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 >

第9章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第9章

小说: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同时也让朱元璋感受到了权力架构之下,能力与智慧的微不足道。

但是只有思想才能够改变人的思维,只有智慧才能重组权力架构。

所以朱元璋选择的对手,就是智慧与思想的本身。

于是朱元璋以权力为辅助,以他的思想为武器,向明教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讨伐。

……近睹有元之末,主居深宫,臣操威福,官以贿成,罪以情免,宪台举亲而劾仇,有司差贫而优富。庙堂不以为虑,方添冗官,又改钞法,役数十万民,湮塞黄河,死者枕藉于道,哀苦声闻于天。致使愚民误中妖术,不解偈言之妄诞,酷信弥勒之真有,翼其治世,以苏困苦,聚为烧香之党,根据汝颖蔓延河洛。妖言既行,凶谋遂逞,焚荡城郭,杀戮士夫,荼毒生灵,千端万状……

这是朱元璋所发布的打击“香党”的檄文,在檄文中,他一笔抹杀了自己曾经在小明王的法像前磕过的头,直截了当地将明教的老底抖落了出来。焚荡城郭,杀戮士夫……想当初这些活,都是由朱元璋负责“执行”的,但现在一股脑地全都扣到了小明王的脑壳上,让小明王没地方说理去。

最重要的是,朱元璋通过这道檄文,给自己了一个全新的定位。现在他已经将明教的负资产从他的系统中彻底剥离了出去,留给别人的,是一个戡乱英雄的形象。这个形象是靠百万大军所树立起来的,有谁不同意,尽管和这百万大军较量较量。

小明王是没有较量资本的,更何况,他早在渡江的时候就神秘地淹死了。这种死法也是适合他的——显而易见,长时间居于领导的岗位上,并无助于他智力的丝毫提升。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他连个像样的名堂都没有混出来,被红牌罚下,实属无奈。

彻底灭除了明教,朱元璋终于迎来了他的真正对手——王保保——大时代中堪可与朱元璋媲美的英雄人物,另一匹游走于漠荒之际的野狼。

(14)野狼的家园

一次,朱元璋大宴群臣,问曰:“众位爱卿,你们说,在我朝之中,谁是真正的奇男子?”

奇男子?这个职称好啊,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这一荣誉,又知希望渺茫,索性老老实实地回答道:“若说我朝奇男子,当属常遇春是也。常遇春统兵不过万人,却横行无敌,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良将。”

朱元璋摇头笑曰:“常遇春虽然勇猛,但我却可以轻而易举地统御他,我让他往东,他不敢往西,我让他追狗,他不敢撵鸡。说到底他不过是一头……总而言之吧,常遇春绝对称不上奇男子,你们大家另行推荐人选。”

众臣你看看我,我瞧瞧你,有心思灵活的,当即哭道:“陛下,吾等脑壳里都是纯正的浆糊,不会思考的。只知道为陛下效犬马之劳,还请陛下别嫌我们愚蠢,快点把答案告诉我们吧,求您了陛下……”

朱元璋哈哈大笑:“当今天下奇男子,唯王保保!”

王保保是哪一个?

就是那个元重臣察罕和一个汉人美女生下来的混血儿。当朱元璋说他是奇男子的时候,他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的漠原上,策马狂追溃败的明军。明军中与常遇春齐名,最能打的猛将徐达,此时正光着脚丫子,混杂在败兵的队伍中疯了般狂逃。这是深入大漠追击元帝国的明军,遭遇到的第二次惨烈失败。

最惨烈的失败是在几天之后,徐达逃到岭北,与朱元璋的侄子李文忠相遇。于是重整人马,回师再战,结果却是徐达和李文忠两人一块混杂在败兵的队伍中,比谁逃得更快。

很显然,王保保比较能打,他是已经溃散为一盘散沙的大元帝国的最后英雄。

既然他这么能打,怎么一开始不出来灭了朱元璋呢?

