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304章

宋王-第304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王韶态度如此诚恳,林昭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理论上,王韶统管庆州军事,人家有权如此安排。何况王韶最后关头也赶来救援了,并非自己之前想的那样,借刀杀人,这一点已经足够让人欣慰了。

“东阳,切莫生气,先送你一件礼物,消消气……”王韶笑了笑,随即大手一挥,便有士卒带上来一个人,赫然正是原庆州知州,叛逃西夏的李复圭。

这厮运气还算不错,在乱军之中没有被火马踩踏,也没有被乱刀砍死。本来是他是在梁乙埋身边的,结果最后冲散了……

那样的局势之下,想要逃走时不可能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还是被王韶的手下抓到了……

“李复圭!”林昭目光一寒,顿时咬牙启齿,重生以来,最恨的人可能就是他了!

此刻颤颤巍巍,如同丧家之犬的李复圭惊恐不已。他着实有些想不通,好好的怎么会战败呢?眼看着就要攻克大顺城了,没想到最后关头出事了。哎呀,当真是……

早知道该听陈桥的,早些离开前往西域,一时间李复圭后悔不已。可这世上没有买后悔药的,一切都已经晚了,李复圭想着也不知陈桥逃走了没有?如果他能再救自己一次就好了……奢望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昔日的心腹已经死在了马蹄之下……

王韶沉声道:“东阳,此人就交给你了,任凭你处置!”

“果然?”林昭有些意外,按照程序,李复圭该押赴汴京,交付有司审理定罪的。当然了,也不过是多活一阵子,通敌叛国是必死无疑的。

“左右是个死,战场上刀剑无眼,通敌叛国的无耻之徒死在将士刀下不是很好吗?”王韶的意思很明确,反正最后的军报是他写的,李复圭是怎么死的,他说了算!

他知道林昭是恨极了李复圭,让他处置最合适不过,如此算是道歉,还林昭一个人情。同时他也觉得,李复圭回到汴京不是什么好事,万一乱咬什么人,又是一场风波,还不如让他死在西北。

“多谢了!”林昭大概明白王韶的用心,很是感激!

“李复圭,可曾想到你也有今日?”林昭上前抓住李复圭,冷冷道:“可还记得,那个夜晚,就是在这里,我发过誓言,一定要手刃你,为那枉死的一千多将士报仇的!”

奸佞必须授首,必须给将士们在天之灵一个交代,这是林昭一直坚守的信念!

“林昭,当真后悔,当初该一刀杀了你的……”

“后悔,晚了!”林昭霍地拔出了佩刀……

李复圭看着带血的刀剑,颤巍巍道:“你要干什么?你要干什么?……你……”

惊恐不已的李复圭胡乱喊叫,最后甚至还喊道:“林昭,你小心,梁乙埋已经逃走了,他可是恨极了你,总有一天会杀了你的……”

“梁乙埋?他吗?”林昭手一挥,被捆绑的梁乙埋便被带了上来。

顿时一片惊呼……

第三六七章意外与转机

梁乙埋竟然被擒获了?!

李复圭惊恐不已,这可以说是他最后的希望了,姑且先这么认为吧!事已至此,被处死是必然的,如果将来有人能杀死仇人,也算是为自己报仇,至少有个报仇的希望在。

可是梁乙埋被生擒了,看样子他的处境也很不好,说不定也会有性命之忧。报仇无望,这大概是李复圭最难受的事情,一时间眼中满是惊恐与绝望,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王韶和景思立也颇为震惊,没想到林昭追穷寇还真有些成效,竟然抓到了西夏国相,当真是一条大鱼啊!

