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数据三国 >

第470章

数据三国-第470章

小说: 数据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两次拜望,不得一见,留书于此,不知先生见否?”
    诸葛亮还礼道:“南阳野人孔明,疏懒性成。屡蒙皇叔枉临,不胜惭愧。观书中之意,足见皇叔忧民忧国之心。”
    二人客气一番叙礼完毕,分宾主落坐,童子献上茶汤。刘备道:“先生既然知我来意,还望先生不弃赐教。”
    诸葛亮道:“亮年幼才疏,岂敢在皇叔面前胡言天下大事?”
    刘备见诸葛亮谦虚便道:“水镜先生曾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可见先生乃经世奇才,非才疏学浅之辈。既然先生身怀安邦定国之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教备平定天下之策。”
    诸葛亮笑道:“愿闻皇叔之大志。”
    刘备见堂中别无他人,便轻声直言道:“汉室垂危,奸臣窃命。备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今无所成就。先生若肯开备愚鲁出山赐教,实为万幸!”
    诸葛亮道:“自董卓起兵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却能克敌制胜,既是天时,亦为人谋。如今曹操麾下百万之众,占八州之地,挟天子以令诸侯,皇叔虽有除贼之心却无力与之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皇叔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光华国师有识人之术大道玄奇,天下贤才归附百姓敬仰,各地动荡十余年而交州不乱,皇叔又与其交好,亦可为援而不可图。
    天下除此三家之外,皇叔皆可谋求。荆州北据汉、沔,南临交州,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明主不能守,是天赐皇叔之地。益州险要,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得之以成帝业。如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谋之士思得明君。
    皇叔乃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麾下有关、张之勇,若能得荆、益二州,西和诸国,南连国师,东结孙权,内练甲兵。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领荆州之兵北上洛阳,皇叔亲率益州之众以击长安,东西二都得之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为皇叔所谋,皇叔以为如何?”
    刘备闻言离席拱手道:“先生之言令备顿开茅塞,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诸葛亮又取出一画轴挂于墙上,指图对刘备道:“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皇叔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东让孙权占地利,皇叔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天下也。”
    刘备闻言奇道:“先生言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我占人和。不知光华国师如何?”
    诸葛亮沉吟道:“国师自保交州一地十余年未曾出兵谋一地,虽有扬州刘繇、益州董斟相投,却非国师谋求,可见国师并无心争天下。如此下去,便是天下一统,国师所有还是交州之地。依我之见,那时国师定然举州归降,以免生民涂炭,因此不足惧也!”
    刘备追问道:“假若国师有心争天下又当如何?”
    诸葛亮皱眉道:“国师成名甚早,斗张角,斩董卓,杀李傕,除袁绍,可夺曹操之天时。交州安定已久,扬州、益州国师各占其半,若要发兵,扬、益二州无险可守,可夺孙权之地利。国师又兴镖局,设钱庄,救洛阳之瘟疫,迁流民于交州,百姓皆感其恩德,可夺皇叔之人和。国师若争天下,恐怕天下无一人可与之争锋。皇叔宁可谋曹操,不可谋国师。”
    刘备闻言吃惊不小,不过目前他也没有与南烨相争之意,想的太远也是无用。刘备收回心神,看着图中荆、益二州皱眉道:“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岂忍夺之?”
    诸葛亮道:“刘表年事已高,不久于人世。刘璋非立业之主,益州之地必归皇叔。”
    刘备闻言顿首拜谢,又对诸葛亮道:“备虽名微德薄,但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备当日夜聆听先生教诲。”
    诸葛亮假意推辞道:“亮久乐耕锄,懒于出仕,恐不能奉命。”
    刘备闻言大哭道:“先生不出,苍生如何?”言罢泪沾袍袖,衣襟尽湿。
    诸葛亮本就决定出仕刘备大展宏图,此时见其意甚诚便道:“主公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
    刘备大喜,命关、张二人献上礼物。诸葛亮推辞再三方才收下,又留三人共宿一夜,次日与刘备一同离了隆中同归新野。

