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162章

宋王-第162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听少女道:“不过弱冠之年,便能出入垂拱殿,接受皇兄召见,想必又是不可多得青年才俊。比起那些暮气沉沉的老臣们,肯定有趣的多!”

“回公主,此人名叫林昭,是之前的钱塘县令!”少女身边的内侍似乎见多识广,许多事情知道的门清,回答的很迅速。

“林昭?就是打了二哥的那个林昭?”女子一听这名字甚为熟悉,旋即气急败坏地厉声质问。此女正是英宗皇帝与太后高滔滔的嫡女宝安公主,当然了,她如今的封号应该是舒国长公主。盖因为宝安的称呼已经多年,宫中之人已经习惯,私下里还是以此相称。

“没错,是他!”

宝安公主本来眼神之中还有几分好奇与欣赏,可是得知林昭身份之后,远远瞧着林昭,眼神之中已经多了几分浓重的恨意。

她是与赵颢是同母所生,兄妹俩自小关系亲密,上次二哥赵颢被林昭拳打,宝安公主关心二哥,对凶手林昭更是多有恼怒。

原以为皇帝大哥与母后肯定会为二哥讨回公道的,结果事情就这么无声无息的过去了。不仅没有惩罚林昭,反而对外声称是误会,没有此事。这让宝安公主很是不解,皇室遮丑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至少要暗地里处置林昭吧!

可是期待中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观察林昭后来的轨迹,不仅没有得到惩罚,反而是得到了重用。

这一点让赵颢难受了许久,也让他的妹子难受了许久,在母后高滔滔面前打抱不平,反而被呵斥一番。宝安公主毕竟只是个少女,哪里知道这之间的险恶,所以一直耿耿于怀。看着林昭远去的背影,心里不禁想着,什么时候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林昭并不知道,进一趟皇宫,又被人惦记上了。

宝安公主只是个小丫头,不足为虑,但是有些人就需要特别注意了。

关于林昭进宫,接受诏令出使青唐国这一系列的事情,吕惠卿已经听到了风声。

不管怎么说,他现在是后备的翰林学士,接近中书,大大小小的事情先一步知道肯定是可以的。

林昭竟然要出使吐蕃,尤其是官家与之相谈甚欢,态度和蔼,没有半点怒意的消息传出,吕惠卿心中大为震惊。

官家明明很震怒啊,可是从今日的情况看,林昭哪里失宠了?怎么会这样?吕惠卿瞬间有种强烈的挫败感,精心谋划了半天,暗里地推波助澜,还搭上了自己的名誉受损,到头来却是空欢喜一场?

吕惠卿想不通,以至于有些失魂落魄,回到家中向三弟吕和卿言明今日情况。

一个人的猜疑随即变成了两个人的不解,皇帝的举动确实让人看不懂,如果说林昭没有失宠,那么报仇的计划势必又会受到影响,这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吕和卿道:“大兄,事情若当真如此,那我们只能另寻它图!”

“你想怎么样?”吕惠卿沉声询问。

“明着的手段不行,那只能暗地里想办法了!”吕和卿再次提及这个话题。

吕惠卿本来对这种所谓的下三滥手段不屑一顾,但是现在情况摆在眼前,让他忍不住也开始有些动心。若是万不得已,只能如此了,什么也阻挡不了他报仇雪恨之心。

“说说……”

吕和卿冷笑道:“林昭出使吐蕃,道远且多险途,能否顺利到达也未可知……这路上,肯定有许多人,并不想大宋使臣安然到达青唐城……”

“这……”吕惠卿沉默了许久,才轻轻点头道:“好吧,那你谨慎行事!”