原因很简单,王保保也是始终处于帝国内部的路线斗争之中。关中四大名将李思齐、孔兴、脱列伯及张良弼,也不知抽了什么邪疯,没完没了地围着王保保乱砍。王保保以一敌四,虽然他有能力不被四大名将砍零碎了,但也确实腾不出手来再陪朱元璋玩了。所以朱元璋才会顺风顺水,夺得天下。

朱元璋登基之后,派了徐达深入大漠,活捉脱列伯,砍死孔兴。李思齐见徐达玩真的,急忙丢了武器投降。只有张良弼比较缺心眼,竟然一溜烟地逃到王保保处,希望与王保保共释前嫌,同赴国难。可王保保都快要被这个王八蛋气死了,岂会跟他客气?当即不由分说,推出去砍了。

四大名将灰飞烟灭,现在的王保保终于腾出手来,大败明军。史载,王保保一战立威,两次大败徐达,共砍死明军四十多万人,基本上把大明王朝的一半人马都给砍了。四十多万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不要说砍四十万的大活人,就是杀四十万头猪,也是要经年累月的。王保保只顾埋头砍人,却不想他的家人,悉数被朱元璋掳走。掳来一看,原来是王保保的小妹妹,貌美如花,心思灵慧。朱元璋见了,龙颜大悦,就立即叫过来自己的二儿子秦王,吩咐道:“快把这小姑娘带回家,关上门好生地幸御,以后她就是你的老婆了……要小心哦,这丫头可是会九阴白骨爪的……”

然后朱元璋开始无休止地给王保保写信,前后一共写了七封,求和好,求通商,求联姻,求互不侵犯,求各守边疆,求吊丧,求问候……所有能够想到的荒唐理由全都想到了,可是王保保始终不肯回复,而且连同送信的人一并扣下,理也不理朱元璋。

终于,朱元璋急了,他说:“王保保一出手,就砍掉我们一半人马,要是他再来一刀,那还了得?马上派个人……那谁,就那谁……对,就是李思齐,关中四大将,你肯定有办法对付王保保,不是你缠着他的话,现在我们大家早被王保保砍光了,所以今天这事还得你来……什么?你不去,你不去就先砍了你……”

万般无奈,李思齐硬着头皮,去见王保保,还以为王保保一见面就会宰了他。不曾想,王保保却是极为客气,每天好酒好菜,好饭好茶,一个劲地往李思齐的肚子里灌,就是不听他说劝降的话。就这样过去好长时间,李思齐终于死了心,就告辞回去,王保保还派了一队亲兵,一路上护送。临到了交界地方,亲兵们说:“李将军,你好不容易来了一趟,留下点礼物吧。”李思齐回答说:“我是为公事来的,没带多少银子,要不,咱们先欠着?”

亲兵们笑道:“李将军,你看你这脑子……跟你直说吧,你留下一条手臂如何?”

李思齐想了想,说:“唉,我碍了王保保这么大的事,就只留下一条手臂,这买卖,我赚大了……”说完一刀狠狠地剁下,切下自己的手臂。“快拿走,回去后注意放冰箱里冷藏,要不肉就馊了……”回来之后,李思齐伤势发作,一命呜呼。

知道王保保是铁了心,朱元璋犯难了,“这可怎么办呢?要不,咱们战略撤退,如何?”

正说话间,有侦察兵飞马来报:“报,王保保近日急病发作,突然病死。”

朱元璋呆愕良久,仰天长叹:“老天啊老天,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对手,你竟如此狠心,让我承受孤独的折磨?”