第五十二回 刘表身死失荆州 曹刘孙南战赤壁(1)
    诸葛亮被刘备抢先一步请走,南烨与庞统再来时自然扑了个空。这让南烨不由感慨刘备命好。既然诸葛亮已经出山,南烨这一趟算是白跑。拜访了司马徽和庞德公一番之后,一行人又返回了交州。
    刘备请回诸葛亮之后待之如师,食则同桌,终日共论天下之事。诸葛亮探知曹操在玄武池操练水军,便知其有南侵之意,于是让刘备遣人到江东打探消息,好为日后抗曹做好准备。
    却说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之后一心稳定江东。效仿南烨开招贤馆广纳贤士。短短数载又有不少良臣来投,其中便有会稽阚泽,字德润。彭城严畯,字曼才。吴郡朱桓,字休穆。吴人张温,字惠恕。乌伤骆统,字公绪。乌程吾粲,字孔休。又得良将数人,乃汝南吕蒙,字子明。琅琊徐盛,字文向。东郡潘璋,字文珪。庐江丁奉,字承渊。文武诸人共相辅佐,使得江东安定,孙权的威望也渐渐超过父兄。
    孙权有了文武相助便欲报父仇,命周瑜为大都督,总揽水陆军兵。吕蒙为前部先锋,董袭与潘璋为副将,孙权自领大军五万,征讨黄祖。
    细作探知东吴兵到报至江夏。黄祖急召众将商议,命苏飞为大将,陈就、邓龙为先锋,尽起江夏之兵迎敌。
    陈就、邓龙各引一队蒙冲斗舰截住沔口,蒙冲上各设强弓硬弩千余张,又用绳索系在蒙冲之上,横于水面。东吴兵至,蒙冲上战鼓响起弓弩齐发,兵不敢进,退出数里。
    潘璋与董袭商议道:“我等为先锋副将不得不进,唯有死战而已。”于是二人选小船百余只,精悍士卒五千余人。每船用兵五十人,其中二十人撑船,三十人各披衣甲,手执长刀、盾牌,不避弓矢,乘夜色冲到蒙冲傍边砍断绳索,蒙冲队形皆乱。
    董袭趁乱跳上蒙冲,将邓龙砍死。陈就见事不妙弃船而走,吕蒙见了跳下小船,亲自操船追之。陈就不等上岸,吕蒙便赶到跟前,将其一刀砍翻。
    苏飞得知东吴兵马夜袭,引军前来接应,怎奈战局已定,东吴诸将一齐上岸,势不可当。两军拼杀一阵,苏飞落荒而逃,正遇大将潘璋。两马相交,战不数合,苏飞便被潘璋斩于马下。
    黄祖兵败将亡,自知守把不住,便弃了江夏,往荆州而逃。周瑜早就料定黄祖要跑,伏兵于东门外等候。黄祖刚出城不远,便听喊杀声四起,程普、徐盛拦住去路。二将见了黄祖分外眼红,伏兵一拥而上,将黄祖斩于乱军之中。
    程普上前割下黄祖首级回见孙权,孙权命人以木匣盛放,好祭献于亡父灵前。父仇得报,孙权重赏三军,商议分兵防守江夏。
    张昭劝谏道:“孤城不可守,不如且回江东。刘表得知黄祖身死必来报仇,我等以逸待劳必败刘表。刘表一败,我等乘势追击,荆襄可得。”孙权从其言,遂弃江夏,班师回江东。
    黄祖死讯传到襄阳,刘表大骇。荆州乃四战之地,西面刘璋昏庸,守业尚且不足,更无进取之心,刘表无需防备。南面南烨一直与刘表交好,刘表亦不担心。唯有北面曹操、东面孙权是刘表劲敌,不过刘表也有应对之法,便是用刘备守新野防曹操,黄祖守江夏防孙权。如今黄祖一死,刘表等于失了东面屏障怎能不急?
    刘表本就年迈,惊急交加之下竟然一病不起,就算想为黄祖报仇也是有心无力。此时刘表想起了刘备,便想请刘备出兵,代自己讨伐东吴,为黄祖报仇。
    刘备之前按诸葛亮所言打探江东局势,自然探知东吴出兵黄祖兵败身死。所以刘表的使者一到新野,诸葛亮便断定刘表是想让刘备发兵讨伐东吴。
    诸葛亮早就为刘备定下了结好孙权对抗曹操之计,此时诸葛亮宁愿得罪刘表也不愿得罪孙权,便劝刘备不要发兵。
