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332章

宋王-第332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西可都到了?”

“大人放心,上好的羊脂美玉,质地很不错!”

罔萌讹轻轻点头:“那就好!”

李东林手中那些玉器的主顾正是罔萌讹,因为梁太后素来喜欢玉器,罔萌讹为了投其所好,每年都会想办法从各处搜索美玉。其中便有一个熙州商队,可以往来河湟,与西域那边有接洽,购买到上好玉石。

西北边疆的商人,做生意可没考虑那么多细枝末节的事情,可不在乎主顾到底是哪个国家的人。只要不是朝廷明令禁止的物资,一般都没有问题。于是乎,这个商队连续三年都在为罔萌讹搜罗玉石,以往是送去兴庆府的。

这次因为他本人和梁太后都在绥州,他便想着送来绥州,可以第一时间献给梁太后,故而才有了改道一说。

而今玉石送到了,罔萌讹心想着,尽快献给梁太后,她一定会喜欢的。那么这固宠的事情就没什么麻烦了,这可是他的当务之急。

“对了,不是说有一支红宝石的步摇吗?”罔萌讹看着心腹献上来的玉器,仔细观察,很是满意。为了投其所好,而今他已经可以说是个玉石行家了。不过显然他更为在乎,此番货物中最紧要的东西!心中想着,太后带上这支步摇之后,一定明艳动人,更加光彩四射!

“大人,红宝石这个有些特别!”心腹的一句话,顿时让罔萌讹有些好奇,有些疑问。

“怎么回事?”罔萌讹眉头一皱,沉声询问。

“是这样的!”心腹道:“那商人说了,这支红宝石步摇是高昌王妃的遗物,已经有数百年历史。据说这位王妃曾在佛前有言,如果一个心爱的男子愿意在寺庙内沐浴斋戒一日,虔诚供奉,然后亲自为心爱的女子带上步摇,女子便会不离不弃,一生惟命是从。”

罔萌讹一听,顿时有些心动了。他购买此物很显然是要送给梁太后,目的是固宠。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只要斋戒供奉,然后为女子带上,便可……不离不弃,相爱至深之类的话他不相信,也不在乎。

但是一生惟命是从,这几个字显然是打动他了。太后如果一生都听自己的,还管固宠干什么?根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自己也不必这么低三下四,委曲求全,说不定还可以对朝政指手画脚……权力这东西,对谁都是很有吸引力的。

所以,听到这句话,罔萌讹立即心动了,可谓是正中下怀。

“果真吗?”罔萌讹很是好奇,也多有疑惑。

侍卫道:“商人是这么说的,而且绘声绘色,据说在高昌一带是有名的传说。很多人都想要得到这支步摇,可惜都失败了。他们说,此物本来是要进献给的吐蕃赞普的,是他们想尽千方百计从客商手中买回来的。”

“是吗?”吐蕃赞普董毡的父亲角厮罗便是在高昌一带长大的,彼此之间颇有渊源,如果这样说的话,到当真是有可能。再者,罔萌讹潜意识里是希望确有其事的,如此自己将来的地位与权柄才能有保障,故而已经信了七八成。

