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二道贩子的崛起 >

第510章

二道贩子的崛起-第510章

小说: 二道贩子的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破碎锤硬砸,总之就是在短期内迅速挖出一道环形战壕把莫斯科圈到里面。

虽然明知道联合**是要困死莫斯科的红俄军,但圣彼得堡的弗拉基米尔和社工党高层们也无计可施,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前去解围,要知道离他们一百公里外还有二十多万德军呢,虽然威廉对圣彼得堡没什么太大兴趣,但如果社工党把守军都抽走的话他也绝对不会介意捡个便宜。更何况弗拉基米尔也很清楚,就算他真调兵过去,恐怕也就是送羊入虎口的,既然这样索性就不管了,宣传上加强一下,号召俄国人民死守莫斯科,让莫斯科变成侵略者的坟墓。

可惜这时候发豪言壮语已经没什么用处了,几百万溃败的士兵和饥肠辘辘的难民被困在莫斯科的废墟中,吃没得吃,住没得地方住,天上还下着雪,所有外部联系断绝,只能眼睁睁等死,每天一人喝点稀粥吊着命,早晨起来满大街都是冻死的尸体,饿极了就只能跑去割死人肉吃,整个城市跟地狱也没什么区别。

实际上这时候如果联合**发起进攻的话,是不会有多少红俄士兵有力气拿起武器抵抗的,一个个都跟行尸走肉般,也就剩下躯壳了,一开始在他们的指挥官伏罗希洛夫指挥下,倒也发起过两次突围之战,但可惜紧接着就被对面的炮火给粉碎了,当包围圈形成后,再想突围也就跟自杀没什么区别了。

绝了望的红俄士兵开始偷偷跑出去找敌人投降,可惜哪怕他们举着白旗,迎接他们的也只有密集的机枪子弹,一开始还以为对方在风雪中看不清楚,一名红俄师长索性带着几千名部下排着队举着白旗,一边喊着投降一边走向联合**防线,但可惜对面迎接他们的依然是密集的子弹,这下子他们算明白了,人家根本就不接受他们投降。

这下子连伏罗希洛夫都傻了眼,他对部下的投降其实是默许的,毕竟都到这份儿上了,什么胜利什么未来都成屁话了,让士兵们零散出去投降,看看对面的反应,要是顺利接受的话,过段时间他也准备投降了,哪怕终身监禁甚至枪毙也比在这里饿死冻死强,可不接受投降这是什么情况?

既然不接受士兵投降,那平民出去投降总可以吧?要是他们接受平民投降,无非就是大家全脱下军服换上老百姓衣服出去,至于出去以后人家怎么处理就听天由命了,哪怕枪毙也认了,只要吃顿饱饭枪毙也值了。

接着伏罗希洛夫干脆把那些平民全赶出去,几万几十万地冒着风雪喊着投降走向对面联合**阵地,然而让他们绝望的是,对面根本就置若罔闻,只要进入机枪射程,立刻就是狂风暴雨般的子弹,甚至看来得人多,连火箭炮都动用了,铺天盖地的炮弹瞬间淹没了那些倒霉的俄国平民。

第六七四章树倒猢狲散

至此莫斯科的俄国人算是明白了,外面的联合**就没准备给他们任何生路,可就算知道也无可奈何,在又进行了几次拼死突围失败后,连伏罗希洛夫也都认命了,当然不认命也不行,士兵都饿得拿不动枪了还突围个屁,现在全指望死人撑着呢。

好在莫斯科的惨状也的确引起了外界的一些同情,毕竟这种事情想彻底封锁也是不可能的,虽然俄国沙皇为报父母之仇下手狠点可以理解,但狠到这种地步就有点过分了,于是在中国皇后陛下的亲自过问下,再加上各国君主们一致劝说,终于令沙皇陛下网开一面,同意城里的妇女儿童可以出来,但是男人是一个都不能放出来的。

“为了未来俄罗斯帝国的和平繁荣,俄罗斯民族必须进行彻底的净化,所有弑君者和叛国者都不应该得到饶恕,地狱是他们的唯一归宿!”俄国首相维特伯爵在人民电台的采访时公开叫嚣。

