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361章

宋王-第361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太后白了一眼弟弟,当真是没出息,难不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沉稳一些是好,却也不至于如此胆小怕事吧?

“想来应该是汴京方面的压力!”梁太后已经接到消息,他们散播出去的“谣言”已经奏效,宋朝方面已经有官员开始弹劾,林昭为了避嫌。表现积极一些也是应该的。

“好吧!”此番的事情是太后姐姐主导,他也不好说什么。不过隐约之间,梁乙埋觉得姐姐有些冲动了,很可能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来龙去脉他却一点都不清楚,关于那晚的事情,众人都不约而同地讳莫如深。尤其是失身那件事。梁太后更不可能向任何人提起,那永远都只能是个秘密。

“告诉罔萌讹,他可以准备行动了!”梁太后吩咐一声,说道:“准备一下,你北上去麟州一线主持局面吧!南线有拓跋石稳着就是了,种咏离开了无定川。那么延州这边也是可以敲打敲打的,至少也要拖延他们的援军!”

西夏人并不知道,种咏离开无定川营地的时候,知清涧城的种谔已然悄然赶到。种师道与种师中两个后辈翘楚也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好!”梁乙埋明白姐姐的苦心孤诣,只要葭芦寨守住,麟州与府州就是一个口袋。若是有什么突破。那就是大功一件。姐姐这是有意要让自己立功,洗刷耻辱,也方便来日返回兴庆府。

罔萌讹早已准备好,当他知道太后吩咐他率领铁鹞子,主要目标是针对林昭时,他便得意非常。这次一定要让这个假想轻敌(事实上也是)付出代价,好报一箭之仇。

不管怎么说了,若非林昭前去迎接折文芯给自己下了套,何以会落到今日这个失宠的地步?罔萌讹心里可是憋着一口气,只要给他机会。就一定不会放过的。

“彝叔,你回清涧城去,再带上五千兵马,随时准备驰援葭芦寨!”无定川营地,种谔沉思良久。做出了这样指示。

“可是……”

种谔摇头道:“林东阳那里到时候我来分说就是了,他只带了五千轻骑,面对铁鹞子,似乎有些单薄了,不能让他和你四伯父身处险地。”

而今种谔是有种的欣赏和赞许林昭,之前便让他们做好准备,防备西夏人反复,果然没有错。

听了林昭的应对之策后,更是大为惊喜,原来林侍郎所谋者大,早已有了反击之策,仿佛是早有预见,对策谋划更是周密,可以看出林昭在兵法上的造诣非同一般。最重要的是,林昭似乎是有意安排,种家在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到时候必然是大功一件。

对此种谔十分感激,自然要投桃报李,种家上下自然也就愿意通力配合。林昭把大部分的功劳留给了他们,比较冒险的事情却自己做了,虽说他已经让四哥种咏去帮忙了,可还是有些放心不下,故而让种师道准备前去支援。

“清涧城的兵力不多了,防守会比较薄弱的……”种师道也有自己的担心,清涧城乃是他们种家的大本营,自然不容有失。

“不必担心,有你父亲坐镇,勉强可是可以支撑的。再说了,有我们大军在前,西夏人想要绕过去攻城可不容易!”种谔老成持重,各方面的事情都考虑的比较周全。

“那就好!”种师道正要离去,便得到禀报,刘昌祚来了。

西夏再次开战,林昭做出各种应对,各路人马都在行动,可是却没有给他分配什么事情。这让刘昌祚有些不顺心,林昭这是怎么了?看不起他还是不信任他?

按理说为将者该完全服从命令的,可是前方战事发生,却让自己无所事事,让他如何坐得住?尤其他还是林昭的护卫将军,可林昭出发的时候带的基本全是种家军,身边的护卫将军是种咏,这算怎么回事?

刘昌祚有些想不过,故而赶来无定川问个明白,坐镇此地的种谔肯定要给自己安排的。

瞧见刘昌祚的表情,种师道就全明白了,一拍脑门道:“险些误了大事!”

