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237章

宋王-第237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为三法司,即大理寺、御史台和刑部。

林昭现在是挂名的大理寺少卿,虽说和大理寺的官员并没有什么交集。出于惯例,他们肯定是要避嫌的,那么此事八成得要御史台和刑部来负责。

刑部这边,王雱自己是能说得上话的,但是御史台这边却插不上手。

吕惠卿在这方面无疑是有资源的,三弟吕和卿现就供职于御史台,是一名侍御史。而且吕惠卿在朝中地位不低,人脉很广,能力很强,关键是主意多。

如果能与之强强联手,势必能事半功倍,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九四章营救在行动

王雱只是这么略微一提,吕惠卿立即就反应过来。

王元泽这是要借自家兄弟在御史台的人脉与能量,同时也是将自己拉下水。

要为弟弟报仇,吕惠卿是必然要参与的,王雱已经作为主导了,何乐而不为?

至于御史台那边,更加好办。

三弟吕和卿是侍御史,在御史台有一定的人脉资源,影响到一些人的态度完全是可以的。

何况御史台和林昭之间还有一桩陈年旧账!

当年唐介唐相公可是御史台的掌舵人,一面公正良心的旗帜,深受爱戴。后来生生被林昭给“气死”了,虽说其中另有缘由,他们都心中有数。

可是外人可不这么想,即便是后来阿云案那般结局,皇帝赵顼更是力挺林昭,也不能完全化解御史台的怨恨。

古代官员们所谓的气节与恩惠很是特殊,户部的章明元前往杭州检查常平仓,故意刁难林昭,目的就是给唐介报仇。章明元只不过是多年前受了唐介的一点恩惠而已,而御史台的那些官员可是唐介的门生故吏,他们会怎么想?

也许以前他们是有心无力,与林昭也没什么关联,不能轻举妄动,不会刻意去做什么。但是这一回,林昭犯到他们手里,很是碰巧,相信御史台的那帮人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的。

吕惠卿早就看清楚了这一点,故而答应的很爽快。只是搞定了三法司,就一定能置林昭于死地吗?

大宋朝能够影响此案的人着实太多了,皇帝和诸位相公,以及翰林学士都可以做到,难保不会有什么变数。

如此机会,着实难得,若是不能一击必中,着实可惜!若是给林昭侥幸逃过。以后再想报仇就难了。

“元泽兄,即便是刑部和御史台有所偏颇,审理案件,最主要的还是证据啊,不知道李知州那边准备的如何?”

“这……”王雱也不知晓,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若当真是李复圭冲动所致。些许事情还当真让人害怕。

吕惠卿似笑非笑道:“世间最决定的事情莫过于死无对证……只要是个有气节的读书人,通敌叛国这种事,还有什么颜面活在世上?”

赤裸裸的暗示!

王雱也清楚,如果林昭死在路上,无疑是最为完美的结局。最好是畏罪自杀,死无对证。

如此才是最为稳妥的办法。只是想要办到只怕很难……

可是已经到了现在的地步,怕是没有回头之路,此事并非做不到,想想办法还是可以的。至少目前林昭在庆州军的掌控中,说不定李复圭已经动手了……

“是啊,不过有人就是那么恬不知耻,随他去吧!”王雱呵呵一笑。已经记在心里。

目的已经达到,吕惠卿轻轻一笑,便不再言语。

正主林昭还在远在西北,但是汴京城里已经杀机密布……

王雱与吕惠卿这边忙着落井下石,想要置林昭于死地。

同时也有许多人,想尽一切办法,想要营救林昭。

最为着急的无疑是静和居士和铁面宗主了,好在他们的消息还算灵通。汴京刚刚有风吹草动的时候他们便得知了。

说来也巧,因为孟若颖梦中呓语,提及情郎西北公干。铁面宗主为了更为全面地搜寻公子下落,特意嘱咐人在汴京留意,追查近期前去西北的年轻官员。希望可以从中遴选一二,觅得线索。

误打误撞,汴京的人手觉得林昭各方面情况都十分符合。恰好又出了这档子大事,故而不敢耽搁,飞速禀报应天府。

是以,铁面宗主第一时间得知了消息。

林昭因通敌叛国罪下狱。开什么玩笑?

仁宗皇帝的四皇子叛国?铁面宗主愤怒不已,如此让仁宗皇帝在天之灵情何以堪?

即便是抛开这一点,从各方面对于林昭的了解,也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

铁面宗主大惊失色,静和居士则是直接受惊晕倒了。

刚刚才得知儿子的下落,尚未来得及见一面,却又身陷囹圄,哪个母亲能够忍受?静和居士醒来的第一句话便是:“快,救救昭儿!”

无论林昭有没有罪,只要他是仁宗皇帝唯一的儿子,就一定不能有闪失,就一定要救他。

“夫人放心,属下一定会竭尽全力,保护公子周全!”

顾七心里压力也大了许多,沉声道:“总害怕会有这么一天,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原来若颖的梦境是预兆,她总是说梦到昭儿被人追杀,看来当真是昭儿遭遇了劫难!”静和居士忍不住感慨,同时也完全认可了孟若颖这个儿媳妇。

“怎么会这样呢?西北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有具体消息?”铁面宗主立即沉声询问。

蒋雷霆道:“属下刚才已经问过了,公子从吐蕃回来之后,便直接奉命去了庆州,追查李复圭兵败一案。

公子到了庆州之后,似乎无意间进入军中,参与了大顺城的战事。后来不知怎么地,就传出消息,大顺城里数千守军全军覆没,乃公子与西夏梁乙埋勾结所致,李复圭夺回城池之后,便将公子扣押了,还搜出了许多证据。

说公子与西夏勾结,还与种家有牵连,从吐蕃私自购买两千匹战马,意图不轨,通敌叛国……”

说到最后,铁面宗主的脸色越发的阴沉。他们都很清楚这件事的严重性,谋反叛国是大罪,一旦落实的罪名是必死无疑的,林昭此刻的处境是相当危险的。

铁面宗主沉声道:“怎么会这样?”

