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395章

宋王-第395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不做什么,秀才莫要惊慌!”林昭笑道:“我并无恶意,而是要询问秀才一些清水泽的事情。当然了,还有令尊的一些事情。”

“你是什么人?为何要问这个?”胡秀才实际上并不是很糊涂,他依然清楚地察觉到,面前的这个人绝对不是一个水产商人。

“其实你可以不问的,至少我是范家的仇人,想要揭发他们,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

“揭发有用吗?除非是去汴京告御状。可是官官相护,未必能动得了他们!”胡秀才质问道:“你能做到吗?”

“我能做到,但是缺一些东西!”

“你……”

“如果我能做到,秀才能否把你拥有的东西拿出来呢?”

“呃……”

“我证明我的能力。你准备你的东西可好?”

胡秀才一言不发,黯然离开了。

“公子,他这是什么状况?”

“他动心的,他会答应的!”

“他不是疯子!”

“谁说他是疯子了?”

胡秀才自然不是疯子,当父亲因此郁郁而终的时候,热血上头的他公然指责某些人,希望讨个说法,当然了,最初揭露的程度不深入,可是后来他发现根本不起作用,而且安全受到了一定的威胁。

因为大宋朝重文轻武,他这个读书人受到的关注自然不少,加之有公然揭发,若是遇害反而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惹人怀疑。于是乎,便想方设法给他安上一个疯子的名号。

他才保全了一条小命,一直相安无事。可是当时间长了,胡秀才依旧不遗余力,揭发的程度也越来越深,对方也就越发的忌惮,继而想要他的命。他也曾想着离开博州去伸冤,可是他根本出不来博州城。

这种时候,想要保命唯一继续疯下去,自己也开始装的有些精神失常。一个疯子的话自然不可信任,被“诬陷”的一方大人有大量,不跟他一般计较,反而显得心胸坦然。不过胡秀才并且因此而放弃表演,一直通过这种方式在揭露。

今日似乎终于有盼头了,可是胡秀才担心,是不是对方设的圈套。以前这样的事情也不少,对方早前之所以不敢害了自己,不就是想知道那东西的下落嘛!

虽说今日见到到此人打残了范坤,可焉知不是苦肉计?是不是假装的。胡秀才有些吃不准,故而有些犹豫。不过那个人倒是说的不错,如果他能证明自己的能耐,自己才愿意献上一份微薄之力……

“公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嘿!”林昭笑道:“我让玉童去观察了一些细节,这个胡秀才其实相当的谨慎,种种迹象表明,一个精神失常的人,不会是他这般表现。你派去的都是男人,留意不到这些。倒是女孩子心细,有些收获!”

“是,以后会注意的!”

“联系知州的情况如何了?”

“回公子,博州知道姓李名儒,五十多岁,学识颇丰,只是在博州任上似乎不怎么管事。

“李儒,名字倒是特别!不管是就对了,我们正好用得着!”

“啊?”

“有一个强势的通判,知州很容易被架空的,看来什么时候有必要去拜访一下!三国有一位李儒,可是董卓的谋士;看看博州这位,能耐如何?”

“暂缓清水泽的事情?”通判府邸,范季云听到这句话有些惊讶。

韩俊点头道:“范大人你也知道,清水泽牵涉到的人不少,不是你我两家可以做决定的。而今博州的粮价翻倍了,余下的那些粮食要是糟蹋了着实可惜啊!入冬以后,粮食必然会跟紧俏,那可是几十万贯钱啊!”

“哼,我儿已经是那般模样的,还要钱做什么?”范季云每日看到儿子那惨不忍睹的样子,便是愁云满面。

“范老人切莫伤心,令郎之事着实可惜,可你还有其他子嗣啊?范家还是要传承啊?”韩俊沉声道:“林昭而今可是风光得意,想要对付他,必然需要求人办事,需要的钱可不少啊……”

“这……”

“叔父说林昭在大名府,想来是不会错的!只要我们抓紧时间抢收,再把引水的渠道准备好,只要粮食以上岸,立即灌水,应该能来得及!”韩俊而今是有些财迷心窍了,他已经做好决定,这次的事情之后便收手,回老家去做富家翁。

范季云本来还有些犹豫,可转念一想。韩俊是韩琦的侄子,报仇的事情还得倚仗韩相公,似乎不好驳他侄子的面。再者,人家都敢这么做,出了事情有韩相公顶着。

“那好吧!”范季云答应的很勉强,说道:“还请韩公那边再验证核实,我们这边也随时做好准备!”

“那是自然!”

“老爷,那个胡秀才不见了!”这个很不和谐的消息在这个不太恰当的时候传来。

“怎么会这样?”提及此人,范季云就有些恼火,同时也有些担忧。

“不知道,反正就是不见了!”

“会不会……”范季云立即想到了最坏的结果。

韩俊却连连摇头道:“应该不会的,听说当日得月楼的事情似乎也是因他而起的。世兄受伤严重,满城皆知,想必他是害怕躲起来了。”正是关键的时候,韩俊可不想有什么消息来动摇范季云的决心。清水泽的事情,还需要多倚赖范家的。

“唉,自家的丑事已经满城皆知了,当真是丢人啊!”范季云一声感慨,思绪飘到了这里,其他的事情也就多有多想。许久才叮嘱一句:“韩公子,令叔父那边核实的消息还请及时通知在下!”

“好!”