“是的,商人很虔诚,已经将宝物供奉在了城南的普济寺,如果大人……”心腹们大概都明白罔萌讹的心思,故而点到为止。

“既然如此,那我考虑考虑,明日准备沐浴斋戒!”这是对罔萌讹有很大吸引力,同时特还想着给梁太后一个惊喜,故而些许事情只能私下里进行……

他要准备一个惊喜,而另外一个惊喜也在等着他……

第三九八章姜太公钓鱼

林昭作为和谈使赶到了绥州,但是并未着急开始和谈,甚至没有什么动作。

倒不是说林昭懈怠,而是其中涉及到一个主动和被动的问题。

因为宋庭的软弱,而今绥州的局面名义上双方平等和谈。不存在哪一方主导,哪一方处于弱势的问题。

既然气势上没有优势,那就只能比气场了,也就是和谈使的气场。

这个时候,如果哪一方表现的主动,势必会有急于和谈的意味,在谈判桌上难免就处于弱势地位。

别看是一件小事,实际上影响还是很大的。

就如同两个武林高手对决,谁先出招很可能就会失败是一个道理。谁能沉得住气,谁的气场更强,可谓是牵涉诸多,事关重大。

林昭在这一点上,认识十分清楚,他绝对不能先主动。

除了谈判的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缘故。那就是折文芯尚在西夏人手中,如果自己太主动,岂非给西夏人一个讯号:自己很在乎折文芯,自己很着急?

林昭确实着急不假,可是这种着急绝对不能显露给西夏人,否则自己就会被人捏住了七寸,整个和谈过程都将会十分被动。同时,林昭也是想要给自己和阿昌争取一点短暂的时间,好想办法救人。

所以必须要冷静,沉得住气,这就是一个比拼耐心的过程。

反正宋军在战场上暂时处于优势,边境上各州县的将领们都小心防备,不担心西夏人会闹出什么乱子。相反,梁乙埋在自己手中,西夏人能不在乎他们的国相吗?梁太后能不在乎自己的弟弟?

有传言说,梁太后的面首兼心腹罔萌讹已经来到绥州,目的显而易见,肯定是冲着梁乙埋的。双方手中都有人质,都十分重要。这个时候比的是谁能沉得住气,谁更有耐性。

总归一个字,那就是——忍!

“文芯,别着急,我会想办法救你的!”林昭暗暗发誓,冷静下来准备营救折文芯。

和谈虽然不着急,可是到了绥州也不能闲着。

尤其是营救折文芯的事情。是绝对无法在谈判桌上解决的,只能另外想办法。林昭猜想着,大概这个时候,折文芯已经到了绥州,自己是不是该去绥州走走呢?还有阿昌和李东林也在绥州城里,会不会有什么进展呢?

同时。去绥州那边了解一下情况,也算是知己知彼。于是乎抱着这样的心态,林昭想要暗中潜入绥州城,一探究竟。

可是当他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种师道却忍不住反对道:“东阳兄,你身为和谈使,一身所系。干系重大,不能轻易出去冒险。”

“不是冒险,只是去绥州走走罢了,我暗中前去,又有谁会知道呢?”林昭倒是不以为意,绥州之行对他来说是必要的。

“当真要去吗?绥州可是西夏人的地界!”种师道见状,知道自己的劝说似乎全无作用。,很是担心。毕竟绥州城是西夏人掌控的。林昭又身份贵重,万一有什么闪失,可就麻烦了。

林昭轻轻点头:“不会有事的,绥州城虽说被西夏人掌控,可城中不是还有很多汉人嘛。我混迹其中,谁能认识?”对此,林昭颇为坚持。关于折文芯的事情。他也不好说,故而听起来理由略微有些牵强。

种师道十分无奈,他隐约察觉到林昭似乎另有图谋,只是人家不说。自己也不好多问,只得无奈摇头。

“那我随你一道前去!”种师道思来想去,唯有用如此方法,自己才能安心一些。临走的时候,伯父可是再三交代,一定要保护好林昭的安全。于公于私,于情于理,这都是分内之事。

可是林昭要去办的是私事,自然不方便带着种师道,只得婉言道:“不行啊,彝叔,我走了,这里还需要你来主持大局,做好防备。营地尤其是需要有人留守,以防备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不是有昌祚兄在嘛,他没问题的!”种师道略微有些坚持,也许只有他自己前去才安心。抑或者是好奇心作祟,想要亲自前去一旦究竟。

“昌祚兄负责防务,要各司其职嘛!”林昭无奈道:“再者昌祚兄擅长防务,但是掌握全局,随机应变方面怕是不如彝叔。有你在,我才放心嘛!再者,你我一同前去,目标太大,反倒是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

没办法,林昭只能说出违心之言,给种师道带个高帽子,暂时性的委屈刘昌祚了。一时权宜之计,没办法!

