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雄心 >

第129章

帝国雄心-第129章

小说: 帝国雄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触情绪的事件,在这种策略的主导下,德国空军对伦敦的轰炸一直持非常精神的态度——轰炸仅仅限于明显的军事目标,飞行员们被告知在未经上级许可的情况下,绝不能让一颗炸弹落到伦敦城内的非军事区!

伦敦能否像巴黎一样安然无恙地度过战争时期,现在来说还为时尚早。通过战壕中的潜望观测镜,罗根时不时地观察一下沉沦中的加的夫港:火光的映衬下,滚滚而起的浓烟竟难辨源头,更不见顶点!

面对如此震撼的场面,罗根深藏在心底的敬畏之感又一次浮现:海军的可怕破坏力令人心惊胆战,若是有一发炮弹“跑偏”落在自己头顶,权力、荣耀、金钱、美女什么的可都统统化作过眼云烟鸟!

“万恶的英国海军!”罗根咬牙切齿地自言自语道,殊不知自己在英国同行们眼中的形象已经不是一个“万恶”可以形容的。

“但愿战争结束后,威尔士人会建起一座更新更宏伟的加的夫港!”趁着英军舰炮轰击的间隙,林德曼突然怜悯起不幸的威尔士人来,对于这座港口的居民,德军到目前为止已经算是相当的人道,只是考虑到安全方面的问题,并没有将更加安全的战壕拿出来分享,而一些英国人对于德军的“好意”十分抵触,在炮击开始时仍然窝在城区的房子里不愿离开。

“战争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就像是加快一个人的新城代谢,战争会摧毁许多旧的东西,促使新的事物产生,并且大力推动技术进步!例如我们现在使用的一些装备,10年前那是根本不敢想象的!”

这话若是从罗根口中说出来也不足为奇,可是帝国空军上校的目光都没离开潜望观测镜,思维也还停留在英国舰队的炮击上。突然听到这番颇为熟悉的评述,他惊奇地转过头。

说话的人就站在林德曼身旁,上午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罗根还以为这是阿汤哥的祖父或是祖辈的近亲,他身材不高却面貌英俊,尤其是那双深褐色的眼睛,充满了忧郁和神秘的气质,一身德国陆军制服,令罗根不禁想起了《刺杀希特勒》那部大片中的史道芬贝格上校——既然这个时空的许多事情已经发生了改变,还会不会有人刺杀希特勒,而那个人又会是谁呢?

“少校,你倒是说说,有哪些装备是10年前人们不敢想象的?”最近一段时间,罗根忙于“海神之怒”作战方案的谋划与实施,技术装备的革新计划只能暂时放到一旁,听听这位毕业于德国高级军官学校、曾在前陆军总司令勃劳姆堡的参谋部门供职的军官之言,没准还能找到新的灵感。

炮弹飞行时的尖锐呼啸声重新传来,沉重的爆炸不断震撼着大地,等到这一轮炮击结束了,冯。肯萨尔少校回答说:“时速超过600公里、升限突破万米的飞机,能够以40公里公路时速快速突击的坦克,能够以近乎垂直角度俯冲攻击的斯图卡,还有……雷达!能够用电波探测目标方位的雷达!”

“嗯,不错!”罗根点点头,随口问道:“那你觉得我们现在的行为算不算倒退呢?”

帅气得一塌糊涂的国防军少校略一思索,“您是说挖战壕这件事?”

“嗯哼!”罗根应道。

“呵呵,不知道您有没有练习过搏击!”少校笑起来眼睛是半眯着的,而这样的表情可是当年阿汤哥的“专利”。

“没有,怎么?”从前的罗根虽然偶尔会跟别人干上一架,但一招一式都是在实战中锻炼出来的,没有什么花头,只能说还算实用。

酷似阿汤哥的国防军少校继续保持着他那迷人的微笑:“我小时候曾师从一位搏击教练,他给我上的第一堂课就说:要想打倒别人,首先得要不让别人打倒,而想要不被打倒,就要学会挨打!很奇怪的道理,对吧!”

