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 >

第103章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第103章

小说: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如果敢于冒着死亡的风险,扳倒来俊臣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监察御史纪履忠就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他上疏揭发了来俊臣贪污和滥杀无辜等五大罪状,终于将他送进了监狱。依律来俊臣将被判处死刑。

这一切是否太容易了?

事实上,来俊臣的入狱不过是女皇为了表现自己依法办事、不徇私情而摆的姿态。不久她又宣布,虽然来俊臣所犯的罪行依律当斩,但念其多年劳苦功高,免去其所有官职,贬为平民。

长寿二年(公元693年),来俊臣被重新起用,但很快又因贪污受贿再次被降级为同州参军。

有了先前的经历,来俊臣明白女皇始终是信任自己的,老子早晚会回到中央,所以他也越发肆无忌惮起来。同州参军算不上什么大官,但来参军的权势却赫然超越了同州刺史。

先前说来俊臣与西门大官人相似,共同点便是好色。不过西门庆的下手对象主要是诸如武大的老婆、自家的丫鬟以及下人之妻等,来参军就厉害多了,抢了同僚的妻子不说,还顺手把人家风韵犹存的老妈也带了回去。

尽管夺妻之恨不共戴天,赔上亲娘更是奇耻大辱,但受害者还是选择了忍气吞声,因为他知道来俊臣早晚必回洛阳,到时他只要一句话便能轻松要了自己和全族人的性命。

果然,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来俊臣被平调回了神都,很快便被拜为洛阳令、司农少卿。一句话,大爷又回来了!

为了补偿这几年贬官在外的损失,武瞾特别赏赐给他婢女十名。想来这十个如花美女总可以让他安分一段时间吧。

她错了。赏赐后没几天,就有外族酋长跪在宫门口失声痛哭,并依照习俗用佩刀割破了自己的耳朵和面庞,恳求女皇相信自己的陈述。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只因为这次来俊臣搞的对象来头太大,是之前归附中原的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斛瑟罗,此人被武曌钦赐称号:“竭忠事主”可汗。

既是“竭忠事主”,自然是大大受到优待的,有何冤情呢?武瞾赶紧派人查问,才知道来俊臣又闯祸了。

来大人阅女无数,眼光也越来越高,寻常女子根本入不了他的眼。即使是武瞾赏赐的婢女,他依然不是很满意。

于是他开始四处寻访美女。一天他打听到阿史那斛瑟罗有个婢女,年轻貌美且能歌善舞,是个难得的佳人。

搁在其他人身上,好歹也要考虑一下民族关系以及政治影响。再说这位西突厥可汗在周边的影响力非同一般,又是皇帝钦赐的“竭忠事主”,不宜硬来。

可来俊臣不管,要来就来最狠的:直接告发阿史那斛瑟罗谋反!谋反者必被诛。到时再下手抢女人,岂不妙哉!

阿史那斛瑟罗有冤无处申,好在他的亲戚朋友们十分仗义,主动前往宫门为他鸣冤,才终于得以保全了性命。

仗着皇帝恩宠,来俊臣继续在京城之中上演西门庆的故事。由于出身低微,他一直试图通过联姻来提高门楣,而各名门世族之女便成了他的首选。

一日,来俊臣打听到河东大户王庆诜有个女儿非常美貌,正是自己理想的媳妇人选,便遣了家人前去提亲。结果没多久家人就气急败坏地跑回来报告:“王老头不识抬举,称女儿已许配段简为妻!”

来俊臣腾地站了起来:“段简?他算什么玩意!”