“彝叔……”

“昌祚兄切勿着急!”刘昌祚刚一开口便被种师道打断了:“我知你来意,其实东阳兄并无冷落忽视你,只是匆忙出发来不及交待。他已然做好了安排,军令就在这锦囊之中。”

刘昌祚将信将疑接过,打开锦囊之后瞧见一封书信,匆匆浏览之后,脸上便多了几分喜色。原来林昭早已安排,应对很是得当,而且按照这个情况,自己要是执行好了,可是大功一件啊!

“昌祚兄依计行事就是了!”

“哎!”刘昌祚欢天喜地去了,种师道也立即开始行动。

林昭不经意间定下的锦囊妙计随即开始实施……

第四二八章疲兵之计

五六月间,正是树木葱茏的时节。可是走在西北的荒野里,山岭上竟然多有突兀,并无成片的绿色。

林昭瞧在眼里,脸上多了几分忧色。这才是宋朝,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就如此严重了,千沟万壑的水土流失状况也正愈演愈烈。

隋唐时期大规模的修建宫殿,砍伐了不少树木。自那时起这片土地便是兵祸不断,隋唐对突厥,而今的宋朝对辽夏,黄土高原都是战争的重灾区,因此毁掉的植被不在少数。近年来宋朝在西北推行堡寨防御体系,修建过程中又再一次大规模伐木……

诸多的认为因素集合在一起,再加上两宋时期气候寒冷,使得黄土高原,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的树木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也因此加剧。生态破坏必然会引起灾难,黄河水患便是最好的体现。

大宋朝接二连三的黄河决口,日益严重的水患都是因此而起。林昭十分清楚,解决黄河水患,最根本的便是保持水土。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难度自然也不小。尤其是黄河上游几乎全部掌握在西夏、吐蕃手中。

所以,想要治疗黄河,首先便要打败他们。最好是能一统西北,才能统筹行动,着手解决黄河水患。

而今,林昭正在为这样的事情而努力,今天的目标正是引蛇出洞,那条蛇正是西夏引以为傲的铁鹞子。

虽说不知道铁鹞子目前确切的位置,但自己这个鱼饵却光明正大的出现了,正如狄青所言的那样,林昭也当真想要验证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那个鱼饵。能不能引来西夏铁骑!

“东阳啊,西夏人当真会来吗?”种咏已然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并非救援葭芦寨,而是另有目的。对于林昭的这种猜测,种咏并不反对。却多少有些好奇。

林昭笑了笑:“种老将军,其实我也不太确定的,只是有这种感觉,毕竟梁乙埋放回去了嘛!他对我可是恨之入骨啊!”当然了,重点是梁太后的仇恨,只是那些风流韵事是绝对不能讲出口的。

虽说讲出来似乎可以出点风头。让西夏人咬牙切齿。可林昭并非那种炫耀的登徒浪子。更不能因此给汴京那些满口仁义礼智信的家伙人口实,让他们来弹劾自己的个人作风问题。

“呵呵!”

种咏简单的回答无疑让人有些尴尬,毕竟此事有些冒失,有点像是一场赌注,种咏有所疑惑也在情理之中。

林昭尴尬一笑,回答道:“小子是有些冒失了。不过即便是西夏人不出现,我们也可以与府州折家联合进攻葭芦寨,抑或者袭击静州都是可以的。如果西夏人出现了,老将军想想,歼灭铁鹞子,这可是名扬天下,名垂青史的功绩啊!”

提及此事。种咏倒是怦然心动,铁鹞子乃是西夏最精锐的骑兵。如果当真能将其打败,先不说能获得怎样惊天动地的名声,光是心里上的那种快慰与自傲就会让人无比满足。作为一个军人,还有比战胜强悍对手更爽的事情吗?

