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龙啸大明 >

第825章

龙啸大明-第825章

小说: 龙啸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卑的风气,也确时埋没了不少女中人材。

商毅想了一会儿,才道:“这一次南方的连盟我们有没有办法来阻止或者是破坏?”

明石姬摇了摇头,道:“这种可能性并不,因为尚可喜己把绍武、永历朝中的掌权者都拉动了,而且中有不少人也都清楚,一但清廷彻底败亡,南方必然会是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就算我们可以扶植他们的政敌,等他们掌权之后,恐怕也会釆用同样方法。”

商毅点了点头,明石姬说得确实不错,现在任何势力都不希望南京和清廷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一但那一方打破了这个平衡,必然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因此自己想要彻底击败清廷,早晚都会面对多线作战的局面。当初之所以设立一个江西分区,也就是预备这样局面的出现。

这时明石姬又道:“王爷,妾身到是以为,没有必要去破坏南方的联盟,只用拖住他们的出兵时间就可以了。只要是王爷放手让妾身去做,妾身有把握拖住他们半年时间,至少永历、绍武两朝不会出兵。”

商毅听了以后,也颇有茅塞顿开之感,现在南明三朝之间还处于结盟阶段,而联盟并不等于就是出兵,不仅还需要一番讨价还价,而且大军的调集,军需物资准备,都需要时间,而且以南明三朝的效率,至少也要等到三个月以后,如果南京再捣一捣乱,拖上半年,甚致更长,也都是有可能的。就算只能拖住绍武、永历二朝,但只剩下一个尚可喜,就要好对付多了。

因此商毅也笑道:“你想怎么做都可以,但先拿出一个计划来给我看看。”

明石姬点了点头,道:“妾家立刻就去做。”

明石姬离开之后,商毅又招见了李格非,了解日本和荷兰方面的情况。

虽然南京并没有在日本派置情报人员,但和日本通商之后,有关于日本的各种情况也都通过各个通商口岸,十分通畅的传到了中国。

其实这次日本出兵支持清廷,并不是全国一致都同意,支持徳川幕府的,只是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绝大多数的外祥大名都不赞同。

原来在中日通商之后,签约的是徳川幕府,和其他大名无关,而有不少大名在中日通商中获得了大量的利益,并不希望日本介入中国的内战,由其还是站在清军的一方,与中华军作对。也有一部份大名是惧怕南京政府的实力,万一南京政府统一了中国,那么就一定会出兵报复日本的参战行为;当然也有少部分大名,如长州藩就甚致希望借助中华军的力量,推翻德川幕府,因此找借口拒不出兵参战,还保留与中国的通商口岸,继续和南京进行贸易来往,同时还向南京方面提供了不少信息。

尽管现在的日本还在徳川幕府的统治下,中央集权有一定的加强,但日本仍然是实行分封制,因此中央集权的强度有限,德川幕府并不能干涉各大各藩内的事务。也不是所有大名都愿意服从于徳川幕府,而且徳川幕府被中华军击败之后,在日本的威信力也大大下降,对各大名的控制力度也削弱了不少。对此也只能默认不理,这次出兵调动的基本都是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的军队,只有少部份是外祥大名。

而朝鲜和荷兰方面的情况,李格非就所知不多,因为现在南京政府的触角还没有升到朝鲜半岛和巴达维亚地区。对这一点,商毅也不能强求。只是要求李格非,注意日本方面的情况。

李格非建议商毅,是否再招见荷兰商馆的领事,商毅想了一想,决定暂时不理荷兰人,因为现在的荷兰殖民者在亚州,由其是在中国一带地区并没有多少实力,军事干涉的能力有限,并不足为虑,现在先不管他们,等打完了中原大战以后再说。

第083章 布置(四)

第二天,商毅下令招见南京军区的司令员段鹏,要求南京军区再扩编一个军,并且加紧训练,守卫好南京,并且随时准备出兵増援江西军区。

同时又下令江西军区,严密守卫南京政府的南部边境地区,如果南明朝廷有挑畔行动,将毫不客气,给予坚决的打击。并且又命令海军部,严守从山东到浙江一带的海岸线,以及琉球地区,一但发现日本的船队,立刻击沉,绝不留情。

本来商毅打算派遣船队拦截日本的运兵船队,但收集不到这方面的俱体情报,没有准确的情报消息,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也决定了,在大海中搜找这样一支船队,几乎也等于是大海捞针一样。因此商毅也放弃了这个打算,一心一意先守好自己的海岸线再说。

而就在当天下午,商毅连续收到豫南战役总指挥部和山东军区发来的报告,这两份报告的内容都是作战计划。

豫南战役总指挥部的作战计划是,利用清军求战心切,急于改变中原战场局面的心里,采用诱敌深入,逐步后退的战术,将阿济格诱到汝宁府南部的信阳、光州一线,然后切断清军的后路,围歼阿济格部。

这个战术确实很大胆,想一口把阿济格部全都吃掉,当然一但作战成功的话,整个中原战场的局势将对中华军极为有利,就算南方受到攻击,也可以从中原抽调一部份兵力回来了。

不过商毅仍然担心,目前中华军在汝宁府一带只有七个军,总兵力在十八至十九万左右,虽然比阿济格部要多一些,但也极为有限,而且清军在开封、归徳一线还有十五万左右的兵力,一但不能尽快吃掉阿济格部,被清军来一个内外合击,恐怕也够中华军受的。因此要完成这个计划,最好能给豫南战役总指挥部再援派两到三个军的兵力,那才差不多。