此时的大名府,一身粗布麻衣打扮的韩相公了街市之上,猛地打个喷嚏,心中又浮起一种不好的预感。

对面不远处,一对年轻的兄妹正有说有笑的逛街,男的英俊潇洒,气度不凡;女子俏丽可爱,亭亭玉立……

第四七一章丈二的和尚

“哥,你看这些笔墨纸砚,如此精致,买上一些回去送给母……母亲吧,她一定会喜欢的。”大名府街头,吕融看到文房四宝,便打起了主意。他们的母亲萧观音可是有名的才女,擅长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对这些东西自然是极为喜爱的。

吕俊瞧了了一眼,点头道:“虽算不上名贵,却也精致,想必母亲会喜欢的。如果再能弄到几首上佳的诗词,想必母亲会更高兴的。”

“一路上倒是听到一些,可惜终究都是些俗作!”吕融遗憾地摇摇头,悠悠道:“到底比不上那首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吕俊摇头道:“丫头,你还太小,休要去想这些事情。你是我们的掌上明珠,与他有云泥之别,休要想那些事情!”

“哼……”小丫头似乎有些不服气,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身份有别,南北有别,再说他已经娶妻生子了,你好自为之。”吕俊已经发现妹妹情窦初开,苗头有些不对,急忙劝阻,生恐发展的比较严重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嗯!”吕融答应了,但不知道什么,心里微微有些酸楚。嘴上是答应了,可是心里……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滋味。

“哎呀!”吕融心里想着事情,一时失神,行走间一不小心撞到了一个老头。几个贴身扈从都有些紧张,发现撞到的是一个老头,这才稍稍放松。

“老先生,对不起啊!”吕融很客气,自小跟随其母,教养性格都不错。

吕俊也道:“舍妹无心,还请老先生见谅!”

灰布麻衣的老者笑道:“不妨事的。”

“啊,老先生也是购买纸笔?”吕融见到老者十分和善,便与之随口交谈了几句。

“是啊。为家中的孙儿购买文房四宝!”老头哈哈一笑:“你们也是吗?”

吕融道:“大宋文教当真昌盛!”他见老头的穿着很朴素,似乎是寻常百姓,却也要购买笔墨纸砚给儿孙学习使用,故而大为赞叹。

吕俊明显察觉到了小妹言辞中的不妥之处,笑道:“老先生诗书传家,子孙定会高中进士的。”

“哈哈,老夫倒是期盼儿孙能够东华门外唱名。只是不知道有没有这个福分!”大宋朝殿试,金殿传胪就是东华门举行,是读书人最荣耀的时刻。

老者嘴上这么想,可是心情却很复杂。东华门外唱名当真好吗?自己走到今日,算是怎么回事呢?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也罢,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们吧!

“这位公子丰神俊朗,器宇不凡,倒是有状元的潜质。”老者话锋一转,立即拉上站在一旁的吕俊。

狄青与扈从站在远处瞧见这一幕,不禁有些疑惑。

“宗主,韩老头似乎是故意上去搭讪的。”

“不错!虽说是那女孩不小心撞到他了,可他一直注视着这两人。主动靠上去的……”

“他布衣悄然出门就是为了偶遇这两人?”明月宗的扈从很是不解,觉得韩琦这般举动十分奇怪。

狄青也是满心疑惑,韩琦到底葫芦里买的什么药,这是要做什么呢?

“兴许是这两个年轻人比较特别的!”这似乎是眼下唯一合理的解释,狄青瞧着远处的吕俊,若有所思。这个年轻人虽然有意收敛锋芒,可是气度是掩藏不住的,看着就不是一般人。尤其是韩琦这般态度。就耐人寻味了,看来需要多关注一下才是。狄青并不知道,韩琦是将这个青年当成了自家公子。

老头正是韩琦,接到疑似林昭出现在博州的消息,他便放心不小。一方面是小心博州那边,叮嘱侄子尽快处理尾巴,另外一方面就是要验证大名府这位。看看到底是不是林昭。

事关重大,韩琦不惜亲自出面,验证一二。哪怕是来日正式见面的时候尴尬,也在所不惜!所以他换了寻常衣物外出。瞅着这对青年男女就靠过来了……

本来还想着如何接近搭讪呢,毕竟韩相公以前没干过这种事,没什么经验,甚至还有些难为情。没想到吕融若有所思,一个不留神就碰上了。这可是最好的借口,韩相公立即入戏,顺势就靠了上去,一切看起来似乎天衣无缝。

“在下才疏学浅,如何有那等荣耀!”吕俊急忙摆手,心中也泛起了一丝疑惑。这个老者到底是何许人也?只是普通的老人,话比较多,还是另有所图?心中存了疑问,多少有些忌惮。

“唉,哪里话!”韩琦立即引经据典,与吕俊一番攀谈,言下多有试探之意。

吕俊倒是很谨慎提防,可是吕融到底年纪太小,尤其是涉及到诗词文学一方面,立即就有些不够稳重谨慎了。要知道韩相公是进士出身,本就学识渊博,也有比较多的著作,很容易引起小姑娘的兴趣。

如此一来,言谈举止之中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一些信息。尤其是韩相公老奸巨猾,很容易就会捕捉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恕老夫直言,两位似乎不像是我大宋仕宦人家子弟!”

吕俊心中陡然一惊,难不成对方已经堪破了自己的身份?这几日手下的侍卫说,似乎有人跟踪,并不十分确定,而今看来似乎确有其事。吕融一下子也有些紧张了,到底年纪还小,尚且做不到哥哥那般波澜不惊,顿时略微有些急促。

吕俊却面色平和,握住妹妹的小手,笑道:“老先生当真火眼金睛,实不相瞒,我与舍妹从辽东而来。我家本是当年渤海国贵族,故而家传中原汉学,只是年代久远,也只是很少一部分,并不完整。

在下甚是仰慕汉家文化,所以来到贵国游历,希望能有所长进。果不其然,大宋泱泱大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更是富饶非常,让我等大开眼界。就如先生,看似普通,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