无论是威望和实力上都有不小的损失。而林昭这边,安插了些许“亲信”不说,邵雍的归附无疑是最大的收获。

不经意间,围绕林昭已经结起了一张很大的网。网中的人物或许自己尚不知晓,却已经不可避免地靠在了自己这边。

实力对比再一次发生变化,公开与赵顼分庭抗礼的那一天也不远了!

尤其是这次赵顼昏迷不醒之后,就显得尤为紧迫,再出现什么紧要关头,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当真是恼火!

就这样,熙宁五年的春夏两季过去了。

对大宋王朝而言。降雨带走了旱灾,总算是缓过神来。

至于宋辽边界谈判的问题,沈括果然不负所望,丰富的地理知识让他在谈判中游刃有余,更是引经据典,据理力争,让辽国人有口难辩。

最终结果,确定了以两国边界处几条大河流的分水岭作为国界线。这符合惯例。最重要的是,宋朝并未因此有丝毫的损失,这一点难能可贵!

沈括可谓大功一件!

辽国方面,十分恼火!

尤其是苏辙和蔡京出使高丽,使得高丽王偏向宋朝,契丹祖地辽东受到威胁,故而也不敢轻易对宋朝动武。北方边界的压力减小不少。

耶律浚对此大为恼怒,尤其是听说一切都是林昭的建议之后,心里更不是滋味。难不成当真比不上此人?人家只是轻描淡写派了几个人,就能见招拆招。将自己的布置摧毁殆尽?这使得,以聪慧著称的辽国太子大为受挫!

他还不知道,宋朝的商人们,正通过高丽和渤海,悄悄地走向辽东的白山黑水间。那里的女真人,已经开始用人参貂皮换黄金,继而会是金属、兵器、铠甲……

大宋这边,进入七月以后,赵顼的身体基本上是痊愈了。

罢相风波也渐渐过去,赵顼总算是可以松口气了。

可有时候偏偏就是这么邪门,或许是赵顼今年流年不利吧,两位嫔妃给他生下了两个儿子。可惜来不得等他高兴,两个孩子便全都夭折了。至此,赵顼一共有五个儿子早夭,至今仍然无后。

子嗣的事情,赵顼本来就着急,如今更是着急万分。

重病昏迷的时候,他隐约听到母亲与祖母在商量,兄终弟及,立弟弟赵颢为储。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哪怕是自己死了,也必须要由儿子来即位!

太宗继位之后,太祖皇帝的子嗣都是什么下场,前车之鉴,不得不防!于是乎,赵顼在嫔妃们的肚皮上更卖力了。

最近一段时间,最为宠爱的是一位姓朱的妃子。同时向皇后在丈夫病重期间殷勤细心照顾,也赢得了赵顼的怜爱,宠幸也增加不少。

重病痊愈没多久,加之接连的打击,赵顼的身体底子本就不怎么样。在宫闱之间又这般拼命,身体自然是越发的亏空,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力有不逮的情况。可赵顼却不听从太医劝告,好生保养身体,反而开始服食虎狼之药,保证自己依旧龙精虎猛。

终于,在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向皇后和嫔妃朱氏都有了身孕,赵顼兴奋的同时,身体也越发的亏空了。

汴京在一片祥和中度过了夏天!

可是这一年注定了不平静,汴京夏日的炎热尚未褪去,帝国的西北便开始动荡不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