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291章

宋王-第291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为难,当真是麻烦。董毡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决断。

两不相帮?按理说这是最正确的决定。可是如此一来,也意味着两边都有得罪。首鼠两端自古以来便是很危险的事情。

董毡有些为难了。

遇到这种事情,重臣和智囊们商议是必然的。

吐蕃王宫之中,阿里骨和蔺逋比都赶了过来,多吉先生则是一直都跟随在赞普身边。至于另外一个倚重的人物青宜结鬼章,而今正在吐蕃东部边疆。

一来是防备河州的瞎毡父子,同时西夏和宋朝打的这般激烈。吐蕃防止被战火波及也是必须的,有青宜结鬼章在,董毡无疑很放心。

“眼下该如何是好?”董毡问了一句便沉默了。多吉先生也没有说话。在他看来,赞普是问了,可是这个问题更多像是在问蔺逋比和阿里骨。一件让吐蕃为难的事情,也是一道绝妙的考题。

阿里骨没有动,也没有轻易发言。为了配合梁乙埋借刀杀人对付林昭,阿里骨果断承认了贩卖战马给林昭的事情,并且向董毡认错。之所以这么做也有迫不得已的原因。有道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他和苏南党征的贩卖战马的事情,董毡已经有所耳闻。阿里骨是聪明人,在事情还没有太严重的时候处理好,要强过事后的补救。

于是乎,他索性直接向董毡认错请罪。这种事情。吐蕃国内不是只有阿里骨一个人在做,法不责众,何况十分看好的养子已经先一步认错了,董毡更加不好怪罪。加之又有乔夫人的维护,董毡也只是象征性的处罚了一下。

毕竟有这个错误在。故而阿里骨也低调了许多,所以今日他并未率先开口。他是越发的谨慎了。

蔺逋比却有些着急,当即道:“父王,我以为我们应该按兵不动。”

“为何?”

“宋朝要我们出兵进攻西夏,可西夏只是让我们什么都不做,差别很明显。”蔺逋比道:“进攻西夏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吗?万一宋夏之间停战了,西夏掉头对付我们,宋朝人会帮忙吗?据说中原人很是喜欢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蔺逋比是金山公主的夫婿,自然要为老丈人家说话。当然了,他的理由也并非没有道理,甚至绝对的正确。

董毡也觉得,为了宋朝去贸然出兵并不合适。至少在宋夏之战结果尚不明朗的时候,不方便轻易出兵。

可不出兵,就要违背和宋朝之间的盟约。开罪了宋朝,茶马道的商路必然是要受影响的。去岁的短短几个月,茶马道已经给吐蕃带来了巨大利益。开春之后,尤其是夏季更是商路最繁忙的时候,利润将会更加巨大。

董毡着实有些舍不得!

同时,开罪了宋朝,也会很麻烦,董毡着实不想得罪这个庞然大物。

可是该怎么办呢?

“阿里骨,你怎么看?”董毡沉声询问。

这一次,阿里骨必须要回答了,他沉思了片刻,轻声道:“蔺逋比所言不错,不能出兵,他们两虎相争,我们看着就是了,至少也先等待战事的结果。不过想要两边都不得罪,必须要有个借口才是,一个很完美的好借口。”

借口,没错!要的就是一个借口。

董毡抬头瞧了一眼,蔺逋比与阿里骨相比,终究还是差了一些。他之所以支持按兵不动,可能更多是因为西夏这边的私人关系,阿里骨则是更理智的考虑。

蔺逋比也只想到了第一层,却不曾想到借口的事情。唉!这孩子,难道真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吗?董毡的心里当真不是滋味。

多吉看在眼中,知道结果已经有了,自己的沉默可以结束了,顺势道:“必须要有个结果,至于这个借口到底是什么,除非……可是……”

就在多吉为难的时候,一封来自东部边境的密信送到了董毡手中,写信之人正是青宜结鬼章。

看完密信之后,董毡便笑了,笑道:“不愧是孤王的福将,青宜结鬼章当真是有办法!”

