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254章

宋王-第254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为重要的是,静和居士明里暗里对于林昭非同一般的关怀。

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有必要如此紧张吗,如此关心?说实话。柴敏言当时还怀疑过静和居士的身份和用心。

尤其是身份,容貌与林昭有六七分相似之处。如果仔细看的过,林昭的那一双丹凤眼与静和居士当真几乎是一模一样。

难不成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而且静和居士对她和孟若颖很好,有的有些过分了。许多的疑惑一直萦绕在孟若颖心头!

也不知道为什么,临走的时候,静和居士那么一句话,看似随意,却给了她莫大的信心。

已经哭泣过来,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此刻必须理智地想办法。

沐思虹本来是想让柴敏言直接去向太皇太后求情的,此刻仔细想想,才发现事情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到底该怎么办呢?一时间几位美女毫无头绪。

这个时候,柴敏言给出了一个意见,说道:“该怎么办,没有人比他自己更清楚,所以现在作为合适的做法便是前去探监!”

“探监?”几个女子也全都反应过来,林昭对事情的真相无疑是最清楚的,他自己自然也清楚如何自救,如何才能脱罪了。同时,几位美女心中的思念和牵挂已经到了顶点,要是当真能见上一面,多少也算是个满足和安慰。

故而这个提议刚一出口,立即得到了几位美女的响应与赞同。

如果是寻常的牢狱,寻常的犯人,探监并不是什么难事。有的是律法明确允许的,有的只要打点一下狱卒也能够轻松做到。

可是林昭非同一般,他可是朝廷钦犯,犯有大罪,案件更是得到了举朝关注,想要探视可不是那么容易。

何况是皇帝赵顼,直接下旨,将林昭关押在天牢之中,谁也不得与之接触。

此事,对赵顼而言也着实比较为难。林昭是他着意培养的心腹,可是却出现了这样的事情,无疑给他留下了一个识人不明的污点。

更为棘手的是此事到底该如何处置?

按理说,一个案件,首先要确定的是案件的真伪,林昭到底有没有勾结西夏人,有没有叛国?

从目前的证据来看,事情确实如此,这让赵顼很是恼怒,几乎是雷霆之怒。

可是此事之中未必没有其他的隐情,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如果确有其事,赵顼一点都不会为难,直接杀了就是了。不管才能如何,办事如何,只要忠诚方面出现问题,那绝对不会有丝毫的心慈手软。

可怕的就是另有隐情,林昭是冤枉的,如此该如何处置呢?

如果林昭没错,那就证明事情是有人想要嫁祸陷害于他,李复圭的嫌疑无疑是最大的。如此一来,支持李复圭的王安石必将会陷入其中,而信任王安石的自己也会被说三道四。

大宋朝的文臣们可都是很有气节的,在皇帝面前的态度可是以坚决著称的。文臣们在御前的礼节不是那么拘谨,争吵起来甚至连口水都喷溅到了皇帝脸上。

满朝文武反对变法的人非常之多,皇帝赵顼本该是一个居中调停的权威的,可他却直接偏向了王安石。大臣们反对变化,大多指责的是王安石,因为没有人敢于直接指责皇帝。可实际上,多少还是对他有些不满的。

要是给朝臣们一次这样的机会,自己的处境必然会十分不利。

王安石所承受的压力无疑会更大,变法的关键时刻,赵顼可不想变法派,尤其是肱骨之臣的王安石受到丝毫损伤。

赵顼不禁摇头,王安石什么都好,就是太过执拗,有人称他为“拗相公”倒是名副其实。在李复圭这件事上,若非有他的参与,整件事情都好办许多。或者说,他不从一开始就这么坚定的支持李复圭,也不至于到现在的地步!

林昭和王安石之间选择,必然是王安石分量更重。可林昭与李复圭之间,赵顼更想要保的可能是前者!

唉!如今的情势,当真是麻烦!

还有就是西北的情况,李复圭还在庆州,这才是最麻烦的事情。之前为了顾念王安石的态度,没有立即将李复圭革职,现在再想要顺利让其交出兵权可就难了。

赵顼现在最为忧心的便是这个问题!韩绛说的没错,是该派人前往接管,可是到底派谁前往呢?又是何种方式呢?

沉思许久,赵顼脑海中渐渐浮现出一个人影,此人前往应该不错,想必事情会顺利妥善解决。

庆州的事情有眉目之后,当务之急便是对林昭的审判!

至于有罪无罪,以及最后的定罪量刑,这些倒不着急。当务之急是先搞明白状况,赵顼确实想要听一个真实答案。

之前还想着亲自御审,可是后来想想,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

当然了,目前规格最高的便是三法司三堂会审。可林昭“获罪”之前是大理寺少卿,出于这个的缘故,大理寺自然是要回避在外的。

如此一来,便只能下御史台与刑部联合审问了!

