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82章

小市民的奋斗-第82章

小说: 小市民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这大半年没摸过枪杆子了,手都痒痒了,即然司马先生有请,我们当然奉陪。走今个大家去过把瘾去。”

张镇国一听去靶场,那里有不乐意的道理,这大半年没摸枪,心里别提多难受了,眼下有机会那里能做过。

“砰、砰……”

离靶场还有老板,座在车上的人就听到靶场上传来的密集的枪声,显然西北公司的保安队正在靶场打着靶。

“司马,这保安队的装备精良啊,清一色的三八式,那边还摆着一架重机枪,除了没大炮其它的都齐完了,弄不楚的还以为这是军队那。”

看着靶场上站着的百名持枪立正的公司保安队员,在那轮着进行训练,而靶位上趴着几十名保安队员在那里正在进行实弹射击,王公亮开口说到。

尤其是摆在靶场边的那架重机枪吸引了王公亮的眼光,看着这些保安队差不多也就是一个连左右的规模,难道这一个连就装备一架重机枪?这不是比北方军最精锐的部队还好!

“公允那架重机枪是我们厂试制的,试制不太成功勉强可堪使用,所以也就没浪费,公司保安队一个连发了一架先顶着用,等以后厂里造出好的,再给他们换上。”

司马看到王公亮的盯着靶场边的那架重机枪开口说到,那架重机枪是史道姆参照三年式机枪设计的重机枪,虽然改成的布制弹带供弹,可是实际使用时却时常发生供弹故障。

虽说打个百十枪就会发生故障,但是对于保安队来说有总好过没有,于是连同其它试制失败的几架机枪,挑出了可堪使用的几支就发到保安队了一个连刚好一架。

“你是说,那机枪是你们自己造的?”

张镇国听到司马这么说,一下被惊呆了,现在满中国也没几家兵工厂造重机枪,这个西北公司到是自己造起来了。

“我们用的步枪也都是我们公司自己的制造的,我们的步枪造倒不过,只比日本人的好,不比日本人的差。宋连长,拿支步枪过来。”

看着张镇国一脸吃惊的样子,司马喊到正在一旁边负责监看正在进行射击训练的宋千湖说到。

“是!”

(书友(萝卜)江华强)

第一百零一章 步枪和民团

当司马和王公亮、张镇国一行乘车到靶场时,公司保安队三连的宋千湖正带着连里的官兵进行射击训练。

因为在训练中并不需要向长官敬礼,所以宋千湖一直在那负责着训练,这会听到司马的命令后,连忙从一旁的士兵手里接过一支步枪,提着步枪跑了过来。

“你看看这枪怎么样。”

司马从宋千湖手里接过步枪后,随手朝张镇国手里一扔说到,现在司马最自信的,应该就是自己公司造的这种步枪。

虽说是仿自三八式步枪,但是也进行一些改进,其实也并不算是仿自三八式,拿枪机来说,他的枪机就是被改成毛瑟式,以避免加工比较复杂的日式机尾。

无论是做工或是钢料并不逊于日本原产货,尤其是钢料,造枪的钢料是司马特意在现代定购的小径钻钢,其金属性能远胜于这时的各国枪用钢。

而且这些现代工厂生产钻杆坯料,就像是专门为枪管准备的一样,可以直接拿来加工,因为尾端较粗甚至于不需要像使用其它钢料一样一头用锻床砘粗。

当初为为仿制这步枪,史道姆可没少费心思,光是绘制图纸就用了一个多月,把全枪拆散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实测,重绘图纸。

后来虽然图纸绘好了,但是为了尽可能使武器零件标准化,仅只是试制就制了上百支步枪进行试验,最终经过几个月的修修改改,才算拿出标准图纸。

在生产过程中也碰到很多问题,拿膛线来说,早初只是用工厂自制的简易设备拉制膛线,可以想见其膛线质量,经达试验精度明显降底不少。

虽说仍可堪使用,但是显然这并不是司马想要的步枪,更何况史道姆本人也是坚决反对这种“次品”从自己的工厂中流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查阅了很多资料后,司马才专门在现代定购了两台拉削螺旋内花键的卧式内花键电液拉床,虽然只是普通工业拉床,但是在后世的很多兵工厂中都是使用着同样的设备生产枪管。这一下才算解决膛线问题。

为了增加枪管寿命,专门建了一个电镀间,用于给枪管内管镀铬,这内管全镀铬工艺在这个时代绝对是空前的,在提高枪管寿命的同时,保养枪管也变的更加容易,当然最大的收获还是精度和寿命都有显著提高。

从最初定型生产后史道姆便开始在生产中引入德国兵工厂的规范制度,同时整枪制造也参考欧例,例如从刺刀到枪身每一个零件上都有打着统一的标号,以防止出现混乱。

如果现在真的要在这枪上挑什么刺的话,恐怕也只有在枪托木料上挑刺了,日本制造的枪托大都是用从美加进口的核桃木制托,而司马显然没考虑那么多,直接用的本地比较丰富的桦木制托。

不过桦木枪虽色泽发白,但是其性能不比核桃木差,更何况用桦木托后重量却比核桃木托要轻上一些,恐怕最让史道姆郁闷的一点就是,为了节约木材,司马竟然选择和日本人一样的两断式粘结、螺栓螺定的拼合枪托。

用史道姆本人的话说,这样节约了两分钱却牺牲了枪托的坚固性、耐用性,这种得不偿失的事只有日本人那种傻冒才会干出来,而司马之所以选择这么做,更多的是为了少砍两棵树,这口外树少啊!再则用现代木胶加上螺栓螺定的粘合式枪托并不比整体式的差不是。

“哗啦”