种师道见状,知道即便是坚持也是无用的,只好点道:“那好,东阳兄自己小心。”

“嗯,记住,我出去的事情是秘密,唯有你知道就是了。”林昭叮嘱一番,吩咐道:“另外,这里需要你装模作样,营中一切都拜托彝叔了!”

“东阳兄放心好了!”种师道虽然年轻,才能还是很不错的。种家最优秀的后辈,将来西北最出色的将领,资质可不是盖的。

一番口舌,林昭费了好大劲才能离开,装扮一番之后便带着为数不多的几个仆从出发了。其中主要是从府州来的折家手下,至于另外几个,则是林昭在军中培养的心腹。一个将领,在军中待上一段时间,要是连几个亲兵心腹都培养不出来,当真就有些失败了。

种师道见到此情此景,心中略微有些猜疑,林昭何以如何神神秘秘的?当真有什么事情不能说吗?希望他此去平安无事。对于林昭的人品,种师道还是相当放心的。

宋朝和谈使驻扎的地方乃是一处高岗之上,虽然地处绥州,可实际上在宋军控制范围以内。绥州目前便是这种势均力敌,宋夏分治的状况,比较特别。

林昭只带了几个人便悄然出去了,朝着绥州城疾驰而去。林昭心里可是一直念叨着折文芯呢!

绥州那边阿昌已经传来讯息,说是有所进展,对此林昭十分欣喜。尤其是个李东林,据说能发挥大作用。说是还要给自己准备一份投名状。

有意思!林昭满心好奇,希望赶到绥州的时候能够看到一场好戏!

当然了,重点始终都是营救折文芯!

“宗主,看来你所料不错,公子果然出去了,看样子有可能是去绥州!”

林昭出营并未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却逃不过营地之外其他人的眼线。铁面宗主和蒋雷霆就站在宋军大营之外的一处树丛之中。瞧见了林昭外出。虽说林侍郎是有意装扮的,可如何能骗过熟悉的有心人呢?

蒋雷霆有些佩服铁面宗主,轻声道:“宗主果然神机妙算!”

“哪里有什么神机妙算?”铁面宗主轻轻摇头道:“东来在绥州有所行动,公子得到消息自然关心。折夫人的事情又不能假手他人,公子必然得亲力亲为!”

“只是绥州到底不安全,公子这么前去。身边又只有这么几个人,安全方面当真让人很不放心啊!”蒋雷霆忧心忡忡。

“公子胆识果人,总是敢于如此以身犯险!”铁面宗主也有些无奈,公子喜欢微服外出,安全方面的事情总是让人忧虑。每次去的都还是契丹、吐蕃和党项这些外族之地,当真是危险至极。

看来确实很有必要尽快告知公子他的真实身世,身份贵重岂可涉险?以后得要他自己小心戒备才是啊!

“雷霆啊。尽快调派人手,公子此去绥州,安全的事情就交给你了!”目前情况下,也是无可奈何,他们只能暗中相助。

“是!”蒋雷霆就知道会有这样的苦差事,不过他很乐意去做。

铁面宗主笑了笑,说道:“走吧,我也一道前去。看看东林那小子在绥州到底能玩出什么把戏!”

“好!”

绥州城里,阿昌愕然看着李东林,问道:“东林,你这方法切实可行吗?”

只是一件普通的红宝石步摇,谁知道这小子编造出这么多的名堂,阿昌有些好笑。却又觉得,李东林的的那番关于高昌王妃的传说似乎根本经不起推敲。又有些担心是这小子故弄玄虚和西夏人的暗号。

李东林反问道:“不可行吗?那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可是你的那个故事并不完美!”阿昌有些无奈,若不是通过李东林,根本无法接触到西夏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