(15)临时性游戏

王保保的死,彻底摧毁了朱元璋的人生希望。

譬如一匹孤独的野狼,奔行于荒凉空寂的沙漠之上,放眼四野,唯余莽莽,连个伙伴都找不到。孤狼此时的心境,已寂寞到了极点。

忽然之间,孤狼听到遥远之处的嗥叫之声。霎时间的兴奋,足以让泪水充盈了孤狼的眼睛,它飞奔而去,翻到山顶,越过极坡,向下一望,那让它牵肠挂肚的伙伴,竟然是一匹死狼。

狼的哲学与羊的哲学截然不同,羊的哲学,是希望四周都是羊,而且是君子羊。所有的羊亲亲热热地挤成一团,一块哞哞叫,一起吃水草。最激烈的冲突,也只不过是用细嫩的犄角相互顶撞着玩。没听说哪只羊被另一只羊用犄角抵死的,两只羊之间最激烈的冲突,最多不过是一只将另一只顶翻,顶翻也就到头了。因为羊是食草动物,终究不可能取对方之性命。

但是狼的哲学却不然,野狼是嗜血的,讲究杀戮的,两狼相斗,那是你死我活的,不存丝毫侥幸的。尤其是处于饥饿状态下的野狼,会将同伴撕碎,连皮带骨吞进肚子里。这种血淋淋的残杀就是狼的社会游戏,正是因为狼玩着这种残酷的游戏,也激发了它们最为强烈的生命本能。

羊的哲学是苟活,吃草比天大。狼的哲学是斗争与残杀,只要见血才痛快,至于谁死谁活,这个倒无关紧要。

这就是朱元璋闻知王保保的厉害而兴奋的缘由。他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新的对手,又可以酣畅淋漓地玩上一番了。然而那缺德的王保保,他竟然出其不意地两腿一蹬,死掉了,这岂不是戏弄朱元璋他老人家吗?

王保保死了,那找谁玩去呢?

寂寞的朱元璋环顾四周,那些缩头缩脑琢磨着在自己的位置上捞上一把的官员们进入了他的视线。也别挑挑拣拣了,就他们了。

空印案适时而爆发。

空印案,又称统计造假大案,事实上也不能说是统计造假,应该说是统计不造假……也不对,应该说是统计被迫不造假……还不对,应该说是统计就是要造假……更不对……总而言之,案情经过是这个样子的,当时各地在向南京报送税收的统计报表时,由于交通不方便,运送到南京的粮银在途中造成很大的损耗。如果地方官事先将报表按实际运出数目填好的话,那么等到了南京,实际数目就会与报表上的数字不符。数字对不上,那就是统计造假了,造假的后果很严重。所以官员们为了避免统计数字失真,通常的做法是在粮银上路的时候,带上一张加盖了印章的空白报表,等到了南京计量过后,再把正确的数字填上。

如果说,朱元璋不知道这个情况,那是不可能的。他是从社会最底层上来的,从事过这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工作。粮银在途中会有损耗,导致的结果是数字不准确,这事根本用不着说,他老兄多少年前就曾亲身遭遇过。

尽管心知肚明,但朱元璋仍然以此为理由,大开了杀戒。统计表明,在1376年,数百名官员被处死。

可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马上就会知道。

(16)刘伯温的黄昏奇恋

细究起来,朱元璋之所以突然对群臣露出狰狞的嘴脸,大开杀戒,这事跟两百年前的一桩战役,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从朱元璋算起再往前追溯两百年,是北宋的靖康年间,那一年金兵的铁骑攻破了古城开封,将宋徽宗、宋钦宗并宫女工匠等十数万人尽数俘虏,押送去了西伯利亚劳改营。就在金兵攻打开封的时候,节度使刘延庆与金兵玩命,打不过,掉头乱跑,被金兵“嗖”的一箭,自背部人,从前胸出,就这样悲惨地壮烈殉国了。

刘延庆虽然死了,但其血脉尚存,他的儿子生孙子,孙子继续往下生,就这样一边生产一边搬家,到了自刘延庆而后的第七代人,已经搬到了浙东青田县。这家的第七代传人,那可了不得,这孩子落地就会看书,张嘴就会吟诗,让刘家人着实大吃一惊。居然生下个有天赋的孩子,怎么办呢?要不先给孩子起个名,送他参加朝廷的高考得了。

于是这孩子得名刘基,字伯温。小刘伯温很快长大了,他那小脑瓜主要专注风角之占阴阳八卦这一类封建迷信,但凡附近乡里谁家跑丢了一只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