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马踏天下 >

第707章

马踏天下-第707章

小说: 马踏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从地上捡起了一根小枝枝,旁边的一名密探马上递过来一盒朱红色色颜料的盒子,苏护蘸上红色的颜料,开始在小本子上记录.

"苏将军,你一路之上都在不停地写,这是写些什么呢?"马兰花惊奇地问道.

"不瞒小姐啊,这一次跟着小姐进山,我是大长了见识,这些所见所闻,于我定州以后的山地训练,作战都是有益的,所以我将这些东西记下来,后人便会省下不少的事,而且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啊"苏护道."我们定州人称其为搜集资料,我们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一个新的环境,都会搜集这个地方与众不同的地方,然后记录下来,形成文案,以备查询."

马兰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直到月亮爬上了树梢,众人也都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马尔干才叫醒了众人,"是时候了,我们该走了,这条山谷有数十里长,恐怕我们得走到天明才能走出去,一旦太阳升起,谷里瘴气便又会重新升起来了,所以,我们得加快步伐走出去."马尔干摧促道.

睡眼惺忪的众人跟着马尔干踏进山谷,一股极难闻的气味让众人极不舒服,闻之欲呕,马尔干从谷里寻了一种植物,采下它的页子揉碎了抹在鼻子下,"各位,这草叫绿蕉,揉出汁来抹在鼻子下,能起到解毒作用,谷里瘴气虽然散了,但这里面的气味仍是有毒的,这种绿蕉正是对症的解毒药草."

马尔干将几片叶子递给苏护,苏护看了一眼,转身交给身后的部属,"去多找几株来"

谷中几乎没有路,也不知有多少年没有人走过,厚厚的落叶踩上去松松软软,各种野草,小树,枝杈横七竖八地挡住去路,马尔干领头,苏护也派出两个身高臂长的部属手执腰刀,一边劈砍一边艰难地向前挺进.

谷中树木茂盛,但却几乎听不到生物的鸣叫,山林之中司空见惯的鸟叫声在这谷中完全听不到,借着月光,倒是常能见到谷中有倒毙的动物尸体,其中便不乏鸟雀.

"这些动物都是在瘴气弥漫时候误闯进来的,午间之时,瘴气正浓,便是鸟儿从空中飞过,也会中毒掉下来."马尔干解释道,"这个山谷之中,根本就不容人和动物生存."

苏护嘶嘶抽着凉气,:老马,十万大山之中,这样的地方多么?"

"多,很多"马尔干道:"有些地方,我也没有走过."

苏护点点头,不再做声,只是低头默默赶路,一行人行走极快,马兰花虽说是女子,但自小便在这片大山之中长大,走起山路来,比起苏护这些战士来丝毫不逊色,天色刚刚放明之际,众人已是走出了这片山谷,远处一坐高约千米的大山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那里便是锰突洞,我们要去的地方."马尔干指着那坐大山,"因为有这条山谷的关系,锰突洞一向少有人来,这周围,只聚集了约数千羌族人.这里,宁王是绝对不可能派人过来的."

"总算要到了"苏护长出了一口气,回望着身后那条山谷,苏护仍是心有余悸.

"我们走吧"马尔干引领着众人向着目标开始出发.

一行人沉默地走在林间,苏护的部属则散成标准的战斗队形,保护着众人在密林之间穿行.虽说马尔干信誓旦旦地保证这里一定安全,但苏护等人却一点也敢马虎,十万大山已基本落入到宁王手中,谁知道马珍有没有投靠宁王呢

嗖嗖两声,密林之中传来羽箭破空的声音,哗啦一声,苏护的部属以最快的时间便将马兰花等人围在了中间,哧哧两声,两支羽箭直直地插在了众人面前数步之处,看样子,倒是警告的成份居多.

马尔干推开定州兵,大步走了出来,"是马珍洞主的部属么,请代我禀告,就是老奴马尔干求见马洞主"马尔干大声喊道.