    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只是不知如何拒绝刘表。恰巧刘表的大公子刘琦见刘表病重,担心继母蔡夫人加害,前来问计于刘备。诸葛亮便设一计,令刘琦去守江夏。一来免得刘备出兵与孙权结仇。二来帮了刘琦,让刘备增加了一位强援。
    孙权见刘表严防死守并未发兵来攻,便召集众将商议出兵再征刘表。周瑜劝道:“主公之前讨伐黄祖是为报父仇,名正而言顺。如今黄祖已死,主公再伐刘表出师无名,此其一也。再者曹操大练水军,有南下之意,刘表又非一战可定,若是主公发兵之时曹操来攻,江东危矣。刘表如今病重,主公可严防曹操静待天时,刘表若死,荆襄之地唾手可得。”
    周瑜一番话让孙权打消了再战刘表的念头,一边训练兵马,一边等着刘表死讯。东面孙权休兵养民,西面刘璋失了南中四郡之后也不再与张鲁争锋,只是严防死守。北面曹操、南面南烨皆不动兵,一时间竟然天下太平。不过天下有识之士皆能看出,眼下的太平不过是乱世中的昙花一现,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在周瑜、庞统、诸葛亮三位顶级谋士相继出山之后,又一位惊才绝艳的人物在这一年登上了历史舞台。司马懿被曹操辟为文学掾,走上了仕途。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人。乃是颍川太守司马隽之孙,京兆尹司马防之子,曹操主簿司马朗之弟。
    不知是不是天下英雄所见略同的原因,司马懿也与诸葛亮、庞统一样不愿出仕曹操。曹操召他到府中任职时,司马懿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行动。曹操不信,竟派一刺客前去试探。刺客潜进司马懿府中,以刀指之。司马懿猜到是曹操有意试探,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刺客只能回报曹操道:“司马懿确实有病!”
    司马懿糊弄的了刺客,却糊弄不了曹操。没过两日曹操直接遣人传旨再次征召司马懿,并对传旨使者道:“若再不来便将他抓来。”司马懿闻知此言再不敢装病,只得出仕曹操。

第五十二回 刘表身死失荆州 曹刘孙南战赤壁(2)
    曹操除了启用司马懿之外还招揽了一批文臣、武将。麾下文武齐备,兵精粮足的曹操此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便是挥大军南下,一统江山。
    对于南征之事,曹操麾下文武态度不一。武将一个个摩拳擦掌,都想大显身手再立新功。文臣则建议曹操继续休兵养民静待天时。荀彧劝曹操道:“如今民心思定,主公坐拥半壁江山,当顺从民意,施仁政于四方,布军士于边疆。若能如此,刘备、刘表、孙权之流不敢来攻,必起内乱。那时主公挥军南下可一战而定。”
    夏侯惇闻言道:“近闻刘备在新野每日操练士卒,孙权又破黄祖有赶超刘表之势,此时不图必为后患,可乘其尚未坐大早早图之。”
    曹操知道这二人所言基本上代表了麾下文武的两种看法,荀彧之计虽说稳妥却不知要等到何时,夏侯惇所言却正合曹操心意。古人普遍寿命不长,如今曹操已然四十有余,他也想在有生之年看到天下一统。遂不听荀彧之言,决定发兵先讨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