“不,不奇怪!不论是个人搏击还是军队作战,唯有保证自己不被击倒,才能够更好地作出回击,进而赢得最后的胜利!”罗根难得地笑了,当初他在提出加的夫登陆方案的时候,最高统帅部的参谋们一点都不看好这种冒险的举动,很多人都认为空降和登陆的德军会被英国舰队的炮火摧残得丧失斗志,而罗根又一次力排众议,在小胡子元首的支持下坚决地实施了这次行动。

“所以我们现在静静地让英国人打,等到他们疲倦了、累了,我们再重拳出击!将军,这确实是个好计策!”冯。肯萨尔少校赞道。

罗根欣赏地看着这位大概也就比自己大一两岁的国防军少校,有道是人生难觅一知音,没想到会在这粗陋的战壕中碰到一个读懂了自己策略的人。有前途,此娃相当滴有前途!

********

威武,秋风落叶荡英伦第46章帝国财富

在海军舰炮的鼓舞下,沉寂了一个白天的英军部队终于又出现在了加的夫外围。假若只是昨夜那些洋相百出的英国民兵前来进攻,罗根和他的士兵们倒用不着担心,经过了一天的修筑,各处堑壕已经基本连结成线,一些重要地段还构筑了二线阵地和炮兵掩体,而且在兵力方面,随着林德曼指挥的第36师并第17装甲师一部乘船抵达,人员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充实。

这国防军第36师是一支标准的39型基干步兵师,1936年秋天在凯泽斯劳滕区域完成军事训练并组建,辖第70步兵团(IR…70)、第87步兵团(IR…87)、第118步兵团(IR…118)和第36炮兵团(AR…36),满员兵力为17734人。不过由于是进行登陆作战,马匹和大部分辎重车辆并未随行,因而实际登陆人数为16000人,但绝大部分都是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

至于第17装甲师参战部队,规模还不到一个装甲团。该师属于国防军组建的第三批装甲部队,1940年组建,虽然作战经验不及老一批的装甲兵,但他们所装备的大都是较新的三号、四号坦克和三型突击炮,在登陆作战期间完全归由林德曼中将统一指挥!

前一夜吃了大亏,这一次英国陆军终于派上了大量现役部队参加进攻,甚至还调来了大量的野战炮。一通炮轰之后,数千英国步兵在十多辆坦克的支援下发起了冲锋,毫无新意的战术在德军坦克、步兵炮和机枪的联手绞杀下被击得粉碎,莱佩塔海滩的惨剧以几乎相同的方式在加的夫北郊重演了,而英军的二线民兵部队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进攻,他们的作用,似乎就只是远远地摇旗呐喊……

“将军,我们为什么不以装甲部队为箭头,一部分步兵跟进,狠狠打英国佬一个反击战?我保证,我们不但能够击溃那些残余英军部队,还能够把他们的火炮阵地给端了!”

主动前来请战的,是隶属于第17装甲师的维尔纳。弗斯特中校,一个身材不高但相当敦实的中年军官,由他直接指挥的部队是由一个坦克营和一个装甲步兵营编组而成的所谓特遣装甲团,共配备坦克56辆、突击炮20辆、装甲车85辆、卡车120辆以及火炮若干,总兵力达到了2100余人。

被人唤作“将军”,罗根还有点儿不适应,他不急于说同意或者不同意,只是反过来问:“中校,你知道英国人缺什么、不缺什么吗?”

求战心切的国防军军官虽然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费力地边想边说:“缺坦克,不缺士兵;缺飞机,不缺飞行员,呃……应该还缺枪支弹药吧!”

“嘿,你说的这些都对,却没有说到重点!”罗根叫自己的副官拿来一个看起来脏兮兮的瓶子,然后介绍道:

“这个是燃烧瓶,里面装满了汽油!还有一种武器叫做火焰**器,德国军队在1917年的时候就大规模使用过了!”