这下子有意思了,可是大功一件啊!当然抓到了梁乙埋,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动荡,如何处置也是个麻烦事情。

王韶觉得,无论如何,必须尽快将此事并报给陕西路宣抚使韩绛,然后再禀报汴京,让上面的人来决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林昭着实很厉害,这次功劳不小,看样子又该升迁了。

趁着李复圭的愣神的当口,林昭提着他的衣襟朝着远处走去,那里埋葬着数百枉死的将士。林昭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想要做什么不言而喻,所有人的看得明白。

王韶和景思立只是冷冷地看着这一幕,并无人上前阻拦。事情就是如此,李复圭完全是自由自取,一个残害将士,通敌叛国的人不值得同情。而林昭,则是说到做到,一件公案也该告一段落了。有个了结了。

走到将士们坟前,林昭猛地将李复圭扔在地上。冷冷道:“李复圭,看看他们,你可知错?你心中作何感想?”

“啊啊!”李复圭先是吃痛,随后看着低矮起伏的坟头,再回过头来瞧见林昭手中的尖刀,顿时惊恐不已,连连嚎叫。

死亡是很可怕的,尤其是李复圭这种贪恋权势和荣华富贵的人。更是怕死!没能逃走,被抓住只能认命了。他原以为自己会被送回汴京,接受审判。死罪已经不可避免,可到了汴京,官家和王相公可能会顾念旧情,或者用自己知晓的事情去威胁他们,至少可以死得体面一些。

如果可以的话。说不定还会保住性命。即便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他依旧没有放弃奢望,只要活着就会多一份希望。很可惜,林昭根本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而是直接将他就地处决。

林昭冷冷道:“怎么?怕死吗?害怕了?你可曾想过,当你火烧营房的时候。那些将士们又是什么心情?”

“求求你了,别杀我,别杀我……”李复圭终究是个没骨气的东西,立即连声求饶,看样子是惊恐到了极点。

“哼。求饶?你有什么资格求饶?当初你可曾怜悯过那一千多将士?他们为国苦战,没有死在沙场上。好不容易存活下来,却被残害……你罪大恶极,天理难容。”林昭表情冷峻,想起那夜大顺城惨烈的状况,李复圭就必须死。奸佞必须授首,大仇得报,唯有如此,才能告慰枉死将士在天之灵,才能兑现自己对将士们的承诺!

“不要……不要……”

林昭根本不理会李复圭的告饶声,手起刀落,尖刀直接刺入了李复圭的胸膛。

李复圭甚至没有来得及呼喊一声,便倒了下去,瞳孔也瞬间变得暗淡无光,眼神十分复杂,有惊恐,有怨恨,有忏悔……

重生以来,林昭杀人不少,可大都是在战场上拼杀。当面亲手屠杀一个人,似乎还是第一次。经历了这许多的事情之后,林昭已经深有体会,要想在这个权力至上的年代活着好,虽不至于必须心狠手辣,却不能心慈手软,不能有太多怜悯之心。

杀了李复圭之后,林昭面不改色心不跳,说道:“你这种人本该千刀万剐,凌迟处死的,而今给你个痛快,也算是便宜你了!”

随后,林昭仰天大声道:“将士们,你们安息吧,奸佞已经授首,为你们报仇了!”

这一刻,大顺城外寒风呼啸,天空之中隐约有阵阵呜咽之声。似乎有无数的英灵亲临,或哭泣,或感动,他们在天之灵终于可以安息了。

城下活着的将士们也都多有感触,对于李复圭的死,他们没有丝毫的怜悯。大顺城的事情他们都心里清楚,坑害属下是绝对不能容忍的,罪有应得,该死!尤其是这次,竟然通敌叛国,引导西夏大军前来进攻,搞得大宋朝西北边境不得安宁。

西军将士不得不上战场拼杀,死伤无数!他们的亲属也因为战争而受到影响,甚至被西夏人残害,自然满心愤怒。故而看到林昭杀了李复圭,没有一个将士怜悯,一个个全都拍手称快,当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甚至还有人嚎啕大哭,据说大顺城死去的将士之中有的他们的兄弟或同乡!