为了让莫斯科那些弑君者和叛国者清楚这一点,中国陆航的心理战飞机专门带着大喇叭在莫斯科上空盘旋,不停转播维特伯爵的话,接下来莫斯科城内立刻掀起了一片自杀的狂潮,那些奄奄一息的女人和小孩都赶紧迫不及待地离开这片地狱,对面有中国慈善机构在等着她们,会给她们提供食物和医疗,但留下来的男人如果不想慢慢饿死,那最好的选择就只有自杀了。

当然也有少数勇敢地再次向敌人发起了进攻,不过他们的结局也只有死路一条,就这样原本预计需要半年的莫斯科之战,居然用了不到两个月就胜利结束,俄国莫斯科方面军司令伏罗希洛夫战死在突围的路上。一共五十万红俄军被击毙,另外有六十多万死于饥饿和严寒,还有五十多万全部选择了自杀,当然实际上这里面一多半是平民。如果加上前期饿死的女人和小孩,俄国人在这场战役中一个失去了两百万人口。

如果再加上之前战争中死亡的,那么这个数字就变成了五百万,如果加上社工党弄死的贵族资本家们,这个数字将暴涨到九百到一千万之间,如果算上世界大战中死亡的,那么从一九零四年开战到现在,俄国及原本归俄国的东欧各国加起来,连平民带士兵死亡超过两千万,这还不算伤残的。东欧各国已经被割走,所以目前的俄国人口,最多不会超过八千万,一个曾经一亿六千万人口的庞大帝国直接腰斩。

莫斯科之战结束,剩下的也就只有圣彼得堡了,至于中间那些俄国城市,都根本不用打,社工党的人早把能划拉到的粮食全划拉走然后跑到圣彼得堡去准备战斗到最后一刻了,他们也没有别的出路。连莫斯科的男人都必须得死更何况是他们。

好在这一次那些妇女小孩不用跟着他们遭罪了,由中国皇帝陛下亲自向社工党发出通牒,要求他们立刻把圣彼得堡的妇女和儿童全部释放出来。

“这种拖着妇女儿童跟他们一块儿去死的行为简直丧心病狂,完全是对人类道德和良知的践踏。充分证明了这些弑君者都是灭绝人性的bao徒!”皇帝陛下义愤填膺地说道。

对此社工党紧接着就展开舆论还击,以前他们多少还对杨丰抱点幻想,毕竟就算失败他们也还需要一个苟延残喘的地方,要是把杨丰得罪狠了。那么世界之大是不会有他们容身之地的。但一看现在杨丰已经摆明了不给他们留一丝活路,那也就不能怪弗拉基米尔一拍两散了,俄国现在这模样你也是有份的。没有你我们也发展不到今天,别以为你是什么好东西,现在也该让世界人民看看你的真实嘴脸了。

圣彼得堡也有大功率广播电台的,紧接着便开始对外广播这些年来杨丰给他们提供的所有帮助了,这些弗拉基米尔那里都是有账可查的,一笔笔一桩桩,甚至还加了一部分艺术化,比如说他那句不好面对沙皇,就被加工成了他需要尼古拉去见上帝。

可惜弗拉基米尔的广播别说世界人民了,就是圣彼得堡人民都听不到,大功率的电子干扰机就在这座城市上空盘旋,除此之外赫尔辛基的人民电台分部也兼职干这种活儿,弗拉基米尔的电台设备还是从通用电气购买的呢,想干扰那简直太容易了。

实际上杨丰也不在乎这点破事被捅出来,社工党那是什么,都已经被描绘成恶魔了,弗拉基米尔同志手握刀子趴在一具俄国儿童身体上做美餐状的漫画早就传遍世界,这种人的话有什么可信度,无非就是穷途末路丧心病狂诬陷抹黑伟大的中国皇帝陛下而已,只能充分证明他们的卑劣至极。

当然,弗拉基米尔也明白这一点,这个世界上想跟杨丰玩这种舆论战跟自杀没什么区别,他也就是泄愤而已,毕竟他走到这一步也算是被杨丰坑惨了,至于那些妇女和儿童,他倒是很痛快地全从圣彼得堡撵了出来。反正他也不想这些累赘留下,而且他也没有足够的粮食养活那么多人,把她们撵走后,节省下的粮食还能让自己多活两天,至于最终结局这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就连他们自己的宣传中,也都不再提什么把侵略者赶出去了,现在的宣传口号是要俄罗斯的正义民众团结起来,为了信仰为了自由学习巴黎公社的前辈们战斗到底!