张镇国接过步枪后,随手拉开枪栓,枪栓后拉后,然后以四十五度举枪冲空看了一眼,心里赞叹了一声。

“你这枪不是错,但是这保安队保养的更是不错,放到北方军里头能当班长了,枪保养的比我们这些军官生在学校时保养的还好。”

张镇国试了几次枪栓后冲着司马实话实说到,和后面不同,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无论是北军还是南军,普通士兵大都不保养枪支,能用布条清清膛就算不错了。

张镇国刚才看了一枪膛对着光里头显得非常的光洁,而且是枪栓的旮旯里头也没有浮灰,显然这支步枪是经过精心保养的。大头兵会保养枪,搁在北方军里头一个班是少不了的。

“国良,枪给我来瞅一眼。”

王公亮说着话从张镇国手把枪拿了过来,枪机通体幽蓝,枪身的木料显得有些发白,随意的用手指擦拭一下一下枪机,显然有同意张镇国的看法,这保安队的枪保养的的确不错。

“公允,我刚才去看了一下,这些人的枪法不错,打的都够准的。保安队练的比北方军还好。”

就在这会李守安走过来说到,刚才大家都在这看着,李守安就自己走到正在进行射击训练的保安队后面,用望远镜看了一下他们的射击结果。结果让李守安大吃一惊,二百米的半身靶,枪枪上靶的结果由不得李守安不吃惊。

“呵呵!马马虎虎吧!”

听到别人夸讲自己的保安队,司马有些飘然的感觉,这保安队可是倾劲了司马的心血,自从上次马匪来袭后,见识了自己的这个保安队的能耐。

司马可是下了狠心来整顿管理这护厂队,为此甚至不惜从后世通过各种门路买来各种训练教材,司马可是看着那些教材,一边自学一边拿着这护厂队作业。

为了更好的训练这些护厂队,司马特意在回家过春节时专门以写东西为理由,请教了老家一个参加过63年全军大练兵、大比武的一个亲戚。得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那个“郭兴福式教学法”。

自己的这个亲戚当年就是和郭兴福一起在十二军服役,当年十二军军队推广郭兴福式教学法时,可是被郭兴福本人手把手的带过。和这个亲戚呆了学了两个来星期,再带上整理好的教学资料,司马算是基本出师了。

而证明司马出师的就是这现在的护厂队,现在能听到这些专业人士说自己的保安队练的不错,司马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了。

“虽说这保安队现在看起来不错,可也是天天练出来的,兵是可以练出来,可是这军官就不行了,想来公允已经告诉大家,我司马前些日子蒙这察哈尔都统总办看得起,给弄了顶民团总办的帽子戴了戴,虽说我这护厂队已经建了将近一年,可是一直苦于没有合格的军官,更何况马上还要按中央的民团规章建一旅民团,谁曾想正巧碰在火车上碰到公允,若是大家不觉得的呆在民团里委屈,不防在我这里干着,若是大家有什么同学和大家一样,也不防发个电报让他们一起过来。以后如果大家能谋得新出路,司马绝对不做任何阻拦。不知道大家意下如何。”

见到包括王公亮和张镇国在内的这些军官生好像都对自己的保安队有了兴趣,趁热打铁的理司马还是懂的,于是趁着这个机会正式邀请到这些军官生加入自己的民团,当然连忙这些人的同学司马也念叨到了。

“不知道,如果建民团的话,这西北公司的保安队会怎么安排。民团是全部新募,还是在保安队的基础扩建。”

王公亮和张镇国对了一眼之后开口问到,带新募民团和带这些已经训练得当的保安队完全不同。

“按规定一旅民团估计有几千人之多,而保安队的只有千人,民团的骨干当然就是现在的保安队,当然也少不得新募一大批团丁。”

听到王公亮这么问自己,司马就知道恐怕这王公亮是同意下来了,如果没错的话估计这二十多个军官生一个也别想跑掉。

“司马先生,我是炮兵科的学员,我们这里还有几个是工兵科、骑兵科的学员,和我们一样没来的同学里头还辎重科的学员,这一个民团能安插这么多人吗?民团有炮兵给我们吗?”

站在别人身后的李守安这会突然说到,这民团大都步兵,顶多会再有一队骑兵罢了,自己这样的学炮科出身,呆在没炮的民团里头显然不太合适。

“这个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虽然民团现在没有炮,但是我保证最晚到今年年底我给民团配上一个炮兵营,不过如果你愿意的话这会可别闲着,得先让工厂造些模型帮我训练好炮兵。”

一听到这人是炮兵科的学员,司马留都来不及,上次马匪进袭时如果有大炮的话,估计没等那些马匪冲过来就给轰个差不多了。

更何况在司马心里头这民团未来可是工厂的安全的根本,建立个炮兵营本身就是司马的计划之一,谁知道以后有没有那个见财起意的军阀会不会对想收拾自己的厂子,指着用步机枪武装起来的民团看家显然不太现实。

在这个时代想发展想生存,就得先有自保能力,连家都看不住,到时如果有人想对自己下手,恐怕人的是我为鱼肉,人为刀俎了。这一切显然不是司马愿意看到的。所以即然要建这个民团,司马就愿意下血本把这个民团建的最好。

像后世的日军那样,依靠着训练的有素、装备的精良,一个联队就能在野战中击败两个中国师,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估计就没几个愿意会冒着牙崩的风险来找自己的麻烦了。

第一百零二章 说亲

在中国有一句俗话“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耳”,是对成功的炫耀;一是进行自我承认;二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其实更多的是衣锦还乡的面子。

这一点就上连同司马自己个都无法名俗,当是被旧同事们奚落了一次之后,后来在电视台捐赠古董之后,这个小城新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