“只是……”种咏道:“东阳啊,铁鹞子毕竟是精锐骑兵,我们这五千人能行吗?”种老四不怕死,但也不希望有无谓的牺牲,更希望能够稳妥打胜仗。

“老将军,你看着天气。穿着寻常铠甲都汗流浃背的,何况是重甲呢?”林昭笑了笑:“为什么我要带轻骑兵出来,机动性更好,大不了,打不过了跑就是了。”

“上砍骑兵。下砍马腿,听起来倒是很不错!”种咏喃喃自语道:“东阳并未遭遇过铁鹞子,却很熟悉的感觉?”

林昭自然不能告诉种咏,这是后世一个叫岳飞的将军,在金国铁浮屠身上试验的办法。而今历史不经意间正在发生改变,完颜阿骨打正愉快地在大宋朝成长,女真人是否还能崛起?铁浮屠是否还能出现?都还是未知数。

“一试便知,有劳将军了!”林昭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办法是有了,能否奏效还是要实战检验之后才知晓。

种咏知道,林昭另外有后手,无定河的战略已经开始,种家要在其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只要成功那绝对是大功一件。所以林昭的安排理当尽力配合,即便是有些冒险,他也义不容辞。

“好!”种咏老当益壮,正期待着在沙场上再现雄风。

既然要做鱼饵,自然就得高调一些,一路上可谓旌招展,唯恐别人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果不其然,在静州附近一直隐藏不动的罔萌讹很快就接到了消息。

此番他统领了三千铁鹞子出击,虽说铁鹞子的兵力总数有五千之多。却也必须得考虑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梁太后和国相互都在绥州,战乱之中必须要有亲军护卫。毕竟铁鹞子在名义上作为西夏国主护卫的,如此重要的时刻,本身职责不能丢。

虽说只有三千人,敌军的兵力有五千之多,可是罔萌讹一点也不在意,毫不担心。铁鹞子的战斗力他心中有数,三千人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丝毫不比三万人差。堪堪五千宋军,自然不是对手,这一点他很有自信。

自从梁太后让他统领铁鹞子出战之后,罔萌讹便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好机会,一个报仇雪恨的好机会。此战只要获胜,就是他翻身的本钱,无论是在西夏朝堂之上,还是梁太后的心目之中都会是如此,所以坚决不能错过。

同时还能够向“大仇人”林昭报仇,当真是快慰无线。当时红宝石步摇的骗局,让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罔萌讹依旧可是牢记心中。而且他隐约有种感觉,每每提及林昭,梁太后的神情便有异常的变化,难不成他们之间有什么事情?他隐约之间有这样的怀疑。虽然只是一点怀疑,却也让他嫉妒心大发。更加的恼怒。

所以此番率领铁鹞子出战,不仅是翻身之战,也是报仇之战,故而罔萌讹十分上心。梁太后之前有预测,进攻葭芦寨。威胁府州之后,林昭关心妻子和大舅哥,必定会有所应对。如果林昭赶赴葭芦寨自然是最好不过,如果没有,那么铁鹞子会配合拓跋石的大军直接进攻延州。

他一直密切注意着林昭的动向,伺机而动。不久之后。消息传来,林昭亲自率军反攻葭芦寨。

罔萌讹很是高兴,围点打援的计策果然很好。葭芦寨就是个很好的鱼饵,而今林昭正在咬钩,那自己这边也该开始收网了。三千铁鹞子对五千宋军,罔萌讹很有信心。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看到了林昭被自己踩在脚下的情景。

于是乎,三千铁鹞子立即出动,从静州出击,在半路等着宋军到来。至于有人建议设伏,罔萌讹轻轻摇头,并不当回事。设伏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毕竟是人数有限。出其不意杀出来就是了。正面的拼杀,宋军绝对不是对手。岂能因此堕落了铁鹞子的威名?减少了对宋军的震慑?

也许是铁鹞子的实力让罔萌讹忘乎所以,也许是嫉妒与仇恨让他有些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