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曹操 >

第132章

重生之我是曹操-第132章

小说: 重生之我是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镆┑晔展阂┎牡氐茏用悄芊袷占侥敲炊嘁┎模暇固г豪锩挥卸嗌偾啤

“多谢老板了,这些钱我们日后一定补上。”张仲景的弟子们一个个对着那些药店老板道,现在他们觉得平时儒学院里关于商人的论断变得越发的不可信。只要他们一说明来意,那些老板不但连止血的药材一口答应给他们。甚至连那些珍贵的药材也一同打包,他们甚至自告奋勇要带着店里懂点医道的人一起去,让他们好不感动。“你们说地这是什么话,不要跟我们提钱,我们也是大秦人。”那些药店的老板们这样说着,同时催促着下人们快点把药材打包装车。

学生们和药店地老板们紧急地准备着,那些百姓们也在做着他们能做的事情。他们互相传递着张仲景的话,女人们回家拿出了自己家的纱布用沸水煮了起来,男人们则拆起了自家的门板,送到了城门口,给那些农人士兵,去把那些受了重伤的士兵抬回来。总之整个邺县都动员了起来,那些有钱人家也拿出了自家的马车和布匹,在这个关节眼上。他们谁都不敢不有所表示,不然地话,他们日后可是要被人指着脊梁骨骂的,更何况听说连皇帝都在前线浴血拼杀,他们只是拿出些物品来,又算得了什么。

华佗他们骑在那些士兵身后。离战场越近,他们就越能感觉到那空气中浓重的血腥味道,终于当他们到达那战场时,他们几乎怀疑自己到了黄泉地府,触目所见尽是残缺的尸首。那些受了重伤的士兵就躺在袍泽的怀里,浑身是血,有些学生甚至当场就开始吐了起来,现在他们终于明白,军人不止他们想象中那般简单,那是真真正正地在用自己的性命保护他们。

华佗的面容抽动着。医者父母心。他猛地跳下了马,对着那些面色苍白。呕吐地弟子们大吼了起来,“给我站直了,你们是男人,现在更是一个医者,做你们该做的事情。”在华佗的吼叫下,那些弟子们强忍着胃部的不适,冲到了那些士兵身边替他们救治起来。

“不,不要啊!“突然一个年轻的医者叫了起来,因为他又亲眼看着一个军人在他面前死去,在他的救治下依然死去了。“对不起,对不起。”他喃喃着对着那具尸体身边地几个士兵道。“不用说抱歉,你已经尽力了,我们的兄弟去了天上,他会看着我们的。”那些士兵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宽慰着这个年轻的医士。“我替你们包扎吧?”“不,我们只是轻伤,去你该去的地方。”那些士兵平静地答道。这样的场景不断地在发生着。

当邺县后续地学生陆续感到时,他们呆住了,因为他们发现整个战场上安静得很,那些受了伤的士兵们并没有发出任何声响,有的只是那些医士们强忍着的但却忍不住的低泣声。很快所有地人咬着牙齿,投入到了救护中去,这些新来地学子们第一次后悔为什么当初他们学习医道时,只是学了点皮毛,因为他们发现他们能做是那么有限。

很快,那些农人士兵们架着门板也过来了,他们对着满目的赤红,第一次发现,其实军人地荣耀离他们很遥远,就在几天前,当他们在城头上抵挡袁绍军进攻的时候,他们觉得他们也是一个真正的军人,回去以后他们可以向他们的孩子和妻子炫耀他们的光荣,但是现在他们发现和这些真正的军人比起来,他们依然只是一群农夫。他们默默地按照着那些医士们的吩咐将那些重伤元小心地放在门板上,虽然他们已经做了他们能做的,但是有些内伤需要城里才能诊治。那些农人拼命地抬着那些重伤的军人们走了,他们走的是那样急促,连一口喘息的时间也不给自己,他们用他们的朴实做着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城里热闹了起来,那些富人,尤其是那些在曹操重商政策下崛起的新世家,毫不犹豫地让出了他们最好的房间和床。当家里不懂事的婆娘孩子们闹起来的时候,这些平常不怎么动怒,讲究和气的男人们第一次狠狠地打了他们平时宠爱的小妾和孩子。“没有大秦,我们什么都不是,而没有这些军人,就没有大秦。”他们这样说。

(很乌托邦的一章;或许只存在幻想中了)

天下裂,几人帝王! 第九十六章 定策

第九十六章  定策

内阁的大臣们现在在军帐里看着丝毫没有帝王风姿,浑身没有一处完好的皇帝,想劝什么,却又说不出口,最后还是荀彧开口道,“陛下,还是先让华先生来给您看一下吧。”期于众人也是一起附和道,说真的,一路上看着那宛如修罗一样的战场,这些大臣们到现在还没从那残酷的战争中反应过来,现在要他们主动提些有建设性的东西,还真是办不到。

“不用了,朕的儿郎们比朕更需要华先生。”曹操一口回绝了荀彧的建议,不过为了让这些臣子安心,他还是回过头对典韦和许楮道,“恶来,仲康,你们先去疗伤,然后替朕找一个会包扎的医士就行了。”“诺。”典韦和许楮应了一声便退了出去,他们知道曹操定然是有什么军国大事要与内阁商议了。

“诸公,坐吧。”曹操也不客气,招呼着众人坐下了。而已经习惯于皇帝脾气的荀彧他们老实地坐下了,虽然如同陈珪这样年岁大的儒士有时候会唠叨一下,不过时间长了,他们也就习惯于了曹操定下的皇家礼仪规矩,曹操认为那种繁文缛节的礼仪与其说是让皇家保持尊严,倒不如说是儒家对礼制的推崇,那没有多少意义,所以他把大部分的宫廷礼仪和皇家规矩简化到了非常实用的地步,比如就像现在和内阁商讨议事时,内阁诸臣可以随意地坐着。

