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 >

第73章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第73章

小说: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纵览整个贞观时期,未见长孙无忌多少突出的功绩。他对于李世民的意义,一是在玄武门之变前积极主张先下手为强,为李世民成功登基指明了道路;二是作为李世民最信任的人,参与了贞观后期诸如废立太子、临终托孤等一系列重要事件,直接影响了帝国皇位的传承。

从魏征墓碑被推倒,李世勣被猜忌等事件看来,李世民用人并不是完全看才能。长孙无忌的受宠并不是因为他能力最强,而是因为他与李氏皇族特别是李世民本人关系亲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换句话说,皇帝最信任的不是能人,而是与自己最亲密的人。

长孙无忌虽然未见得有多大的安邦定国之才,但贞观之治的成功已经为国家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他只要方向正确不偏离就可以。所以在继承人问题上他看好李治,因为李治听话又孝顺,登基后尊他为太尉,并且“以元舅辅政,凡有所言,上无不嘉纳”。

因为一切都太顺利了,长孙无忌开始忘乎所以,杀高阳公主,杀李恪,杀薛万彻,流放李道宗。这一系列事件让几乎所有人瞠目,对这位已被权势熏黑了眼的国舅爷敬而远之,更把很多人赶到了他的对立面,其中就包括他最大的政治资本——李治。

长孙无忌不会意识到这一点。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这都是为了大唐社稷,为了皇上。再说,我把脏活累活都干完了,让皇帝陛下您安享清福,不好么?

他忘了,大多数皇帝追求的是无拘无束的至高境界,喜欢高高在上生杀予夺的极度快感。如果事事都要听老臣的意见,和橡皮图章又有何异?

后来又来了个叛逆心理极强的武媚娘。在这个女人温柔的鼓励下,李治开始鼓起勇气向老臣们夺权。而老臣们却依然用老眼光老方法来对待李治,这只会让他更加恼怒,在决绝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就这点而言,长孙无忌一派实在是缺乏敏锐的观察力和处理复杂事件的灵活性。

诸葛亮可以接受刘备的托孤,以“相父”之名一直做到鞠躬尽瘁。然而,对于后人来说,他永远只是个传说,能够接近,却始终无法到达。

五丈原之后,世间再无诸葛亮。〖Zei8。Com电子书下载:。 〗

说了这许多,有一点也是一定要提的。那便是长孙无忌为中国法学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

贞观元年,李世民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以公平性、可操作性和统一性为原则,对当时在用的《武德律》进行修订。经过十年的反复完善,《贞观律》于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正式施行,奠定了整个唐代的法律体系基础。

永徽元年,长孙无忌、李世勣和于志宁等再次奉命修订《永徽律》,并于次年完成。永徽三年,长孙无忌等人又着手对《永徽律》中的条文进行逐条的辨析和司法解释,形成了《律疏》。《永徽律》和《律疏》也被后世合称为《唐律疏议》。

这《唐律疏议》到底有多牛,咱就不细说了,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写的也不是法学论文。但有些情况还是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的:

宋朝法律基本就是《唐律疏议》的翻版。

日本国文武天皇所制订的《大宝律令》,其条目与《唐律疏议》非常相近。

《高丽律》的篇目体系与《唐律疏议》相同,大量条款类似。

在西方,《唐律疏议》受到法学家的大量关注,被认为是与现代大陆法系的开山鼻祖——《罗马法》齐名的重要文献。

有此大作流传后世,长孙兄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从来都是只见新人笑,哪听旧人哭。在处死柳姡У热说内榉⒊霾坏揭桓鲈碌氖奔洌钜甯笠〈蟀诘鼗氐搅顺ぐ病U獯危耐废问抢舨可惺椤⑼惺槊畔氯罚ㄔ紫嗉叮

之前李义府得势时,许多李姓之人争先恐后地与他攀亲。有个叫李崇德的给事中,为了攀李义府这棵大树,把他列进了自家的家谱。后来见李义府被贬,又立即忙不迭地从家谱中把他的名字删去。

现在李义府东山再起了,随便找了个借口便将李崇德逮捕入狱。这回李崇德聪明了,对自己的未来终于也看清楚了,没等李义府发话,自己主动去阎王那里报到了。

长孙派清除殆尽,李义府也重归中央,李治终于完全掌握了皇权,问鼎了梦寐以求的权力巅峰。

然而,做皇帝必然会有很多挥之不去的烦恼。

这不,李治在去洛阳巡视的途中得到边疆的紧急报告:西域思结部落首领都曼裹挟数个西域小国叛乱,在大唐边疆制造事端。

苏定方被任命为安抚使,负责处理此事。

虽然名为安抚使,但在苏定方看来,处理叛乱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结结实实打一顿再说。于是他带领军队抄起家伙就杀了过去。

听说唐朝大军驾到,都曼不敢怠慢,亲自率部据守马头川(今地不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击败敌人,首先得了解敌人。

苏定方对敌的分析是这样的:都曼不算是西域的大人物,能指挥得动的也就是那几个小的可怜的国家。而这些国家之间并不齐心,大多不过是想捞点好处,指望其万众一心是不可能的。

于是,苏定方决定采取奇袭战术,率领由一万步兵和三千骑兵组成的特混军团在24小时内奔袭三百里,于天亮前抵达了马头川城下。其他部队在后面跟进。

都曼做梦都没想到留给自己的反应时间如此仓促。面对着兵临城下的对手,为了鼓舞士气,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概和作战能力,他只能选择出城迎战。