第二零四章万众瞩目

七夕日,汴京城里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由于金明池要举行游园会,所以今日城门也照常开启,增添几分喜庆气氛。皇帝赵顼之所以要在七夕搞这么盛大的活动,除了所谓的君民同乐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庆祝上半年青苗法的成效。

从中午开始,出城前往金明池观景的百姓就络绎不绝,道路开始有些拥堵。开封府无奈之下,派出了数百差役上街维持秩序。这才只是个开始,当晌午时分,皇室成员出城的时候,更有禁军出动戒严,全程护送。

前去围观的百姓虽然多,但是能进入金明池范围内的却并不多,毕竟人数有限。加之又有诸多皇室成员与达官贵人参加,安全问题也着实恼火。所以能够进入之人还是有所选择的,主要还是以官员和贵族为主,以及一些士子名流,百姓则是有选择地进入一部分。

金明池的四周更是有大量的禁军,以及众多的暗哨来往于各处,维持治安。林昭傍晚的时候,就带着沐思虹出门了。有钱塘县男的爵位在,加之又是前钱塘县令,林公子进入金明池范围自然不会受到丝毫阻拦。

林昭一路上为沐思虹指指点点:“这里曾经是水军练兵的地方,后来才改成已皇家园林,三四月的时候,景色那才叫一个美,明年一定带你来看看!”

“看得出来,金明池的景色果然美。看满池的荷叶,还有那些初秋的荷花……”此处景色颇有江南风光的意味。加之皇家园林的恢弘气势,沐思虹只得觉很是新奇与震撼。

林昭笑道:“那边是琼林苑,官家每年都会在那里宴请新科进士,那是大宋朝读书人最大的荣耀,可惜我没机会参加!”

“林郎比他们强得多,也更有资格坐在那里!”沐思虹对夫君的才学有绝对的认可!

林昭嘿嘿一笑,带着沐思虹穿梭在人群之中,四处欣赏美丽景致。

一艘艘画舫游船荡漾在湖面上。其中有不少都是皇室贵胄的座船,更显得格外的雍容华贵。

因为官家在临水殿赐宴的缘故,沐思虹肯定是无法前往的,加之会面一些朋友,有女眷在场似乎不是那么合适。在陪伴了沐思虹一段时间之后,林昭不得不先行离开,临走时嘱咐了于玄与玉童照顾。保护沐思虹。

林昭正朝着临水殿走过去,不想途中遇到了一个人——王安石之子王雱!

两人的相遇有些意外,王雱早就知道林昭回汴京的消息,但是彼此之前并没有任何的来往。林昭被误解,不知道该如何去向王相公解释,同时也深刻担心。解释是否会起作用?很可能徒劳无功,甚至适得其反。

王雱本来还抱着几分希望,如果林昭回汴京之后上门认错致歉,或者说有个什么合理的解释,都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王元泽一直坚持着圣人的教训。可惜结果让他失望了。

“元泽兄!”

“东阳!”

虽然彼此之间都有些不快,但是见面最起码的礼节还是要有的,这两位绝对算是青年一代中的翘楚,知书达理。

“有空的话,我们聊聊!”林昭有些意外,没想到王雱会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

“好啊!”

忽视热闹非凡,有些嘈杂的湖边,两人坐在一处假山石上,平静地闲聊。

“那件事,你的本意是……?”落座之后,王雱开门见山直接询问,有些事情已经困扰他很久了。

“实事求是!”

林昭的回既然在意料之中,又微微让人有些错愕,王雱无奈一笑,说道:“今日我们能否开诚布公谈谈?可是因为吕吉甫?”

林昭当真有些诧异了,怎么说道了吕惠卿身上去了?王雱是这么看的?如此也太看轻我林昭了吧?不过这一提醒,但是真让他想起来了与吕家兄弟的仇恨,这么久了,不见吕氏兄弟有什么动作,难不成这事就这么算了?

“元泽兄,你想多了,我只是把我看到的想到的如实写下来而已,绝无半句虚言,还请元泽兄与老大人慎重对待!”林昭回答的很明确,有些事情必须要当着王雱的面说清楚,也算是再尽量努力一次。

“实事求是?”王雱冷笑一声,不置可否。

林昭道:“元泽兄,希望你明白,并且转告老大人,下面人在推行青苗法时歪曲了老大人的意思,长此以往怕是会适得其反。我的本意如此,希望你能明白!”