片刻之后,黎明到来,东方晨光熹微,有朝霞出现,新的一天开始了,光明灿烂……

王韶也轻叹一声,李复圭死了!为林昭所杀,也是他所成全。如此一来,庆州的李复圭旧日势力将会彻底死心,有利于自己更好地掌控庆州。同时对军心也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接下来对西夏的反击之战中,必将气势如虹,胜利也就容易的多了。王韶并非一个贪恋权势的人,他所要的就是这个客观有利的结果。

天亮了,经过一夜的激战之后,众人都十分疲惫,留下一部分将士打扫战场。余下的要么进入大顺城休整,要么在城外搭建营帐。

王韶也跟着景思立和林昭进入大顺城,一边走一边道:“眼下有个很重要的事情,梁乙埋该如何处置?”

人虽然是林昭擒获的。彼此之间也有些仇怨,但梁乙埋身份贵重。特别且敏感,不可轻举妄动。要是一般俘虏,他们也就处置了,比如李复圭。但是这件事林昭说了不算,王韶说了也不算,庆州眼下谁说了都不算。

林昭沉声道:“先禀报给韩宣抚使吧,同时呈报汴京可好?一切听知州大人吩咐!”

王韶怕的就是林昭心里有想法,见他如此配合。很是满意,点头道:“如此甚好,东阳这次可是大功一件,有梁乙埋在手,可是个重要筹码啊,看来此番的战事可以提前结束了!”

景思立和林昭也有同样的想法,有时候一个重要人物胜过千军万马。梁乙埋是梁太后亲弟弟。就注定了他值这个价。战事能早些结束自然是最好不过,至少将士们可以免于兵戈之祸,少些死伤。大顺城的经历告诉他们,战争着实太残酷了。

林昭笑道:“既然如此,那就给梁国相松绑,好生招待着。我大宋乃是礼仪之邦,不能怠慢了客人。”

王韶听到之后轻轻一笑:“确实该如此……哎呀,昨夜之战获胜多亏了西夏营地那一把火,可是你们的手笔?当真是绝妙!”

景思立和林昭听闻之后顿时都是神情一滞,愕然道:“不是王知州所为吗?”

“不是你们做的?”这次轮到王韶愕然了。

林昭摇头道:“大顺城被围困的水泄不通。我们根本出不去,见刚才状况。还以为是知州大人早有安排!”

问题出现了,几番交流和质询之后,他们都意识到一个问题。昨夜之战之所以胜利,最为重要的原因便是西夏营地大乱,那把火烧的绝妙。

可是仔细一合计,火不是他们之中的任何一方所放,这就有些奇怪了。

“不是你们所为……”王韶道:“我们远远赶来的时候,西夏营地已经起火……若非火马冲乱了西夏人的阵脚,我们想要破敌并不容易……至少不会有这样的战果……到底是什么人所为呢?”

林昭也有同样的疑问,很显然这个神秘人帮了自己这些人。可到底是谁呢?何以一丁点的迹象都没有,甚至根本想不到是何人所为?没有留下痕迹,而今获胜了也不曾前来相见,当真是神奇。不过至少有一点,这些人是友非敌,给他们帮了一个大忙。

王韶也是这么认为的,只是他好奇的是,这些人帮忙的出发点在哪里?是给自己帮忙?为大宋朝出力?还是给林昭帮忙?他隐约有种感觉,这些人似乎是冲着林昭而来。

一场重大胜利之中,难免浮上了一点悬疑色彩!王韶沉思了许久,想了想说道:“也许是爱国义士所为吧!”

“不错,是爱国义士!”

眼下也只能这么认为,王韶在给韩绛和汴京的军报之中自然而然地省去了这个悬疑。事情圆满即可,多些不必要的疑问反而让人鸡飞狗跳,多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西夏人此战是败了,可不代表他们不会卷土重来。尤其是梁乙埋被擒获,会引发怎么样的后果目前还不知道。

因此,庆州形势严峻,自己没有功夫去顾及这些事情?这些人愿意帮,至少是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