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顺明 >

第302章

顺明-第302章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千总知道具体的情况,低声的说道“是王家兄弟两个,屯田户出身……”

李孟叹了口气,翻身下马,缓步的走到了停放尸体的所在,一名长矛兵跪在地上,望着前面一具尸体嚎啕大哭,李孟已经是知道了这名唤作王三的士兵的情况,算算军功,这名弟弟已经可以退伍回家,并且成为有田地的荣民(退伍兵身份的平民)。

走到跟前,那名千总刚要招呼,李孟摇摇手,到那王三的身边弯下腰来,拍拍王三的肩膀,王三回头一看,想要翻身磕头,李孟一手托住,叹了口气,开口说道:

“等大军回到山东,你就可以退伍了,有什么打算吗?本帅可以帮你……灵山商行?港口?盐丁?你愿意去哪个地方?”

这几个地方是胶州营老兵退伍之后最愿意前往的去处,收入丰厚,并且还有担任地方以及田庄中小吏的机会。

王三呆呆的看着自己兄长的尸体,用手抹了一把眼泪,坚定的抬起头,开口对李孟说道:

“大帅,小的不想回去了,小的只想跟着大帅打仗,杀光流贼……”

在田见秀、郝摇旗驱使流民填河的当天晚上,李自成的侄子李过和义子李双喜,带领三千轻骑,从大营连夜出发,对罗汝才部声称是有急事回返南阳的大寨,而实际上却是从涡水的上游进入雎阳卫。

在雎阳卫的驻守范围沿着惠济河向南疾走,惠济河和柘城县的交界处,就是贾大山贾家在柘城的庄园,也是胶州营的粮仓所在。

贾家的庄园戒备森严,几乎是贾家能够动用的力量都给动用了起来,还有田庄的庄丁已经胶州营两个营的正规军。

这样的严阵以待,可不是他们三千轻骑能够吃的下来的,他们没敢耽搁,直接是去往归德府城和柘城县的官道和水路上。

这是从黄河向贾家庄园输送粮草的必经之路,也就是所谓的粮道,但水路的船只他们无可奈何。

陆路上倒是有运粮的车马,可是他们这骑兵一靠前,这些车马远远的围成了一圈,押运粮草的胶州营士兵拿着长矛和火铳就是上了大车,以车为城,据城而战,这又是归德府腹地,只要是一开始不被攻破,援兵马上就会涌来。

李双喜和李过的轻骑,根本是无可奈何,反倒是又被聚集歼灭的危险,结果第二天李过一个人打着白旗,来到了贾家庄园的外面,说是有急信要送给山东总兵李大帅。

收到信的留守军官不敢怠慢,急忙的把信派快马送到了战场上,信的内容很简单,李自成说此次背盟前来,完全是罗汝才的蛊惑,闯营很快就会撤离,还望李将军手下留情,只是这次李孟没有相信。

大砍大杀一通之后,才放他们离开,不过没有追击,已经算是手下留情了。

崇祯十四年九月,山东总兵李孟在河南归德府柘城西北大破李自成、罗汝才联军,斩首近五万,李、罗联军溃退百五十里,不敢轻出。

但在官方记载中,山东总兵李孟与流贼大战五日,斩首不过两千余,敌稍退,然李孟上报大捷,朝中诸臣、天下士人共嗤笑讥刺之。

第327章 胜后事,太糊涂

涡水两岸在一年后,成为了河南最肥沃的土地,不过没人敢在这两处耕种,每到花开的时候,这片区域都是一片绚烂缤纷,美丽非常。

凡是参加了涡水南北连岸战斗的河南土豪们,或大或小的都是有了自己的官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授予他们的官职,都是直接在他们的原籍、归德府、开封府、怀庆府和彰德府,都有受封的人。