随着喊声,密林之中有人影闪动,一个大踏步走了出来,而在他的身后,可以看到利箭闪动的寒光.

"马尔干,那个马尔干?"走出密林的是一个满脸大胡子的羌族人,与苏护见到的那些羌族人不同,这个羌族人身上穿着麻衣,斜披着一条兽皮,半边膀子赤luo着,手里提着一柄长弓,腰间插着一柄直刀.

"马都,是我啊,你认不得我了?"看到来人,马尔干惊喜以叫了起来."你爹还好么?看看,看看,我带了谁过来了?"

顺着马尔干的手指的方向,马都的眼睛瞪圆了,"马兰花,你,你不是死么么?"

正文 第八百六十八章:潜居

第八百六十八章:潜居

马兰花在锰突洞洞主马珍的帮助下,在十万大山之中隐藏下来,开始秘密地联络仍然忠于马塔的部落,不过这些部落大都被宁王打得极惨,要么被吞并,要么逃进深山,想要联系并聚拢他们,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现在钟子期已经确认马兰花已经进入了十万大山,但这片区域是如此之大,想要在急切之间找到这些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饶是钟子期才智过人,一时也是无法可施,如今之计,只能大致地划定一个范围,一个一个地来排除.毕竟马兰花进山之后,绝对不会甘于寂寞,而是会积极地召集旧部,聚集力量,以期为父报仇,就怕她不动,只要她动,钟子期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找到她并将其除掉.

而眼下,钟子期的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十万大山的边缘地区,还在富康,马店一带,那里的定州兵磨刀霍霍,随时有可能打进山来.虽有大山这等天然屏障,但钟子期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事实证明,在与定州兵的对阵之中,掉以轻心,不以为然的人现在都去阎罗王那喝茶去了.

在马兰花进山的时候,在宁州定州兵控制的区域内,还有一个人也正让定州高层以及监察院方面伤脑筋,那就是许思宇,这位宁王麾下大将至今杳无音讯,便像人间蒸发一般,无影无踪.

许思宇不像蓝玉,是一位单纯的统兵大将,此人武功高强,精通潜伏,乔装,暗杀,武功之高,几与当年定州统计调查司第一高手钟静差相仿佛,而且此人不仅可以成为一个极具威胁性的刺客,也擅长统兵打仗,这样一个人潜伏在宁州境内,便像是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砰地一声引爆开来,毕竟宁州刚刚归化,境内仇视定州,忠于宁王的人不在少数.

为了抓住许思宇,定州监察院物特地派了外勤司副司长韩勇前来宁州坐镇.韩勇的来头极大,抛开他监察院外勤司副司长的身份不说,他的父亲韩人杰是原定州第一高手钟静的师兄,一身武功也可跻身当世超级高手之列,而韩勇虽然还不能与其父亲与师叔相提并论,但一身武功也是可称为当世一流,再加上因为钟静的关系,清风对于韩勇是不遗余力的栽培,数年下来,韩勇已成了监察院之中少壮派第一人,深得清风信任.这一次将韩勇自定州派出,也体现出了清风对于许思宇的重视.

定州撒下天罗地网,搜捕许思宇,特别是往十万大山的方向上,布置更为严密,大量的监察院驻宁州分部人员,再加上韩勇从定州带来的外勤司精干探员,堵死了许思宇所有的出路,如果仅仅是军方,许思宇还有办法脱身,但现在来了精干的同行,许思宇最后一点希望也落了空.

虽然无法进山,但许思宇却也让韩勇无法抓住他,此刻的许思宇,正躲在距离宁州城不到五十里,恰于富康一南一北的仙桃县.正所谓是灯下黑,仙桃离宁州城太近了,而且与十万大山南辕北辙,这里的搜捕力度便小了许多,许思宇在这里已经潜伏了很久.