段简不是什么玩意,在来俊臣看来,他连只蚂蚁都不如。于是他直接找到了段简,撂下一句话:“皇上有旨,命你把老婆让给我。”

段简当然知道这是扯淡,但他明白,只要今天说半个不字,老婆保不住不说,自己乃至全族还会立刻被扣上一顶“谋反”的大帽子。于是他只好忍气吞声地领“旨”谢“恩”,将准夫人拱手相让。

美人在怀,着实让来俊臣美了好些日子。

来俊臣爽了,有人却不爽了,卫遂忠便是其中一位。

卫遂忠是来俊臣事业起步时的助手,主要负责诬告工作。干这一行的以地痞无赖居多,而卫遂忠却与众不同,他生性好学,能写能书,且口才出众,很快便得到了来俊臣的青睐。两人倒也十分投机,经常一起喝酒聊天谈工作。

卫遂忠很重哥们义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必需的。可惜他这么想,不代表他的哥儿们也这么想。

成为豪门快婿后,来俊臣自觉血统高贵了许多。他虽说人品不咋地,但对于妻子一家的礼数却十分周到,迎来送往,倒也有模有样。

中国人讲究饮食文化,餐桌上最能培养感情,来俊臣也不例外。一天,他在家中设宴招待岳父母一大家子。山珍海味不必说,还有歌舞助兴。

这时门子来报:“卫遂忠来了。”

来俊臣不由眉头一皱,身份不一样了,自然不能再同原先那帮人频繁来往,便低声问道:“他来做什么?”

“回老爷,他说找您来小酌几杯。”

“就说我不在,让他改日再来。”

卫遂忠原本就已经喝了不少,等得正犯晕呢,听了看门人的话,一下子火了:“不在?放屁!这门口的车马是谁的?又是谁在里面歌舞升平?”

“我家老爷真不在……”

“滚开,我自己进去找!”

借着酒力,卫遂忠闯了进去,直接撞到了来俊臣的宴席上。

来俊臣十分尴尬,王家人十分惊愕,卫遂忠十分火大。

“来大人,为何骗我说你不在?难不成怕我喝光了你家的酒不成?”

“……”

“噢,想必这位就是来夫人,这几位就是赫赫有名的河东王氏了?什么世族大家,全是狗屎!别跟我装清高,有朝一日落在老子手里,让你们……”

卫遂忠的话并没有说完,因为恼羞成怒的来俊臣已经让家人把卫遂忠堵上嘴拉了出去:“哪里冒出来的酒鬼,给我打!”

皮肉的疼痛让卫遂忠一下子清醒了,他被自己闯下的大祸惊呆了,赶紧跪地求饶。好在来俊臣念及旧情,而且日后办案也少不了此人,所以只是痛打了一顿,赶了出去。

可是来夫人从小接受的都是正统教育,来往的也大多是名士,从未见过如此粗俗之人指着自己的脸大放厥词,如何能忍受得了?她当场就哭着跑回了房间。过后,她越想越气,越想越伤心,觉得已经没脸再见家人了,干脆自己寻了短见。

听到这个消息后,卫遂忠吓得魂不附体,好几天没敢在来俊臣面前出现。幸运的是来俊臣居然也没来找他。

虽然老婆死了,但来俊臣作为“王家女婿”的地位并没有改变,所以他并不是很在意。至于美貌女子嘛,再找一个就是。

很不幸,这次他看中的又是段简的女人。

这次他相中的是段简的小妾,手法嘛,和上次一样:假传圣旨。

段简人微言轻,只能哑巴吃黄连,苦水自食。但卫遂忠与来俊臣相交多年,深知其为人,难保哪一天他心中不爽会翻出老账,自己到时只怕要死无葬身之地。为求自保,唯一的办法就是扳倒来俊臣。

第二十九章 来俊臣之死

事实上,不止卫遂忠想置来俊臣于死地,还有一个人,与来俊臣也是势同水火。

这事得从一个有点白痴的家伙说起。

此人虽然思维有点异常,但却不是精神病患者,更不是游手好闲之辈,他曾官拜箕州(山西左权县)刺史,大名刘思礼。

刘刺史为官没见什么光辉事迹,倒也没什么劣行,这官应该是可以安稳做下去的。只可惜从政前的一段经历着实坑苦了他。

刘刺史曾经是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特长是看相,领他入行的师父叫张憬藏。

现在看来,张憬藏的看相水平估计非常一般,否则不会连自己人都忽悠,而且还忽悠得这么不靠谱。他忽悠刘思礼说:你以后能当上箕州刺史,随后还能做到太师。

太师一职非同小可,虽说没啥实权,但地位高啊。刘思礼明白这一点,当上箕州刺史后他更加觉得师父说得一定没错。那就事在人为吧。

回家查了一下历朝典故,刘思礼发现基本上只有开国元勋才能做上太师,换句话说,他得先成为开国元勋。可这怎么可能呢?