皇帝赵顼随即做出安排,命御史台与刑部联合审问此案。至于林昭本人,则是先被关押在天牢之中……

第三一六章台狱

天牢,是一个相对笼统的说法。

北宋时期,监狱系统比较庞杂,汴京城里就有很多的监狱。诸如台狱、大理寺狱、皇城司、殿前司狱、四排岸司狱等等。还有牢城,四面设有围墙,类似城堡,故而名之,并派驻军看守,以防罪犯脱逃。

台狱属于御史台管辖,因为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这一称号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在北宋,苏轼写诗被人挑出了毛病,结果因此入狱许久,险些丧命,史称“乌台诗案”。

皇城司的级别就高了,和皇家沾上关系,自然就非同一般。皇城司在北宋也是个特殊的机构,除了负责戍守皇城安全之外,同时还相当于是宋朝的谍报机构,负责为皇帝刺探各方面的情报。

大理寺狱不言而喻是属于大理寺的。殿前司狱则是属于军队,至于四排岸司狱则主要是关押和漕运犯罪有关的犯人。至于牢城,相对来说级别有点低,主要是关押刺配充军,或者流放的犯人。监狱众多,分工也很明确。

张春是台狱的一名小吏,或者说只是一名小帮工,负责打扫卫生,送饭的小事。御史台在大宋朝的地位不错,故而张春这等小吏的待遇也还不错,混口饭吃还是美滋滋的。

当然了,在台狱中做事,必须要讲究技巧,小心翼翼。会看眼色,否则根本干不长久。要知道。御史台是什么地方?是纠察弹劾百官风纪之地,进入台狱的大都是待罪的官员,即便是待罪之身,可还是官员。

这些大都是彬彬有礼的士大夫,对待起来多少就要客气一些,北宋厚待士大夫是出名的。

台狱的小吏,自然不能像寻常牢狱中那般趾高气扬,更不敢随便辱骂。甚至刁难殴打。

毕竟这些只是待罪的官员,最终是什么下场还不知道呢!御史台可不是有进无出的地方,有些官员在一番审理之后也无罪释放了。或者暂时外放,过几年可能会再次起复。

试想想,如果在狱中受到虐待,出狱之后还不得整死你?哪怕是一个级别很低的官员,想要对付一个小吏。都跟捏死蚂蚁一样容易。官吏是个统称,但一字之差,待遇和权势便是天壤之别。

当然了,这也与御史台的传统和风纪有很大关系。以前御史台受委屈的官员可不少,出狱之中是各种怨声载道,让御史台的官员们很难做。

直到司马光和唐介担任御史中丞的时候。严加要求。台狱的状况才有所好转,故而台狱相对来说是汴京最文明的监狱。

所以在台狱中必须要懂得谦逊,不敢随便得罪什么人,有的官员得到照拂出狱后还会给些许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张春本就是个老实和善的人。不懂得曲意迎合,多年来没有什么额外好处。但是兢兢业业。待人和善,某一次与一位官员结下了善缘,得以保全了这份相对不错的差事。

每日晌午之后,张春便会笑吟吟地离开台狱,心满意足地回家去陪老婆孩子。但是今日,准确说是从半个多月前就开始了,张春晌午之后经常会留下来值夜。他自己的说法是,多赚点钱,等新年的时候给老婆孩子添置几套新衣裳。

这样的想法众人完全理解,张春又是个老实人,故而谁也没有在意。其他小吏还忍不住嘲讽,指望值夜能挣几个钱?故而大方地“换班”给张春。

张春浑然不觉,此刻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笑,他都不会在意的。谁会和钱过不去呢?只要熬过了这几日,辞掉这份活计,便可以得到十辈子都挣不来的财富。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竟然会砸到自己,当真是幸运啊!

哼,挣自己的钱,让你们去嘲讽吧!

张春不知道,和他一样的幸运儿,汴京城里还有数十人。

不过他们有个共同的职业,那就是牢狱中的小吏,或者只是普通的差役。囊括了台狱、大理寺狱、皇城司、殿前司狱、四排岸司狱,甚至是刑部大牢,开封府的牢狱等等,几乎是汴京所有的监狱。

他们都得到了神秘人许诺了一大笔钱,只是让他们做一件不一定发生的事情。

那便是等待一个人,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人。只要遇到了,在牢狱之中给此人照拂,尽可能保证其安全,便会得到一笔格外封侯的报酬。

如此简单的事情,又不会伤天害理,又是天知地知,还能得到丰厚的报酬,除非是傻子才会拒绝,何乐而不为呢?这一点也不奇怪,获罪进入御史台的官员常常会请托狱吏关照,只是绝少有人会找到自己,这一次当真是意外的惊喜。

张春很幸运,当许多人惆怅等待的时候,要等的人出现了。按照约定,如此他可以多拿两倍的酬金。

张春要等待的正是林昭!

进城的时候,林昭遭遇了人生最晦暗的,最屈辱的时刻。

他撑过来了,他很清楚,这是有人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将他置于死地。越是如此,就越是需要坚挺,让他们失望,然后报复。

没有任何时候的报复心比此刻更为强烈,既然有人非要如此生死相逼,自己又何必客气呢?

同时,林昭想到了家人,想到了等待自己的美人,以及江宁的一家老小,那么都等待着自己,自己无形中已经成为这个家庭的主心骨。

更为重要的,自己是被冤枉的,难道就要这样蒙受不白之冤?这口恶气是绝对不能忍受的。

正是因此,林昭强自忍受着。

即便是满身都是乱七八糟的蔬菜叶子,杂物等东西,即便是为千夫所指,满城声讨的过街老鼠,他也生生忍住了。

如此情景,当真是对一个人的承受能力的巨大考验。前世今生,似乎都很风光,从未想过的遭遇如此屈辱情景。

也罢,今日之辱都能承受,还有什么不能承受呢?

这一刻,林昭终于明白了,孟子所言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从城门口走过,林昭的心智已经相当的强大。某称程度上,性情等相关的许多东西也都跟着发生了转变,对他以后的人生之路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进城之后,他便被送到了御史台下属的台狱。

这也不奇怪,他之前毕竟有一个大理寺少卿的职位,哪怕根本没机会用上,大理寺肯定也是要避嫌的。

估计大理寺的官员都恨死了林昭,无缘无故被这位压根没见过面的同僚连累的,直接就是无妄之灾。再加上林昭一案牵连甚大,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