听到青宜结鬼章的名字,阿里骨顿时神情一动,眼神有些复杂。

多吉好奇问道:“赞普,青宜结鬼章那边有什么好消息?”

“没错,是好消息!”董毡点头道:“鬼章也已经知道宋朝和西夏催促我们的事情,知道我们有些为难。不过他已经想到办法,并且给我们制造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借口?阿里骨与蔺逋比顿时眼前一亮,都相当的好奇。多吉先生则轻轻点头,仿佛已经明白了什么。可是片刻之后,又忍不住轻轻摇头,也不知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第三五二章牵一发而动全身

“什么?河州的瞎毡反了?”王韶在庆州听说消息之后大为震惊,旋即嘴角挤出了一丝苦笑。

宋夏之战正激烈的时候,河州吐蕃瞎毡所部突然有所动作。瞎毡之子木征率大军进攻河湟,与青宜结鬼章鏖战,双方打的不可开交,暂时陷入了胶着状态。

作为负责准备进攻吐蕃的人选,多有研究的王韶很清楚河湟的形势。

虽然都属于吐蕃,都属于角厮罗一系,但是河州与河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彼此之前的关系更是颇有渊源,也颇为复杂。

因为角厮罗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董毡和瞎毡兄弟失和,仇怨很深,致使河州和河湟之间一直处于敌对状态。因为河州是整个河湟的东大门,战略意义重大,河州一乱,便使得局面更加复杂。

董毡虽然一直有心将河州收复,可现实却多有为难之处,想要实现并不容易。河州本身的实力不弱,想要武力收复河州,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再者,西夏和宋朝都不希望看到一个统一且强大的河湟吐蕃,所以明里暗里都有支持河州,制造障碍。很多时候,董毡也是有心无力,无可奈何。

当然了,这对河湟吐蕃而言并不完全是坏事。河州的存在,无疑是河湟与宋朝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可以防止宋朝兵锋直指河湟,减少摩擦和矛盾,对两国关系的稳定和缓和是有好处的。于是乎,许多的因素结合到一起。才造就了河州目前的特殊存在,河湟的形势也因此更加的错综复杂。

也许以前。宋朝最希望看到河州与河湟敌对,董毡和瞎毡兄弟不和,那样吐蕃无法统一,内部不稳,就不会变得很强大,和宋朝也能维持一个良好关系。有辽国和西夏之后,宋朝着实不希望出现第三个强大的敌手。只有他们鹬蚌相争,宋朝才能渔翁得利。这一点确实是中原人的习惯,分化瓦解的招数更是层出不穷。对于王韶而言,这也是将来进攻河湟一个很有利的因素,完全可以加以利用。

可是今天,王韶绝对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

河州的瞎毡目的反了,当然了,他们不敢反叛宋朝。而是和他的弟弟董毡起了冲突。这件事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对于河湟吐蕃而言,当前的第一要务就是对付河州的瞎毡,自然不能对外作战。那么宋朝让吐蕃出兵被背后牵制西夏的诏书也就成了无稽之谈,西夏将会后顾无忧,全力与宋朝开战。

可恶!

王韶有些恼怒,此前他一直在秦凤路。知道茶马道给吐蕃带去了怎样的利益,宋朝花费如此大的代价来维持和吐蕃的关系。不只是为了那几千匹战马,更是为了在关键时候,吐蕃能帮上忙,成为牵制西夏的有效武器。

可是董毡是怎么做的?

拿了好处不办事。明显的首鼠两端。按兵不动,想要左右逢源是吗?不出兵虽说不是和宋朝敌对。可实际上却是给在西夏帮忙,董毡的态度已经昭然若揭。

可是你能怎么办呢?这件事上,人家河湟吐蕃是有充足理由的。大宋皇帝的诏书到了,吐蕃也是愿意服从,愿意帮忙的,偏不巧内部出现了纷乱。那么不好意思,我们现在平叛要紧,出兵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河州真的反了吗?当真就如此凑巧吗?