他们领过来的人虽然不少,不过胶州营也有个点检的程序,每个人手中能获得胶州营饷银的士兵数目,差不多是从前人数的十分之一,最好的也不过是五分之一而已。

本来这等类似于收编的行为,关于兵员数目的确定,要经过很麻烦的讨价还价,不过胶州营挟大胜之威,谁敢不敢多说。

而且有官职加在身上,又是河南本地做官,这本身已经是意外的惊喜了,再有意外的要求,那是要遭天谴的。

不过众人也觉得奇怪,这李孟是山东的武将,怎么能在河南封官,而且开封城内的那些大佬,都没有什么意见,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虽然胶州营给他们定的兵额不多,但却也给他们留了一条出路,如果想要增加兵源的,可以送你们的家丁亲信,或者是家中子弟过来训练,驻扎在归德府的几个营,还有兖州军的几个营都可以代为训练。

除却行脚之外,吃住费用都是由胶州营负责,这看起来可是了不得的大好事,但在胶州营的体系训练出来之后,总是会自觉不自觉的亲信胶州营。

李孟在归德府没有呆太长时间,贾大山为他那名侄子贾全的贸然冲锋,一直是心中忐忑,生怕受到牵连,得到李孟的安抚之后才放下了心,他手下那些人经过点检之后,剩下了一千五百余人,编成了一个大营。

在黄河两岸的两个田庄,从庄丁之中编练出两个营的正规军,加上原来安排过来的两个营,柘城守备贾大山手中有五个营的兵力,李孟极为的大方,凡是这次来帮助打仗的土豪地主们,一概交由贾大山统领,这些人凑起来,差不多也有两个营左右的兵力。

而且这种地方上的豪族,动员起来,可不管什么正规军不正规军,只要是有个家什的青壮,到时候全给拉进队伍中来,这盘算,贾大山随时也能号召将近两万的兵马,而且还有些颇能打的骨干队伍。

想当年,贾大山以“李振海”的名号横行豫东,但地方上的官员,以及那些豪族,根本不买他的账,自己的一个外甥去提亲,却被对方不屑的拒绝,说是我家忠厚世代,其能和你们这些落草的人结亲。

当时尽管是愤怒异常,可也是无可奈何,上万人的庄丁,但乡里乡亲的根本不好下手,而且想要围攻,谁家的院子砦子都是修筑的坚固异常,动员乡里也能拉起不小的队伍,到时候谁胜谁败还未必。

只能是灰头土脸的受着,明面威风,暗地里却都有些抬不起头的感觉,可这次却不同了,李孟和手下的兵马没有进柘城县和归德府城,仅仅是在他的庄园呆了两天,稍作休整之后,就率领大军离开了河南。

不过接下来,那名退了他外甥婚事的人家,急忙忙找上门来,说是愿意重新结亲,这陪嫁和其他都是好说,那柘城县的知县在他还是良民的时候,双方见面虽然是客气,可居高临下的意味十足,贾家也要小心赔笑。

但这次大战打完,那柘城知县却是恭恭敬敬的口称“将军”,不敢仰视贾大山,这声将军,还有那抱拳作揖。

当时贾大山差点眼泪都流出来,感觉这辈子都没有白活,同时感觉那么舒服,怪不得人都愿意做官,这种人上人的感觉的确是让人迷醉。

李孟只鼓励了他几句,反倒是陈六和张江都是“热情”的询问贾大山,他手下那个营不过是从他手下丁壮里面精选出来的青壮,没有经过胶州营的训练,用不用给他安排些老兵和军官训练。

听到这件事情,贾大山的第一反应就是,这胶州营要吞并自家的队伍了,这些兵马可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可不能这么让出去,当时就和陈六他们打起了哈哈,贾大山也算是有担当的凶汉。

但陈六这种大将凶煞之气却比他要更重几分,见面说话可要小心翼翼,他本来担心自己不答应,对方会威胁逼迫。

谁想到听到自己这个表态,陈六等人不过是嘻嘻哈哈,也就揭过去不提,眼下李孟手下的这些军将和兵马,在归德府以及周围,好像是天兵天将一样,贾大山自觉得能这么嘻嘻哈哈的推托过去,很了不起。