要说刘思礼的思维方式就是与众不同,他没有怀疑师父的预言,而是积极物色可以建立新王朝的人选。建立了新王朝,自己不就顺理成章地做上太师了嘛。

根据所学到的相理,刘思礼认定洛州录事参军棻连耀便是那个真命天子。急性子的刘思礼当即便向他表明了这一点。棻连耀也是个富有想像力的人,对此居然欣然认可,两人一拍即合。

二人虽说有些无厘头的狂妄,但有一点还是很清楚的,光靠两人天天空口白话可夺不了天下,得积极发展下线,于是他们便将目标牢牢锁定在了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官员身上。无奈这些官员大多功成名就,无心谋反,怎么办?

那就接着忽悠呗。

手段大致如下:

遇见目标人群,主动招呼“今天吃了吗?”只待对方一响应,便热情上前拉住对方的手作看相状。既是同僚,自然不好甩手走开,于是刘思礼装模作样地看了一阵子后便故作惊讶地大乎一声“啊呀,你以后定然是大富大贵!”

这个话题相信没人会不感兴趣,自然感兴趣自然免不了要多说几句。碰到投机的,刘思礼就开始暗示棻连耀有君临天下的造化,若想永葆荣华富贵就得靠他。

换做以前,这分明便是一派胡言。可搁在大周朝,既然女人都能革命当皇帝,棻连耀能当皇上也不无可能,所以也有一些人对此深信不疑。而这其中也不乏天官侍郎之类的高级官员。

听到者有信之,有不信之,但也仅限于地下活动状态,直到明堂尉吉顼知道后这一平衡才被打破。

吉顼也非平常之人,人们对他的评价是“阴毒,敢言事”。这种人基本不信鬼神,自然不会相信刘思礼的话,但他敏锐地觉察到这将是自己的一次绝好的机会。

告密最好是直接报告,中间环节越多,摊到自己头上的收益就越小。可是现在如今不比当初,很难再直接去向女皇告密。怎么办?

后来他想到了来俊臣。对,与他联盟,顶多到时候功劳平摊好了。

接到密报后武瞾迅速召见了吉顼,问过大致情况后立即指派武懿宗和吉顼负责督办此案,各部门从人员到财力务必全力配合。

武懿宗阵前对敌是胆小如鼠,对百姓却是凶狠如狼,且心胸狭窄。如果说吉顼是抓住了命运的眷顾,武懿宗则是看到了复仇的机会。不过这也难怪,他本人长得又矮又矬,一脸猥琐,想必内心十分自卑。而正是这种自卑导致他极度敏感,日思夜想着要“回报”那些打心眼里瞧不起他的社会名流。

残酷加变态,听听都让人毛骨悚然。

他们的办案手段很简单,先把刘思礼抓来,不打不骂,只是明明明白白地告诉他:皇上已经知道了你所说的大逆之言,本想立即把你杀掉,但圣上仁慈,希望你能坦白从宽,戴罪立功,或许能重获自由。

主审官的话语虽不重,但一旁凶神恶煞般的狱卒和满地刑具已足以让刘思礼看清自己的处境。他那颗被洗过的大脑突然完全清醒了,磕头如捣蒜,急切地表示一定配合。

有了这句话,武懿宗笑了,他拿出一份先前拟好的名单,让刘思礼逐个交代与其同谋的罪行,有了供词后便挨个抓人。

一番折腾后,武懿宗如愿以偿地拿到了供词,随即上疏姑妈,建议按律对谋逆之人予以严惩。

于是,凤阁侍郎兼同凤阁鸾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