这一点不用他说俄国的正义民众心里也都明白,圣彼得堡就是下一个莫斯科,这段时间逃亡潮正在这座城市愈演愈烈,毕竟现在圣彼得堡还没有被围困,那些不愿意和社工党同生共死的俄国老百姓正以各种方式逃离这座城市,哪怕就是社工党也开始有人逃亡了,俄罗斯广袤的大地哪儿不可以藏身,为什么非要留在圣彼得堡等死呢?哪怕跑到山林里面打游击也比等死强。

虽然这时候跑到森林打游击其实也基本上是死路一条,毕竟这样的零下三四十度严寒中在野外的冰天雪地里根本没法生存,但至少这还能有点希望,在圣彼得堡坐等联合**包围却是一点希望也没有的。

这样的人数量还不少,就连在同德军对峙的前线,都出现了这样大规模的逃亡潮,反正这时候社工党内部也已经算是树倒猢狲散,各人顾各人的了,愿意凭借圣彼得堡的储备坚持战斗最后铸就信仰丰碑的就留下来。不愿意这样等死,愿意跑到森林里听天由命看能不能有一条生路的就跑出去,也不是说真得躲进森林里,毕竟他们在北方还有摩尔曼斯克和北德文斯克,阿尔汉格斯克几座城市,可以说成是进行战略转移,伟大的远征。

当然这只是吹牛皮而已,零下三四十度的风雪严寒中,没有铁路没有汽车没有船只,没有补给,就靠双腿走一千多公里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了。

这支俄军也分成了两路,一路由加里宁率领前往摩尔曼斯克,另一路由一名年轻的将领伏龙芝率领前往北德文斯克,最终他这一路在经过漫长的旅途之后还剩下十分之一的人到达了目的地,并且建立了一个社工党政权,然后坚持战斗了好几年才最终由沙皇政府以特赦方式换取他们放下了武器。

至于加里宁率领的约十万红俄军直接消失在了北方的狂风暴雪中,成为了历史之迷,不过后世有传闻在芬兰有人见过这位社工党元老级人物,那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就连沙皇政府都没兴趣管他了。

“战后的俄国不能太安全了,必须得让俄国人有点事干,这些社工党反正就算战争结束了最后再抓住也是要挂绞刑架上的,他们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为了生存他们只能继续打游击下去,俄国的土地就算到今天也是很广袤的,像这种游击队有得是地方可以躲藏,这样战后俄国还会和这些游击队年复一年地纠缠下去,直到把他们彻底消灭为止,明白吗?”杨皇帝很是阴险地说。

事实上在他看来,这时候最好莫过于弗拉基米尔也跑了,有他的号召力,说不定红俄还能找块地方建立个根据地什么的,这样战后的俄国政府就不会太清闲了。

“臣明白了!”袁侍从长眉开眼笑地说。

当然,这一点俄国人也很清楚,在打下莫斯科后,由邓尼金和马卡洛夫分别指挥的两路白俄军不顾冬天的风雪和严寒,撇下因为怕冷不愿意加速北上的联军主力直扑圣彼得堡,他们两人所部目前已经扩充到了四个集团军,实际上就这些人也足以打下圣彼得堡,既然这样剩下的各路联军前进速度就更慢了。

毕竟和俄国人比起来,这些全世界凑份子的联军在这样的天气很难有什么战斗yu望。

第六七五章一起去俄国找老婆

弗拉基米尔并没有如杨丰期待的那样,离开圣彼得堡出去搞个什么根据地,然后继续跟帝国主义者战斗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