王韶有些疑惑,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只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偏巧就出了这样的事情,难免让人有些疑惑。

事情反常必有妖,看着更像是吐蕃找的一个借口,抑或者是河州和河湟一起演的一出戏,一出专门给大宋朝看的戏码。

有些事情并非毫无端倪,仔细推敲并不难发现问题。董毡不主动找河州的麻烦就算不错了,瞎毡该庆幸才是,何以还要这般不自量力,主动进攻河湟呢?河州的力量如何,大家都是心里有数的。

虽说率军出征的木征年岁不大,可能会比较冲动。可王韶在秦凤路的时候,还是对这位河州少主有些了解。木征年少有为,颇有智谋,绝对不是那种意气用事的人。

青宜结鬼章乃是河湟吐蕃第一骁将,又有大军驻守,木征如此挑衅当真太过危险,十分不理智。再者,青宜结鬼章率领的河湟军明显实力强大,战事应该会占优势,何以会进入胶着状态呢?

最不合常理的结果,却是河湟吐蕃最希望看到的结果,这其中意味着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了。

巧合,着实是太巧合!

想到这里,王韶不由打个机灵。吐蕃不出兵也就罢了,此番对战西夏,重点还是自己这边的正面战场。

可是从目前的迹象来看,董毡和瞎毡兄弟似乎有和好的迹象,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如此,河湟连为一个整体,势必会更加强大。到时候熙河附近的防御必然会加强,宋朝想要开疆拓土可就难了。

要知道,眼下董毡和瞎毡兄弟失和是个很好的机会,一旦错过了,想要攻取河湟,难度和付出的代价无疑会增加许多。

良机岂能轻易错过?

按理说,河湟吐蕃的反应不该由他王韶了操心,真正需要复杂的应该是韩绛。可王韶对河湟一代有着非常一般的关注,对那里更是多有想法和谋划。是以他不禁忧心忡忡,眼下的事情无疑是有些麻烦了。

当务之急,首先必须要确定一下河州反叛的真实情况?当然了,质问董毡是不可能的,也毫无意义。重点是确认一下其他重要事情,如果董毡和瞎毡兄当真已经合作,那么熙河之战怕是必须要提前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西北之地。势力错综复杂。即便是没有直接参战,可是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巨大。

没错。这就是董毡所需要的借口。

阿里骨和多吉都想到了这一点,可是却没有一个妥善的策略来解决。青宜结鬼章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案。

河州的反叛进攻必然只是一场闹剧,一场表演,导演则是青宜结鬼章和木征。

最近半年时间,青宜结鬼章一直驻守东疆,防御河州。除了带兵打仗,他也在做另外的事情。

比如和木征之间的接触!

河州对于河湟的意义很重要。是重要门户。可一直以来,河州都掌控在外表,使得河湟始终有种岌岌可危的感觉。青宜结鬼章看得很清楚,并且一直颇为忧虑。

只是该如何解决呢?武力收复是没有可能的,必须另做打算,并且留给他们的时间也不多了。虽说宋朝目前和吐蕃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可宋朝有那么一位志向远大的君主。秦凤路又有大军虎视眈眈,难免让人有些担心。

宋朝对河湟完全没有想法?说出去谁都不会相信的。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总是没错的。不像是阿里骨那般要参与争夺皇储,青宜结鬼章专心致志,所有的心思全都在此,故而考虑的更为深入。

既然无力收复不行。那为什么不考虑让河州归心呢?至少达成合作关系也是很不错的。虽说董毡和瞎毡之间有很深的仇恨,可毕竟已经时隔多年,何况瞎毡已经到了垂暮之年,木征正在逐渐长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