刚刚横扫西域不久的苏定方轻描淡写间取得了胜利,都曼大败而归,剩下的便只能是死守了。

事实证明死守也没有出路。唐军的后续部队陆续抵达,将整个城池围了个水泄不通。

城里叛军本就不齐心,很快便方寸大乱,都曼也无可奈何。

最后,都曼选择了投降,条件只有一个:饶自己不死。

对于这个“条件”,苏定方爽快地答应了。

西域动乱就此平定。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正月,苏定方在洛阳乾阳殿向皇帝献俘。

这本是件开心的事儿。可是在战俘处理的问题上,有人提出了异议。

提出异议的,确切地说不是某个人,而是“有关部门”。

该部门认为,都曼作为西域部落酋长,大唐的子民,造反作乱,按律当处以死刑。而且都曼不是国家首脑,不适用优待政策。

面对专业人士援引法条的滔滔不绝,苏定方只说了一句:“他之所以投降,是因为我对他有承诺。此人固然犯下重罪,但恳请陛下能考虑当时的实际情况,饶他一命。”

在这件事情上,李治采用了“人治”代替了“法治”,成全了苏定方的承诺。

虽然有完备的法律,但领导的一声令下却可以作为法外处理。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而李治,也绝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事实上,这种做法对于具体执法者也是有利的。简单来说,一个基层执法者A的职责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如果不称职,年终考核就过不了关,年终奖也势必要缩水。但如果事出有因,例如得到了高层的授意,那就另当别论了。负责考核的是高层,“上面”自然不会不认账(当然偶尔背背黑锅也是要的,但要充分相信,有领导艺术的“上头”是不会让你白白受委屈的)。况且授意的领导层次越高,风险就越小,对仕途反而会越有利。

不过,在普通百姓看来,A就是个尸位素餐的家伙,水平太低且不作为,于是咒骂声不绝于耳。不过有了领导的支持,民间的看法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毕竟,怎么做都无法令所有人都满意嘛。再说了A的升迁又不是由老百姓所决定的,怕什么?

这或许就是官场现象吧。

第五章 谁才是东亚的老大

休息了两个月后,苏定方再次接到任命:出任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大军十万,水陆并进,出征朝鲜半岛。

这次他们的对手不是高句丽,而是百济。

朝鲜半岛上,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呈“品”字状分布,高句丽在北部,百济在南部的西侧,新罗在南部的东侧。其中,新罗因为坚定地跟着唐老大混,经常被百济和高句丽联合夹击。

高句丽自从上次被修理后,极少再直接出面,而是改为幕后活动。

新罗还是一如既往的抵抗不住,再度向唐老大发来求救信号。这才有了苏定方的出动。而新罗国王金春秋被任命为嵎夷道行军总管,负责配合苏定方。

苏定方率军从山东出发,搭载水军舰队横渡黄海直扑朝鲜半岛,登陆地点选在了百济的熊津江(今韩国锦江)江口。

面对大唐的远征军,百济早有准备,他们在江口处集结了大量部队,阻止远征军登陆。

某天,百济熊津江口。

百济守兵眼中惊现一幕:海平线上先是出现了一个小点,接着围绕着那个小点又出现了N个小点。小点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逐渐在海平线上形成了一条粗粗的黑线。没多久,原本晴空万里的海天之交开始变暗,而小点的轮廓也开始显现,一艘、两艘……十艘、二十艘……一百艘……天哪!不计其数的高大战船正乘风破浪向海岸驶来,它们的风帆遮天蔽日,连太阳也感到害怕起来,躲进了船帆的影子里。岸上的人心里变得拔凉拔凉的。虽然看不清船上到底有多少人,但百济人明白,这些船绝不是吓唬人的摆设。

惊恐过后,百济军立刻进入战斗状态,准备趁唐军登陆立足未稳时发起攻击,把他们再赶回海里去。

算盘打得不错。可是,当敌人真正冲到眼前时,他们才发现自己错了。

首先唐军的斗志让他们胆寒。没等船停稳唐兵们已纷纷跳下水来,或游或趟,向着滩头发起冲击。虽然不断有人倒下,但很快更多的人又补冲了上来,高涨的气势完全压倒了百济军队。

其次是远程投送武器的能力。百济不乏弓弩手,并配备有抛石器,无奈唐军的海船又高又厚,弓箭根本无效,抛石器的作用也不是很大。相较之下,船上的唐军则有着居高临下的优势,弓箭和石块像雨点般欢快砸向百济军的滩头阵地。

心理上的畏惧加上地形上的劣势,百济军防线崩溃,没能阻止唐远征军不说,还付出了阵亡数千人的代价。

登陆成功后唐军稍作休整后立即投入了战斗,向百济首都泗泚城(韩国扶馀市)挺进。

在离泗泚城不到三十里的地方,唐军遭遇了百济倾全国之力动员而来的军队。十万唐军与数目不详的百济军发生了一场大战:百济军大败,被杀一万人以上。获胜后唐军顺利进入了泗泚外城。

眼看首都即将完蛋,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和太子扶余隆仓皇逃往北方边境。偏偏此时,百济内部又出现了问题。

王子扶余泰突然宣布:因为父亲和哥哥逃亡,无法继续领导国家,自己“不得已”暂时接管朝政。

扶余泰本想坚守城池,可太子扶余隆的儿子,王位的第三代继承人意识到即使能打退唐军,自己也无法在叔叔的统治下保全性命。于是一番思想斗争,他选择了向唐军投降。

王太孙投降了,百济军士气低下。不少官员们也都纷纷追随他投降了唐军,其中不乏大批守城的官兵。

转眼间,唐朝的大旗已经插在了百济城头。

转眼间扶余泰成了孤家寡人,无奈之下他只能缴械投降。随后他的前国王父亲和前太子哥哥以及各地守将也都纷纷放下了武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