晚上陪着贾家的几位长辈吃饭,老贾家现在赫然是归德府第一大族,那啥老岳家说是万历年有个侍郎,平时抖的和什么一样,现在管个屁。要不是俺们贾家在前面拼命的打流贼,你们就得家破人亡。

那老岳家打完仗,就派人来了,说是要和咱们家结个娃娃亲,贾大山是家中长房长子,几个叔父一直是帮着他管家,这次各个都是扬眉吐气,对贾大山的态度也不是从前的那种辱没家门,祖宗蒙羞,而是光宗耀祖。

贾大山颇为自豪的把上午说的那些事情讲了,没想到他的一名叔父却当时拿着拐棍要抽他,好悬没有打到。

“你这混账东西,脑袋被驴子踢了吗,他山东的李大帅,那会在乎你这点人马,听小六子说,在涡河那边光是流贼的脑袋就砍了将近十万,咱们家这点家底他李大帅看的上,就跟蚂蚁一样,说踩就踩死了。”

这一骂完,几个老头子都回过味来了,“大山,这是那李大帅要抬举你啊,咱家田地人口不缺,说的是个稳当的官身,有这棵大树靠着,要什么有什么啊!”“别小心眼了,赶快备一份重礼给那几个人送去,好好分说分说,看看能不能有个转圜余地”

本来是高高兴兴一顿酒,贾大山吃了一半,就气急败坏的跑了出来,越想越是后悔,对方把金光大道都摆在自己面前了,可自己还傻乎乎的不去走,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机会,立刻去自家拿了五十两黄金,偷偷摸摸的要求见陈六。

淮杨军参将陈六像是早知道对方要过来,笑着和贾大山见了面,稍作推辞,收了贾大山的五十两金子后,说是去给他活动活动。

当晚陈六就去了李孟的帅帐,不过陈六只是进帅帐报告了一声“大帅,那贾大山又来找了一次”,然后把那五十两黄金交给了李孟的亲兵,胶州营做到把总的位置,已经是在田庄和商行中有红利可拿,陈六这个位置的人,那会稀罕这五十两黄金。

既然答应了胶州营朝着里面派军官,胶州营没有一点的客气,直接是把这次大战中,有功以及表现出色的一批人塞了进去,千总以下,小队以上,七成的军将都是胶州营的军官,贾大山却没有了什么心防。

满心欢喜的接受对方的安排,只要这营头越大,那自己的官也是越做越高,要是自己有心自立,当时就不会投奔官府了。

贾大山甚至还主动的和李孟提出,今后归德府之事,自己不会擅专,而要和几位千总共同协商确定,这个李孟自然是由他。

附带说一下,塞在贾大山军中的,有一名神色坚定,几乎见不到什么笑容的年轻人成为了副把总。

即便是被安排在非山东军中,从一名普通士兵到副把总的升职幅度还是有些大,不过没人提出什么异议,这个年轻人他的兄长死于大战之中,他也在军阵之中杀敌不少,并且拒绝了优渥的退伍条件。

当时的庄丁兵王三,现在李孟给他起了个名字叫“王宇”,已经成了归德军中的一名军官。

山东兵马和流贼大战,斩首两千,胜利虽然是不大,但在十月间还是被刊登在邸报上,发行天下。

松山之战后,朝廷太需要一场胜利来粉饰自己的脸面,来安定天下臣民的心思,在湖广围剿张献忠部的太监刘元斌,率领手下的兵马回到京师之后,立刻被擢升为提督京城外兵马的太监。

京营分城内城外,城内多为官家子,地痞无赖,根本没有一点的战斗力,也就是城外的京营还经常拉出去战斗,所以这提督城外京营兵马等于京师附近最大的军头,仅次于御马监掌印太监。

太监刘元斌本以为自己离开了山东,又率领兵马出京追剿,就不必受山东总兵李孟的闷气了,可阴差阳错,自己居然成了提督京师城外兵马的大太监,这位置极高,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