之所以选择仙桃,其一是因为对方很难想到,其二仙桃境内便有宁州最著名的八百里鉴湖,鉴糊水情复杂,湖中小岛密布,芦苇从生,这时节正是芦苇生长旺盛的季节,如果真有被发现之虞,只消往鉴湖之中一逃,便是再多的人也无法找到他,况且定州驻扎在宁州境内的部队并没有水军,一帮冒鸭子如何能在鉴湖之中施展本领?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便像富康人靠着十万大山讨生活一般,仙桃人便倚仗着八百里鉴湖丰富的水资源过活,这里除了是宁州主要的水稻产区之外,更有无数的人以打鱼为生,鉴湖之上,捕鱼者何止万户?大大小小的船只犹如过江之鲫,每日日出而作,日落而返,在鉴湖之上自由自在.

红花套是仙桃的一个临湖的聚居点,这里主要聚居着打鱼为生的渔民,大片的棚户区彰显着这里的人还过着相当贫困的生活,很多人长年累月都呆在船上,只是偶尔上岸来小住几日,红花套里的这些低矮的用木料和芦苇编织的席子围起来的窝棚便是这些人的家了.

沿岸停着大大小小数百条渔船,时值旭日东升,阳光明媚,倒正是出湖的好时机,一艘艘的渔船在渔家快活的歌声之中,驶离岸边,怀揣着丰收的希望驶向湖中心,渐渐地消失在众的视野之中,对于小老百姓来说,谁统治他们并没有多大的不同,反正他们打渔卖鱼,上交税赋,谁当老大,还不都是离不开他们这些平头百姓呢?更何况宁州人来了之后,他们这里已派来了定州的官员,据那官员说,今年就不用大家上税了,算是弥补宁王逃走之前,对大家搜刮的一个补偿,能不交税,渔民便能省下一大笔钱来,这让这里的人着实高兴了好几天,看起来定州人也不像先前那些当官的说得那么可怕,至少到现在为止,没有看到以前宣传的那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相反的,派驻在这里的定州官员和士兵亲和得很,没有一点当官的架子.

其实老百姓的要求一向不高,只要能活下去,能填饱肚子,管他谁当大王,都一样.

沙滩之上,一个皮肤黝黑的老汉盘坐在一大堆鱼网跟前,正小心地整理着鱼网,一边整理,一边修补着破损的地方,半驼的脊背,花白的头发,破烂但洗得很整洁的衣衫,与此刻在他周围做着同样工作的渔民没有丝毫两样,修补了一会儿,伸手捶捶后背,咳嗽几声,抬眼看看四周,只有在此时,如果刻意地观察他的话,才会发现此人的眼神偶尔露出来的光芒,与他现在这个模样着实有些不符.

两个中年人扛着一堆渔网走了过来,将渔网扔在地上,两人一边慢条斯理地整理着渔网,一边有说有笑地交谈着,但两人交谈的内容却与一个普通渔民的生活绝对没有丝毫相关.

"大人,外面仍然察得极紧,完全没有办法脱身,现在,也只有这里在放松一些,往十万大山的方向,岗哨密布,监察院的明岗暗哨数不胜数"一个中年汉子道.

"大人老是呆在这个地方也不安全,我听说,定州人马上要开始在这片棚户区清理户口,登记造册,这样一来,大人的身份就要暴露了,还是早些进湖去,找个小岛先藏起来,等风声过后再想其它办法."另一人道.

老渔民咳嗽了几声,低着头,一边修补着鱼网,一边苦笑道:"倒是承他们看得起我,这么长时间了,还是一点儿也没有放松,看来不抓到我是不会甘休的了,你们探听到蓝大将军的消息没有?"

一个中年人道:"大人,蓝大将军没关在富康县的牢房里,我去卖鱼的时候,满街都在传言这件事情,看来定州人是在刻意示威了,我打听了一下,蓝大将军是被关在县衙原来的牢房之中,那里还有我们的弟兄,大人,要不然,我们去劫狱,救出蓝大将军之后,咱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