有道是有其父必有其子,王雱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些固执,虽说他隐约能够理解一点林昭。但是在青苗法,以及他们王家兴旺与荣耀这件事情上,王雱的态度很坚决!

或许在内心之中,他希望林昭即便是不认错,至少也应该服软,这样他能好受许多。

可是没有,林昭的态度很坚决!

这不免让王雱心里有些不舒服,心生厌烦,十分的话也只能听进去两三分了。

“好自为之!”王雱起身留下这么一句话,便转身离开了。

林昭足足怔在原地许久,脑海中一片空白,甚至有些愕然!为什么会这样?难道这世上的事情就必须水火不容吗?何以非要搞的如此分明呢?还是王安石父子太过奇葩?林昭并不知道答案!

无奈啊!

林昭长叹一声,往前走出不远,便在附近的一处平台上见到了柴若讷兄妹。

柴敏言一袭紫色衣裙,晚风轻拂,衣带飘飘,身姿婀娜,宛如仙子。只不过今日还是“浅露”遮面,挡住了她的绝世容颜,不过那动人的眼眸却格外的吸引人。

“东阳,来了啊!”柴若讷热情地打个招呼。

林昭笑道:“若非若讷兄相邀,岂非要错过这等难能可贵的盛会!”

“嘿,也是图个热闹罢了!”柴若讷说的是实话,柴敏言原本不是很想来,听闻有与林昭见面的机会才到来的。

“都聚集在此处做什么?”

柴若讷笑道:“待会太后会出现,要求在场之人赋诗填词一首,主题便是七夕!”

“是吗?”林昭只是淡淡应了一声,如今对于这种事的兴趣着实一般。

柴若讷道:“怎么?没兴趣?听说太后是带着舒国长公主一起来的,还有传言说要为公主选婿,所以才有这么多人摩拳擦掌,想要求得太后与公主青睐!”

“是吗?”林昭还是意兴索然,原来是选驸马,这就难怪了。不过林昭并不知道舒国长公主是什么模样,何况已经和孟若颖订婚了,对此并不感兴趣。

本来正想避开,柴若讷却道:“东阳别着急走啊,其实在下与舍妹都很欣赏东阳的文采……”好不容易为他们制造机会,就这么浪费了当真就太可惜了。

这句话的核心自然是后者,柴敏言一下被哥哥弄的有些不好意思,好在“浅露”遮住了微微泛红的俏脸,只得说道:“是啊,听闻林公子文采风流,今日总算有机会一见了……”

下文已经很明显,美人邀约,自然不好推辞,林昭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同时搜肠刮肚开始回忆关于七夕的诗词,必要的时候只能这么招了……

平台附近的人越发的多了,大都是汴京城里的公卿贵公子,或者一些士子名流。舒国长公主有意选婿的消息传开之后,很多人便开始动心思了。大宋朝的驸马虽然不是什么特别的香饽饽,但肯定不是明朝那么悲惨……

驸马还是很有含金量的!不管怎么着,这是一条提升身价,挣得前途的途径,故而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一试的。

没过多久,一艘凤船缓缓开过来,有礼仪官宣称,太后与士子同乐,请在场之人赋诗填词一首,共贺七夕……

同来的赵颢知道母亲心思,便暗里地鼓动了几个宗室子弟,提议赋诗填词给在场的最美女子。

言下之意不言而喻,最美女子自然就是长公主殿下了,识趣的人都会这么想。可是偏偏就有那种二愣子,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汴京第一美人柴小姐在场!”

这话一出口,顿时在人群之中引起了一场骚动!

柴敏言的名气太大,平日里根本不曾得见,突然得到消息,很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