因此商毅也考虑,现在淮南军区还有一个军驻扎在徐州,可以把徐州先让郑成功代管,再从山东军区抽调一二个军,这样就够了,等一会招集统战部开会,再详细讨论吧。

商毅一边想着,一边打开山东军区发来的作战计划,看了二眼之后,商毅忽然一拍桌子,连声道:“好,好,实在是太好了。”随后又立刻下令,招集统战部的成员开会。

等众人都到齐之后,商毅首先拿出豫南战役总指挥部的作战计划,让众人传阅,不少人也都认为这个计划不错,可以给豫南战役总指挥部増加兵力,实行这一战术,但也有人担心,如李岩就认为,一但抽调兵力集中在豫南,必然会造成其他地方的防守空虚,山东还好一点,但把徐州交给郑成功守卫,太过冒险了,因为郑军的兵力不足两万,而战斗力也并不比清军强,一但清军乘机复夺了徐州,那么整个江淮都将门户大开。而豫南战场又不能尽快消灭阿济格部的话,对中华军将十分被动。

李岩的意见也让不少人又重新思考起来。而商毅确是胸有竹,笑道:“李先生,你再看一下这份作战计划。”说着将山东军区发来的作战计划递给了李岩。

李岩接过来一看,也不禁眼睛一亮,立刻向商毅道:“大王,此计可行。”

其他人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有人赶忙从李岩手里接过了山东军区的作战计划,仔细观看。

原来周少桓建议,在发动豫南战役的同时,由山东军区在由兖州府、东昌府出击,攻取大名府、彰德府一线,甚致是平阳,切断清军北返的道路。

周少桓的这个作战计划乍一看和豫南战役相违,如果实施这一作战计,山东军区是不可能再抽集兵力参加豫南战役的。但从叧一个角度来看,一但大名府、彰德府一线,受到中华军的攻击,无论是否得手,清军必然要回兵救援,因为这时清军在大名府、彰德府一线以北的地区,只有博洛部的六万余人,而整个北京地区都将门户大开,无兵可守。因此多尔衮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先救援大名府、彰德府一线。而在豫南战场,中华军也就可以从容的歼灭阿济格部了。

同时如果山东军区能成功攻占大名府、彰德府,也就等于把清军彻底困在中原地区,而商毅所希望的在中原战场歼灭清军主力的计划,也将得到彻底的实现了。因此最终众人也都同意,同意实施这一作战计划。并且将这一次作战定名为豫北战役。

在散军之后,统战部立刻下令到山东,发动豫北战役,牵制清军的兵力,切断清军的归途。就这样中华军将在河南省的南北两地同时对清军展开军事行动,中原战场上的激战,也将进入到最关建的时刻了。

就在这时,商毅又收到了一份前线发回来的消息:耿仲明被多尔衮以弃守陈州的罪名,斩首示众。

原来阿济格率领大军从开封府出发,第一站就到达许州,汇合耿仲明部的四万人马。

许州本来就是阿济格部人马南进的必经之路,而且多尔衮也已经下令,将耿仲明部的四万人万并归阿济格指挥,因此清军的行动也非常合理,并没有引起耿仲明的任何怀疑。

而且虽然弃守了陈州,但耿仲明并不担心自己会被清廷治罪,现在的局势可不同了,清廷的势力己大大不如从前,自己手下虽然只有四万人马,但清廷正是用人之际,必然会对自己网开一面。因为这四万多人马里还有吴三桂的两万人马,也只有自己才能指挥得了,而且现在自己和吴三桂已经连成了一气,清廷想要对抗南京,就必须联合吴三桂,一但治罪自己,势必会和吴三桂发生决裂,清廷不会不考虑这个因素,因此耿仲明也自信,清廷是断断不会在这个时候处置自己的。

因此阿济格的大军到达许州之后,耿仲明丝毫也没有一点怀疑,大开许州的城门,迎接阿济格的大军入城。结果阿济格入城之后,立刻下令,将耿仲明拿下,因为耿仲明没有做一点防备,因此毫无反抗之力,就在许州里,被清军抓住。一同被抓的还有儿子耿继茂,部将石明雄、宋国辅、潘孝、陈绍宗等人,还有川军的主将马宝等众,共计二十三人。

虽然耿仲明的部下,还有川军闻迅之后,想要反抗清军,但这时阿济格部的十万大军都己入城,军威压迫之下,耿仲明部也不敢轻易反抗,同时阿济格还向全军宣称,这一次直追究耿仲明以及主要部将的责任,对于中下层军官,以及士兵只要是愿意服从自己的指挥,都将不予追究,并且保证他们粮饷供应,一应待遇,都与其他士兵一样,由其是对川军,阿济格也保证,打完仗之后,可以让他们自行回川。而且阿济格也不是光说不做,只要是表示听命于自己的士兵,立刻发给白银二两,做安家费用。

二两白银最然不算多,但也够一般人家二三个月的生活费了,而且现在的形势也十分清楚,耿仲明部的主将都己被抓,军队没有指挥,反抗只是死路一道,另外耿仲明也不是什么爱兵如子的人,他的部下也不会为他拼自己的命,川军则更不会为耿仲明送死,反正当兵打仗就是为了图军饷口粮,跟着谁不是跟着呢,因此耿仲明部的士兵也都表示愿意听从阿济格的命令。

于是阿济格立刻下令,将耿仲明部的士兵进行重新整编,分散到清军的各军中去,同时又命人将抓获的耿仲明等人送到开封去,交给多尔衮处置。

耿仲明这时才真的害怕,赶忙想方设法,向多尔衮救饶,在从许州到开封的路上,一连向多尔衮连上了三道疏表,请多尔衮饶自己一命。

那知多尔衮根本就不理他,一到开封,多尔衮就下令,除了几名川将遣回四川之外,将耿仲眀及其部众全部斩首,以警告全军,再有作战不利者,就和耿仲明是同样的下场。

其实在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