“兴许和李复圭有什么关联吧,公子去庆州可是查他的……”蒋雷霆也不敢冒然下结论,只是有些许猜想。

“那现在朝廷是如何处理的?”铁面宗主最为关心这个问题,无疑是当前之关键。

“赵顼刚刚下旨,将公子押送回汴京受审,同时种谔等人的职位也被停了,西北现在是一团乱麻。”蒋雷霆在接待信使的时候便将大概的情况了解清楚。

“公子目前还在庆州?”

“是的!”

铁面宗主面色一沉,说道:“雷霆,你立前去西北,动用一切力量,想办法暗中保护公子。首先要公子保住性命,才有营救的机会……还有前去西北调查,看是否能找寻蛛丝马迹,确定庆州到底发生何事?”

“宗主是担心杀人灭口?”蒋雷霆顿时一个激灵,静和居士和顾七更是大为紧张。

“小心驶得万年船,眼下最重要的便是保住公子性命。以公子的品性怎么可能行此龌龊之事?八成是西夏的反间计或者有人蓄意栽赃陷害,保不住会有人动歪心思,不得不防啊!”铁面宗主是姜老的辣,沉声道:“还有就是我们必须尽快搞清楚,西北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有如此,才能商议对策,方便营救公子。”

“是!”

“但是有一点,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暴露身份和我们的力量,更不能轻易与押送的官兵起冲突。”

铁面宗主嘱咐一声,说道:“营救公子,文武两途,动武是万不得已的下下之选。想办法证明公子无罪最为重要,若是因此泄露了公子身份,后果不堪设想。”

宋仁宗亲生子的存在,无疑会威胁到宋英宗继位的合法性,以及现在皇帝赵顼的帝位。无情最是帝王家,尤其是威胁到皇位,更是你死我活。

赵顼要是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个叔叔在,能够容许林昭活下来吗?此刻实力尚未弱小,铁面宗主着实不敢冒险。

“是!”

铁面宗主旋即道:“夫人放心好了,某必将公子安然无恙带到夫人面前。”

“有劳宗主了,务必要保全我的孩儿!”静和居士已经失去过一次儿子,失而复得更加弥足珍贵,绝对不容再次失去。

“夫人好生待在应天府就是了,营救公子的事情交给在下就是了。某现在前去汴京,有些事情必须早作准备。”

“嗯!”静和居士最为担心,却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与铁面宗主了。

铁面宗主沉声道:“夫人,有件事我想先征求你的意见,此番到汴京,我想前去面见曹国舅,然后将公子的身份告知曹太后,让她也有个安慰,你意下如何?”

“这……”静和居士略微有些迟疑了。

铁面宗主道:“曹太后地位超然,必要的时候可以出面保全公子。而且公子将来想要有什么发展和作为,曹太后也将会是个重要的臂助,何况……不管怎么说,曹太后都是公子的嫡母!”

“好吧,只要有利于营救昭儿,你尽管做就是了。”静和居士自然知道其中利害关系,缓缓道:“将来的事情还长远,且从长计议吧,不可操之过急,我只希望有点,千万莫要轻易让昭儿涉险!”

“是!”铁面宗主沉声答应,林昭的资质与现状让他看到了希望,只要运作得当,将来的事情还是大有可能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曹太后更是至关重要。

一场营救林昭的行动已经展开,参与的人不只是铁面宗主这些人……

接下来的西北到汴京的道路上,必将会很热闹!

第二九五章顶头上司

庆州案尚在发酵过程中,才是初步阶段,掀起的波浪正在积蓄力量,要不了多久就会如同海啸一般凶猛爆发!

万里山河,风云已动,必将风起云涌!

位于核心的林昭,性命攸关,是重中之重了。

到底是成为一个死无对证的无头案,还是合理合法脱罪的冤案?有天意,更少不得许多的人为因素。

至少在目前,李复圭、王雱和吕惠卿都想要林昭的性命。铁面宗主已经紧急派了蒋雷霆赶赴西北,只是从应天府到庆州,好远的路程,全速赶过去也需要很长时间。

正是因此,让铁面宗主很是担心!

整整二十年时间,辛苦追寻的目的只是为了找到人吗?后来还有许多的想法和谋划,前提都是四皇子安然无恙。

当着静和居士的面,他不敢多言,唯恐夫人惊恐担忧过度,但是心里却着实是捏了一把汗。

当还无能为力,插不上手的时候,只能是默默祈祷,祈求上天保佑了。

“官家啊,你的孩子终于找到了,你一定要保佑他啊!”铁面宗主抬头看着天空,似乎看到了仁宗皇帝那慈祥微笑的面孔,一颗心却早已飞到了西北。

林昭的生死完全就被人操控了吗?

即便是他身在庆州大牢之中,也不见得如此!

李复圭刚开始也是投鼠忌器,不敢轻易杀了林昭。

他最初最合适的做法便是将林昭收押,然后上报朝廷,听从圣上定夺。虽然明知道,官家九成会下诏将林昭押送会汴京,却依旧还是要这么做。

没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摘清楚自己,显得自己大公无私,不受怀疑。

但李复圭骨子里是不希望林昭安然回到汴京的,虽说目前各方面的证据都炮制了比较完美了。只是万一要是哪一环出现问题,都会连累到自己。

死无对证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虽说到时候必定会有流言蜚语,甚至有人怀疑自己,但那会没有了证据,又能怎么样呢?

只要不在庆州动手,撇开自己的嫌疑,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