“这……”看着这所谓的燃烧瓶,中校有些开窍了。

罗根自己并不碰这外面全是泥巴和油污的瓶子,而是说:“英国人缺什么都不缺石油,如果我说他们在本土的石油储备超过了整个欧洲大陆上的其他国家,你相信么?”

英国人一方面占据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地——波斯湾,一方面供养着时间上最庞大的舰队,石油储备自然不少。

“呃……我想也差不多吧!”中校的声音已经自然降了调调。

“位于苏格兰的炼油厂大部分还在正常运转着,所以每一个英国民兵手里都能分到好几个这种简便易造的燃烧瓶,只要我们的坦克部队陷入他们的包围,我保证,中校,你的坦克几分钟之内就会变成熊熊燃烧的大火堆!”

中校眼前似乎已经浮现出那可怕的场景,他叹了口气,“抱歉,长官,我之前的建议确实欠考虑了!”

罗根善意地看着这位年纪比自己还大好几岁的国防军军官:“没关系!只要我们坚守阵地,他们的火攻战术就完全不起作用了!”

“我懂了!”中校很用力地点点头,然后告辞回部队去了。

“你的考虑确实很周全、很深远!”中校走后,整个过程中一直默不吭声的林德曼开口了,他显然已经许可了罗根对于这些陆军部队的指挥——尽管只是临时性的。

“这些只是基于对所获得情报的分析!”罗根转过身来看着这位现年56岁的陆军中将,“我们之所以进攻不列颠,很大一个原因是这座岛屿上蕴藏着丰厚的战略资源,它们并不是自然而生。英国强盛的几百年,也是他们从世界各地搜刮资源的几百年!您看,光英国本土各港口的商用石油储备就足以供我们三年之用,而这里的造船厂5年之内就能打造两支德国舰队,还有许许多多无法量化的资源和财富!能够入侵这样一座宝库,我敢断言,我们会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前途的侵略者!”

“可英国人会把这些完好地留给我们吗?”林德曼质疑道。

罗根轻轻地摇了摇头,“没有一个被抢劫的人会是心甘情愿将自己的财富交给抢劫者,他们只是迫不得已……所以,我们其实并不需要彻底消灭英国军队,只要打垮他们,比如像对付法国那样……迫使他们投降并缴纳大量的战争赔偿,我们的目的就完全达到了!”

林德曼沉默了片刻,忽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抱歉,罗根将军,在这之前,我还窃以为你只是依靠和元首的亲密关系才获得这个令人羡慕的职位。现在看来,你的能力完全配得上这个位置,甚至……你还能走得更远!”

“谢谢!”罗根报以谦逊的微笑,却没有继续说“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您不必道歉”这类多余的话。

两人各点了一支烟,听着时远时近的炮声,有那么一段时间,英国舰队的炮火距离他们所在的阵地就只有几百米,显然进攻未果的英军用无线电协调了他们的海军,可惜的是,当炮击距离太过遥远的时候,就算是最好的射击指挥官和最优秀的炮手也无法弥补技术上的先天不足——这,就是1940年。

扔下烟蒂,罗根看了看手表,英国舰队已经持续炮击了一小时又十分钟,按照差不多一分钟一轮齐射的速度,他们的炮弹也应该打得差不多了。

“好,差不多也该我们反击了!兰特少校!”

“长官!”海军少校一直呆在离罗根不超过二十米的地方,这也是他作为联络官的职责。

这次也不用再征询林德曼的意见,罗根直接命令道:“通知水上飞机编队,10分钟后按照演练的套路对英国舰队发起进攻!”

“是!”兰特少校显然对这“演练的套路”十分熟悉,在波罗的海,德国海军航空兵曾经多次用这种套路“击沉”过“俾斯麦”号和“格耐森瑙”号,对于夜间空袭,飞行员们也已经演练过了好几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