“文若,我大秦建国如今几年了?”见诸人坐下后。曹操突然问道。“陛下,我大秦如今已建国四年。”荀彧沉稳地答道。“那么如今我大秦国力是否足以一统天下,还百姓一个治世。”曹操又是问道。“完全可以,我的陛下。”“那么很好,朕决定即日起讨伐中原,一统天下。”曹操说出了他地目的。尽管早就猜到了皇帝的想法,但那些文官还是不禁兴奋了起来。一统天下,是的。一统天下,他们将成为开国的元勋,名垂千古。

“看起来各位臣工是不会反对这个提议了。”曹操淡淡道。“哪里,陛下早日天下一统,黎庶也可以少受一点苦难。”荀彧他们各自道。“好了,诸公,现在我们先说正事。”终于曹操严肃了起来。而众人也收敛了心神,看向了皇帝。“我大秦的官制如今大约抵定,但是朕还是觉得不够完善,所以又仔细想了一想,想出了一些心得,诸公一起来讨论一下,是否可以用之。”“请陛下说来。”

“我大秦如今基本制度是三省六部,另有参谋部和监察府。以前为了效率,朕让内阁和六部重叠了,所以朕觉得现在该把内阁和六部分开了。”曹操镇定自若地道。而众人也思考了起来,'。 '他们明白皇帝这是在为天下一统以后做考虑了,毕竟以后大秦的疆域更加广阔,内阁和六部交集地确是不太好。思索了一下以后。这些大臣们开始与曹操讨论起来,其中曹操又建议将参谋部和监察府改名为军堂和御史台,同时又拿出了他一直思考的皇宪议会。

最后,在一阵讨论中,大秦最终地中枢官制被完全确立了下来,在政治及部分军事方面,还是三省六部,不过有几部名字改了下,分别是

三省:内阁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内阁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内阁、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执行。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尚书,六部分理各种征政事务。但是其中的兵部只负责兵员征召后勤等事情,具体战争,三省六部只有协同帮助,而无太大的实权,真正的战争指挥权在皇帝本人和军堂手上,作为皇帝统辖的军堂只对军队负责,任何政事都不能参与,军堂和三省六部,除了与兵部有来往外,与其他的并没有任何交集,可以说军堂就是职业性质负责军队训练和战斗地,由于国政掌握在文官集团手上,所以皇帝本人和军堂想要发动战争,必须受到文官集团的约束。至于御史台,则独立于三省六部和军堂之外,负责监察百官,他们有权调查和收集证据,但是无权审讯定罪,他们只有在皇帝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和刑部一同会审。至于皇宪议会,由曹操本家和日后各功勋世族的元老组成固定成员的元老院,然后三省六部,军堂,御史台的主要官员为不固定成员组成上院,也就是说涉及到国本的事情,诸如对外发动大规模战争必须经过皇宪议会通过才可以进行,当然皇宪议会最大的权利就是废黜皇帝,三省六部,军堂,御史台,三大体系中任何一系提出废黜皇帝地正当理由,只要元老院通过,就可以立刻召开皇宪会议进行讨论。

当官制讨论得差不多的时候,曹操提出了对于大秦军队军衔的看法,由于历朝历代各种将军封号太杂,曹操在军衔方面决定用简化版本的后世军衔,分别从低到高是,少尉(十人长),中尉(百人长),中校(统领五百人),大校(统领两千五百人),虎贲少将(统领万人),骠骑中将(统领三万人),龙骧大将(统领十万人,其中一万是直属大将本人的加强军团。),然后便是荣誉军衔,元帅,成为元帅者,同时册封军爵最高等的公爵之位。在这套军衔中,尉官是最基本地军官,是大秦军队的基石,而校官则是中坚,至于他们之上有称号的将军军衔就是不折不扣的精鹰了,这里面,所有少将以上都必须出自军堂,校官以上的将军则必须全部从帝国太学军院毕业,至于校官,理论上要求出自帝国太学,但有些特别的可以以后去太学培训,总之一句话,军队要完全掌握在皇帝和军堂手上。

对于这套军制军衔,并没有任何人反对,在荀彧他们看来,曹操给予文官集团的权力已经够大了,特别是皇宪议会,等于是给了文官集团一把随时可以提醒皇帝不要懈怠的大棒,想来以后大秦出昏君的机会会比较少一点,至少文官们是这样想的,能够把握住军队地皇帝怎么也不会是什么没用地皇帝吧,而且他们也很清楚曹操日后为子孙定下的祖制绝对会严厉得很。至少从太子殿下和两位皇子地身上,他们就看得出来。

“那么就这样定了吧。”讨论完体制以后的事情,曹操舒缓了一口气,这种东西最费神了,因为那要考虑到太多的平衡问题,无疑他是力主让文官集团势力稍微强一点的,个人意志凌驾于国家之上是**统治的最大弊端,如果皇帝本身具有相当的才华,那么问题不大,但是一旦皇帝不肖,那么**就是一种灾难了。现在他所提出的三省六部制中皇帝基本就是负责盖章的,不过只要军堂在皇帝手上,文官集团就永远也无法对他子孙够成威胁,他始终还是有着私心,至于御史台则是对文官的另一重制约,曹操绝对不认为腐败是可以完全杜绝的,虽然现在的大秦几乎没有,但是以后将来,当大秦彻底安定下来的时候,他不认为整个帝国的官僚阶层能够做到清廉,那么就必须得有制约力,军堂和御史台都是。至于皇宪议会只是他的一点想法,他希望以后大秦能够自然地过渡到民主社会,所以他留下了这样一个不完全的雏形,毕竟内战能免则免,曹操已经决定,终他此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